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美术活动与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0-08-14 10:15徐丹萍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9期
关键词:创意美术活动创新能力幼儿

徐丹萍

摘  要:美术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情感与能力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意美术活动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追捧,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幼儿能够亲自动手操作,有自由表达和创造的时间与空间,幼儿的创新能力得到迅速的发展,教师在组织创意美术教学活动时借助不同的教学方法,为幼儿带来更丰富多彩的体验。本文将主要围绕着创意美术活动与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讨论分析。

关键词:创新能力;创意美术活动;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9-0060-02

美术这一科目,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十分贴切,教师在举办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应从生活的角度进行思考,举办具有创意的活动,以期帮助幼儿培养其创新能力。幼儿的心理发育虽不成熟,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这也要求教师应设计科学的教学计划,帮助幼儿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1.开展小组学习,在团队中激发幼儿的创作精神

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模仿学习能力。在此阶段中开展小组学习的模式,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个相互沟通与学习的平台,对培养幼儿创新性思维,有较大作用。传统教育中,教师普遍认为,幼儿年龄尚小,见识较浅,开展小组学习,幼儿很难在相互协作的情况下,取得实际成效。其实不然,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大多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便已经具备一定的课外知识储备量。通过相互沟通,共同探索,可以从根本上激发幼儿的潜能,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有较大帮助。

例如,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提前设计微课课题,通过flash动画或其他音视频文件,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如选取课题“通过对立体图形的学习,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随后利用动画设计软件,绘制出各类立体图形,帮助学生进行初步辨别。随后播放综艺节目《墙来了》的片段内容,在该节目中,参赛者需利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来准确的应对各类墙体图形,以完美通过为胜利条件。節目具有一定趣味性,符合学生的观看心理。待微课放映结束后,教师需组织学生开展相应活动。首先将所有班级成员,平均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每小组成员人数以3-5人为宜。随后在班里中举办与《墙来了》类似的团队游戏,游戏规则为由教师提供多类立体图形,及与图形对应契合的各类模具。活动规则为由教师在远处摆出图形模具,各小组需通过讨论,确定对应的立体图形类别,并选派一名成员,以最快的速度跑去图形存放点,并挑选图案。待所有小组均挑选完毕后,由教师携带模具,与小组所选图形进行对比验证。每次游戏结束后,可给回答正确的队伍积得一分。游戏可循环举办,分多次进行,以便为学生提供较长的相互学习时间。待游戏结束之后,教师可依据各小组所得成绩,对全体小组进行排名。由此来让幼儿感觉到游戏的竞争性,以及团队整体成败的荣辱观,让其明白团体的重要性。通过该项目的进行,小组学习的优势可以展现出来,幼儿在充满竞争性的游戏中,会自主的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另外,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可以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其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内容选择适合幼儿年龄阶段,注重开展动手操作环节

创意美术活动的素材选择必须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年龄阶段,教师必须意识到幼儿是从事美术活动的主体,需要换位思考,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会对什么活动更感兴趣,选择生活中他们所熟悉的事物,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又降低活动的难度,幼儿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同时,美术教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组织美术活动时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思考生活中哪些事物是蕴含着美的,可以将其组织成为一堂别开生面的美术创意活动。正如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所说,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跳出模板束缚,放眼大自然,为幼儿创设接近自然体会美的机会,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美术活动。

例如,秋天来了,大自然为自己换上了一袭新衣服,有的树悄悄变黄了,有的树叶害羞红了脸,而有的树依然翠绿盎然。秋日为我们带来了另一番美景,那么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契机组织幼儿进行一场秋游活动,秋游活动的地点选在公园附近,在出发之前为每一个幼儿分发一只手提袋,在欣赏公园美丽景色时,让他们观察并且讲解秋天不同的树木有什么变化,让孩子去找找大自然有哪些形状,哪些颜色的树叶,并把自己喜欢的树叶放到手提袋中带回去,在整个秋游外出活动中,幼儿说说笑笑、蹦蹦跳跳,对活动充满了兴趣,在一边观察,一边听教师讲解的过程中,更进一步了解神奇的大自然,欣赏了美丽的秋日景色,并收集了自己喜欢的落叶。在秋游活动结束回到幼儿园之后,教师可以以幼儿收集的落叶为素材开展一堂美术创意活动,幼儿可以想一想自己捡来的树叶能够做成什么东西,可以用它画画,可以用它做手工,美术活动中教师没有为幼儿设置条条框框,而是让他们以自己亲手收集的素材为基础进行自由创作,有的幼儿将银杏叶做成了女孩子的裙子,有的将叶子做成了一条小鱼,还有的幼儿将梧桐叶做成了一把手工扇子,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看到了幼儿身上所蕴含的无穷可能,儿童的创造能力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这一美术活动让幼儿参与全程,自己动手收集美术素材,教师为他们提供所必须的工具和指导帮助,既符合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提供了尽可能多的亲自动手操作环节,吸引了他们全身心的主动参与,感受到美术活动的乐趣,又对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在创意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创新能力的发展,要以观察能力为基础,美术创意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以幼儿的观察能力为依托,因此教师在一日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要注重对幼儿观察意识与观察能力的激发与培养,帮助他们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耐心等待的恒心,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往往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观察,幼儿处于相对被动的角色,观察缺乏积极性,观察效果也不甚理想,所以在幼儿作品中呈现的往往是教师指导幼儿观察的元素,很少有幼儿能够在自己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教师需要观察每一个幼儿所感兴趣的事物,并为他们提供尽可能丰富的材料,进行自主选择,自由观察,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多问开放性的问题,让他们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比如,在进行创意美术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幼儿观察由不同形状卡片组成的各式各样的图案,让他们从中找一找这些图案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你一言我一语,幼儿都被奇妙的图案吸引注意力,并认真观察到底寻找答案,最后教师与儿童一起总结并找出答案,原来这些漂亮的图形都是由最基本的圆形三角形等组成的,在观察结束之后,为幼儿提供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不同的卡片,让他们想一想自己能够用这些简单的图案做出什么呢?有的幼儿说可以把它做成房子,可以把它建成一架长长的高铁等等。在讨论结束后让幼儿动手创作并为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次美术创作活动中,幼儿的观察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为他们以后更好的创造奠定了基础。

学前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组成,是幼儿接受启蒙教育的重要时期,幼儿园要始终秉承保教合一的教育理念,促进幼儿获得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幼儿阶段的孩子都非常喜欢拿着笔到处写写画画,许多家长认为这只是儿童在任意涂鸦,但其实这是幼儿绘画能力的初步表现时期,此时如果成人对幼儿的绘画进行随意阻断,这对他们绘画能力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作为专门教育工作者的我们需要密切观察幼儿每一阶段的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表达自己创意的舞台,促进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凤,边霞,夏涓.亲子园的美术教育活动及其设计[J].幼儿教育,2016(12)

[2]孟丽华,孙爱芝.让童心在快乐创意中绽放—美术活动中幼儿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阶段性小结[J].教育教学论坛,2015(08)

[3]王兴娟.试析水墨画活动中激发幼儿艺术创造力的策略[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9(03)

猜你喜欢
创意美术活动创新能力幼儿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废旧材料在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中的应用
小班幼儿创意美术活动中材料的创新运用
废旧材料在幼儿创意美术活动中的应用
幼儿画刊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