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针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以往的一切旧唯物主义以及德国思辨哲学所写的批判性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包含了十一条内容,其中第三条内容不仅重新阐释了人与教育、环境的关系,也突出了实践的重要性。这对于今天应该如何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启示:第一,要打造新型师生关系;第二,打造与时俱进、生动活泼的现代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第三,认清教育所具有的特殊性。
关键词:马克思;环境;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1845年春夏之交,马克思写下了“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在这份短短的笔记里,马克思对各种旧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进行了简洁有力的批判。其中《提纲》的第三条,就是马克思对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提出的“社会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的批判。在这一批判里所阐述的人与教育、环境的关系对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启示。
一、《提纲》第三条的主要思想
《提纲》第三条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马克思撰写的原稿,另一个版本是经过恩格斯修改过的。笔者所引用的是马克思的原稿。
第三条的内容分为两段。第一段的原文为“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一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1]“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实质上是指以爱尔维修为代表的法国旧唯物主义者。旧唯物主义者认为人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不在他们的讨论范围)的产物,教育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发展。这些观点,同样也影响了费尔巴哈。费尔巴哈与爱尔维修、洛克等人一样,他在认识论方面强调人的感性直观。但与爱尔维修等人不同的是,费尔巴哈的“人”是在自然界产生的基础上,进而才放在社会关系中进行考察的“人”。但费尔巴哈进入到人类社会考察“人”时,他却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里,即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对费尔巴哈有着精准的评价:“正是在共产主义的唯物主义者看到改造工业和社会制度的必要性和条件的地方,他却重新陷入唯心主义。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决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1]因此这些旧唯物主义者就会不可避免地走向英雄史观,即主观臆断地认为总有那么一些人是靠着超群的能力在引领着人类社会发展,从而忽略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所发挥的主体力量。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在社会历史观上都倒退回了唯心主义,即用意识决定存在。而其中的原因就在于:缺少实践的观点,而实践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统一的基础。
马克思在第二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1]这一句话是为什么选择使用未经恩格斯修改过的《提纲》的重要原因。恩格斯修改過的版本把“自我改变”给删去了,他认为“人的自我改变”包括在了人的活动之中,同时也是为了让读者更容易地理解这句话[2]。诚然,人的活动的确包括了人的自我改变。但“人的活动”这一概念通常更多地被理解成人的外在活动,而人的意识的改变,即“自我改变”往往被忽略。因此马克思在这句话中特意强调了这一点。客体、实践、主体分别对应了原文的环境的改变、人的活动、自我改变。实践是人的实践,人通过实践对客体进行改造,使客体产生变化并满足人的需求,同时也使人产生了新的意识(即马克思说的“自我改变”)。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之后,就打破了旧唯物主义的主客体二元对立。
《提纲》第三条,并不是全盘否定环境和教育对人的作用,而是在批判旧唯物主义者夸大环境、教育对人的作用的主张。相反,马克思非常认同环境对人的作用,但马克思认为的环境应该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1]马克思认为人一定是从自然界里产生的,但马克思并不认为人只单纯是自然界的产物。人通过实践在原有的自然界中创造出自己的物质生活环境以及社会关系。在针对费尔巴哈的局限性,马克思谈到:“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没有了。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会保持着。”[1]正是有了自然界提供的物质条件,才有了创造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必须依靠人的感性活动才能创造。
二、人与教育、环境的关系
人是环境的产物,也是教育的产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缺一不可。例如生长在森林里的、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人,只能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人的现实性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现实性本质体现在感性活动中。而要懂得如何从事这些活动,就必须依靠教育。马克思在《形态》中谈到:“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1]而如何“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东西“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以及“改变旧的条件”这个问题,教育就是方法之一。
所以首先要说明的是人与教育的关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因为它的对象是人,而人具有自己的思想。它不会使人的外在形态发生任何改变,它不能保证每个接受过教育的人都能够像生产流水线上的商品一模一样。人在受教育的同时,是带有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是建立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之上。从结果上看,人虽然是教育的产物。但人可以选择接受什么样的教育,不接受什么样的教育。例如,有些人喜欢操作性较强的专业,有些人喜欢理论性较强的专业。旧唯物主义者的弊病就在于把人当成是一个消极的反映物,只当成是教育的必然结果,忽略了教育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当人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教育才能对人产生真正的作用,只有人学到了知识,才能“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从而反过来改变影响环境、改变旧的社会历史条件、推动社会进步。
