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域主体协同创新的界面管理研究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

2020-08-14 12:35顾裕玲吴和成高月姣
科技管理研究 2020年13期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界面

顾裕玲,吴和成,高月姣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1106;2.南京邮电大学经济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经济发展全球化、技术经济区域化和信息技术智能化等发展推动创新活动进一步升级,创新成为一国立于世界舞台的重要因素,并被视为成为并保持竞争优势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1],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项基本国策。创新是一项具有空间性质的活动,其本身的属性越来越复杂多样。创新速度不断加快,成为当下经济竞争力的一种表现。中国国土面积辽阔,地理空间上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创新要素、创新资源、经济支撑在区域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而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是各个活动主体的共性[2]。单个区域内有限的资源限制了该区域内活动主体的全面创新,单个区域内有限的创新所带来的影响也难以应对现阶段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3]。因此,为了弥补区域之间的经济资源差异,协调各区域之间的创新资源灵活流动,实现国家区域创新的协调性发展,突破区域壁垒,由单个区域内的创新向跨区域协同创新转变,即跨区域之间的创新协同化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张敬文等[4]认为,协同作用下的合作创新实质上是大创新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一种传递与互动,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升产业技术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王炳富等[5]认为,协同创新的实质是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与融合产生新的创新要素,进而产生倍增的协同效益,对多主体有效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陈洪安等[6]认为,协同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一种新范式,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和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之一。跨区域间的协同创新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区域内各个创新主体突破区域、组织、制度等多方面壁垒,聚集区域之间各个创新主体内的有效的创新资源与创新活力要素,实现不同区域之间资源与优势的互补以及成果的共享与高效率的合作的一种新型创新合作形式。

跨区域的协同创新涉及到如何解决在不同区域、不同组织、不同部门、不同人员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与合作的界面管理问题。Wang Qing 等[7]认为界面管理是组织内部跨越职能的交流与整合的活动。界面一词源于工程技术方面的术语[8]。将界面与管理学融合,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对于同一个目标或方向,不同人员、组织和要素间的行进互动所形成的是界面,在这个行进互动中所进行的控制与平衡而达到高效协调作用的过程中有了界面管理。创新环境越来越多样、创新速度越来越快,区域创新协同化特征背景下创新主体多维度的交互,带给界面管理研究新的问题和挑战。现阶段,有的研究者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验证并分析组织之间如资源整合度、企业吸收能力和组织外部如顾客参与度等因素对企业创新绩效或能力的影响[9-10],构建界面联结机制在这之间所起到中介作用,提出创新主体间界面管理模式应遵循的原则和解决机制。有的研究者从界面管理的视角研究产学研之间的3种作用模式,即直线型模式、二维交互模式和网络交互模式并比较分析由此形成的3 种合作界面的优缺点[11-12],为中国的界面管理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作用。有的文献则围绕组织内R&D 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界面交互[13-15],分类别、分层次描述了不同组织层级之间的界面管理原则,分析其主要问题并列举界面管理的条件和原则[16],提出不同类别的解决方法。跨区域的界面管理就是为区域间的协同创新创造一个良好平衡的界面作用环境,分层次解决区域内部与区域间的冲突与矛盾,使各创新主体能够实现跨区域的有效合作,共同达到创新目标。

关于界面管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者或从立足于单个主体或立足于多个主体研究组织内部或组织之间的界面管理问题,或提出研究的理论依据或提出实践指导方法,但是关于界面管理的问题仍然缺乏系统性的研究,还未形成鲁棒性和普适性的解决框架。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界面管理问题愈趋于复杂化,涉及到创新主体跨越地理空间上的界面问题,即跨区域的界面管理的研究尚未得到重视。把在政府以及其他中介主体环境下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作为主要创新主体,围绕跨越不同区域所进行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知识流等其他要素交流共享中的界面矛盾或冲突[17],分析界面矛盾或冲突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建立一个平衡这种矛盾或冲突的实体平台,形成平台内的联结机制,从而形成属于区域创新特有的组织结构,吸引创新主体组织聚集,实现区域之间多方主体的协同创新与合作,达成共赢。

