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20-08-14 09:56王丽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文学名著审美教育高中语文

王丽

【摘要】语文教育是一种文化教育、思想教育、知识教育,也包含审美教育。新课程标准为语文教学制定了多维目标,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高中语文教材内的经典文学名著众多,每一篇都是实施审美教育的优质材料。基于此,简述了审美教育的概念,提出了几点在高中语文文学名著教学中落实审美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学名著 阅读教学 审美教育

阅读不仅能够让我们走进作品中的人物、故事情节,还能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被其中的文字、语言以及刻画的人物、景物所感染,这个过程伴随着阅读者审美情趣的提高。因此,在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抓住以上细节,巧妙地实施审美教育。

一、审美教育概念

从广义上来说,审美教育是运用一切美的形式,使人受感染,达到美化心灵、语言、行为等作用,获得美的享受。从狭义上来讲,审美教育是以艺术化的手段实施教育。实践证明,审美教育能够提升受教育者鉴赏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对于学生而言,这对他们未来人生的发展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文学作品是美的代表,它在语言、内容和内涵上无不体现着美,因而是实施审美教育最佳的素材。

二、高中语文文学名著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展现作品中人物的心灵美

心灵之美表现为一个人高尚的品格和优良的品行上,一些刻画故事、人物、情节丰富的文学作品,往往是为了赞颂主人公的心灵之美。教学这类作品时,在解析故事内容的同时,教师务必与学生一同深入挖掘,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真正用意,感受人物的心灵美。教材中,林冲、岳飞都是首屈一指的正面人物,他们的英勇事迹被世人传颂至今,那么如何体现出他们品格的可贵之处呢?不妨采用对比的方式,将一些反面人物与主人公作对比,如秦桧、陈友谅等。鲜明的人物性格对照,使学生对于名著人物的心灵美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不仅仅是一次审美教育,也能同时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赏析作品的语言美

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名著,并且流传千古,不仅仅是因为其内容经典,更离不开充满美感和艺术感的文学语言。作者精心地刻画人物、细节,令读者在阅读时建立真实的画面,仿佛身临其境,这便是语言美的作用。如今的学生在写作文时存在的一个通病就是描写的太过直接,运用最直白的语言刻画一件事、一个人,毫无情感地堆砌词语,因此读起来毫无美感,无法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利用文学名著,让学生了解语言的艺术,学会运用美的语言和美的文字,将描写的对象刻画得更加传神。《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中的一个经典片段,读过《红楼梦》的学生都知道,整本书中,作者运用的语言和词汇都十分经典,甚至每个词语都运用的恰到好处。在《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初见林黛玉就夸赞连连,运用了“标致”一词,通过这一词我们可以感受到,林黛玉不仅外形秀美,还从中透出一股独特的气质,表现出了林黛玉温婉、内敛的性格,可见用词之巧妙。而通过王熙凤对林黛玉的夸赞,也能够表现出她行事、说话以及性格的特征。从短短几句话中,我们不仅想象到了林黛玉的外形和气质,也了解了相关人物的性格,这正是语言美的魅力和作用所在。

(三)感受作者塑造的人物美

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各具特色,性格鲜明,作者也运用了大量的篇幅去突显人物特色,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也为整个故事情节增添了色彩。人物美是我们在阅读文学名著时应该渗透审美教育的又一个入手点,抓住这一点,能够教会学生如何传神地描写人物。这里同样以《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为例,在教学本篇文章时,建议教师要求学生阅读《红楼梦》,从中摘录出一些对典型人物进行刻画的章节、句段。就林黛玉这一人物来说,作者笔下的她体弱多病,多愁善感,身世更令人同情。在与人相处时,她处处小心,进入贾府后和身边人学习礼数,生怕做错。在和贾宝玉的爱情中,由于薛宝钗的介入,令她痛苦不堪,疾病缠身,最终郁郁而终。从头至尾,作者刻画的都是一个“病美人”的形象,这令读者对林黛玉充满了同情之感,使人记忆深刻,也使整个故事情节更加引人入胜。当然,《红楼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鲜明的性格特点,王熙凤泼辣、精明强干,处事圆滑;薛宝钗雍容大方,气质不凡,温柔沉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就《红楼梦》中的某一人物,展开对人物美的深入挖掘。

(四)感知意境美

意境美主要體现于一些写景抒情的文学作品中,作者运用精美绝伦的语言将景色或场面刻画得栩栩如生,令人心驰神往,或心潮澎湃。感受作品的意境美,需要学生动用自己的想象力,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为了将文学作品的内容更加立体地展示出来,体现出场面的宏大和气势,将学生带入到意境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图片、视频,创设情境。例如,阅读《赤壁赋》时,教师在屏幕上将“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的景象呈现出来,让学生对照画面去理解文字,感受作者描写时的心情,感知意境美。

(五)体味故事的构思之美

一些由作者通过深入构思、杜撰出来的故事,在故事内容和情节上都体现出了一种美,它的反转和曲折的情节令读者在阅读时获得了酣畅淋漓的体验。另外,曲折的、富有艺术性的故事情节中,还蕴含了许多深刻的道理,能够最终带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例如,《项链》就是典型的具有构思美的文学故事,女主人公用尽半生去偿还债务,只因为自己爱慕虚荣,但到最后才发现项链是假的,而此时她的青春年华早已不再,反映出了爱慕虚荣的代价。这种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局令读者对作者的巧妙构思大为赞叹,这也正是文学艺术的魅力所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改写文章,续写文章,仿写文章,学习作者构思的方法,学会创作出内容独特、故事鲜活、内涵深刻的作品。

(六)领略作品的布局美

所谓布局美就是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优秀的文学作品大多在结构上有显著特点,沿主线展开对故事的讲解,前后相互呼应,开头结尾相照应。还有一些作品运用倒叙、插叙的写作手法,使前后的故事内容更加紧凑,激起了读者的好奇心。这些艺术化的写作手法与艺术化的文字、内容、构思相结合,共同构成了不朽的佳作。教学时,教师要从整体、细节等多处入手,分析作品的艺术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会类似的写作方法。

三、结语

总之,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了它,语文教育的价值才得以完整体现。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大量文学名著,为我们展开审美教育提供了优质性材料,教师要做的就是从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内容、人物特征、写作方法等细节入手,让学生多角度地感受名著作品的艺术之美,在学习写作方法的同时,获得情感和灵魂的升华。在方法上,教师要敢于尝试,学会利用一些新的设备和技术,走出不同的风格和路线,让学生在优质教法和优秀作品的共同映衬之下,受到更高水准的审美教育,从而让学生爱上文学,爱上阅读,爱上学习。

参考文献:

[1]叶新潮.探究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7,(31):290.

[2]曹冲.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1):53.

[3]管兵.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分析[J].学周刊,2018,(15):132.

[4]朱华杰.探究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祖国,2017,(4):150.

[5]周苏阳.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审美教育初探[J].读与写,2015,(9):109.

猜你喜欢
文学名著审美教育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文学名著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探析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Back to the Class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