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维尼斯特的语言主体性研究

2020-08-14 09:58王钰
现代语文 2020年5期
关键词:极性人称主体性

王钰

摘  要:本维尼斯特是较早从语言学角度对“主体性”进行讨论并给出明确定义的语言学家。他认为,“主体性”是指说话人自立为“主体”的能力;并强调主体性的根本是由“人称”的语言学地位所确定的。本维尼斯特的“主体性”更加接近哲学意蕴上的“主体性”,他的主体观充分体现出人文主义倾向。对主体性的哲学渊源及本维尼斯特的主体性思想进行分析和讨论,有助于丰富本氏主体性思想的研究,也可以进一步拓宽语言主观性的研究视域。

关键词:本维尼斯特;主体性;人称;极性;语言哲学

埃米尔·本维尼斯特(?mile Benveniste)是20世纪最杰出的语言学家之一。他不仅是一位研究言语活动(langage)的语言学家,也是一位研究语言(langues)的语言学家,其具有批判性和创造性的语言学思想为诸多人文学科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本氏的“主体性”是指说话人自立为“主体”的能力,他认为主体性的根本所在,是由“人称”的语言学地位所确定的。总之,本维尼斯特所探讨的主体性,本质上是说话人自立为主体并进驻语言的能力[1](P32)。他从语言学角度对主观性进行的探讨,被语言学领域视作语言主观性研究的开端[2](P109)。

罗兰·巴尔特曾经指出,本维尼斯特这位伟大的语言学家发挥着的特殊作用“时常被低估”[3](P1)。就国内外关于语言主体性的研究来看,对本氏的作品和贡献虽时有提及,但对于本氏主体性思想的关注与讨论依然相对缺乏。有鉴于此,本文首先将对语言主观性的哲学渊源进行简要分析,然后从三个方面对本维尼斯特的主体性思想进行探讨。首先,他驳斥了语言工具论思想,认为不能将语言同人类、自然及某种社会性相剥离;其次,他为陈述赋予了科学的肉身,进而提出了说话者是通过这种行为占有语言从而成為主体的论断;再次,他还提出了“我·你”极性,认为语言,进而全世界,都以“我/你”这一形式接合在一起。

一、语言主观性的哲学渊源

主观性是一个跨学科概念,哲学又被誉为各学科之母,很多哲学思想直接催生了语言学的相关观念。很长时间以来,主观性都是作为哲学范畴来进行研究的。不过,哲学家们对主观性这一概念相当排斥,认为它充斥着个人偏见,与科学研究精神格格不入。直到本维尼斯特从语言学角度对“主体性”进行探讨,才掀起了主观性研究的热潮。本文认为,主体性研究虽然主要是在语言学之中展开,但它的“心”还是在语言哲学的阵营。一方面,早期关于主观性的探讨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哲学领域中主体性思想的启发;另一方面,主体性研究直接源自当代非客观主义哲学的兴起。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来阐释主体性思想的哲学渊源。

(一)康德与黑格尔的主体性哲学

康德和黑格尔对主、客观性范畴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在卢梭开创的自由原则的基础上,康德系统地提出了主体性思想,他能够不涉及人类意识之外的对象而谈论认识的客观性[4](P7)。康德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实现了自身内在化,它们之间的关系“转变成了主体性质不同的认识能力(接受性的感性和主动性的知性)之间的关系”[5](P23-24)。因此,有研究者说,康德的真正影响在于,“他为德国哲学指明了走向主体的方向”[6](P106)。但也有人认为,康德混淆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所以人们将一切令人厌恶的称谓都扣到他的哲学头上。诚然,作为主观的唯心主义者,康德具有一种自己也不能克服的局限性,并且这些局限性在一些情况下还得到了加强[5](P106)。

黑格尔在一定程度上捍卫了康德对主观性的理解,并且对自由的思想进行了深化与发展。黑格尔对“主观性”真理思想研究的起始是“概念”,他认为主体通过概念运动,持续不断地转变为他者,最终把自己外化为客观实在,从而主体显示出自己就是真正的实体,这一过程就是实体与主体相统一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绝对精神”是黑格尔哲学的主体,它自我发展的这种能动特性是其主体性本质的体现[7](P194)。黑格尔视主体即自由,大大发扬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作为主体的人通过对困难的层层克服不断寻求自由,最终实现主客融合的自由境界。因此,“黑格尔的认知客观性的逻辑基础是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相同一的原则”[8](P4)。

黑格尔对康德的观点也进行了批判。例如,康德将思想中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东西视作客观的,但黑格尔认为这个所谓的思想的客观性仍是主观的。黑格尔反对把客观与主观割裂开来,他主张主客观的统一,这一点在其逻辑学中得到了体现[9](P142-143)。其实,在包含逻辑本质的语法学中,就可以发现主、客体的合理代换。例如:

