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伯乐
【摘要】构建专业的幼儿教师学习型共同体模式,有助于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建设合作型幼儿园文化,提升幼儿教育质量。从小组形式学习型共同体在培训中的帮助、为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应组织的培训、创新教师考评纳入教师评估的因素分析等这些方面,探讨了学习型幼儿教师共同体的构建角度与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师 学习型共同体 构建角度 构建策略
近年来,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教师专业的发展成为了国际关注的重点话题。教育改革深入到幼儿教育阶段,我国越来越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以研讨、交流、模仿、探究、实践、互动为形式的学习型共同体模式应运而生,教师开始变化为学习者身份,参与到自我调整和自我学习活动中,以终身学习的视角站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迎接教育工作的挑戰。学习型幼儿教师共同体能给幼儿教师带来什么样的帮助,应组织哪方面的培训,应将哪些因素纳入幼儿教师评估体系中呢?下文对这些方面进行分析。
一、小组形式学习型共同体在培训中的帮助
学习型幼儿教师共同体的实施以小组形式展开,小组合作下展开共同学习犹如小组合作模式一样,在培训及教研活动中,小组是基本的讨论单位,每个教师是小组的一份子,更好地参与小组讨论、意见发表和相互学习,在小组互动过程中教师之间相互激发,能共同促进研学体系的构建,同时也能带来帮助。
(一)完善理论知识体系
学习型共同体以小组形式展开培训和学习,这种学习模式下,幼儿教师会有更多动力展开定期的学习。教师的学习更有目的性、方向性、计划性和系统性。有学科组长、带头人的引导,有定期的考评和检查,有主题的选择和经验的介绍,有针对幼儿园实际的问题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一系列的过程都有助于幼儿教师完善理论知识体系。在完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建构知识体系之间的联系达到体系的最终构建,教师掌握有关的理论体系的同时能够与实践运用有机结合,基于幼儿年龄特点及自身发展水平展开适应幼儿特点的主题活动。并通过不断地调整主题活动,不断地结合理论反思,最终使幼儿教师在不断学习中实现共同快速发展与进步。
(二)解决现存问题困惑
作为幼儿教师,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有关于教材、教法、学法,还有关于幼儿、传统文化的阻碍、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等方面的问题。在这些问题出现后,难以找到解决办法时,就可以组织幼儿教师依托学习型共同体模式,展开小组讨论式的方式进行问题的解决。在共同体模式构建过程中,基于不同的教材使用的特定年龄段、优秀主题活动开展、特殊儿童引导、家园互动案例、以及如何更好的通过游戏指导促进幼儿经验的迁移,并进行经验的分享、研讨。通过学习型共同体为解决幼儿教师教育管理中的现存问题创造了机会,共同学习理论、分析问题和案例、研讨交流、得出建议并实践,再组织研讨分析,在不断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中,得出解决方案,并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进行运用和调整。在二次运用中使教师能够有机转化为自身方法,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三)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学习型幼儿教师共同体,以小组形式展开学习,教师之间相互点拨、促进与沟通,提供智力、方法、学法、教法上的经验传授,也关注教师间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实践能力的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在教师之间共同联结,大家共同设计案例,围绕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采用大带小策略,最终将科研经验水平梯度传递,使每位教师都能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能对幼儿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学习型幼儿教师共同体的构建、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有助于每个教师都能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提升作为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
二、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应组织的培训
学习型幼儿教师共同体应组织的培训内容,应该以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幼儿管理质量、幼儿保育质量为方向,选择幼儿教师培训内容。新时代下,应关注幼儿教师综合能力的发展,积极组织相关培训。
(一)创新思维
创新教育是塑造教育的根本要求,新时代下,不仅需要教给学习者知识与方法,还要鼓励学习者创新。学习型共同体模式下,教师也是学习者,要加强对教师创新思维的培养,包括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创新的思考模式、创新的教育引导方式,等等。只有教师具备了创新思维,才能实施创造性教育。可以依托学习型共同体,鼓励教师教育创新,让教师爱上幼儿教育工作,并鼓励教师摆脱资料和固有模式,实施创造性的幼儿教育。教师还可以设计讨论式学习模式,培养幼儿规则意识,让幼儿以讨论形式参与交流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语言交流能力、小组合作意识、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创新设计教育内容与形式,强化教师创新思维。
(二)教育科研能力
在幼儿教师学习型共同体模式下,需要组织培训加强幼儿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落实以研促教、以研促学,通过教育科研发展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学习型共同体以小组模式进行,让教育科研更有组织性和计划性。培训时,应多组织听课、评课活动,并结合“一课多研”“同课异构”模式,做好课堂教学工作。设计课程结构,针对相同主题展开课题研究,探索出最适合幼儿的教学组织方式与策略。定期组织主题教研活动,选定主题,如“幼儿园阅读氛围的营造策略”“幼儿户外运动环境建设”“适合幼儿的学习方式”“图书角建设”等。对主题展开研究,比如如何设计主题活动,主题活动之间的关系等。以教师为本,鼓励每位教师发言,相互交流、创新思考,达成共识。并在教育实践中反思、改进与提升,解决幼儿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三)终身学习能力
