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调查对三方App设计的启示

2020-08-14 14:48李蓉张婧
环境与发展 2020年11期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垃圾分类问卷调查

李蓉 张婧

摘要:文章以一次大样本的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调查数据为依据,对一种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设计的三方App方案所能提供的量化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分类投放环节中居民端App设计的模块规划办法;同时为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推行和落实的措施选择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垃圾分类;问卷调查;三方App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11-0-05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11.113

Enlightenment of municipal domestic refuse classification survey on the design of tripartite App

Li Rong1,Zhang Jing2

(1.Department of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Hohhot Vocational College,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80,China;

2.Youth League Committee, Hohhot Vocational College,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80,China)

Abstract:Based on a large sample of online survey on municipal domestic refuse ,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quantitative data provided by a Tripartite App scheme which designed for the urban residents domestic refuse 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a module planning method for the design of the residential App in the classified delivery link. It also provides a module planning method for the design of the residential App in the urban household garbage 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 system and provides a strong basi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municipal domestic refuse classification.

Key words:Municipal domestic refuse;Refuse classification;Questionnaire survey;Tripartite App

1 研究的出發点

垃圾分类被国际上普遍认为是从源头破解“垃圾围城”困境的有效举措,使得生活垃圾得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方法[1][2],本项目正是针对这一关键点,对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落实展开研究。

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26号)确定首批46个重点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分类,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为垃圾分类在我国的强制推行拉开了序幕。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起点和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这个终点之间,需要一个桥梁来衔接和支撑,才能真正运转起来,结合国内外垃圾分类治理的实践及当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现状,鉴于政府作为单一的垃圾分类管理主体的局限性,基于垃圾分类实践操作即把城市生活垃圾按照成分、价值、特征的不同分为各种类别,其中涉及3个主要环节: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借助互联网平台,项目组设计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置主要环节的三方App管理方案。当下Application(App)一词已应成为各种终端应用软件的代名词,而不应仅仅限制于移动终端,城市垃圾分类处理三方App指的是包含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中家庭用户智能移动端App、物业或垃圾转运部门POSE机数据采集App、环境能源公司和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电脑软件App的三方管理App。

自2018年4月27日开始至2020年2月10日,项目依托腾讯问卷平台,展开“城市垃圾分类”线上问卷调查,回收问卷1 942份。最初,问卷设计的目的是为三方App方案提供居民用户端App模块选择的数据支持,对象主要针对呼和浩特市市民。随着互联网效应的显现,后台数据显示最终回收问卷来自全国28个省(区)、直辖市的答卷,包含内蒙古自治区1 349份,其他地区593份。其中,内蒙古自治区涉及10个盟市,呼和浩特市累计回收问卷477份。

2 问卷分析

2.1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面向全社会,总体上看,参与者的1 942人,在城市居民基本情况方面,男女性别比例为接近1:1,这体现了大样本调查的优越性。职业选项设置了7类,通过统计图可以看出每一类职业都有参与者,其中在校学生最多,比例占到75.8%,这是由于项目组下基层宣传的对象选择有关;职业类型占第二位的是其他事业单位或公务员、第三位的是教师,这两部分人群所占比例的和为13.1%,由于职业的特殊性,相信参考这部分被调查者对垃圾分类的意见和建议对政策导向的估测会更加有意义。在问卷中,这部分意见和建议以填空题的形式进行记录,后台数据可查。

从被调查者的年龄分布上看,在19-29岁阶段的最多,占到66.9%,这也是由于线下宣传所选择的人群有关,这个年龄阶段中大学生居多,还有一部分是年轻的幼儿家长;占比第二位的是年龄在30-39岁的人群,这部分人群除了幼儿园、小学生的家长以外,还有部分各个领域工作的青年工作者;处在占比第三位的是18岁以下,这部分人群基本上是家长以孩子身份参与了线上调查,如在小学和幼儿园的垃圾分类宣传都会在校方、园方的配合下,请家长帮助孩子或者和孩子一起参加线上测试;另外,线上参与者中退休人员占比最少,只有1.6%。这个情况在社区宣传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现,参加现场宣传的老年人占绝大多数,因为他们比较有时间,再有对宣传赠送的纪念品比较感兴趣,然而现场情况是老年人们不是不想参加线上调查,而是不用或者不习惯使用智能手机。因此,在实际宣传中,一些同意接受调查的老年人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填写了纸质问卷,主要针对城市居民对垃圾分类落实工作的一些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记录,并没有纳入线上数据采集范围。