(1)小猫躺在垫子上。(自拟)

(2)把小猫给我抱过来。(自拟)

在例(1)、例(2)中,主、客体发生了互换,第一个句子中的主体在第二个句子中成为了客体。

再如,在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出现的人格化现象:

(3)(荷塘里的荷花)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这里,客体位上的名词被移到了主体位,在物之上人格化,使客观事物拥有了主体性,二者融合,相互统一,从而更好地调动了人们的思维情感。

总之,康德和黑格尔的主体性思想在哲学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立场及黑格尔“消融”客观物质世界的唯心主义思想。显然,主观范畴与客观范畴也是呈现相互对立关系的,而且两者具有各自相互对立的特点。

(二)非客观主义哲学的兴起

在西方哲学和语言学领域,客观主义的意义观长期以来占据着统治地位。近代“科学主义”把主观性研究视为“异端”,也将其排除在科学研究之外。事实上,主体性研究并非直接源于主体性哲学,而是源自当代非客观主义哲学的兴起。Lakoff等列举了西方客观主义传统哲学上存在的若干问题并进行了批驳,提出了非客观主义哲学理论。与这些哲学理论相对应的语言学流派是“非客观主义语言学(Non-objectivist Linguistics)”,其中,“认知语言学”为该流派的代表。这个基于后现代哲学理论而形成的语言学流派奉行体验主义认知观,大力倡导“回归生活世界”,互动体验现实社会,而体验的背后就是“人”这个主体,因此,它极力推崇人的主观能动性。认知语言学秉承主客观统一的意义观,认为语言中不仅包括客观性,也包括主观性。此外,认知语义观力主“以人为本”,并首次将“人”作为核心要素置于语法及语义的架构中去。认知语言学主张人们挖掘语言背后隐藏的人文精神,并揭示语言背后存在的认知机制等[1](P7)、[10](P504-523)。功能语言学及语用学的兴起,也使长期占领主导地位的“科学主义”受到挑战。这些新兴的流派都强调,语言不仅仅可以客观地表达命题式的思想,还可以表达言语主体的观点、情感和态度[11](P269)。综上所述,近来“人文主义”的复苏使得主观性在语言学领域真正占有了一席之地。同时,在20世纪末,“语义”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而其核心则是强调语言使用,强调语言使用又势必要强调语言使用的主体,由此,这也成为语言主体性在长久压制中得以抬头并逐渐受到重视的原因之一。

在当代语言学领域,对“主体性”的考察通常会追溯到本维尼斯特关于主体性—客观性这一对立关系的论述上[12]。他区分了“suject dénoncé”(句子主语)及“sujet dénonciation”(言者主体),并特意强调了“人称”的语言学地位。目前学界对于语言学领域主体性的系统讨论,主要是以Langacker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流派、以Traugott为代表的功能语言学流派。虽然这些语言学流派对主体性研究的切入点不同,理论框架也各自相异,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基本共识:语言不仅可以构建客观式的命题,也可以表达主题的情感、态度以及认识事物的视角[13](P26)。

在20世纪末,语言主体性也逐渐引起国内研究者的关注。关于主体性、主观性与客观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国内学界主要有四种观点:1.主体性决定主体,主观性对从属于主体的东西进行规定,客体性与客观性的关系亦然;2.主体性与主观性有质的区别,主体性大于主观性,主体性是物质与精神能动性的统一;3.主体性与主观性既相通又有区别,二者分别与客体性与客观性相对应;4.主体性是实践性、能动性、客观性等方面的统一。需要注意的是,在英语中,“subjectivity”既可指“主体性”,亦可指“主观性”;不过,国内学界一致认为,需要将二者区别开来。可以看出,学者们倾向于将主体性与人的实践活动及主导性、能动性联系起来,将主观性与人的精神意识联系起来;并且认为,主观性被包含于主体性之中,主体性又是主观性的升華[14](P11)。

笔者认为,本维尼斯特的语言主观性思想受到了黑格尔主观性哲学的启发。黑格尔强调主体自我发展的能动性本质,本氏认为言语活动承载着人类的根本体验,言语是根据言者主体的能动性发展的,也被言者主体打上了主体性的印记。可以看出,二人的宏观哲学观并不矛盾,甚至相当接近。同时,本氏的主体性思想凸显了人文主义观念,为非客观主义哲学的兴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对语言工具论的反驳

