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灰姑娘到芭比:女性主义视角下女性偶像的变迁

2020-08-13 11:40胡海波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男权社会芭比娃娃灰姑娘

摘要:“灰姑娘是一个为我国读者所熟知的西方童话传说里的人物,她集美丽、善良、坚忍和幸运于一身,品行完美却又屡遭命运的不公,最终感动上苍而苦尽甘来,终得圆满。“灰姑娘”的故事寄托了女性对于摆脱自身的不幸和弱势地位,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芭比娃娃”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起初只是女孩子们梦寐以求的理想玩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影响力日益深化,“芭比娃娃”的形象超越了儿童的世界,化身为各种现代社会中女性职业形象的代表,成为美丽、性感、乐观和自信的象征。女性偶像从“灰姑娘”到“芭比娃娃”的这种变迁是随着西方世界中女性主义思潮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演变的,折射出不同的时代人们对于女性的审美取向的变化和女性对于自我价值观念的演变。

关键词:灰姑娘;芭比娃娃: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男权社会

中图分类号:1711. 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09-0007-02

一、灰姑娘:传统女性角色与价值观的代表

在众多记录和承载着一个传统社会的价值观的文学形式当中,“民间故事”无疑是最普通和最重要的一种。“民间故事”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经久不衰的口头文学形式,它所承载的善恶观念和价值取向可以超越时代和地域的局限,成为各个民族和各个国家的共同的历史记忆。在很多民族和地区的民间故事里,都有“草鸡变凤凰”的故事模型,其中影响范围最广的当属来自德国格林兄弟的童话故事版本。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灰姑娘”的解读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从中可以领悟出不同的文化内涵。不同时期的人们对这个经典故事的解读和阐释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从中也折射出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

“灰姑娘”的故事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讲述方式,但总的来说,“灰姑娘”的的故事基本上形成了一套比较固定的模式化的故事样板。即使不同版本中“灰姑娘”的名字和身份各不相同,也未必都有王子和宫殿,但是基本上都遵循了近似的故事套路和情节脉络。现列举如下:

1.故事中的“灰姑娘”都生长在一个不幸的家庭中。她从小失去亲生母亲的疼爱,自私的父亲必定娶回来一个冷酷无情的后妈。后妈自然有亲生的宝贝女儿,将她们视為“掌上明珠”,万般疼爱。而“灰姑娘”必然被当做眼中钉,受到百般刁难和虐待。可怜的“灰姑娘”终日干着又脏又累的家务,还要遭受两个姐姐的讽刺和挖苦。但“灰姑娘”心地善良,宽容大度,总能坦然接受命运的一切不公。她遭受的苦难越是深重,就越能衬托出她“出淤泥而不染”的纯洁和高贵,也为她日后命运的逆转埋下了伏笔。

2.故事中都有一个心地善良、慈悲为怀的神仙暗中保佑着“灰姑娘”,在关键时刻施展法术,帮助她逢凶化吉,转危为安。这个“神仙”其实就是命运的化身,它的存在使人们相信“善有善报”的古老法则,维系着人们对于“好人终有好报”这一朴素信念的希望。

3.“灰姑娘”的苦难不会无休止地延续下去,她的命运必定通过某一个特定的事件而发生改变。在西方故事的版本中,这个转机就是王宫的舞会。作为幸福生活的象征,王子要在舞会上选择自己期待己久的心上人。“灰姑娘”的命运转折在舞会上得以实现。在其他民族的故事版本中,宫廷舞会则相应地变为各自的民间节日或盛典。

4.作为王子与“灰姑娘”的定情信物,西方的故事版本为我们留下了经典的“水晶鞋”的情节设计。这种情节设计完全符合西方上流社会的宫廷舞会交际的文化特点。在其他版本的故事情节中,定情信物分别设定为符合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装饰物。

