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永丽 陈新利 邓杨林 常伟宇 吴 晖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云南 昆明 650032
雀梅藤为鼠李科(Rhamnaceae)雀梅藤属(SageretiaBrongn)植物雀梅藤的根,别名对节刺、碎米子、刺杨梅等[1]。《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和《云南中药资源名录》对其均有记载[2-4]。民间用来治疗疥疮、漆疮、鹤漆风、水肿、肝炎、皮肤癌、淋巴结囊肿、乳腺瘤等[5]。其地上部分是瑶药“七十二风”中倒丁风的来源之一,瑶医认为倒丁风具有祛风除湿、化痰止咳、拔毒生肌的功效,具有悠久的用药历史,较好的临床疗效[6]。用其做主要原料制成的“苏肝口服液”具有显著的抗炎、降酶作用,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类肝炎,取得较好的疗效[7]。
雀梅藤根和茎有降气化痰、拔毒生肌、祛风除湿的功效,可用于感冒咳、嗽、哮喘、胃痛、鹤膝风、疥疮、漆疮、水肿、疮痈肿毒、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胆囊炎、痔疮继发感染等的治疗[2-8]。雀梅藤的药理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抗肿瘤、抗真菌、抗细菌、抗氧化、抗病毒和保护肝功能等活性[8-13]。小鼠一次口服雀梅藤的最小致死量大于生药625 g/kg(相当于临床用量的625倍),以100 g/kg/d(相当于临床用量的100倍)连续喂养大鼠3个月,大鼠未出现异常变化[6]。可见雀梅藤具有明显的药理活性,且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但由于缺乏相关规范的药材质量标准,雀梅藤主要以民间习用为主,药材的来源主要为自采或购于农贸集市,大多经过切片和干燥处理,辨识其来源较为困难。
云南民间常用雀梅藤治疗甲状腺肿、子宫肌瘤、感冒咳嗽、疥疮和乳腺炎等,具有较好的疗效[8]。但是,据课题组实地调查,云南省民间习用的雀梅藤药材来源为雀梅藤同属植物纤细雀梅藤(SageretiagracilisDrumm.et Sprague)。目前为尚未见纤细雀梅藤的生药学研究报道。为了有效控制该药材的质量,笔者对云南3批不同产地雀梅藤药材的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进行生药学研究,为云南民间草药雀梅藤的品种鉴别、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1.1 样品 药材采自云南省个旧市、云南省蒙自市、云南省昆明市,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刘恩德高级工程师鉴定,均为纤细雀梅藤(SageretiagracilisDrumm.et Sprague)(鉴定报告编号为:KUN-2017-008和KUN-2017-027)。
1.2 仪器 Nikon 80i生物数码摄影显微镜(日本Nikon),TP1020全自动组织脱水机(德国Leica),Leica RM2235 轮转切片机(德国Leica),101A-2电热干燥箱(宁波自动化仪表厂),高速万能粉碎机(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2.1 石蜡组织切片法 取材→固定→水冲洗→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粘片→脱蜡→染色→烤片→封藏→贴标签,制成永久装片
2.2 粉末制片法 参照 2015 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2001显微鉴别法的粉末制片法进行。供试药材粉末过四或五号筛,挑取少许置载玻片上,滴加甘油醋酸试液、水合氣醛试液或其他适宜的试液,盖上盖玻片。必要时,在酒精灯上加热透化。
3.1 植物形态 直立或藤状灌木,具刺。叶纸质或近革质,互生或近对生,卵形、卵状椭圆形或披针形,长4~11厘米,宽1.5~4厘米,顶端渐尖或锐尖,稀钝,常有小尖头,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稍有光泽,干时暗绿色或浅褐色,下面浅绿色,两面无毛,或幼叶初时被疏绒毛,后脱落,侧脉每边5~7条,上面稍下陷,下面凸起;叶柄长5~14毫米,无毛或被疏短柔毛;托叶钻状,长1~2毫米。花无梗,黄绿色,无毛,通常1~5个簇生,疏散排列或上部密集成长达20厘米以上,顶生或兼腋生的穗状圆锥花序;花序轴无毛或被疏短柔毛;萼片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长1.3~1.5毫米,内面中肋凸起,顶端具喙;花瓣白色,匙形,长约0.8毫米,短于雄蕊,顶端微凹;雄蕊短于萼片,花药尖,有小尖头;花盘厚,肉质,包围子房;子房2或3室,每室有1胚珠,花柱短粗,柱头头状,不分裂。核果倒卵状球形,长6~7毫米,成熟时红色;种子斜倒心形,长5~6毫米。花期7~10月,果期翌年2-5月[14]。
3.2 性状特征 本品藤茎呈斜切、纵切或横切的不规则块片,直径1~8.5cm,片厚0.3~3cm。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具细纵皱纹,有时可见灰白色的地衣斑或侧枝痕。质硬而坚实,不易折断。断面平坦,皮部红棕色,有1~4条黄白色线纹,木部宽广,黄白色至黄棕色,可见同心性环纹,髓部较小。气微,味淡。如图1所示。
图1 纤细雀梅藤药材图
3.3 显微鉴别特征