1 界面及界面管理

界面原本是来自工程领域中的一个概念,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物理接触部分,之后将界面的概念引入管理学后,将界面用来描述不同创新主体之间或内部的互动中的联系状态,在跨区域协同创新过程研究中的界面可以分成以下:第一类是创新主体内部单个部门或职能内部的界面,如高校内部招生-招生、教务处-教务处等等部门内部不同团体或小组间的界面。第二类是创新主体内部职能或部门间界面,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都是由其内部不同的子系统组合而成,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形成了创新主体内部的界面,如企业内部市场营销-R&D-生产制造部门之间的界面。第三类是同一区域的创新主体之间的界面,同种类型或者不同类型的创新主体之间因为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合作发展所形成的界面,如产学研知识创新联盟内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界面、企业动态联盟内不同企业之间的合作中形成的界面,等等[18]。第四类是不同区域创新主体间协同合作所形成的界面,即区域A 内的创新主体与区域B 内的创新主体进行协同创新发展中的界面。4 种类型的界面是一个逐渐递进的状态,是沿着关注的视角越来越广的方向分析的,而这4种类型的界面状态,即不同创新主体之间或者内部的互动不可能永恒地处于和谐正向的状态,并且界面过程中涉及的对象、环境、流程等愈来愈复杂,容易产生交互界面之间的不和谐因素。因此,在这互动中出现的矛盾状态或偏离正轨的状态是界面矛盾或界面冲突产生的过程。在界面形成之后的一定时期内必然会产生界面矛盾或冲突,应对界面矛盾或冲突所进行的控制与平衡而使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发展达到高效协调的行为归为界面管理。有效的界面管理对于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有着重要意义,从而有指向性地分析界面矛盾或冲突的原因对于界面管理有着重要帮助,对于其问题的解决有着指导性意义。

多数研究者认为现阶段以企业为主题的界面管理主要经历了3 个阶段:以职能分割、部门各行其是为特点的第一阶段,以追求部门合作精神、在单个项目上实行界面联结的第二阶段和以在企业整体范围、在多项目水平上实现战略联结为特点的第三阶段[19]。这三个阶段的界面管理是立足于单个区域内的企业之间的界面管理阶段,但是跨区域协同创新下的界面管理是更加多元化、多层次的管理,它不仅仅只限于企业层次,而是面向多主体协作、多因素干扰下实现的立足长远性和可持续性的目标明确、方式灵活的管理,在区域层面上建立起协调各区域、各创新主体和各参与人员的跨区域界面管理体系。

2 跨区域协同创新的界面及界面矛盾

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本身具备的复杂性和开放性必然导致协同创新过程中界面管理问题。协同创新的主体主要包括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政府以及其他中介机构。各个创新主体隶属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利益主体,其本身有着各自所处的发展阶段的特色,有着自己的文化、价值观、组织结构和制度观念等。图1 表示的是在政府和中介机构环境中,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跨越两个不同区域所形成的不同界面。两个区域之间的各个创新主体之间不存在固定的交往关系,而是通过彼此间所形成的共同目标而建立的可改变、较为分散的交互联系。创新主体所形成的界面之间的矛盾或冲突的存在本身具有普遍性,而解决这种矛盾与冲突是界面管理的关键[20]。

图1 跨区域创新主体之间的界面

形成界面矛盾或冲突的原因有很多,本文认为创新主体在跨区域情况下形成界面矛盾或冲突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1)行政壁垒。中国行政区域的划分是在综合考虑自然环境、民族情况、历史条件、地方权力制衡、地方行政区与经济区协调发展的关系等多方面平衡后进行的,往往服从于某种规划上与决策上的特殊需要,并由此形成各种不同区域规划类型[21],如省、市(州)、县、镇(乡)等,并在各个区域建立相应的政治、行政等国家机关组织,以便于国家管理。分属于不用区域的创新主体所遵从的是其所在区域的行政规则与秩序,而各个区域之间的行政规则与秩序具有差异性。协同创新的创新主体之间的成本、利益和风险从属的差异性引发了创新主体之间的界面矛盾,诱发创新主体目标的分歧,而目标的分歧又会带来界面双方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对对方的行为在理解层面上的误解。甲方向乙方提出某项行为的要求或是变更时,有可能被乙方误解成甲方的行为是为了满足甲方所在地域的内部要求,为了使自己利益最大化而做出的,这种误解常常是双向的。长此以久,创新主体在跨区域合作过程中往往会忽视整体的长远收益,只注重即期或短期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达不到双方协同创新的目的。