2.2 居民家庭垃圾分类实践的现状

2.2.1 宣传状况

2019年5月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城建〔2019〕56号)文件正式发布。从调查中可以看到如图2所示,72.8%的被调查者表示接触过生活垃圾分类的教育或者社区相关的宣传,而21.2%的人没有接触过。

以呼和浩特为市为例,2019年9月4日《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呼和浩特市建立完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呼政办发〔2019〕28号)》文件正式发布,文件要求全市市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不低于85%。然而在本次调查中,呼和浩特市2018年参加线上调查者104人,受到相关宣传影者的比例为56.7%,2019年5月以后參加线上调查者373人,受到相关宣传影响者的比例占74.0%,上升了17.3个百分点,还是有26%的人表示没有接受到相关宣传。因此今后对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应该从多维度开展,大力推动普及程度。

好的方面是,所有被调查者中有78%的人认为“城市居民”是垃圾分类的工作的作用主体,证明群众对自身在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过程中承担角色重要性的主动认知比较高,因此推动垃圾分类实践的群众基础是很好的。

2.2.2 参与情况

如图3所示,城市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的关注人群,首先,最多是家庭中孩子所在的学校有过宣传活动,占比达36.9%,这也是线下选择宣传对象侧重于学校的原因:一个学生对应一个家庭,而孩子往往又是家庭生活的核心,这样选择宣传对象更利于垃圾分类的推广。其次,选择本人已经在关注垃圾分类的排第二位,比例为33.8%;还有13.3%的调查者选择家长在关注,原因是这些被调查者的主体是小学生;从总体数据上看16.0%的被调查这选择了“不曾关注”,这个比例在2019年5月以后下降为15.3%,数目仍然相当可观。以呼和浩特市为例,2018年参加线上调查者中26.0%的人选择“不曾关注”;2019年5月以后参加线上调查者中18.2%的人选择“不曾关注”,下降了7.8个百分点,可见两年间对垃圾分类的宣传起到一定的效果,但仍需要有效措施的进一步推动,比如效仿北京、上海,出台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明确奖惩、有法可依,同时这个条例在三方App的居民端首页进行体现。调查中可以看到,家庭参与垃圾分类的现状两极分化比较明显,有41.2%的被调查者表示家里没有做过垃圾分类,同时还有35.1%的家庭表示已经在分类,并且可以分得很清楚,其中还有23.7%的被调查者表示只能分清楚有毒和无毒垃圾;在没有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原因调查题目中,有47.7% 的人选择了没有分类垃圾桶,因此,需要把分类硬件设施配置好,同时也需要宣传推广家庭巧妙利用现有材料准备自用分类垃圾桶,同时比例占第二的被调查者的人选择了不知道该怎么分,占到41.7%。还有7.6%的人写出了一些自己的原因,比如:相关意识淡薄、配套措施不足、监督与惩罚的缺失捡垃圾的人会破坏、家里没有分类器具等。

