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蝴蝶兰主要真菌、细菌病害及防治技术研究

2020-08-14 10:08:42丁银花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园林园艺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0年8期
关键词:百菌蝴蝶兰药害

●丁银花 刘 行(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园林园艺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蝴蝶兰(Phalaenopsis aphrodite Rchb.F.)为兰科蝴蝶兰属草本植物,从叶腋间抽出长长的花梗,花姿婀娜,花色高雅繁多,花形似蝴蝶,故而得名[1]。近年来,蝴蝶兰深受人们青睐,在世界各国广为栽植,尤其是在“两节”期间更是处于花卉销售之首[2]。但在栽培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当或受低湿低温、高温高湿、阳光不足及通风不良等因素的影响,蝴蝶兰常受到一些真菌、细菌性病害的侵袭,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叶片变色变形,产生病斑,观赏性降低,甚至整株死亡,严重影响其经济效益[3-4]。因而,在生产中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技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1 材料及方法

1.1 试验材料

实验所用蝴蝶兰为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实训基地的自繁植株。选择发病时间、症状一致的患病植株。

供试药剂采用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的先正达好迪施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自配等量式1%的波尔多液悬浊液,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生产的50%的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开封大地农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80%的乙蒜素乳油,天津市汇源化学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保泰50%的退菌特可湿性粉剂。

1.2 试验地点

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在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园林园艺系阳光温室进行试验。温度25℃、空气相对湿度70%。

1.3 试验方法

针对蝴蝶兰软腐病、褐斑病、炭疽病、疫病和灰霉病等5种主要病害,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5种药剂进行处理,对清除病组织的不同病害的植株进行喷洒治疗。对同种药剂的同等浓度设计3组重复,每组为50株清除病组织的植株,观察实验结果,并用记录治愈株数及药害株数。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及绘图。

对于处于炭疽病发病初期的蝴蝶兰植株,采用75%的百菌清喷雾防治,试验共6个处理:75%的百菌清1 200倍液、75%的百菌清1 000倍液、75%的百菌清800倍液、75%的百菌清600倍液、75%的百菌清400倍液、喷清水为空白对照(CK)进行处理,每个处理为50株蝴蝶兰患病植株。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每周喷施药剂1次,连续喷施3次,4周后统计蝴蝶兰治愈率、发病率和药害率并进行分析。

对于患疫病的蝴蝶兰植株,采用1%的波尔多液防治,试验共6个处理:1%的波尔多液800倍液、1%的波尔多液700倍液、1%的波尔多液600倍液、1%的波尔多液500倍液、1%的波尔多液400倍液、清水为空白对照(CK),每个处理为50株蝴蝶兰患病植株。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每周喷施药剂1次,连续喷施3次,4周后统计蝴蝶兰治愈率、发病率和药害率并进行分析。

对于处于灰霉病发病初期的蝴蝶兰植株,采用50%的腐霉利可湿性粉剂防治,试验共6个处理:50%的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900倍液、50%的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700倍液、50%的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50%的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300倍液、50%的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100倍液、清水为空白对照(CK),每个处理为50株蝴蝶兰病株。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每10d喷施1次,共3次,1个月后对蝴蝶兰的治愈率、发病率和药害率进行统计分析。

对于患有软腐病的蝴蝶兰植株,采用乙蒜素乳油防治,试验共6个处理:乙蒜素乳油1 400倍液、乙蒜素乳油1 200倍液、乙蒜素乳油1 000倍液、乙蒜素乳油800倍液、乙蒜素乳油600倍液、清水为空白对照(CK),每个处理为50株蝴蝶兰患病植株。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每周喷洒药剂1次,3周后对蝴蝶兰治愈率、发病率和药害率进行统计分析。

对于处于灰霉病发病初期的蝴蝶兰植株,采用50%的退菌特可湿性粉剂喷洒防治,症状消失后再每半个月喷施1次1%的波尔多液进行保护。采用50%的退菌特可湿性粉剂防治,试验共6个处理:50%的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50%的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的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的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的退菌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清水为空白对照(CK),每个处理为50株蝴蝶兰患病植株,每隔10d喷施1次,喷施3次后,对蝴蝶兰治愈率、发病率和药害率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真菌病害

蝴蝶兰的病害多是由真菌引起的,占整个病害的2/3以上[5]。真菌本身没有叶绿素,大部分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只能靠吸取寄主的养分存活,它破坏植物组织,引起寄主并发多种病症[6]。真菌依赖空气、水分、昆虫及其他生物进行传染。患有真菌性病害的植株的患病部位可发现病原真菌的菌体,而且同一真菌在不同寄主植物上形成的病症均大同小异,同时大部分病原真菌具有主动侵入寄主体内的能力[7]。