(2)经济水平差异。一个区域的技术发展水平能展现该区域的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及经济发展水平,而不同区域的经济技术水平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经济技术水平的高低,也有市场开放程度不一。当两个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经济技术差时,技术较为先进地区内的创新主体具有自身优越性。充足的经济发展资源和空间可以带动技术较为落后地区创新进步与发展,但在两者差距过大时,后者由于其承受接收能力不足往往无法快速跟上,从而导致技术上的衔接不足,阻碍两者协同创新进步。当两个区域之间的技术经济差过小或者相近时,两个区域内的创新主体之间相互学习的范围和空间很小或相近则会在某种程度上造成这两者在该领域内的竞争,也会成为妨碍两者协同创新发展。同样,两个区域之间的市场开放程度的差异不在一个适度范围内,也会出现上述问题。

(3)文化和价值观差异。文化作为某一个区域的社会现象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彰显着这个区域内由过去到现在的制度、观念和思想,不同的文化孕育着不同形态的价值观,而相互接受与认同的观念能够促进双方无障碍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文化差异过大可能进一步带来区域之间知识层面和认知层面的差异,导致不同区域内的创新主体站在错误的高度评价自己的合作对象。文化差异造成合作双方无法真正理解并相信对方从而产生怀疑或是忽视对方的问题,使得双方的合作存有嫌隙。认知上的邻近对跨区域协同创新尤为重要[22],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是经过长时间沉淀而成的,知识跨越创新界面实现顺利流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23]。因此良好的文化融合基础更有利于跨区域的协同发展。

(4)知识与技术差异。不同区域拥有的知识与技术具有各自区域的特点,其侧重点不同,先进与落后的程度也不一致。一方面,对于拥有不同重点的区域,该方面作为区域之间协同创新的契合点,在该方面的资源优势是否能满足对方区域创新发展目标的需求,是两个区域之间建立协同创新的出发点。另一方面,对于协同创新的两个区域,其掌握的知识与技术水平差距不能过大,先进与否程度决定了两个区域之间合作融合度。知识和技术掌握较落后的区域对于接受先进区域带来的知识与技术吸收上的困难,不仅对落后方造成技术进步上的挑战,也会影响先进方发展的进度。因此,适度的知识与技术差异是协同可行的基础,否则会成为跨区域之间界面矛盾和冲突产生的原因之一。

(5)组织内部子系统协作矛盾。组织内部的部门划分、产品划分和管理职能划分等使得组织内部在自身的活动过程中原本就存在一定的界面矛盾,而不同类型的创新主体之间的管理模式、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的差异,也会导致组织之间的沟通障碍和信息交互的不对称性,造成不同类别的创新主体之间的界面矛盾。当创新主体跨区域进行合作与沟通时,这些组织内部子系统之间的界面矛盾依然存在,如组织内部的信息粘滞、组织之间的意见不一和跨区之后的观点不符等。实际上,组织内部子系统及其较为稳定的运行模式,在创新主体跨区域协同时双方原有的组织内部子系统将发生碰撞,这种组织界面障碍将磨损来自不同区域要素的粘合,从而降低协同正效应。

(6)空间距离。跨区域的协同创新是在不同区域之间构建协同创新的合作,空间距离的控制是区域之间良好沟通的基础,适度的空间距离能够帮助区域之间进行畅通的资源共享与便捷的人才交互,提供良好的合作发展空间,深化区域间的合作。空间距离影响的不仅仅是两地的交互距离,同样也会对两个区域之间的经济交流情况、文化融合程度等方面造成影响。过大的空间区域跨度无法平衡两区域的综合实力,造成两区域之间较大的梯度差。地理邻接对区域创新绩效呈现倒U 型的结论佐证了空间距离的适度效应。

界面障碍的成因并非独立存在,形成界面矛盾与冲突的因素之间的影响也具有连带性,各个因素的影响呈相依特点。因此,界面矛盾和冲突影响因素的连带性和相依性给跨区域主体协同创新界面管理增加了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启发我们在解决界面管理问题时,要跳出固有思维框架,从系统视野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3 跨区域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以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区为例

3.1 跨区域协同创新平台的形式与功能

要一揽子解决或降低跨区域主体协同创新界面矛盾和冲突,建立跨区域协同创新平台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且该平台以实体平台模式为优选。事实上,实体平台形式更有利于现有行政体制下管理者决策。我们认为,这类实体平台将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区域资源条件和跨区域协同创新目标散布在相应地区,具有“碎片化分布”特征。跨区域的协同创新平台选址可以通过考虑区域之间的经济平衡关系、文化融合程度、地理空间位置、未来发展空间大小等因素综合选择,以碎片化零散化的形式分布在全国各地,平台的密集程度与其所在的具体区域情况相关(如图2 所示)。该平台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质,即平台的行政决策权隶属政府,政府做出行政决策的行为是具有效力性性质的行政行为[24],其运行过程不受正常行政制度的管辖,有特殊的从属与治理,隶属于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周知,信息技术和网络工具等现代化技术作为沟通交流的支撑辅助工具,可以有效整合交流信息。以实体平台为依托,吸引良好成长型的创新型企业、有实力的科研机构与高水平的院校等在该平台内实现创新要素聚集、深度融合和交互,形成线性产出到非线性产出的跃升。