本维尼斯特对于语言主体性的探讨首先是从对语言工具论思想的反驳开始的。他认为,语言之所以被当作工具,大致有两条原因:一是人类还没有找到更佳的交流方法;二是语言的功能适合被当作工具。但是他坚决反对语言工具论的思想,即语言在人类交流思想或是表征事物时充当工具的观点。本维尼斯特认为,如果将语言比拟成工具,就是将人类与自然对峙起来[3](P291-292)。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本氏的观点与开创存在论解释学的海德格尔极为一致。海德格尔旗帜鲜明地淡化了语言的工具性色彩,他认为语言开启着对话双方的存在空间,并且他强调语言是人的存在,是人类世界的本源[15]。事实上,本维尼斯特对语言的研究从未脱离开那些与语言相生相伴的东西,那些所有构成人的现实之物。本氏认为,语言是人类的本性,而工具是人类冰冷的制造物,但语言永远不会与人类脱离更不是被制造出来的。如果单指“工具”在语言中的传递作用,那么这些作用则可以交由某些非语言方式承担。而且这些传递方式,或信号系统都是在语言之后而形成的。因此,本维尼斯特与海德格尔都强调了语言的先在性特征。在日常生活中,言语(parole)在你来我往中所扮演的媒介角色是言语功能的体现,这种“工具”的功能隶属于言语行为,而不属于语言本身,要确保完成交流,就需要得到语言的授权。就此而言,这背后必然耸立着存在“主体”这一概念的事实。在这里,本维尼斯特引出了“主体性”概念,即“说话人自立为‘主体的能力”[3](P293)。

需要注意的是,本维尼斯特不仅驳斥了语言工具论思想,也反对包含该思想在内的客观主义。诚然,语言工具论相对忽略了主体的重要作用,但是主观性研究也不能忽视语言的客观性。因此,我们要全面地看待本维尼斯特的观点,不能完全抹煞语言的工具作用。有研究者认为,“语言作为全民交际工具的本质决定了它不可能是纯然主观的,也不可能朝着主观化无限发展”[1](P118-119)。同时,主观性理论认为,言者并非单纯地报道客观的事态,他在话语中传达的还可以包括自身的观点、态度或评价[16]。由此可知,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是需要语言作为媒介的,它寄寓于这一媒介之中,二者并无矛盾。笔者认为,本维尼斯特对语言工具论的挑战启发了学界对主体性作用的思考,不过,由此就完全否定语言作为工具的功能,同样是有失偏颇的。

三、人称的极性

本维尼斯特认为,“‘主体性的根本所在是由‘人称的语言学地位确定的”,人使用语言并且通过语言自立为主体,即“我言故我在”[3](P294)。人们通过陈述行为将语言占有,并借助这种形式表达自己作为说话者的立场;一旦言者承担起语言,他就立刻在对面塑造出了一个受话者。在这个或明显抑或隐含的交谈中,说话人自立为“我”,并预设着另一个我的回声——“你”。简言之,由于实际交流的需要,产生了人称的极性(polarité),并且恰恰是这种极性关系构成了言语活动的基本条件。本维尼斯特指出,“我”作为主观性人称,地位永远高于“你”这个非主观性人称,这种极性的不对等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任何一项,事实上二者相互补充,并且这种极性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找到对应物的[12]。总之,本氏认为,人称代词是表示语言主观性的首要支点[17](P49)。

需要指出的是,“我·你”的这种极性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例如,恋人中一方对另一方说“我想你”,对方也说“我想你”,两个句子中的“我”是不一样的主体,它们只是含有“我”这一语言载体的当下话语时位中被言说的个体。同样,句子中“你”的用法亦然。这种人称指示语的相互转换,体现了说话人视角的改变,不同说话人从自身的视角出发而引发“我”与“你”之间的转换。可以看出,“主体性”带来的视角变化会对语言产生一定影响。再如,在杨佑文和管琼的论文中所提到的例子[17](P50):

(4)[贾蓉]又自己问着自己说:“……婶娘是怎样待你?你这么没天理!”(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八回)

(5)长得漂亮点又成了罪过了,人们围你、追你,你心肠好点,和他们亲热些,人们说你感情廉价!你不理他,他闹情绪了,又说你不负责任!难道这一切都能怨我吗?(邓友梅《在悬崖上》)

例(4)和例(5)中的“你”事实上都是指说话人自己,即“我”。用非主观性人称代词“你”指代主观性人称代词“我”,可以使言者主体从自己的角色中跳脱出来,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自己。通过这种视角转换,言者主体以对方的身份表达对自己的情感、态度或评价等,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主观性,使语言呈现出客观化的趋势。总的来看,本维尼斯特所提出的“我·你极性”关系,是相互对立亦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今后研究需要深入思考的是,当它们发生转换时,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使主体性增强,又有什么样的动因会使主体性减弱。