2.1.1 炭疽病炭疽病是一种真菌病害。蝴蝶兰的老叶及生长不良的植株叶片容易感病,感病初期叶片产生浅黄色凹陷小点,以后斑点逐渐扩大成圆形病斑。病斑外围呈黑褐色,中间灰褐色,可见明显的轮纹,严重时病斑中央干枯坏死[7]。

改善通风和光照条件,控制相对湿度,注意植株摆放密度,控制含氮肥料的使用量,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性,可减少蝴蝶兰炭疽病发生的几率。

如图1所示,随着75%的百菌清稀释液浓度升高,植株治愈率呈先升后降趋势。当75%的百菌清浓度小于800倍液时,浓度越低,防治效果越差,但对植株无药害;当75%的百菌清浓度为800倍液时,治愈率达到80%,药害植株率为0;当75%的百菌清浓度大于800倍液时,随着浓度升高,治愈率有所下降,同时药害率急剧增加。综上,75%的百菌清800倍液对蝴蝶兰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最理想。

图1 不同浓度的75%的百菌清稀释液对蝴蝶兰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2.1.2 疫病蝴蝶兰疫病由真菌引起,初期叶片呈水渍状褐色小斑点,高温多湿时迅速扩大,呈褐色大斑,最终呈黑褐色,用力挤压叶片会渗出水分。老病斑则变得干燥,随后叶片变软发黑,不久腐烂脱落。疫病真菌在水中可自由游动,可从根的先端及根茎处侵入,亦可通过水滴侵入叶片。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极易发病,因而在蝴蝶兰养护过程中,要避免浇水过多,改善通风、光照条件,避免氮肥过量,以防造成植株徒长。及时切除感病组织,严重的应立即烧毁或深埋。病组织切除后的伤口用代森锰锌粉剂涂抹,放置于干燥处,1周内不浇水,可遏制蔓延。

从图2可看出,随着1%的波尔多液稀释液浓度的升高,疫病的治愈率迅速增加,当波尔多液稀释液浓度为600倍液时达到最大值,为86%,并无药害植株。当1%的波尔多液稀释液浓度达到500倍液、400倍液时,治愈率有所下降,药害植株急剧增加。由此可见,1%的波尔多液600倍液对蝴蝶兰疫病的防治效果最理想。

图2 不同浓度的1%的波尔多液稀释液对蝴蝶兰疫病的防治效果

2.1.3 灰霉病灰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症,主要危害蝴蝶兰的花器官,尤其在低温高湿、梅雨季节花朵感病较多。感病初期花瓣上生有水浸状小斑点,后扩大为圆形病斑,严重影响蝴蝶兰的观赏效果。在蝴蝶兰种植养护过程中,为避免感染灰霉病,要适时调节好环境的温、湿度,特别在早春、初冬低温高湿季节。同时为防止湿气滞留,温室一定要注意升温和空气流通;浇水必须在太阳出来后进行,避免水溅到花上。

如图3所示,随着50%的腐霉利可湿性粉剂稀释液浓度的升高,植株治愈率呈先升后降趋势。当50%的腐霉利可湿性粉剂稀释液的浓度小于1 500倍液时,浓度越低,防治效果越差,但对植株无药害;当50%的腐霉利可湿性粉剂稀释液浓度为1 500倍液时,治愈率达到最大值,为90%,药害率为0;当50%的腐霉利可湿性粉剂稀释液浓度大于1 500倍液时,随着浓度升高,治愈率逐渐下降,且药害率迅速上升。总体来看,高浓度比低浓度的防治效果好,且50%的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对蝴蝶兰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最理想。

图3 不同浓度的50%的腐霉利可湿粉剂稀释液对蝴蝶兰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2.2 细菌病害

细菌是无处不在的单细胞生物,其对蝴蝶兰的伤害主要为产生毒素,引起植物体腐烂、组织死亡或形成菌瘤[8]。细菌主要是寄生在栽培基质(水草)上,存活期长,通过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菌比真菌更难控制和防治,要防患于未然,注意环境、工具及操作过程的卫生。

2.2.1 软腐病软腐病为细菌病害,是蝴蝶兰温室种植中最易发生的病害,叶片、根茎易感染,叶柄基部发生较多[9]。发病初期,叶及根茎部出现水渍状小斑点,并迅速扩大为椭圆形或圆形病斑。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病斑会迅速扩大,2~3d小苗出现死亡,4~5d成株苗死亡。此外,叶片的病区表皮在受到外力后破裂释放出大量软腐细菌液体,可能造成健康叶片受到污染。在夏秋高温高湿季节,15d以上连续阴雨、气温偏低、通风不良的环境下,极易发生软腐病。