5.“灰姑娘”的故事都有一个完美的大结局,即王子与灰姑娘结下百年好合,灰姑娘终于登堂入室,嫁入豪门,彻底摆脱了凄苦悲惨的命运。而她狠毒的后妈和刁钻的姐姐们则遭到人们的唾弃,在人们的嘲笑和蔑视下灰溜溜地逃走,接受命运无情的惩罚。总之,善良、不幸、后妈、仙女、水晶鞋、舞会、王子等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的符号构成了“灰姑娘”的故事模式,成为超越了时代和地域的、为人们代代相传的共同文化记忆。

在传统社会中,普通大众未能接受基本的文化教育,读书还只是少数人能享有的特权,于是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便成为普通民众的文化教科书。这些民间故事不仅给人们带去茶余饭后的娱乐消遣,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还起到了初步的道德教化的作用。人们在相互传播这些民间故事时,也默默地接受了故事中所承载的社会价值观念。而这些价值观的传承也进一步帮助了这些民间故事更广泛和更长久地流传。

(1)善恶终有报。善良贤淑的“灰姑娘”得到了仙女的庇护和帮助,最终获得王子的青睐,走上人生的巅峰。而狠毒的后母和两个刁钻的女儿遭到了人们的唾弃和命运的惩罚。这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故事告诫人们要保持一颗善良之心,多行善事,最后一定能够得到圆满的回报。“灰姑娘”的故事通过这种浅显易懂的方式完成了最基本的道德教化。

(2) 一个美满幸福婚姻是女性得以快速改变自身不幸的希望和捷径。“灰姑娘”的故事之所以长久不衰,并不是因为它蕴含了多么深刻的人生哲理。而是这个故事披上了一层完美婚姻的华丽光环,表达了人们通过美好婚姻而获得人生最终幸福的一种向往。传统社会总体上是男性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男权社会,男性凭借着体力上的优势掌握了社会的权力,占有了大量社会资源,其优势地位无可撼动。女性由于身体力量上的劣势而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传统的社会分工令女性居于从属于男性的地位。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平等,女性必须依附于男性才能生存,而且几乎没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走向社会上层的机会和空间。要想改变自身的命运,最便捷和有效的就是通过婚姻这个途径。和上层社会的婚姻可以使女性迅速摆脱悲惨的命运,快速实现人生的飞跃。于是,来自“白马王子”们的青睐就显得无比宝贵和梦寐以求。通过嫁给“王子”或者贵族,可以实珊‘麻雀变凤凰”的美好期望,彻底改变穷苦贫困的悲惨境遇。这种心理是传统社会中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集体表达。

“灰姑娘”的故事展现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于善与美的追求,反映了人们最本质的愿望,因而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亡,反而在不断的讲述中得到了充实和锤炼。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灰姑娘”的故事歷久弥新,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时代特点。“灰姑娘”的故事被改编成各种艺术形式得以传播,其中最常见的是以电影手法改编的“灰姑娘”的故事。而且,电影这种艺术手法使“灰姑娘”的艺术形象变得更加丰富和饱满,同时也为我们塑造了无数不同形象特点的“灰姑娘”。早期电影中的“灰姑娘”虽然出身贫寒,但必定端庄秀丽、相貌出众。如1953年玛丽莲·梦露在《绅士喜爱金发女郎> (Gentlemen Prefer Blondes)和《愿嫁金龟婿》(How to Marry a Millionaire)中以性感形象塑造了“灰姑娘”式的角色。1954年奥黛丽·赫本则在《龙凤配》中饰演了端庄淑女型的“灰姑娘”萨布丽娜。这些著名影星饰演的“灰姑娘”表明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美丽的外貌依然是获得王子青睐的主要因素。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随着西方社会中女性主义的兴起,人们对于女性形象的认识开始发生了变化。现代人心目中的“灰姑娘”不再是俏丽乖巧、逆来顺受的柔弱形象,而是倔强独立、仗义助人,充满内在美的魅力。如1990年的《漂亮女人》,2001年的《公主日记》,2002年的《曼哈顿女佣》,2004年的《灰姑娘的故事》,《魔法灰姑娘》等。这些现代版的“灰姑娘”不再是温柔体贴、楚楚动人的柔弱形象,对于生活的不幸也不再是默默忍受,坐等“白马王子”前来拯救的消极被动态度,而是勇敢坚强、充满斗志,勇敢地自我拯救。她们对于婚姻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不再以嫁入豪门为终极目标和得到人生幸福的唯一保障,而是更多地关注整个自然和社会,通过不断的奋斗来实现人生的理想。

