山东省临沭县临沭街道第二小学 英双双
教育工作者面对一个个鲜活的学生个体,不仅要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还要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情绪是其重要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体验,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处在“心理逆反期”的孩子常常会有“暴风骤雨”式的情绪状态。因为不能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许多青少年做出了极端的行为,甚至出现了自杀、伤人等恶性事件。在青少年成长的道路上,教育工作者要帮助他们充分地认识情绪,正确地面对和管理情绪。
情绪在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情绪处理不当会造成学生很多成长的苦恼和困惑。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情绪,我事先收集整理了大量相关的资料,制作了课件,通过活动课给学生进行展示和说明。在活动课中先利用游戏调动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然后让学生表达个人的感受,进而进行总结说明情绪的定义,使学生明白情绪的基本含义。人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是情绪产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结合有关的情绪图片及视频资料让学生认识基本的情绪(喜怒哀乐),以及个体针对不同的情绪所采取的不同反应,让学生体会其中的联系与区别。然后每组请两个同学到讲台进行“情绪”表演(一人解说,一人表演),其他同学猜测表达的是什么情绪。再结合学生在语文课上学过的《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及《论语.季氏》:“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等知识让学生讨论孔子对情绪的看法,使学生充分体会情绪的作用和意义,结合学生自己经历过的或者是身边见到的相关情绪处理的案例和事件,说明情绪在人际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过程中,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人生信念和价值观念,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因此造成他们的情绪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主要采用了埃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也就是ABC 理论。按照ABC 理论,A 代表一个事件,B 代表人的信念,C 是结果(行为)。结果C受B 的影响,B 的想法合理与否,影响结果C。如果是合理的,就不会产生心理问题;如果是不合理的,就会产生心理问题。因为ABC 理论学生容易理解,操作简单,所以在实际中我们常用。曾经有一个女生,情绪失落,表面原因是她对别的同学很好,而别的同学对她没有她预期的好,所以导致心理问题。实质上是她抱有这样一个信念:我对别人好,别人就一定对我好。为此她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去讨好其他同学,结果却让其他同学感到压力而远离了她。在与她的谈话中,我们讨论并找出了她的不合理信念,让她进行了验证,同时转化和改变了她的不合理信念,让她学会了与同学们平等相处。还有一个学生常常因为学习成绩导致情绪波动很大,在她的观念中,有一种绝对化的信念就是她的成绩一定不能差,而且要绝对的好(第一),但在现实生活中这是不可能的。在与她的交流中,我让她找到她认为绝对完美优秀的人物,然后对他的学习和人生历程进行分析,让她认识到自己的这种绝对化的信念是不合理的、不现实的,只会给自己带来痛苦和烦恼,让她适当地降低对自己的期望。这样她对学习成绩有了合理的看法,情绪反应也就不像以前那么强烈了。在学生们的一些情绪问题上,我经常通过分析和探讨他们出现的一些极端的不合理的想法,从而促使学生改变想法,获得良好的情绪。
学生成长在不同的生活环境里,有着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情绪表现,有的像溪流,有的像瀑布……针对学生不同的表现,教师也要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以保证他们的情绪和情感正常合理,符合社会的规范和要求。首先,作为老师要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适当地表扬和批评学生。过分批评学生当然是不好的,会对学生产生严重的伤害。但不适当表扬也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念和情感体验,比如学生捡到了钱交给了老师,老师对学生说:“你真是诚实的好孩子”,这种赞美反而会让学生陷入恐慌,他会回忆起他曾经对别人说过的谎话,因此产生焦虑。正确的说法是:“谢谢你捡到了钱,你的行为让我感动,丢钱的同学也会感激你的。”要使我们的表扬有建设性,就要尽量表扬学生的行为而不是表扬学生的品性。不论表扬或批评,都要做到“对事不对人”,这样才能让学生没有顾虑地成长。其次,在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矛盾事件时,要把握“情绪优先”的原则。因为一般情况下情绪是优先于理性思维的,应当先让情绪说话。特别是处理学生之间的冲突时,学生的情绪反应都比较激烈,这时要等到学生的情绪稳定下来再处理,即使要到场处理,也要对他们的情绪表示理解,这样才能让学生情绪稳定,进行反思,而一味地判断事件中的谁对谁错常常会弄巧成拙,甚至让冲突升级。再次,老师要合理地运用“强化和消退”。比如刚入学的孩子,很多都会哭闹,不想上学,这种时候,如果家长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以后会更加任性。若孩子哭闹时,父母不理睬,慢慢地,孩子的这种任性行为就会慢慢消失。
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学习处理和适应各种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关系重于教育。心理专家李子勋说:“好的家庭不用刻意地教育,孩子是在好的关系中就知道该怎么做。”情感关系起源于对父母的依恋,一个孩子良好的情绪必然要以良好的亲子关系作为前提。但在现实中,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的需要,没有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甚至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这时的孩子,要想情感得到健康发展,就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系统共同支持。学校要及时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让家长充分认识到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更需要良好的家庭关系,同时要通过社会救助系统给予这些孩子更多情感上的温暖和支持。作为老师,要对学生进行个别关注,关注那些情绪低落、逃避学校和集体活动的“抑郁”的孩子。失去亲人,失去已有的荣誉和尊严、失去社会承认和支持,都可能成为抑郁的原因。所以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针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处理,给予学生咨询帮助,让学生情绪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情绪对学生的成长影响重大,良好的情绪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了解学生的情绪特点,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的不良情绪,促使学生的情绪良好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