实体平台以连接各区域的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之间协同创新为目标,提供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技术共享和知识共享等服务支持;创新主体在享受平台提供的服务同时加强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实现协同创新目标。在此平台内,协同高校提供人才,满足参与协同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又能实现与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人才对接并接受各类人才要求信息反馈,以便进行更好的对口培养;科研机构在不同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能够对高校产生指导作用并应用于企业研发创新,同时又能获得高校和企业在人才和经济上的帮助;企业在接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和人才帮助后获得企业自身创新发展新动能,同时也能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教育和科研上更进一步地提升。

图2 碎片化分布的实体平台示意图

3.2 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区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具有突破性技术和前瞻性战略的产业,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对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承担着培育壮大新动能、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和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重大历史使命[25]。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立足于战略性的一个深度结合,能够推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从而最终形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然而区域的产业发展存在着优势产业重合度高、导致竞争优势的专业化指数较小,造成同类型产业间竞争高等一系列问题,区域间也会出现围绕行政区的划分而出现的行政区经济严重现象。在以形成产业竞争力的区域内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存在一定的困难,如现有的经济发展固式难以打破、新兴产业所需的发展要素集而不“聚”、受到现有产业的排挤等等。因此,将上述跨区域协同创新实体平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建设结合,建立一个既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稳固成长的保护区,又能给予这个区域相对自由的空间,以激发新兴产业创新活力,即设立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区,一方面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获得多个区域在融资、用地、人才等方面的融合性先机,获得高质量的坚实创新基础,最大限度实现产业之间的协同创新效应;另一方面,以政府为引导和控制,独立于区域之间,既能获得较为完善的关于新兴领域的法律法规,又能避免干预过多的问题,获得相对自由的成长空间。

一个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区对应其附近适合协同创新的区域,该自主创新区的区域划定可以尽可能满足:(1)划定的区域所面向的区域是适合跨区域协同创新的;(2)该区域在空间距离方面到其所面向的各个区域合适;(3)在满足上述条件中选择相对落后的区域划定范围,作为这几个区域间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区的落脚处。国家始终坚持把缩小区域间在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作为制定出台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的重要立足点和出发点。选择相对较为落后的区域进行规划发展能够实现平衡功能,缩小该区域所在的大区域范围内的贫富差距差,实现创新转移,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提高区域全面的综合承载能力。以小区域内在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距缩小,循序渐进,稳步前行,内外联动,实现大区域间差距的缩小。

假设划定的某区域处的区域X 是面向A、B、C三省的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区,该区域相对落后,自主创新区建立初期,通过政府的有效支持,一方面,在资金支持、政策鼓励下成立研究所或者设立高校分部形成一定的科学技术人才储备;另一方面,在政策吸引、资源互补下联合A、B、C3 个省份内专业领域相关的新兴企业在此自创区内合作创新实现该领域内的专业化规模,即在该自主创新区内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完善区域发展秩序,科研机构和高校为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为支撑激发创新发展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创新主体,其他中介组织为辅的跨区域创新协同模式,在充分发挥该自主创新区解决跨区域主体协同创新界面矛盾和冲突的作用的同时具备实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功能:

(1)弥补专业化竞争优势、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区域的长期界定会固定该区域的发展方向,锐化该区域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优势,而那些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遭受挤压,资源的获得渠道狭窄有限,因此,跨区域的协同创新成为他们壮大发展的必经之路。不同区域的新兴产业通过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区联合,与相同领域内的其他研究所、企业合作。高校和科研机构是融合和聚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丰富的知识技术资源的重要支撑,新兴企业在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创区内能够聚集还未形成规模发展的资源要素,将零碎的资源聚集使用,充分释放教育、科研、创新的“正外部性”效能,形成新的领域优势,弥补邻近区域间高产值行业相同的同构现象的不足,降低优势产业重合度,为区域之间现有的较为单一的竞争优势增加新的竞争优势,实现竞争优势多元化发展。

