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梵呗,一般意义上讲可以等同于佛教音乐的代名词,同时它又是佛教法事科仪中最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之一。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梵唄一般被分为:赞、偈、咒、文等大类,而其中“赞”的部分又可以说是梵呗音乐中的精华所在。本文以云南昆明卫寺的个案研究为基础,将从赞词的分类整理、赞词唱诵中的法器演奏以及赞的使用规范等三个方面,展开对于云南民间汉传佛教梵呗音乐中“赞”的初探。
关键词:云南民间汉传佛教;梵呗;赞;法器
中图分类号:J6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09-01 32-02
昆明F寺始建于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距今约200年的历史。关于F寺的历史溯源,寺院中的碑刻《梁家河F寺常住碑记》这样记载:
听闻,佛以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为度众生而契机契理焉。省城之西梁家河畔,有清幽伽蓝名日卫寺。斯寺建于道光元年,五年竣工,初名H庵,后改为H寺。道光十九年所塑诸佛菩萨圣像得以功圆德满,庆典与焉。清光绪年间复改为F寺。F寺匾额由邑人军门提督夏公毓亲手所书……
不过可惜的是,寺院中的古建筑群由于诸多历史原因被毁,现今的寺院主要建筑群为1993年梁家河村村民集资重建。
相比于云南众多知名寺院而言,F寺的名气或许可以说微不足道。但就是这样一个无名之朴,却拥有一支人员结构完整、传承多年的民间汉传佛教梵呗唱经团队,且定期在寺院中组织开展各类的佛教法事科仪活动。
而笔者有幸联系到了这个团队的负责人邓华居士(化名),邓居士从事佛教梵呗的相关工作己超过30年。笔者从云南民间汉传佛教法事科仪中的“赞”的收集与整理为出发点,对其进行了访谈记录,并最终搜集整理出目前云南民间汉传佛教各类通用的梵呗赞词45篇(详情可查看附录),将以此为基础,对云南民间汉传佛教梵呗音乐中的“赞”的部分,从赞词的分类整理、赞词唱诵中的法器演奏以及赞的使用与禁忌等三个方面展开初步的探析。
二、“赞”的分类整理
首先、“赞”在云南方言中通常被称为“赞子”,其赞词的主要内容是记录佛、法、僧所做的一切事物和功绩;因此,赞的主要目的便是用来赞扬和歌颂诸佛菩萨所做的这些无上的功绩。
其次、赞在形式上,有着固定的词格和句式,其句式在内容上也十分讲究押韵。《中国汉传佛教常用梵呗》一书中关于“赞”的分类,有这样的表述:“赞,如同诗歌,每一句的长短不一,因此往往用句数来命名”①;同样在《中国汉传佛教音乐文化》中,关于“赞”的分类也有相同的表述:赞,从文化形式上看,属于长短句结构,有五句赞、六句赞、八句赞、十句赞等句式结构”。②
因此关于赞的分类,我们也遵循从赞词的句式结构和形式来进行区分的原则。而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将目前从昆明F寺实地调研中所收集的45篇赞词,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大类:
(一)六句赞
六句赞在目前的佛教法事科仪中,是运用的最为广泛和普遍的。在本次田野所收集的素材中,六句赞可谓是赞中的绝对主体(累计收集赞词45篇,其中六句赞28篇,占比为62%)。其中运用最多,最具代表性的有:《炉香赞》、《华严字母赞》、《杨枝净水赞》、《莲池赞》、《小观音赞》、《韦陀赞》、《伽蓝赞》、《帝释赞》、《地藏赞》、《日光赞》、《月光赞>、《先祖赞》、《元辰赞》等。