其次,要说明的是人与环境的关系。人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教育或者接受教育,任何实践活动都不能超越它的社会历史条件。这是环境对人的作用,人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1]。同时,环境也是人实践的结果。环境具有历史阶段性,在某一个历史阶段中,环境在一开始对人更多的是积极作用。但随着人的实践水平和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即“完全改变了的活动”,原有的环境和社会关系就会变成人们发展的桎梏。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革命、改革等方式对原有环境进行变革,变革那些不适合人发展的“旧的条件”。让环境重新变成适应于人的发展,然后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环境的改变不是靠对现存世界的观念的改变、不是靠个别精英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靠现实的人、靠他们的活动来完成。
综上所述,人与教育、环境的关系是辩证矛盾的关系。人通过实践活动(接受教育和教育他人)来改变环境,而环境同时也会限制人以及人的实践活动。只看到教育改变了人或者环境决定了人都是片面消极的。
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今天,“社会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的声音几乎已经消失,如果还有出现,其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马克思撰写《提纲》的时间距今有175年,而且《提纲》第三条所指向的批判对象和观点早已经是“过去式”,马克思当初写作的动机也不是针对教育问题。但是《提纲》第三条所蕴含的普遍真理却依旧可以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发展带来一定参考价值和启示。
第一,创造新型师生关系。如马克思所说“教育者一定是受教育的”。教育者曾经都是受教育者,教育者的知识也是从后天实践中得来的。而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也应该同时是一个受教育者。因此,老师作为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一昧地灌输知识,而应该有的放矢,在灌输知识的同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以提问、小组讨论、课堂作业等等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问题。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要带有“问题意识”和“针对性意识”,主动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一个点,这样做不仅学起来更有效果,也可以给老师带来一定的新启发和思考,促使老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第二,打造与时俱进、生动活泼的现代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既包括依靠物质基础条件打造的“硬环境”[3],也包括依靠思想宣传、创造良好学风、提高教师合学生的综合素质等的“软环境”[3]。這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至于哪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个是次要方面,每个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而定。而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会随着发展不断相互转变,高校必须重视这种转变,及时调整工作重心,从而抓住重点,才能打造出一个现代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生里上网的人很多。网络环境虽然是虚拟的,但它对大学生的思想有着极大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所接收的信息有很多都是来自于网络。因此,对网络环境的打造也势在必行。高校要把控好自己的网站,并且不断创新自己的网站,丰富其内容,让学生自愿乐意来浏览。如今,在各高校里都展开了“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的活动。这种活动以公众号为新的网络阵地,公众号的内容更新及时,管理较为完善,做到了让高校学生每周学习国家新思想,了解国家最新动态。这样的网络活动内容充实,形式新颖活泼,效果也很好。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方法。
第三,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特殊性,即它的活动大多数情况下是依靠语言表达来进行。语言最初是因为人们生产、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1]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教师和学生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工具,是进行学习交流的工具。可以说,语言是教育活动中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便能在教育过程中更加高效地沟通,提高教育活动的效率和有效程度。此外,因为语言这种工具的特殊性质,很容易让学生和老师脱离实际,即只停留在书本上,光说不练。这种情况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于被动。这是实际存在的情况,部分高校确实只注重理论教育而忽视了实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要与现实发展状况保持一个步伐。只注重书本原有知识的传授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可以在不影响理论课进程的基础上,适当地匀出课程的一部分时间去进行实践活动,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实践活动。活动的方式可以采取组织调研、走访、等等,把“革命的实践”的作用发挥出来。教师在进行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可以适当地发挥,把理论知识和当下实际相结合,例如用理论知识来解读热点新闻。只有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死板,有活力,出成绩。理论的语言如何能还原成现实的语言和行动,是必须要依靠实践来解决。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王东,郭丽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新解读——马克思原始稿与恩格斯修订稿的比较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06):733-738.
[3] 廖晓衡,付小容.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创新[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04):138-141.
作者简介:韦壹夫(1994-),男,壮族,广西百色,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广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