四、语言的时空主体性

本维尼斯特认为,“人称代词是语言主体性得以显现的第一个依托”[3](P296),“我·你极性”也建立了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特定的联系。在人称代词之后,还存在着拥有相同地位的其他代词,它们也成为了表现语言主体性的重要支点。因此,本氏又将主体性的范围扩展到了其他范畴。

本维尼斯特发现,无论何种语言都能以各种方式区别“时间”,这个区别时间的分界线就是“现在”。它不仅仅是时间的生成中心,也是个轴线中心。离开了现在,需要用记忆的召唤来追念的时间为“过去”,反方向行走需要用来展望的时间就是“将来”。“现在”的前后有着不同的视点,作为配置时间的轴心,它同样也是话语时位,是语言固有的唯一时间[3](P150-151)。语言时间与传统意义上的纪年时间不同,它不能定位在纪年时间的某种特殊的划分里,它是与主体的根本体验深切相关的。每个“现在”都是全新的,再造的,因此,语言的时间性体现出强烈的主体性。例如:

(6)我现在想吃块蛋糕。(自拟)

(7)你刚才不是才吃了一块。(自拟)

当例(6)中的言者主体的时间性支配其话语时,也就被例(7)中的言者主体当作他的时间性所接受。

本维尼斯特认为,话语时间虽然没有被归到纪年时间中去,但是也没被封闭在唯我论的主体性中[12]。在这里,主要是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在起作用,使得与双方的交流成为可能,而前文所提到的“我·你极性”又是对主体间性最好的脚注。简言之,语言的时间性表明语言中的人类体验总是寓于语言的使用之中。

同样的道理,组织空间关系的词汇,如“这里、那个、那里”,也是从一个中心点,即言者主体“我”出发来支配空间的。它们所描述事物的远近,所指明的方向,皆以言者主体为参照。与语言的时间性相同,只有参照它们的话语时位才可以被界定。归根结底,在一次次言语活动中都凝结着崭新的人类体验,语言的时间性与空间性都“揭示了内在于语言实践的主体性”[3]。

本维尼斯特开启了主体性研究的思潮,其人文主义精神也在众多主体性研究中被逐渐发扬光大。通过对主体性哲学思想渊源的分析及对本维尼斯特主体性思想的阐述,可以发现,哲学家早已注意到主观性的存在,但直到当代非客观主义哲学的兴起才为主体性研究确立了正统地位;本维尼斯特发出了为主体性正名的呼声,从他深邃的思想中我们也看到了主体性在语言学中的深刻标记。因此,对语言主体性的研究应给予充分的重视。今后语言主体性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对语言主体性减弱的现象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考察该现象存在的背后动因;第二,语言主体性既然是人类语言的自然属性,那么,语言主体性的跨语言研究也应当是学界所重点关注的,可针对两种语言间根本的主体性差异作系统的比较;第三,目前对汉语内部之间的主体性研究较少,今后可以加强这方面的古今对比、方言比较等。总之,语言是人类的自然本性,主观性是人类体验世界的重要部分。语言哲学的根本目的是揭示人与世界的关系,可以说,语言主观性的研究对实现这一目的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黄蓓.走向狭义语言主观性[D].杭州: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

[2]孙启耀,樊红梅.国内外语言的主观性研究概览[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3][法]埃米尔·本维尼斯特.普通语言学问题(选译本)[M].王东亮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

[4]钱捷.头上的星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与自然科学的哲学基础(归来集卷一)[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

[5]Deleuze,G.La Philosophie Critique de Kant[M].Paris:PUF,1963.

[6][德]谢林.近代哲学史[M].先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7]储昭华.黑格尔主体性思想初探[A].外国哲学(第12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8]李洪儒.主观性概念及其语言哲学价值[J].外语学刊, 2016,(6).

[9]汝信.论黑格尔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

[10]王寅.语言哲学研究——21世纪中国后语言哲学沉思录(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1]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

[12]Benveniste,E.Problems of General Linguistics[M].Coral Gables,FL:University of Miami Press,1971.

[13]冯光武.语言的主观性及其相关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6,(5).

[14]刘瑾.语言主观性概念探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9,(3).

[15]張玉美.解释学对语言工具论的批判[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11).

[16]Finegan,E.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fication:An Introduction[A].In Stein,D. & Wright,S.(eds.).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sation[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17]杨佑文,管琼.语言的主观性与人称指示语[J].外语学刊,2015,(3).

猜你喜欢
极性人称主体性
有机反应极性机理试剂分类的探索
拼图
跟踪导练(四)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判断的探究
有机物的溶解性规律
人称代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