六句赞依据著名的佛曲“十大韵”③中的《华严会》为曲牌,其词格固定模式为:四四七五四五。
赞词赏析,以大家最为熟悉的《炉香赞》为例:
炉香乍爇 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二)八句赞
八句赞在使用频率和数量上是仅次于六句赞(共计15篇,占比33%),使用的是佛曲“十大韵”中的《挂金锁》为曲牌,但是其词格的构成模式可分为以下三类:
1.第一类为:五七七五七七九五的词格模式
典型代表有《献供赞》:
虔诚献香花智慧灯红焰交加净瓶杨柳洒堪夸橄榄共枇杷
蒙山雀舌茶奉献酥酡普供养释迦百宝明珠奉献佛菩萨衣献法王家
2.第二类为:六六七五七六七五的词格模式
其典型代表有:《药师赞》、《势至赞》、《弥勒赞》、《佛功德赞》等;但它同时还拥有两个变种:一类是五六七五七六七五的词格模式,如《普贤赞》、《大观音赞》、《佛宝赞》、《法宝赞》、《僧宝赞》、《文殊赞》等;另一类是六六七六七六七五的词格模式,如《大弥陀赞》等,其赞词字数在48-50之间。
以《普贤赞》、《药师赞》和《大弥陀赞》的赞词为例:
《普贤赞》(48字)
普贤行愿深劝发菩提大心三贤十地诸圣伦令见弥陀尊
十大愿王若遵循利益非佛莫陈果觉因心相符泯证清净法身
《药师赞》(49字)
药师佛延寿王光临水月坛场悲心救苦降吉祥免难消灾障
忏悔众等三世罪愿祈福寿绵长吉星高照沐恩光如意保安康
《大弥陀赞》(50字)
弥陀佛大愿王慈悲喜舍难量眉间常放白毫光度众生极乐邦
八德池中莲九品七宝妙树成行如来圣号若宣扬接引往西方
3.第三类为:四五四五四五四五式的词格模式
从目前所收集的赞词中来看,仅有《戒定真香赞> -曲:
戒定真香焚起冲天上弟子虔诚热在金炉上
顷刻氤氲即遍满十方众生祈求免难消灾障
(三)五句赞和十句赞
五句赞和十句赞在数量最为稀少的。
其中五句赞以佛曲“十大韵”中的《淮上韵》为曲牌,其词格的固定模式为:五四七七四,典型代表为《宝鼎祝福香赞》:
宝鼎热名香普遍十方虔诚奉献法中王端为世界祝和平地久天长
而十句赞则以佛曲“十大韵”中的《金字经》为曲牌,其詞格的固定模式为:四四六四六八六三六四,典型代表为《赞礼西方》:
赞礼西方极乐清凉莲池九品华香宝树成行常闻天乐钪锵
阿弥陀佛大放慈光化导众生无量降吉祥现前众等歌扬愿生安养
三、梵呗唱诵中的法器配合
法器不仅是法事科仪中的关键器物,同时也是梵呗演唱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伴奏乐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法器配合的梵呗音乐是不存在的;同样,没有法器演奏的法事科仪也是不可能进行的。
基于F寺的个案研究,我们了解到目前云南昆明地区的法事科仪中主要的演奏法器有六种:木鱼、鼓(鼓上需装配有帝钟,帝钟的作用相当于铛子)、铛子、大磬、引磬、铪子,如果6种法器不能同时配齐的话,至少需要木鱼、鼓、铛子(或帝钟)这三种。
而云南其他地州的法器配置上,则差异相对较大。例如滇东北区域的法器构成中二胡和唢呐会成为主角;滇西地区则会出现金钹等较为小众的法器,但目前这类法器在昆明区域基本不会使用。
法器在梵呗演奏中最主要的简谱标识④:
、大磬敲击(按住,不要有颤音)
、,引磬敲击(按住,不要有颤音)
○大磬敲击(颤音)
o鼓\木鱼\铪子符号相同,三者同时敲击(重击)
o鼓\木鱼\铪子三者同时敲击(轻击)
●引磬敲击(颤音)
6鼓和大磬同时敲击
0大磬与引磬同敲
|铛子(或帝钟)敲击
法器的演奏,对于梵呗中的“赞”的部分而言是相对比较简单,其同一词格分布之下的所有赞词的法器演奏方式是一致的:即只需掌某一曲赞词的演奏方法,就等于是掌握了和它相同词格布局形式下的所有赞的演奏方法。
