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滨 卜丽 高真伟
[摘 要]该文针对单一考核方式弊端,为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有效提升其创新实践能力,提出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并应用于“水工建筑物健康诊断”课程考核中。实践表明,多元化考核方式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能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同时,增进了师生沟通与交流,提高了教学实效性,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考核方式;考试改革;多元化考核
[基金项目]2017年度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水工建筑物健康诊断》课程建设研究”(2017-yjs-04);2018年度沈阳农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水工建筑物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2018-173)
[作者简介]闫 滨(1972—),女,河南鹿邑人,博士,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水工建筑物健康监控及生态水利研究;卜 丽(1972—),女,辽宁本溪人,硕士,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研究;高真伟(1970—),男,辽宁台安人,博士,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8-0220-02[收稿日期] 2020-03-18
一、引言
课程考核既是检验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又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客观认定,因此,课程考核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研究生课程考核中却存在不容忽视的一些问题。第一,考核形式单一。要么依靠期末试卷评定成绩,要么通过课程论文评定成绩,但二者均忽略了过程考核,使得评价结果不客观、不准确。第二,考核内容不全面。卷面考试通常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无法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考核虽可于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但由于选题宽泛,无法将研究过程一并纳入,往往只是文献的拼凑。第三,考试命题多偏重记忆考察,分析思考和知识综合运用题较少,忽略了课程内容的思考性、创新性考核,导致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只会死记硬背,创新能力不足,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第四,考核评价主体片面,忽略整体性评价。考核评价主体是教师,学生参与度不高,不利于师生及时沟通和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因此,研究生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势在必行[1-3]。
水工建筑物健康诊断课程是水利工程专业研究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该课程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着重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提升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笔者除改革教学方法外,还对该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探索。
二、考核方式改革探析
1.考核形式多元化。针对课程考核方式单一、偏重基础知识测试、忽略实践技能考核、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现状,迫切需要教师选择灵活多样且学生感兴趣的考核方法进行综合性考核,从而使得考核的意义更广泛、更全面。也就是说,要构建一种多元化考核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课程教学考核的每个步骤做出精心、周密设计,对成绩的评价标准等做出详尽规划,完善教学考核体系。在水工建筑物健康診断课程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除“出勤率+卷面考试”或课程论文外,还增加了阶段性考核,让学生对阶段性课程内容进行PPT汇报,及时检查学生在完成阶段性学习后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让学生做考官,教师与学生同时对汇报内容进行提问与评分,大大提升了研究生的课堂参与度。最后,根据出勤率、课堂参与度、PPT制作水平、语言表达能力、汇报成果、课程论文质量等综合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
2.注重考核方式与教学模式的结合。水工建筑物健康诊断课程选修人数约10~20人,比较适合采用研讨式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中将Seminar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教学模式相融合,结合该教学模式对考核方式加以调整。任务驱动和PBL教学模式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容易引起学生重视,针对该教学模式,考核内容应结合相应教学任务展开,重点考察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文献阅读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因而宜将考核重点放在对任务完成情况和对问题理解程度的反馈上。Seminar教学法是一种研讨式教学模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符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出的“培养高等综合型人才”的要求。结合Seminar教学法,重点考察学生在研讨过程中的参与度、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3.合理分配各种考核方式的分值分布。传统成绩赋值方式大多为40%平时成绩+60%期末试卷或论文成绩,其中平时成绩主要根据考勤评定。这种方式忽略了学习过程考核,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宜采用多元化考核体系及合理、多样的赋值方式评定成绩。在进行水工建筑物健康诊断课程考核时,笔者根据出勤率、课堂参与度、提问及回答问题频率、PPT汇报、阶段性考察和期末考试或课程论文成绩等综合评定学习成绩。期末试卷成绩不再作为主体,坚决杜绝考前“临时抱佛脚”和拼凑论文现象[4-5]。在成绩评定中,将学生置于主体位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PPT汇报为例。在完成PPT汇报后,学生与教师可以根据PPT制作水平、语言表达能力、汇报成果及深度等进行打分。每个学生汇报完毕后,其他学生和老师根据汇报内容提出问题与建议。将创新性作为得分重点,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成绩分值分布为:出勤率占30%,过程考核(包括课堂参与度、PPT制作水平、语言表达能力、汇报成果及深度等)占40%,期末试卷或课程论文成绩占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