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策略

2020-08-14 10:17殷瑞杰
声屏世界 2020年10期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新闻报道

殷瑞杰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席卷全球的公共卫生事件,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深刻影响。疫情暴发以来,媒体报道前线采访协同后期播发,高效输出,有效保障疫情信息精准传到受众,及时稳定民心。文章基于疫情期间新闻媒体的报道分析,整理出媒体在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的报道策略,以供国内同行借鉴。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新闻报道 新冠肺炎

2019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正常的社会生活,新冠肺炎病例在武汉最先被发现,之后迅速在国内蔓延开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这个“无形的敌人”成为了国内社会共同面对的“战役”。作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角,新冠肺炎因其突发性、高传染性、广传播面的特点对人民群众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致使社会恐慌情绪激增。而新闻媒体作为社会信息载体,因其公共服务性和社会共享性被称为“社会守望者”。在当下高传播率的社交媒体时代,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是错综复杂的,媒体如何恰当报道好此类新闻事件,做好信息及时共享传播,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引导好社会舆论走向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需要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

媒体在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事件中报道优势

权威力。新闻媒体行业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行业,经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使其拥有权威性的社会地位,合乎法规的新闻采访权益,专业的媒体队伍,兼备丰富的公共资源,这些都是新闻媒体天然的优势,同时也是公众信任的保障。例如,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演变过程中,2019年年末不明原因冠状病毒肺炎的消息最早在武汉一线医护工作者间传播,并未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与关注。直到2020年1月20日,央视《新闻1+1》栏目视频连线奔赴武汉调研的钟南山院士时,官方才明确武汉疫情存在“人传人”现象,该消息一经报道,新冠肺炎迅速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对其进行报道为及时遏制疫情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奠定了基础。

时效力。当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交融性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资源融合互补,创新新闻生产模式,集采写、整合、播发于一体化,即时高效率进行信息输出,使受众在第一时间获知相关疫情资讯,保障了受众的知情权。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纪录频道推出了《武汉:我的战“疫”日记》系列短视频纪录片,该纪录片是以多种职业的武汉疫情战役者为主角,从第一视角来呈现前线真实上演的疫情抗击战,将最新的实况及时告知受众。该纪录片是媒体融合的产物,短视频内容分别在电视节目和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发布,多渠道传播给受众。

引导力。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发展的守望者,在面临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时,首先要最快了解该事件的真实情况,掌握全方位的事件信息;其次要整合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内容,及时与相关专家学者交流,并获取有用建议;最后高效地向受众传播事实,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走向,阻断谣言散布传播。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无论是《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传统主流媒体,还是腾讯新闻、网易新闻等商业化媒体均设置每日疫情时态滚播,对前线发生的疫情实况进行不同方面的追踪报道,引导受众了解真相,快速扼杀谣言扩散,维持社会有序运转。

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所存在的问题

专业媒体人缺乏。随着新技术的迭代升级,国家对精专型人才需求大幅度增长。专业性人才在某一领域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能够准确地用专业知识去解决行业难题,这种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在新闻行业同样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作为公共卫生事件是专业性很强的领域,这与人民群众自身健康息息相关,也决定相关内容信息的播发需要科学性和专业度。但反观现实,大多数新闻从业者更多拥有的是新闻理论知识,对于其他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技能是缺乏的。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闻报道中,有些涉及的医学知识内容并没有采访相关专家学者,很多自媒体内容都来源于其他媒体的转载。

不实信息频繁上演。新闻是人们了解世界的重要通道,它的真实性与人们日常正常的生活秩序直接挂钩,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然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权下放与传播渠道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有些不良媒体基于自身立场和利益,为了博取受众眼球与流量,对信息进行变相加工,导致新闻伦理失范现象频发。比如1月31日的“双黄连事件”,该事件中主流媒体报道缺乏准确性,导致出现受众线上线下疯抢双黄连口服液的极端现象,后来经各大媒体与专家的澄清才得以遏制,从而引发网民对媒体报道真实性的质疑。又如,2月6日晚21点多,多家权威媒体的官微播发并转载李文亮医生去世的信息,一时间引爆热搜榜,后遭官方权威信息否认。媒体对信源的可靠度未经证实,提前发布虚假新闻,导致受众的信任度降低。在互联网环境中,网络的共享性和信息来源渠道的互补性很大程度上拓宽了不实信息的传播面,而特殊时期下社会心理更是助长了不实信息的流通性。