下面以六句赞《炉香赞》、八句赞《献供赞》、和十句赞《礼赞西方》的法器演奏简谱为例:
1.《炉香赞》法器简谱示例⑤
四、云南民间汉传佛教法事科仪中“赞”的使用规范
(一)赞在法事科仪中的使用规范
结合F寺的个案研究,目前云南民间汉传佛教中“赞”的使羽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赞在云南民间汉传佛教法事科仪中,一般处在法事科仪的开头和结尾处,是整个法事科仪中最为重要的关键环节。
其次,赞与其法事科仪是一一对应的,即每一个法事科仪中均有专属于自己的赞,赞在法事科仪中是不可乱用的(例如:药师普佛法会唱诵《药师赞>;盂兰盆会唱诵《目莲赞》等)。
以F寺每月初一固定举行的观音普佛法事科仪为例:
在法事科仪正式开始前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的是洒净仪式(洒净仪式寓意清洁坛场,洁秽邦而成净土,以保证后续的法事科仪能够圆满),而洒净仪式进行时,便需要唱诵《洁坛净水赞》:
杨枝净水遍洒三千性空八德利人天福寿广增延灭罪消愆火焰化红莲
当洒净仪式结束后,正式进入观音普佛法事科仪时,同样需要先唱诵赞的部分,此时唱诵的是《戒定真香赞》(赞词见上文);而在法事科仪结束时,则需要根据当日所做的法事科仪唱诵相对应的赞词,每月初一为观音普佛法事科仪,因此结尾处唱诵的是《大观音赞》:
菩萨号圆通降生七宝林中千手千眼妙真容端坐普陀宫
杨柳枝头甘露洒普滋法界熏蒙千层浪头放神通光降道场中
(二)关于“香赞”使用的几点规定
佛教讲求一切由心而造,只要心诚,便会有所感应,因此在法事科仪开始之前,洒净焚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洒净有《杨枝净水赞>与《洁坛净水赞》可供使用;而焚香时,便需要使用“香赞”来表达对于诸佛菩萨的无上敬意。
此处的“香赞”是一个统称,从F寺所收集的赞词来看,其中的“香赞”一共有7篇,分别为:《炉香赞》、《戒定真香赞》、《宝鼎祝福香赞》、《三皈依香赞>、《五戒香赞》、《欣然五分香赞》、《旃檀海岸香赞》,“香赞”的使用在法事科仪中有着特别的规定,同样不能随意乱用。
“香赞”的具体使用规定如下:
1.《炉香赞》:适用于各类供佛、诵经等小型法事科仪活动;
2.《戒定真香赞》:适用于诸佛菩萨诞辰的法事科仪活动;
3.《宝鼎祝福香赞》:适用于为国家、人民群体层面祈福消灾的大型法事科仪活动;
4.《三皈依香赞》:仅适用于俗家弟子皈依佛门的法事科仪活动;
5.《五戒香赞》:仅适用于为佛门弟子传戒的法事科仪活动;
6.《心然五分香赞>:仅适用于诵戒的法事科仪活动;
7.《旃檀海岸香赞》:仅适用于为小群体、个人层面祈福消灾的法事科仪活动,与《宝鼎祝福香赞》相呼应。
注释:
①狄其安,中国汉传佛教常用梵呗[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4 (06):5.
②袁静芳,中国汉传佛教音乐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10):52.
③袁静芳.中国北方佛曲“十大韵”[J].音乐艺术,2000 (04):14.十大韵分别为:《豆叶黄》、《菩萨蛮》、《金字经》、《挂金锁》、《浪淘沙》、《淮上韵》、《华严会》、《一锭金》、《寄生勒、《望江南》。
④⑤⑥⑦.赵朴初.佛教念诵集[M].上海:佛学书局印行,1999:282,128,271,273.
作者简介:林辉,男,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生,宗教学专业,研究方向:西南佛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