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颖
[摘 要] 高等医学院校的理论课教学一直是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学校和附属医院不断地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以达到提升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对医学知识学习的兴趣。通过研究和探讨理论与临床见习工作实时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有显著提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医学院校;教学;临床见习
[作者简介] 黄 颖(1981—),男,安徽六安人,博士,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心脏起搏和电生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9-0224-02 [收稿日期] 2019-10-08
高等醫学院校临床理论课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1]。以往的教学方式是先学习理论课,在学期结束进行临床见习工作,而实习工作则安排在最后一学年。此时,大多学生对理论课的知识已经模糊,只能再次复习书本知识。这种方式往往导致理论和实践的分离,难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增加了学习的难度。本课题研究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理论与临床实践实时结合模式,即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的临床实践实时结合,理论课和临床见习安排在同一天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资料和方法
1.随机选取安徽医科大学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30学生名为研究组,以内科学心血管病章节为重点,采取课堂理论教学(3学时)当日进入临床见习(3学时)。以上课的内容为主,结合临床病人的特点,将临床典型或少见的症状和体征与课本内容相结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学生在该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
2.另随机选择同一大班中另30人为对照组,只进行单纯课堂教学。在内科学心血管病理论课教学结束后,采取模拟考试的方式,评价两个不同小班的理论课考试成绩。理论考核评定:≥85分为优,70~84分为良,60~70分为及格。
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ⅹ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研究结果
1.本研究通过对参与该教学模式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通过实时授课—见习模式明显提高的教学效果。具体表现在,明显提高了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明显缩短了课后复习的时间,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参与的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给予了充分的好评和肯定(表1)。
2.同时横向对另一组未参与研究的学生同时进行理论课模拟考试,评价两组学生理论课考试成绩。发现研究组中优秀学生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3),成绩良好的学生人数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6),对照组中成绩及格的同学明显多于研究组(P=0.01)。该结果提示了,新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理论课的成绩。
三、讨论
高等医学教学模式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如何在课堂理论学习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是培养优秀高等医学生的关键环节。有研究认为以病例为基础的CBL教学模式[2],以问题式学习为核心的PBL教学[3],以及循环模式PDCA教学方法[4]等都能够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本课题采取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即理论授课和临床见习实时结合的方法,利用有限的临床实践教学时间,及时结合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强化学生理论知识。提高了学生对医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成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参与该教学模式的学生调查发现,通过实时授课—见习模式明显提高了学生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明显缩短了课后复习的时间,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同时,参与的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选取未参加该教学模式的学生进行理论课考试,比较发现研究组中优秀学生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3),成绩良好的学生人数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6),对照组中成绩及格的同学明显多于研究组(P=0.01)。该结果提示了新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理论课的成绩。
对初次接触临床课程的学生来说,理论课的内容较为抽象,难以理解和记忆,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降低了教学的效果。只有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科学理论与临床实践尽可能在学习过程中紧密结合,互相印证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中采取同一天内理论课和临床实践结合,每次对1~2小章节理论内容对应1~2个疾病,通过有丰富临床经验见习带教教师讲解,提高了对临床专科疾病症状、体征、检查的感性认识。通过临床见习工作,还可进一步强化学生临床思维,全面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值得进一步的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焦洋,黄晓明,潘慧.八年制医学本科教育早期阶段进行科研培训对医学生临床理论课程学习的影响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8):15.
[2]张世昌,张洁心.CBL教学模式与微课结合在临床检验教学中加强继续教育学生基础理论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15):1932.
[3]傅钰仙,刘学勤.PBL教学方法在眼科临床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卫生教育,2018(10):124.
[4]刘平,罗刚,杨思进.PDCA循环理论在中医内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9(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