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义波
【摘 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科术后疾病合并肛门瘙痒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接治的50例肛肠科术后疾病合并肛门瘙痒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施行中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要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肛肠科术后疾病合并肛门瘙痒症患者施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肛门瘙痒症;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0059-02
肛腸科术后疾病合并肛门瘙痒症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障碍性皮肤病[1]。该病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瘙痒,其导致原因则是神经功能发生障碍。通常情况下接受过肛肠科手术的患者会引发该疾病。瘙痒病症多见于会阴部以及肛门周围,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为此,本次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科术后疾病合并肛门瘙痒症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接治的50例肛肠科术后疾病合并肛门瘙痒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其中对照组男性为12例,女性为13例,年龄为32至62岁,平均年龄为(46.29±6.32)岁。研究组男性为14例,女性为11例,年龄为34至65岁,平均年龄为(47.21±6.4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使用丙嗪类止痒药物,对患处涂抹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浙江得恩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497,18g/支/盒×500盒/件)。根据患者病情采取肛周红外线照射治疗。
研究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施行中医治疗,采取中医辩证治疗:患有血虚生风证者,则进行养血润肤饮加减予以治疗,方药为:生地15克、天冬10克、当归12可、赤芍10可、熟地10克、麦冬10克、白芍10克、防风10克、苦参15克、甘草10克。患有风湿挟热证者,则采取龙胆泻肝汤进行加减治疗,方药为:当归10克、牛蒡子10克、生地10克、荆芥10克、苦参15克、黄柏10克、苍术10克、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甘草6克。风热郁结证者,需选择凉膈散予以加减治疗,方药为:大黄5克、芒硝5克,黄芩10克g、防风6 克、栀子10 克、薄荷6 克、竹叶3克、连翘10克、甘草10克。按照患者症状取药,加清水煎服,每日三次,为早中晚各服用一次,服用1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1.3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结果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x-±S)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2.2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3. 讨论
采用西医治疗肛肠科术后疾病合并肛门瘙痒症,通常情况下予以抗菌、和H1受体拮抗剂治疗。其在短期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不能彻底根治该病,其复发的可能性较大,从而对患者的治疗带来严重的影响[2]。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得知,两组患者治疗前两组,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要高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0.00%。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通过结果比较可以证明,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科术后疾病合并肛门瘙痒症的效果要优于单一的西医治疗。
综上所述,对肛肠科术后疾病合并肛门瘙痒症患者施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秦鹏.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科术后疾病合并肛门瘙痒症50例[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195(86):75-75.
[2] 彭涛.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科术后疾病合并肛门瘙痒症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9(30):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