(2)推进新兴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升产业协同创新绩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创新行为具有风险高、周期长和回报高的特点,尤其是前沿技术的研发,其研发风险更高,研发周期更长[25]。划定区域后的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区为不同地区的不同主体提供了一个共享的空间,在该自主创新区综合投入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知识等多种新兴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为自主创新区内的新兴产业提供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技术共享和知识共享等服务支持,综合发挥多种要素在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中的作用,实现每一种要素在各个区域之间的顺畅流动和合理利用,在推动创新的同时提升协同创新绩效。

(3)平衡区域发展差距,立足区域拉动就业。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区在划定建设的同时也是对于该区域的一种投入规划,通过投资建设、协同成果自主创新区内消化等方式,在该自主创新区所在地区形成跨区域协同创新战略聚集地,壮大自主创新区本身的同时带动该区域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破除行政区经济严重,打破原有区域内优势经济区固化的发展壁垒,拉动地区本身的就业,缩减区域内贫富差距,实现该地以新兴产业为支撑的经济结构的升级。

3.3 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区的优势

(1)吸取现有试验区的成功经验,突破已有创新区的区域限制。首先,现阶段的创新试验区作为排头兵、试验田作用“先行先试”,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经济发展,探索新型管理创新模式,实现新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的转移等。如自贸试验区等,主要侧重于经济,积极探索转变政府职能。现有的示范区是试验区的一个升级,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是在原本发展理念基础上继续坚定前行,而现阶段各个地方的试验区和示范区的成功经验能够给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区提供战略性的帮助。先做试点后看发展,凝结共识全面推广,在试验区和示范区内施行的战略方法、自主创新管理模式等都将成为新兴产业集聚区域内新的协同创新发展方向。其次,现有创新区的发展则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传统制造业起步发展,以制造业为支撑,逐步向第三产业的转移;而另一类是从高科技制造业或产品研发服务起步,但是其创新发展环境空间不足,其传统的设备及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新产业的发展。现有的创新区如园区和科技园之类的发展平台,都是立足于区域内,没有突破区域壁垒,产业分布以传统制造业或以形成本土特色优势产业为主。因此,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区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稳定的发展需求,有较大的成长潜力,有较为成熟的示范经验,能够结合多区域的新兴产业共同实现该区域的自主创新路径。

(2)国家政策的支持。2019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仍是改革发展的主旋律,要求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完善区域政策和空间布局,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区就是顺应这样的要求所提出的一种构想,围绕创新、协调、共享的关键词,解决现有区域发展过程中的瓶颈,着眼国家长远发展,为新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提供和谐稳定的空间。

3.4 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区特色

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区应体现跨区域创新协同发展的跨区域特点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因此,碎片化分布的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区应能具备以下特色:

(1)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区的行政决策权独立且隶属政府。首先,跨区域协同创新系统本身的开放性和复杂性必然会导致创新主体之间在资源、交流和协作等方面的不平衡,这就需要一个权威的第三方来引导和控制,即政府,其独立于战略性新兴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其他支持性中介机构,且独立于该自主创新区所在的区域行政,具有专属权。其次,积极合适的政策将对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区的起步和完善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将自主创新区的主导、控制和所属权交于政府更有利于该自主创新区内新兴产业的形成、发展与完善,更能够有利于该自主创新区的建设,成为自主创新区内部创新主体之间的协调者、引导者和建设者;实时调整新兴产业之间的政策制度,引入合理的运行机制,实行区域内的多层级治理和政治发展。

(2)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区内人员的任用需获得各方认可。跨区域之间的协同创新协作具有多样化、多方面和多层次的特点,跨区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通过自主创新区建立交流合作,合作过程中都有自主创新区内部人员的协调与控制。因此,参与其中的自主创新区内的人员必须是来自于不同领域、不同学科和不同组织的整体性多层次人才,是各方企业组织均接受认可的综合性人才。从公平的角度来说,自主创新区内的人才从属于自主创新区,自主创新区从属于政府,而人才的录用与考核机制由使用该自主创新区内的创新主体共同设立。

(3)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区的运营实现“自循环”。自主创新区建立初期,使用政府投入的专项资金,支持区域之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跨区域协同创新与合作,引入制度、人才、组织、资源和项目等要素。自主创新区运行进入稳定发展后,区域内聚集的不同区域的资源“自我消化式”吸收,即明确各项资源在不同类型的创新组织内流通的比例,区域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利润所得按照制定好的政策制度进行划分,税收支出应用于自主创新区自身资源的建设,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研究;自主创新区内的高校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定向培养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所需人才,进行校企合作;科研机构开展创新式、定向式的研究,在吸纳人才的同时也将技术应用于企业。

