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勇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习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所以教师必须要充分重视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通过习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组织能力,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培育学生的思维逻辑水平。由于学生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学生的思维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色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究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并提出具体的语文教学培养策略,旨在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增强学生的习作综合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个性化;创新思维
个性化作文教学相比较其他教学特点而言,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选取感兴趣的角度进行分析探究。学生是存在差异的个体,学生的思想以及观察事物的角度都是独特的,在语言文字的应用上也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形成特有的习作风格。
一、個性化作文教学存在的短板
对于刚开始接触作文的学生而言,习作是他们十分头疼的事情,由于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较差,通常一句简单的话写的颠三倒四,也难以将自己的想法清晰准确的表达出来。加之大部分教师习惯采用枯燥乏味的训练式教学方法,在日复一日的习作训练过程中,学生会感觉习作缺乏趣味,失去习作热情,并不知道写什么。习作时也难以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所以文章显得十分空洞,甚至有的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格式套用,严重限制了思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素养。
(一)学生作文素材积累匮乏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尚未完善,在刚开始接触习作阶段,学生积累的习作素材十分匮乏,对于生命与生活的体验难以丰富,尤其是观察事物等众多方面,观察角度十分单一,难以全面的了解到事物的多元性,所以学生的习作素材积累有一定的影响。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获取阅读素材。
(二)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
小学阶段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不丰富,缺乏对于真情实感的体悟,所以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也缺乏创新性,千篇一律,缺乏情感。甚至有的学生会出现套用他人文章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并没有亲身经历,所以文章显得十分空洞,缺乏真情实感。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不足,缺乏课外阅读积累,所以导致学生的习作水平较低。
(三)教师忽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大部分教师习惯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为了有效应对考试中出现的各类作文题,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教师会根据考试内容进行针对化练习,但是此种习作练习方式通常是固定模式的,引导学生根据设定好的程序以及模块进行套用,或者是要求学生背诵范文,引导学生进行模仿。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在考试时如果遇到相关主题的文章改动范围,所以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大同小异。此种规范化习作会限制学生的思维,磨灭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小学作文个性化培养策略
(一)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与阅读积累习作素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趣事,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习作,例如作文题目可以是《我的同桌》、《我的爸爸妈妈》、《我最敬佩的人》等等这些是学生容易从生活素材中汲取到的内容,学生也能够感到有话可说,写起来也十分顺手。所以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记笔记习惯,引导学生记录生活中的点滴事情,也能够为习作素材打下夯实的基础。阅读是帮助学生提高习作能力,拓展阅读思维的重要工具教师也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推荐优秀的书籍,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好笔记,摘抄优美字句,从而加强优美词句的有效吸收和内化,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二)引导学生进行思想感悟,融入真情实感
优秀的文章需要融入作者的真情实感,真情实感源自于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只有以生活为背景的文章才能够凸显细节感动读者。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感兴趣的事件进行描写,使学生观察细节,采用多元化的角度以及习作方法。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以及思维情感有所不同,对于事物的细节以及选取角度也有所差异。通过针对性引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更好的表现,习作过程中流露真情实感,逐步提高语言表达技能。
(三)转变传统评价方式,增强学生习作信心
在传统评价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习惯采用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但是却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所以教师在个性化习作教学过程中也应当重视习作评价的个性化。评价学生的作文时,应当根据学生的思维认知情况以及习作特点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学生写一些独具新意的文章在遇到新奇的习作思路时,应当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与学生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性评价,肯定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赞扬,学生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色鼓励学生更好的进行习作,切实发扬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有助于学生树立习作信心,从而增强习作兴趣。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作文习作,教学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思维,根据学生间的差异进行针对化教学,引导培养学生的个性化习作能力。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存在的各类问题予以引导和帮助。通过结合生活化素材,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习作认知,引导学生进行思想感悟,融入真情实感。同时要扭转传统落后的评价形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习作自信心,增强学生的习作兴趣。
参考文献:
[1]刘凤霞.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9):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