学习型共同体模式下,应鼓励幼儿教师专业阅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集体阅读的形式,创造机会让幼儿教师“共读一本书”,或围绕相同主题阅读书籍,组织教师展开讨论交流,以撰写读后感、论文、读书提炼出的教育思想运用下的案例等形式,针对幼儿教育中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话题,展开对教育学、心理学、家园合作问题、社会关系学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学习型共同体应关注教师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定期组织教师坐在一起或借助网络展开“专业阅读”,在阅读后分享收获、心得,讨论意见和想法,得出教育改进策略。
三、创新教师考评纳入教师评估的因素分析
在学习型共同体模式下和素质教育、《指南》与《纲要》指导思想下,为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让教师不断进步,达到教书育人的要求,必须创新教师考评体系,应该将教师的如下因素纳入教师评估体系中。
(一)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教育思想素养、知识能力素养、身心素养、职业道德素养这些方面,具体到幼儿教育工作中,应该包括责任心、道德修养、耐心、承受能力、忍耐力、心理素质等这几个分支。幼儿教育是脑力和体力结合的劳动,幼儿教师需要有健康的身心来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愉快的心情、健康的身体、积极的情绪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基础。同时,需要具备幼儿活动组织、引导、介入、评价的能力,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遵守道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关爱全体幼儿,积极引导和带动幼儿,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同时教师能够关注个体幼儿的需要,并做好家园共育工作,借助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师的学习能力
學习型共同体模式下,需要教师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应将幼儿教师的学习能力纳入创新的教师评估中,关注教师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质量、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可以依托学习型共同体,组织教师专业阅读、定期研讨。针对当月学习目标,或是多媒体一体机的使用、课件的制作、班级群的建设与维护、家园沟通桥梁的搭建、课题报告的撰写、幼儿健康状况的调研方式等的学习,围绕共同体的学习目标,教师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及学习质量的好坏,是否能在特定时间完成学习,学习情况如何等,都应纳入考评体系。在考评体系中能够反映每位教师的学习能力,并根据数据开展相应的适用于不同教师发展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和学习二次促进教师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三)教师的科研能力
以研促教,以研促学,是提升教育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策略。学习型共同体模式下,幼儿园应该重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发展,将其纳入教师评估体系中。组织主题教研,选取主题,定期研讨,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结合的方法,分析教育效果与幼儿的表现。撰写科研成果论文、案例分析、调查报告、总结报告等,运用教育科研成果于教育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策略,再次运用改进的策略,提升教育质量,这些都属于幼儿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都需要纳入幼儿教师评估中。基于学习型共同体模式,关注幼儿教师合作能力、责任担当、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通过评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结语
学习型共同体这种扁平型的组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促进了幼儿教师间的交流与互动,让相互学习、共同促进成为可能,同时也加强了不同体系幼儿园之间的联系,不同区域内幼儿园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促进。这也为幼儿教师定期组织专业阅读、主题教研创造了机会。幼儿园应该重视学习型教师共同体的建设,通过践行以教师为本,让教师在开放式、自由化模式下,展开终身学习与教育科研,这样能发展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幼儿教师教育和科研的能力,最终通过日常生活的实际运用达到提升幼儿教育质量,使幼儿身心能够健康发展。幼儿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幼儿园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保障学习型共同体的顺利建设与实施,奠定教师协同学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华帧.同向·同构·同行——构建学习共同体,推动教师自主发展与共同发展[J].幼儿教育研究,2015,(3):47.
[2]毕婉敏.共同体下的学习型教研组建设[J].学园,2015,(9):155.
[3]李莉.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视角下的“教师实践共同体式教研”[J].早期教育,201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