(4)创新系统升级的“台阶”。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能够形成这个区域内特有的组织空间结构,利用不同区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地域范围内特有的社会关系和文化价值,在进一步的发展下能够形成特有形式的具有竞争力的创新系统。以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区为中心,吸引外部的投资与建设,在该自主创新区所在地形成跨区域协同创新聚集地,在壮大自主创新区本身的同时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通过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区试验和运行,为区域创新系统升级提供样本,即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区扮演者“台阶”角色。

3.5 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区的保障机制

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区的建立与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实现其功能和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发其管理和调控作用,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的集聚于融合,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构建起结构完备、运行高效的创新体系,通过构建一定的保障机制保障自主创新区的管理和功能的实现。

(1)建立特定的规章制度,补充和完善新型产业领域的政策法规,以政策、法律和道德对自主创新区内的成员形成一定的约束影响。推进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区域立法,科学引导新兴产业发展,规范相关行业、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建立新兴产业的指标体系等。与此同时,协同创新本就是一个合作发展的过程,此过程中涉及到的无论是协同创新的新兴产业还是自主创新区内部的其他人员的行为都应规范在合法、合理的范围内,规定在不碰触到各方的底线的一个“公共区域”内,既能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应对风险,也能在动态多变的环境中迎接挑战,实现自主创新区的自我协调。

(2)形成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的信任关系,驱动紧密合作。跨区域的协同创新最重要的就是协同双方互信并认同彼此的目标。在合作开始前,合作双方阐明自己的目标,明确双方各自或共同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划定保密界限,在自主创新区内第三方人员的监督下,达成一定的成果分配协定,使得双方对于此协定达成“平衡”上的满意。合作过程中,合作双方人员放下心理防备,积极参与沟通,主动自觉交流,分享经验,减小协作创新阻力。

(3)健全灵活的动态管理和双向反馈机制,实时了解自主创新区的发展状况和调整自主创新区的管理方式。对于自主创新区内每一项合作设立灵活的双向反馈机制,获取每次项目合作过程中各方的反馈意见。中国的产学研平台多数是由政府部门委托第三方对其进行评估,并且给予一次性的资金补助[26],单向的交流无法充分发挥该自主创新区的共享作用,因此在区域内建立该类机制有利于此自主创新区的长期发展。

(4)创新多样化的文化沟通与交流形式,促进文化融合。协作双方尊重对方的组织文化,结合自身的文化内容吸收对方优秀的文化精神,而对于不能接受或理解的,进行包容让步,营造和谐良好的合作氛围,推动文化上的进步。多样化文化认同与沟通方式的趋同有利于提升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创新绩效。

(5)建立合理的人才任用与考核制度,外部吸收和自我消化结合。跨区域战略性自主创新区内的高校与科研机构是高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也是高端技术知识的来源地。自主创新区内的人才隶属于该自主创新区,由自主创新区所有者通过适用的招聘方式针进行任用,不受区域内创新主体的影响,有利于促进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过程中监督引导的公平性。人才的考核由自主创新区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参与,通过其在协同创新发展过程中的反馈进行考核,以引智纳贤。

4 结论

有效的界面管理对跨区域协同创新绩效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所述的界面矛盾和冲突的影响因素是围绕跨区域的特点进行分析与描述的。跨区域的界面管理问题的解决倾向于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以现实性和长远性的角度考虑,从理论方面提出设立跨区域协同创新的平台的构想,并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区,对该自主创新区进行基础性描述。但此提议的实现至少面临两个现实问题:一是实体平台构建从规划到成熟经历时间较长;二是平台内人才满足精准需求的专业型综合人才较少。跨区域的协同创新建设绕不开政策的支持,需要多方面共同的努力。在未来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上,跨区域协同创新建设是必将选择的方向之一。跨区域协同创新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尽管目前尚有许多困难,也不能停止探索的步伐。解决好跨区域协同创新中的界面矛盾和冲突,将为进一步探索跨区域协同绩效提升路径提供有益帮助。

猜你喜欢
战略性新兴产业界面
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国际化的推进策略
微重力下两相控温型储液器内气液界面仿真分析
温州城市“拥江发展”的战略性和现实性思考
产业经济学及新兴产业群发展的思考探讨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一种可用于潮湿界面碳纤维加固配套用底胶的研究
陕西经济挺起“新支柱”——“数说陕西70年”之新兴产业
扁平化设计在手机界面中的发展趋势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认识和思考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