如图4所示,随着乙蒜素乳油稀释液浓度的升高,治愈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当乙蒜素乳油稀释液浓度小于1 000倍液时,浓度越低,防治效果越差,但对植株无药害;当乙蒜素乳油稀释液浓度大于1000倍液时,浓度越高,药害率越高。总体来说高浓度比低浓度的防治效果好;当乙蒜素乳油稀释液浓度为1000倍液时,治愈率达到最大值,为88%,药害率为0。由此可知,乙蒜素乳油1 000倍液对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效果最理想。

图4 不同浓度的乙蒜素乳油稀释液对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效果

2.2.2褐斑病褐斑病为细菌病害,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多发,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可感染蝴蝶兰各时期叶片的不同部位。叶片感病后首先出现水浸状小斑点,后逐渐扩大成褐、暗褐或黑色不规则凹陷坏病斑,周围有明显的黄晕。感染若进一步扩展,则出现不同形状的大型褐色水浸状斑,病斑一旦破裂,会有乳白色菌脓流出,最后黄化干枯[8]。对发病植株,应彻底清除感病组织及残体,伤口用百菌清粉和肥皂粉涂抹,改善通风光照条件,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

如图5所示,随着50%的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稀释液浓度的升高,治愈率呈上升趋势,治疗效果十分明显;当50%的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稀释液浓度达到800倍液时,治愈率达到最大值,为80%,但蝴蝶兰药害率比例达4%;当50%的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稀释液浓度为600倍液、400倍液时,治愈率逐渐降低,同时药害率迅速升高。由此可知,蝴蝶兰褐斑病最理想的治疗效果为喷施50%的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稀释液,每隔10d喷施1次,共喷施3次。

图5 不同浓度的50%的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稀释液对蝴蝶兰褐斑病的防治效果

3 讨论

蝴蝶兰的病害防治是实现成功栽培以及工厂化生产的关键环节。在蝴蝶兰整个栽培过程中,应注意空气流通,通风良好,合理调节温、湿度,冬季加温,夏季降温,温度控制在15~30℃;水草见干立即浇水,每天喷水1~2次增加空气湿度,将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80%。同时要注意观察植株,定期进行病害植株的查找,一旦发现病毒携带体要及时清理,并彻底销毁病原体。

感病初期的植株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切除病组织并对伤口进行消毒;感病严重的植株应立即销毁,协调运用各种防治措施,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针对不同病害的植株,采用适宜的药剂及浓度进行单独治疗。蝴蝶兰易发生的真菌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疫病和灰霉病。通过实验证明,蝴蝶兰植株在炭疽病及疫病发病初期,分别喷施75%的百菌清800倍液和1%的波尔多液600倍液,每周喷施药剂1次,连续喷施3次,效果最佳;而灰霉病发病初期宜喷洒50%的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每隔10d喷施1次,连续喷施3次,可达到不错的治愈效果。蝴蝶兰常见细菌病害软腐病在发病初期宜喷施乙蒜素乳油1000倍液,每周喷洒药剂1次,连续喷施3次,效果最佳;另外,褐斑病也是蝴蝶兰易感染的一种细菌性病害,发病初期以喷施50%的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10d喷施1次,共喷施3次,能达到最为理想的效果。

蝴蝶兰喜高温、高湿环境,适宜生长温度为15~30℃,空气相对湿度为60%~80%。冬季要保持温度不低于15℃,夏季温度不能高于32℃。它的这种生长习性,也为一些真菌病害、细菌病害提供了有利的繁殖条件。蝴蝶兰病害的防治工作要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要做到因时、因地、因病害种类的不同来协调运用防治措施,才能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百菌蝴蝶兰药害
百菌生云南
中国三峡(2021年12期)2021-02-21 13:21:28
那簇绽放的蝴蝶兰
欧盟发布百菌清正式禁用公告
世界农药(2019年3期)2019-09-10 07:04:14
作物遭受药害的补救措施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如何辨别肥害和药害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室内蝴蝶兰落尽又放》
中华诗词(2017年3期)2017-11-27 03:44:23
百菌清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化工环保(2016年2期)2016-12-12 08:39:54
我最喜欢的蝴蝶兰
小主人报(2015年18期)2015-09-16 05:32:42
蝴蝶兰的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40:54
域外药害事件及其监管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