2.2.3 常识掌握

从图4中同样可以看出,被调查者对于垃圾分类之后是要按照分好了类型进行对应处理和二次利用这一最终目标很清晰,占到76.2%,并且其中一部分人表示,其中33%的人认为只有先分好类,才能谈到下一步的分类处理;对于目前即便生活垃圾分类之后在转运这一步做不到分类运输这一现状,19.5%的人认为国家强制分类以后会有改善,这就涉及地方对垃圾分类落地立法的速度决定垃圾分类质量的问题。此外,项目组认为面向政府的三方App软件开发,对城市垃圾分类运行政府监督这一环节是技术保障,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根据2017年3月中国政府网发布的《图解: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后文中以《图解》表示)中的解读“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要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垃圾分类类别、品种、投放、收运、处置等方面的要求,其中,必须将有害垃圾作为强制分类的类别之一,同时参照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再选择确定,易腐垃圾、可回收物等强制分类的类别。”并给出了示例图片,其中红色垃圾桶代表有害垃圾、绿色垃圾桶代表易腐垃圾、蓝色垃圾桶代表可回收垃圾。上海市根据地区特点垃圾分类桶的颜色选择略有不同,然而有害垃圾桶为红色、可回收垃圾桶的颜色为蓝色是与《图解》一致的;北京市的垃圾分类办法四色垃圾桶的颜色选择均与《图解》一致,并且其他垃圾(不可回收垃圾)选用灰色垃圾桶;呼和浩特市2018年8月发布的《呼和浩特市公共机构、公共区域生活垃圾类收集容器设置规范(试行)》中规定,选择四色垃圾桶为红色代表有害垃圾、灰色代表其他垃圾、绿色代表厨余垃圾、蓝色代表可回收垃圾。然而从调查相关题目回答情况可以看出,群众对于这个分类的对应并不是特别熟悉,只有29.7%的人选择出了不同颜色垃圾桶对应的正确垃圾选项。

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是要靠每一位市民配合实现的,这个事情的推广必须考虑到每一个人的接受能力,这里包含不同受教育程度的男女老幼,因此,对与垃圾桶颜色的统一至关重要,要让每一个人对相应颜色垃圾桶对应相应投放的垃圾种类建立起一种基本的条件反射。以呼和浩特市为例,经过项目组一年陆续的实地调查发现,一些公共机构、公共区域生活垃圾桶颜色并不能统一按照文件当中要求的四色分类来布置,比如:一些马路两旁设置的绿色垃圾桶上面标记为可回收垃圾桶、某大学的其他垃圾用黄色垃圾桶表示等,这样容易引起群众在垃圾分类投放这个环节中的困惑,不利于提高垃圾正确分类的效率,因此需要进一步彻底规范。

2.3 对开展日常生活垃圾分类的意见和建议

2.3.1 态度、意愿

如图5所示,从调查中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群众认为垃圾分类是环保行为,愿意去做垃圾分类,比例占到77.6%,这其中还有40.3%的人认为垃圾分类相关配套设施还不完善,需要市政部门进一步有效落实。以作者本人所居住的小区为例,该小区地处市中心,是四个单元六层每层两户的居民楼,在七栋楼范围内只有一组分类垃圾桶,这显然是不够使用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城市居民的素质有大幅度提升,从调查的结果看,包括对于掌握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以后愿意参与分类的受调查者共占到98%;并且有94.4%的受调查表示,只要小区设置了分类垃圾桶,会愿意把垃圾分类投放。因此目前推行这一政策的群众基础是好的,前提还是需要硬件匹配到位。相信在这么高的群众参与意愿背景下,利用居民移动端的三方App进一步配合垃圾分类工作,硬件软件结合起来,这项工作的推广会更加顺利。

2.3.2促进办法

调查中看到,对于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困难有83%的受调查者认为“居民的环保意识薄弱和环保知识欠缺”,选择过这一选项的人最多,占到83%;从高到低依次选择“设备不完善”“职能部门参与度不高”“宣传力度不够”选项的受调查者比例分别为38.7%、38.1%、36.1%,由此看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这一件事真正落实需要“官”“民”的共同努力,不能是剃头挑子一头热,离开二者中的哪一方,這项工作都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完成。