新闻内容同质化严重。新冠肺炎疫情的紧急性与贴近性使任何有关疫情的最新动向都撩拨着亿万中国人的神经,而及时发布前线动态,缓解受众恐慌心绪是媒体的职责所在。不同的媒体本着自身的立场与出发点,通过不同的介质进行着多样化的新闻报道。但由每天推送的新闻报道可看出,目前媒體报道内容呈现同质化倾向,主要表现在:数据新闻报道过于集中于报道全国各地疫情人数对比;娱乐性质的报道过多上演,解构了媒体疫情报道的严肃性;新闻内容被多次转载的现象严重。比如疫情初期微博热搜“河南村长硬核讲话”的话题视频不仅在该平台上被多次转发传播,同时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上也被转载播发,这样一来就形成新闻内容的完全复制。

完善新闻报道策略

预警期:多方及时沟通,占领专业信息制高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本身自带的突然性与未预见性、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和医疗卫生领域的专业性与复杂性都给社会管理和新闻媒体报道带来很大的挑战。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新闻媒体需要增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既要把政府即时发布的联合防控政策传达给民众,又要将社会民众在疫情期间遇到的问题及时反映给政府部门,做好上通下达的桥梁作用。同时,媒体也要做好与医疗领域专家学者的沟通,及时向民众宣传科普知识和防护技能,占领专业信息播报的制高点。比如,微信公众号“丁香医生”在这次疫情防控中的表现备受好评,其专业化的医学信息知识的传播以及疫情地图的实时播报都为民众有序生产生活提供便利。

暴发期:增强透明发声,掌握信息传播主动权。一般而言,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往往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危害性,在这种特殊社会现状中,关于事件的任何负面信息内容都将助长公众的不安心理和恐慌情绪,而网络谣言更是可能形成严重负面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在暴發高峰期时对民众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新闻媒体应在了解各方真实状况的基础上,选择不瞒报不隐报的态度,借助新媒体技术多平台及时发声,增强信息的透明度,主动掌握信息传播的主动权,做好疫情通报信息,对不实信息的报道进行及时扼杀。腾讯较真辟谣平台上线后秉承用新闻事实说话,用专业科学的信息粉碎网络谣言,以专业性发声用心服务受众。

消退期:做好善后宣传,提高受众媒介素养。消退期代表着事物发展的消亡阶段,但是为防止事物再次出现,需要做好善后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得以有效遏制,但反观全球,新冠肺炎依旧呈现大面积感染态势,而且新冠疫苗并未被研制出来。为此,新闻媒体作为公共信息的发言人,需要做好深度新闻报道,总结典型的新闻案例,全面剖析自身在报道播发中存在的漏洞,及时总结为今后新闻变革提供借鉴工作。同时,要注重疫情消退期的新闻宣传工作,引导民众持续预防的意识,使民众在获知新闻信息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能力,增强对信息真伪性的识别技能。2003年非典期间公众疯抢板蓝根的事件对于新闻媒体就是一种警醒,而当下网络传播的交融性与开放性使得谣言治理难度与管理成本更大,因此提升受众媒介素养是从内部层面消除谣言乱象的举措。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是阻击战和总体战,打赢这场战役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协作。中国新闻媒体在这次抗疫报道中的表现值得赞赏,各种媒体联动配合,借助新媒体技术,通过多样化的新闻展现方式在不同的媒体渠道发布疫情实况,满足受众的多元化信息需求。在对外报道上,针对国外媒体的不实报道据理力争,表达中国态度,传递中国声音,并且积极分享国内新冠肺炎治疗经验与方案,为全球疫情防控工作献言献策。同时,此次疫情报道中部分主流媒体的失实报道、自媒体乱象丛生现象、新闻内容缺乏鲜明性等问题在今后新闻媒体报道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解决。(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参考文献:

1.王陇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版。

2.任玲:《新闻媒体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策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5(6)。

3.元小欣:《新冠肺炎不同阶段的媒体报道研究》,《教育传媒研究》,2020(3)。

4.陈波:《媒体报道失当引发负面舆情及其防范治理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双黄连”事件为例》,《新闻研究导刊》,2020(6)。

5.于雷:《博弈,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传播力研究》,2020(2)。

猜你喜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新闻报道
政府要做好公共价值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应急防控的“五情”大数据分析
科学与价值: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风险决策机制及其优化
台陆委会正式改称“新冠肺炎”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微博、微信的议题呈现异同
科研院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的探析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