二、芭比娃娃:工业文明时代女性角色的创新与颠覆

很长一段时间里,善良、贤淑、忍辱负重的“灰姑娘”一直被当成典型的女性形象的代表,认为这样才能体现出女性的传统美德,这其实是传统的男权社会对于女性形象的狭隘和刻板的想象。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一个靓丽、性感、充满颠覆色彩的女性形象横空出世。1959年,以性感明星玛丽莲·梦露为蓝本的第一代芭比公主诞生了。金发碧眼、高耸的胸部、纤细的腰肢和修长的美腿,这些被认为是女性理想外貌的特征都集中于这个娃娃身上,使芭比毫无疑问地成为那个时代女性的完美榜样。芭比娃娃作为一款儿童玩具展现在世人面前,其定位也是颇具颠覆色彩。它不再仅仅是孩子们亲密的玩伴和需要照料的小宝贝,而是有着曼妙身姿和众多职业身份的时尚年轻女郎,成为了无数女孩们从小就梦寐以求的样子。芭比娃娃的出现在当时的西方社会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效应,纽约时代广场前的林荫大道甚至被命名为“芭比大道”。一时间,各大品牌设计师专门为它设计各种漂亮的服饰鞋履,生产芭比娃娃的玩具公司也因此一跃居成为全美的玩具商巨头。

芭比娃娃受到狂热欢迎的同时,也招来了质疑和批评。美国的女权主义组织表示,芭比娃娃的形象设计过于“完美”,给人们树立了错误的“美丽”的标准,容易让喜欢追求完美的女孩子们不切实际地追求和模仿。例如为追求芭比娃娃曼妙无比的标准身材,女孩子们会去节食甚至做手术,从而给她们的身体带来不可预知的危险和伤害。也有女权主义者认为,芭比只是男性心目中的理想女性的形象,它的流行会强化男权主义的优势心理,使女性更加沦为男性的附属品和玩物。随着西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芭比娃娃开始摆脱单一的玩偶形象,逐渐披上各种职业装,成为售货员、护士、律师、消防员等各种职业女性。这种转变标志着芭比娃娃不再是简单的、专属于女童的闺中玩具,而是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中标志性的女性符号。

三、女性主义思潮下传统女性角色的解构与变迁

从民间故事中的灰姑娘到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芭比娃娃,标志着人类从传统社会进入到工业社会后心目中对于女性形象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兴起的女性主义浪潮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作用的结果。英国《大不列颠百科辞典》把女性主义的兴起定义为是一种妇女解放运动,是一个妇女追求平等权利的社会运动。从意识形态是来看,女性主义是一种社会思潮,它要求改变对女性的传统错误认识,消灭对女性的压迫和歧视,实现两性关系的平等。

二十世纪初,西方国家中出现了女性主义的第一次浪潮。在这次浪潮中,女性提出了要争取参政权、受教育权和就业权,使妇女在经济上获得解放和独立,实现与男性的平等。在这次思想浪潮中,女性主义者主要关注的是在社会生活领域里实现与男性的平等权利。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女权主义进一步发展起来,其代表人物不再满足于在物质层次上实现与男性的平等,而是对整个男权社会发起了挑战,由此产生了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浪潮。女性的自我意识进一步觉醒,开始关注消除女性的贫困,提高儿童和家庭的生活水平,进一步享有教育、就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权利。女权主义者认为“父权制”的社会关系是女性受到压迫的根源,她们提出要在就业、教育平等、生育、堕胎及其他涉及女性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向男权的统治地位发起挑战。

