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意义

2020-08-14 09:56马秀菊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实践意义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马秀菊

【摘要】语文教学是继承并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其能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在阐述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意义,并指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期望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充分结合,进而在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同时,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弘扬。

【关键词】小学语文 传统文化 实践意义

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主要手段。国际化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更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和国家文化事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在教学实践中,传统文化渗透策略的应用直接影响着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质量。新时期,把握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要点,已成为教师教育工作开展的关键所在,其对于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

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传统文化是一种反映民族特征和风貌的文化,其包含了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等内容。社会发展中,传统文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习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人民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展示,其在思想、文字、语言、六艺等不同形式的传达下,充分而深刻地体现了中华古代文明,具有世代相传、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突出特征。新时期,世界文化交融、碰撞趋势愈发强烈,继承并弘扬传统文化对于我国教育工作开展和文化事业建设具有重大影响。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实践意义

小学阶段是学生认知世界、思考世界的关键阶段。在教育实践中,教育内容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教学内容的合理规划与选择。语文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科目,同时也是影响学生认知能力、塑造学生品质的关键手段。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具有以下实践意义。

1.丰富语文教学内容。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学实践中,要注重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的全面优化,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能力。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丰富性,不仅包含了传统诗词及近现代诗歌、散文、小说等,更包含了操作性较强的技能性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内容,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对于语文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具有较大影响。

2.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小学语文教育具有较高的社会性和人文性,其在教导学生识字、辨意的基础上,注重学生正确价值观和高尚人格素养的培养。从教学实践过程来看,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代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综合,能在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上,實现其高尚人格素养的培养,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3.满足文化建设需要。全球化背景下,外来文化对我国文化事业建设具有一定的冲击。传统文化的传播依靠的并非死记硬背,而是依赖于思想的深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增强民众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推进我国文化事业建设,提升我国综合实力。

三、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中的渗透策略

1.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是一个长期性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要提升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应用质量,就应注重良好文化氛围的营造,实现学生文化素养的有效熏陶。一方面,可以在学校走廊、教室等场所张贴名人字画、名言警句,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在课本知识导入过程中,应利用传统文化进行音乐短片、视频等教学材料的制作,从而在传统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注重教材内容渗透。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学思想承载的主要支撑,教材内容多为精心挑选的经典之作,这些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着较强的哲理和人文内涵。具体而言,在小学教材中,教材内容可分为以下层面:其一,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礼仪道德等精神文化素养;其二,通过赞美自然,培养学生的人性美;其三,歌颂祖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对这些内容的深层次挖掘,并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实现教学内容的扩充和丰富。譬如,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中,教师可引入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这首古诗表达了我国文人的根骨和气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理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爱国情怀,更要进一步延伸作者写作前后的背景。通过学习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确保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

3.实现文化课外渗透。从本质上讲,教育的意义在于使得学生拥有一技之长,能够对生活进行自主地选择。全球化背景下,小学生接受外来文化影响的机会逐渐增大,这在无形之中影响了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基于此,在小学生成长教育中,不论是培养小学生个人品质,还是传承中国优秀文化,都应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学习。在传统文化渗透中,要提升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文化中的渗透水平,就应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从生活中实现传统文化的高度融入。比如,在进行朗读比赛的过程中,对“冠军”这个词进行解释。这个词由汉朝开始发展,汉朝有两位功勋彪炳的将军,一位是卫青,另一位是霍去病。尤其是霍去病,年纪轻轻却与舅舅卫青相媲美,且巅峰永恒,其“冠军侯”的名号也成为千古绝响。现在,勇冠三军、冠军等词语都是由此而来。如此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使学生在生活中时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4.加强传统节日的熏陶。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还可通过传统节日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和教育。一方面,传统文化的特定习俗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提升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传统节日中蕴含着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可以实现学生的积极引导。譬如,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信息的搜集,然后在课堂上就端午节的习俗、来历、情怀进行讨论,最后在集中阐释爱国情怀的同时,组织学生开展包粽子、吃粽子、爱国演讲比赛等活动,从而在欢乐的学习氛围中提升传统文化教育水平。

5.传统文化的多形式渗透。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以及民族性和拓展性等。因此,这就需要老师在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中进行课外的延伸教育;同时注重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从而确保传统教学内容与现代教学模式的结合,提升整体教学质量。譬如,在爱国主义学习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一些视频短片、音乐等材料的搜集,加强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培养爱国情感。需要注意的是,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在传统文化爱国教育中,还应注重现代爱国事迹的宣传,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热爱自己的祖国。在钱学森事迹的学习中,可以运用多媒体对钱学森的事迹进行归纳,让学生学习钱学森的精神,进而使得学生受到教育。

传统文化渗透对于小学语文教育质量和学生全面发展具有较大影响。教学实践中,小学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实践意义,并积极地应用教学策略,才能确保传统文化渗透的最优化,从而在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同时,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参考文献:

[1]汤惠沂.让传统文化的血液渗透在小学语文中[J].科教文汇,2018,(6):125.

[2]韩秀芳.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8,(5):50.

[3]刘卫卫.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神州,2017,(18):141.

猜你喜欢
实践意义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形体礼仪课对大学生自我素质提升的实践意义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团体心理健康辅导的理论、方法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