首先,分析一下推广宣传,以呼和浩特市为例,目前垃圾分类宣传主要在学校集中,比如:幼儿园、小学、初中等,是以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为出发点,然而一些社区比如老年人居多的社区,就无法包含进去。城市真正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就必须进社区,必须入户,这应该是有政策支持、常态化进行的,是必须以立法为前提,以适当的奖惩办法为推动手段,以必需的人力、物力保证下才能进行下去,对市政开支是一项大考。仅仅依靠志愿者服务是无法落实的,也不是一年搞那么几次活动就可以解决的,必须纳入城市居民的每日生活项目,是一种生活习惯的养成,可以从宣传起步,还需要立法来支持,同时需要有便于居民操作的软件来监督、管理,这也是三方App开发的原因和目的。其次,一些地区生活垃圾分类硬件设施确实还不完善,还处在理念宣传阶段,一些设施也仅仅是摆在公共场所而已,因此,就算居民在家对生活垃圾进行了分类,到了小区投放点没有规范的分类垃圾桶可以投放;职能部门参与度不高,比如市政的垃圾转运部门,目前很多重点城市并没有具备在转运环节对垃圾进行分拣的能力,硬件和软件条件都不具备。最后,调查征询将来把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数据纳入个人信用系统,会不会支持,有78%的人表示会支持;21.6%的人表示“如果对分类做得好的居民,会在使用社会资源方面取得优先权”的话会支持;有1.4%的被调查者,选择在最后一项填写自己见解,这些意见归为三类,其中之一认为要对居民能够自觉垃圾分类有信心,要相信居民希望得到良好生活环境的一致诉求,如果有利益性驱动就起不到培养自觉垃圾分类意识的效果;还有认为垃圾分类对具备知识储备、条件好的家庭没有问题,对于一些弱势群体会有失公正;另外,还有被调查者认为垃圾分类都要上升到个人的信用体系,有点小题大做、要求太高,认为能分好垃圾跟个人信用没有什么关系。

个人信用系统这个概念有许多个层面,在城市居民垃圾分类实践中的应用是有科学性存在的[3]。比如:国家对在公共场所有个人危害公共秩序的行为且不接受劝阻造成恶劣影响的,会采取措施进行处罚,纳入诚信黑名单,限制乘坐飞机、高铁等措施,是对极少数人的一种有效管理也是维护了绝大多数人权益,应了一句老话“规矩是给不守规矩的人定的”。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促进社会进步,随着公民综合素质的普遍提高,“坏规矩的人”可能不存在,但是“规矩本身”有存在的必要性。再比如:阿里的支付宝芝麻信用,可以根据个人在使用平台工具为自己生活提供各方面的方便时,是否也履行了一个消费者应尽的义务,比如按期还款、文明使用单车等等,来积攒信用积分。个人的信用积分就会在很多环节得到优惠,比如:在转账环节抵扣手续费、在租车环节抵扣押金等等;但如果消费者在使用平台服务的过程中失信,那就要影响芝麻信用的积累,甚至平台会对这样的消费者在一些平台服务的使用进行限制。这也是一种共赢的促进方式,不是要对谁的道德进行绑架。

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要真正落实到每家每户的日常生活,不但需要立法先行、硬件设施配合、职能部门尽责,还需要对每家每户的居民进行生活习惯的培养,这就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教育过程。任何教育过程都需要双方的配合,需有鼓励也有鞭策。虽然垃圾分类无论在环境层面还是在资源层面都到了迫在眉睫的程度,国家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4][5],但这也是一个人性化的教育过程,教育对象涉及面广,层次不一,就更得有奖有罚,才能保证教育整体效果。罚是法律法规规定的,奖的方式就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也得是一种普惠的、公平的、长期可行的奖励,才能真正促进垃圾分类这一项工作。比如,目前一些智能垃圾桶,为投放可回收纸片、饮料品等的行为进行现金奖励,设备设置位置和数量都不是每一户居民要都去投放日常生活垃圾可以满足的,设备也经常因为各种原因损坏、维修。因此,如果有了三方App系统,个人投放垃圾是一种积分形式存在于家庭账户之中,是可以量化和记录的,类比于用水、用电的管理,这样就现实长久多了。并且在城市居民已经把垃圾分类转化为一种生活习惯之后,再根据垃圾分类的合格率,或者垃圾产生量的多少,进行阶梯式征收生活垃圾运输、处理费用,对垃圾分类合格率高的居民进行奖励,这个奖励可以折合为垃圾运输处理费用抵扣,也可以用来免费享受公共服务时抵用,比如可以乘坐公交车时抵扣,都是一种良性的促进;对于垃圾分类合格率低的居民可以先警示提醒,再进一步升高垃圾处理费的阶梯,如果今后改进了可以调回到之前费用阶梯;对于垃圾产生量少的居民免征或降低费用阶梯,都是公平合理且易于人群接受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有了量化的依据,人的行为的约束和规范,就是要有法可依并且量化透明,这样才能让人心服口服。这个过程不是对有自觉环保行为人群的不信任,而是全民管理的一种公平合理的手段。因此,项目组在设计居民端App时,会把这一块信用积分模块包含进去,这是对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推行的远期规划。