人类进入到工业化社会后,社会关系发生剧烈变化,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中将两性关系完全对立的激进思想,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过度追求性别独立导致的单亲家庭、问题少年、纵欲、艾滋病流行等问题令人不得不反思女性主义浪潮给社会带来的伤害。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女性主义浪潮的方向也发生了偏转,女性主义者开始关注前两次浪潮中被忽视的问题,如多元文化、多性取向、多元价值等。后现代女性主义者认为,传统社会中男权占据着统治地位,女性相对应男性而言处于被动和服从的地位。男性刻意地贬低和蒙蔽了女性对于其自身的认知,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其自然而然地认同了所承担的被动角色,心甘情愿地接受男权社会的统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男权社会还编织了一套为自己的统治加以辩解和掩饰的话语系统,并使女性身处其中而不自知,逐渐相信自己所遭受的一切不公都是理所当然。女性要想摆脱受奴役的困境,就必须首先跳出这套男性编织的话语体系,重新认识自我和在两性关系中的地位,掌握属于女性自己的话语权,让自己真实的思想和愿望得以正确地表达。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福柯认为,话语即是权力。权力是由话语组成的,话语是权力的产物。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掌握了统治他人的权力。后现代女性主义者认识到女性要想颠覆男权社会,获得与男性平等的权力,并非需要借助武力或暴力,而是要通过构建能够真实地表达女性处境和内心诉求的话语体系,有效地对抗男权统治的话语权力,才能彻底颠覆男权社会的统治地位。

“灰姑娘”的故事中,灰姑娘只能通过与王子的婚姻来改变自身命运,恰恰折射出传统社会中女性始终处于被动和从属地位的现实。灰姑娘的生母去世后,尽管受到后妈的虐待,她也只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后来依托神秘的水晶鞋,她嫁给了高贵的王子,才摆脱了不幸的命运,获得了人生的幸福。从始至终灰姑娘都必须依靠别人对她的庇护和施舍才能生存,最后的幸福也要建立在来自更高社会阶层的“王子”对自己的垂青与接纳的基础上。这就是传统男权社会中对女性形象和命运的固定模式,并且为此编织了一整套自证合理的话语体系来加以粉饰和装裱。到了芭比娃娃时代,经过女性主义思潮的启蒙和激励,女性对于自身命运的思考已经超越了从前,女性的自我意识已经觉醒。芭比娃娃已经超越了玩具的意义,成为女性独立自主、自己把握命运的象征。芭比娃娃可以是医生、消防员、飞行员、律师甚至宇航员等各种职业形象,她就是自信、美丽、独立和时尚的化身。芭比没有丈夫和家人,她不需要婚姻和家庭带给自己衣食无忧的生活,她自己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她的不同职业形象也时刻激励着其他女性勇敢地从事各种职业,打破传统男权社会对女性的限制和束缚,并掌握自我评价的话语权。在后现代女性主义时代,灰姑娘不再是女性追求自身幸福的榜样。她们更愿意像芭比娃娃那样充满美丽和自信的气质,以时尚和独立的形象为自己争取一个真正平等自由的生活空间。芭比娃娃的出现,标志着属于女性主义者自己的话语体系已经建立起来,并以此为依托使女性开始拥有可以自己主宰命运的权力,从而演绎出一个更加绚丽多彩的现代传说。

参考文献:

[1]郭娜,李阳,由“灰姑娘”形象的嬗变看女性主义的发展[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1).

[2]李嫂,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芭比娃娃[J].学园,2013 (04).

[3]袁杨,女性视角下的“灰姑娘”[J].时代文学,2009 (01).

作者简介:胡海波,大学本科,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编辑。

猜你喜欢
男权社会芭比娃娃灰姑娘
我的芭比娃娃
一起玩真开心
芭比娃娃
从《德伯家的苔丝》看男权社会下的女性形象
毕飞宇女性叙事文学对男权社会的另类解读
我给芭比娃娃做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