3.3.1 茎横切面 木栓细胞数列,切向延长,内含色素。皮层窄,由5~7列薄壁细胞组成,散有石细胞;中柱鞘部位有纤维束及石细胞排列成条带状。韧皮部窄;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宽广,约占横切面的1/2,射线细胞1~2列,导管1~4个径向排列成放射状。髓部较大,环髓处有数个分泌腔环列,内侧有小型分泌腔散在,内含红棕色分泌物。如图2所示。
图2 纤细雀梅藤茎横切面
3.3.2 粉末显微特征 粉末黄棕色,木栓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壁稍增厚,含黄棕色物质。石细胞众多,类方形、长方形、不规则形,直径20~55 μm,壁厚3~12 μm,孔沟明显,有的含黄棕色内含物。导管多为具缘纹孔,常破碎,直径15~90 μm,偶见螺纹导管。纤维长梭形,成束或散在,直径3~25 μm,晶鞘纤维多见。淀粉粒多单粒,类圆形、椭圆形、半圆形,脐点点状,层纹不明显,少复粒,由2~4分粒组成。如图3所示。
图3 纤细雀梅藤粉末
云南民间习用的雀梅藤来源于雀梅藤属植物纤细雀梅藤,该种在云南西北部、中部至南部均有分布,资源蕴藏量丰富,又经多年民间应用验证其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具有重要的潜在研究开发价值。纤细雀梅藤具有显著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藤茎呈斜切、纵切或横切的不规则块片,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具细纵皱纹,有时可见灰白色的地衣斑或侧枝痕。质硬而坚实,不易折断。断面平坦,皮部红棕色,木部宽广,黄白色至黄棕色,可见同心性环纹,髓部较小。气微,味淡。木栓细胞数列,切向延长,内含色素。皮层窄,散有石细胞;中柱鞘部位有纤维束及石细胞排列成条带状。韧皮部窄;形成层成环。髓部较大,环髓处有数个分泌腔环列,内侧有小型分泌腔散在,内含红棕色分泌物。木栓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壁稍增厚,含黄棕色物质。石细胞众多,类方形、长方形、不规则形,孔沟明显,有的含黄棕色内含物。导管多为具缘纹孔,偶见螺纹导管。纤维长梭形,成束或散在,晶鞘纤维多见。淀粉粒多单粒,类圆形、椭圆形、半圆形,脐点点状,层纹不明显,少复粒。
现行各省药材标准中《浙江省中药材标准》2017版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瑶药材质量标准(第一卷)收载雀梅藤的质量标准。《浙江省中药材标准》2017版收载雀梅藤来源为雀梅藤Sageretiathea(Osbeck) Johnst的干燥根及茎,药材呈不规则的圆柱形,常弯曲有分枝,直径0.3~4.5 cm;或为类圆形的厚片,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茎具细纹。质硬。横切面皮部薄,棕褐色,木部宽广,黄白色至浅红棕色,有细密的放射状纹及年轮,茎中心有细小的髓。气微,味微苦。粉末呈浅红棕色。木栓细胞长方形或多角形,内含棕色物,石细胞类圆形或类长方形,直径10~40 μm。木纤维成束或散在,长梭形,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0~80 μm,薄壁细胞多含方晶,方晶常散在,呈方形或棱形,粗约4 μm[15]。雀梅藤(倒丁风,打拱崩)为鼠李科植物毛叶雀梅藤Sageretiathea(Osbeck) Johnst var.tomentosa(Schneid.) Y.L.Chen et P.K.Chou或雀梅藤Sageretiathea(Osbeck) Johnst的干燥地上部分。茎呈圆柱形,表面灰色、灰褐色或棕色,有纵皱纹和皮孔,具短刺;不易折断,断面黄棕色,纤维性强。单叶互生,呈椭圆形、卵状椭圆形,长1~6 cm,宽1~3 cm,黄绿色,稍皱缩,边缘有细锯齿,纸质。气微,味甘、淡。毛叶雀梅藤茎、叶具明显毛绒。茎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呈扁平状,排列紧密,可见多细胞非腺毛。皮层较窄,外侧可见数列色素层,中部有非木化的厚壁组织断续成环。外韧型维管束环列,韧皮部狭窄,可见分泌细胞散在,中柱鞘纤维明显。木质部宽广,导管1~3个聚生,径向排列。髓部有分泌细胞与分泌腔散在,内含棕色分泌物。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粉未黄绿色。晶鞘纤维含草酸钙方晶,直径20~50 μm。非腺毛由1~6个细胞组成,腔内常有棕红色物或棕黄色物,长33~180 μm,偶见完整的“丁”字形毛。石细胞呈类方形、类圆形、类三角形等,直径为l3~60 μm,孔沟明显。棕色块直径12~58 μm。具缘纹孔导管,直径9~60 μm;可见螺纹导管。淀粉粒类圆形,直径4~24 μm[16]。
很显然,三者无论是来源还是药用部位均有更大差异,导致药材现状和鉴别特征也有差异。云南的药材主要为不规则的块片状,而浙江的药材呈不规则的圆柱形,常弯曲有分枝,或为类圆形的厚片,广西的药材为茎呈圆柱形,具短刺;浙江的药材味微苦,广西的味甘、淡,云南的则是味淡;在鉴别特征上云南的偶见螺纹导管,浙江的有方晶呈梭形,广西的可见多细胞非腺毛。另外,在临床应用方面三者也有不同侧重,云南民间用于治疗水肿、乳腺瘤及淋巴结肿大、皮肤疖肿、疥疮等病[5],浙江的雀梅藤清热解毒、利湿退黄遥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15],而广西的雀梅藤清热解毒,用于疮痈肿毒、水火烫伤、济疮、漆疮[16]。由此可见,虽然药材名称都为雀梅藤,但不同地域的药材来源和用药习惯都不一样。因此,开展药材的生药学和质量标准相关研究,有利于正本清源,为用药安全和有效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