4 结论

对于落实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与各种现有奖励措施相比之下,国家对垃圾分类立法、强制执行最行之有效。然而,让国民树立垃圾分类的观念,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并且能够提供辅助垃圾分类的便利的软硬件条件,使民众对生活垃圾分类逐渐成为一种行为自觉和生活习惯,同样十分重要。以上调查的数据对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三方App的居民端有以下启示:

4.1 垃圾分类群众基础较好,垃圾分类立法仍是硬要求

全民环保意识质的提高是目前推行垃圾分类的有利因素,然而要使居民形成一种行为习惯,立法和多维度进行大范围、持续宣传必须双管齐下,同时在三方App居民端设计普法模块有设置的必要性。

4.2 垃圾分类公共设施亟待统一化、规范化、足量化,其易寻易用是重要因素

城市居民在公共场所活动产生的垃圾可观,需要公共垃圾分类设施容易找到和使用。因此,公共场所设置色彩统一、分类规则描述规范的垃圾投放设施至关重要,在三方App居民端需要设计公共垃圾分类设施定位模块。

4.3 生活垃圾如何分仍然是居民最欠缺的能力部分

在设计三方App的居民端时,需要把垃圾分类教程模块嵌入。目前可以直接使用的有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垃圾分类——全国重点城市都能查”。同时把生活小窍门模块嵌入居民端App中,便于居民学习借鉴。

4.4 分类二维码需要标准化

居民用户端App需要具备扫码上传分类家庭分类垃圾情况的功能,这是使家庭投放生活垃圾量化和考查分类正确性的关键媒介。这个二维码至少需要在地方范围内统一标准,才能便于整个系统采集数据。

4.5 居民垃圾分类落实质量与个人信用积分联系十分必要

考虑到当城市居民已经把垃圾分类转化为一种生活习惯之后,需要根据垃圾分类的合格率,或者垃圾产生量的多少,以进行阶梯式征收生活垃圾运输、处理费用等。对垃圾分类合格率高的居民进行如社会服务优先等良性促进奖励环节。前期对生活垃圾分类积分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在设计居民端App时,会把这一块信用积分模块包含进去,这是对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推行的远期规划。

参考文献

[1]周安.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政府补贴政策激励模式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2]吕维霞,杜娟.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5(1):39-52.

[3]贾文龙.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居民支付意愿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34(4):13-14.

[4]Sisi Chen, Jialiang Huang, Tingting Xiao, etc. Carbon emissions under different domestic waste treatment modes induced by garbage classification: Case study in pilot communities in Shanghai, China[J].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20, 717(5):193.

[5]孔劲松,谢旭禾,姚歆元等.社区生活垃圾分类行为调查与优化[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9,112(12):22-24.

收稿日期:2020-09-18

基金项目:2018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编号:NJZY18293)

作者簡介:李蓉(1982-),女,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工科硕士学位,讲师,环境保护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保护管理、社会与环境。

猜你喜欢
城市生活垃圾垃圾分类问卷调查
小学校本课程《垃圾分类》智慧教育案例研究
浅析我国农村垃圾处理难题
日本城市垃圾分类的做法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利用微生物学原理处理城市生活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