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生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智力发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展开论述,阐述具体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发散思维 具体措施
引言
小学生是一类特殊群体,面向小学生的数学教学要摆脱传统教育制度的束缚,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追求一题多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发散思维包括横向思维、逆向思维及多向思维,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也符合教育改革的具体要求。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审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一、培养学生定向思维能力
定向思维是发散思维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定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定向思维与发散思维的本质不同,定向思维指的是一种答案,发散思维指的是一题多解,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能力比较差,如果一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不仅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会增大学生的心理负担,特别是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比较少,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也比较差,片面追求一题多解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且还从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要以定向思维为基础,学生先掌握一种解题方法,然后再探索其他解题方法,循序渐进,能够减轻学生的思维负担,也能提高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在定向思维培养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内化理论知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在求正方形、长方形面积时,要求学生熟记公式,正方形面积等于边长之积,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这些知识都是需要记忆,没有什么解题技巧可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熟记公式,巩固理论知识,奠定解题基础。
二、强调解题方法多样性
发散思维注重学生解题思维的培养,追求一题多解。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够活跃学生思维,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能够灵活处理知识,做到随拿随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不满足一种答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完善知识框架,在解题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方式解题。此外,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学习,探究多种解题方法,在交流过程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逐渐开拓解题思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能够正确审题,充分利用已知条件求解。在数学题训练过程中,要注重题型的变化,而且还要有一定难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如在分数教学过程中,题型可以为比较两个分数大小,3/4与4/5的大小,在比较大小过程中,学生可以将两个分数通分,寻找分母的最小公倍数,4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20,那么两个分数就可以表示为15/20、16/20,分母相同的情况下,分子越大,该分数越大。同理,学生也可以找分子3和4的公倍数,变成分子相同的分数进行大小的比较。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画两个大小相同的圆,第一个圆分为大小相同四份,第二个圆分为大小相同五份,用阴影表示出各个分数,对比阴影面积正确比较两个分数大小。题型还可以为真分数、假分数的混合运算,如3/5+6/4,5/6+7/4,学生可通过通分计算,也可通过画图的方式计算。也可引入一些应用题,如一个班级有20人,男生人数为全班人数的3/4,女生人数为男生的1/3,求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学生可以先求出男生人数,用班级总人数20乘以3/4计算得男生人数为15人,再用15乘以1/3求出女生人数。也可以在求出男生人数之后用班级总人数减去男生人数求出女生人数。
三、注重新旧知识衔接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新旧知识衔接,利用旧知识引出新的教学内容,使新旧知识有一个很好的过渡过程,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注重知识之间的潜在联系,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教学目的。如在求直角梯形面积时,可将直角梯形切割为一个三角形和一個长方形,计算长方形面积,再计算三角形面积,两者相加就是直角梯形的面积。还可以直接运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将新的内容转化为旧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提高对公式的理解能力,正确运用公式解题。
四、合理运用问题导学法
合理设问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教师要恢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给学生留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重视学生参与。教师要熟悉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分层设问,逐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在《观察物体》这节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设问题,观察一个圆柱体,其正面、侧面与底面有什么不同?正面、侧面、底面涉及的数量关系?若在圆柱体上放一个与圆柱底面直径相等的球体,其三视图有什么变化?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探究数学问题,找到正确的答案。
五、将教学内容生活化
数学系源于生活,很多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教师要善于列举生活中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将数学教学内容生活化,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逐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在《圆》这节内容教学中,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圆,如钟表、象棋、自行车轮胎等,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圆,加深对圆的理解。在探究圆的对称轴个数时,可让学生折叠圆形纸片探究,也可让学生画出一个圆,利用直尺画圆的对称轴,探究圆的对称轴个数,逐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结语
小学数学是小学的一门重要科目,数学科目与其他文化课不同,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重新审视数学教学地位,恢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追求一题多解,提高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邓帅.浅析从一题多解谈数学发散思维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03):131-132.
[2]兰惠君.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09):119-120.
[3]王芬.小学数学“发散性思维”培养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21):155.
[4]唐国生.浅谈小学数学发散性思维教学情境的创设[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8,(5):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