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娟 王琴
摘要:价值观是决定社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了新时期中国特色文化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个体的认同。以现代期望价值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行为强化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可将认同由浅入深分为理论认同、利益认同、情感认同、信念认同、行为认同五个层面,这五个层面可以逐层递进,也可以直接跨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结果体现在认同的每一个较浅层次向较深层次的转变上。了解个体的认同层次、利用个体的心理规律,提升教育自信、由浅入深踏踏实实促进个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坚持的方向。
關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认同层次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核心价值观在社会文化中起中轴作用,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上说:“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了新时期中国特色文化的内核。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促进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明确认同的内涵和心理层次,可以使价值观教育的方向更为明晰、更有针对性。
一、认同的层次
作为学术术语的认同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并使用。在弗洛伊德看来,认同是用以表述个人与他人、群体或准备模仿的人物在感情、心理上趋同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最早表现形式(王亚鹏,2003)。认同就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车文博,1988)。可见,认同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行为模式的过程(梁丽萍,2004)。因此,认同是一种基于情感上的认可和和心理上的接受而形成的行为意向,并最终体现在行为中,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渐引起深层心理建构的过程。
现有研究一般从“知”、“情”、“意”、“行”等维度出发,将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分为“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三个层面,该分层符合个体一般的心理和行为过程。但价值观在心理实质上是个体对事物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态度,价值观的认同归根结底要体现在行为中。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包含两个主要过程:第一是个体态度的形成,第二是态度到行为的转化。根据相关的传播学和心理学理论,还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分为更具体的层次。
(一)理论认同
所谓理论认同,是指个体通过各种宣传渠道而与信息进行的感官上的接触,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是认知层面上的认同。认知在心理学中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理论认同包含相应的认知过程。
理论认同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即对核心概念和内容全面、准确的把握。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能背诵其12个概念仅仅是一种浅层次的认知,个体只有在对每一个概念的准确外延和内涵有准确理解的时候,才更有可能在行动中正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爱国”、“诚信”、“公正”、“自由”等概念,若没有准确的内涵界定,个体就可能产生不同的主观理解,从而产生行为上的误差,甚至被西方意识形态中的一些类似概念所误导。
理论认同还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渊源及现实意义的准确把握。当“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个体便更容易在内心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的印象和清晰的理解,形成自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这种建立在对核心概念的准确理解基础上的理论认同,是个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最初层次。
理论认同还要解决“谁来认同”的问题,即对践行主体责任的认识。严格来讲,主体认同也属于理论认同的一部分,但现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教中,往往注重其内容的宣传,却相对忽视对践行主体责任的解释。宣传媒体的“终端”往往是公民个体,他们容易想当然地将公民个体视为践行主体,缺少对主体在践行过程中具体责任的界定,尤其是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缺少针对公民个体相应责任的清晰梳理。如果个体能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个概念的内涵,却不明白自身在其中的责任、甚至认为“与己无关”,“践行”就容易成为空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主体认同产生之后,理论认同才有意义。
(二)利益认同
对行为结果的评价是影响个体行为动机的重要因素,现代期望价值理论认为,个体完成各种任务的动机是由他对这一任务成功可能性的期待及对这一任务所赋予的价值决定的。自我价值定向理论也显示,影响态度转变为行为的重要的因素就是这一态度本身是否居于个人价值系统的中心位置,是否对个人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价值体现的是主客体关系,对个体而言,价值的评价同客体是否能满足自身需要有关,当个体认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满足自身需求时,便会产生利益上的认同,从而增强践行的动力。
因此,作为个体的本质态度,价值观能否真正体现在个体行为中,同个体对该价值观的利益认同息息相关。所谓利益认同,是指公民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与自身、他人或社会的利益关系判断。过去我们的意识形态教育过分强调人的社会性、社会价值而忽略个体自身的需求,存在把人窄化为“道德人”的倾向,如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教中只有对国家利益、整体利益的确认,却缺乏对无数个体利益的关怀,这种价值体系要持续地对个体发生影响力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利益认同体现了个体对认同对象能否满足自身需求的判断,只有当个体意识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身需求的满足息息相关的时候,才更可能产生将其“外显于行”的强大动力,形成认同的更高层次。
(三)情感认同
情感认同是在理论认知和价值判断基础上的一种情感上的接纳,体现了个体在原有认知图式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化或顺应的过程,是个体本质态度形成的过程。在情感认同阶段,认同对象已开始进入个体的深层心理结构,认同进入“信”的层面。情感认同与主体心理需求或现实需求被满足的程度有关,利益关系评判是影响个体对主流价值观情感的重要因素。除利益评判之外,宣教者的权威性、信息传播的形式、政府公信力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情感认同。
(四)信念认同
信念认同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去践行某种价值观、社会环境是否适合践行该价值观的判断,正向的判断有利于形成践行的信念和意志。如果说利益认同和情感认同体现了“愿不愿”去践行的问题,那么信念认同就是“能不能”去践行的问题。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进行某一行为(效能预期)会影响个体行为的动机和处理困难时所采用的行为方式,也影响着他的努力程度和情绪体验。效能预期越强烈,所采用的行为就越积极,努力程度也就愈大愈持久。因此,当个体认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自我和社会“有利”的,并且是“能够完成”的时候,就会产生强烈的践行的动机和意志,更能转化为真正的行动并更能够克服践行过程中的困难。反过来讲,即使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在心理上充分接受并深信不疑,但他同时又认为自身没有能力或没有条件去践行,那么这种认同也只能停留在心理的层面而难以转化为行为。
(五)行为认同
行为认同是意识形态在行为领域的最终的、真正的实现,标着着认同的真正完成。班杜拉三元交互决定论认为,个体的行为除受个体内部因素(例如情感、意志等)的影响之外,还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是否具备价值观践行的条件、社会对行为是否真正接纳、对行为结果的预期是否积极等,都影响个体的行为认同。除此之外,榜样对行为认同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对榜样的正强化会大大促进个体相同的行为。因此,个体的行为认同需要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如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体屡次吃亏受挫、甚至遭冤枉诬陷,就会产生及其恶劣的社会效应,彻底破坏宣教成果,难以使个体产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安全感,从而也就难以实现真正的认同。
以上六个层次同时也体现了意识形态认同的一般过程,可以逐层递进,也可以直接跨越,一般来讲前一层次的实现可以为后一层次的深入提供前提,但有些个体直接就可以达到很高的认同层次,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层次上的跳跃性。例如有的个体可能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都背不出来,却已经在行为上践行着爱国、诚信等价值观;有时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能要暂时牺牲一些个人的眼前利益(物质上或精力上的付出等),但有的个体依然舍己为人、无私奉献。这受个体原来的心理图示及自身已经具备的素养、外界环境的影响等有关。但总起来说,前一层次的认同有利于促进后一层次的认同。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培育策略
鉴于认同的层次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有“层次”意识,抓住认同的心理规律,使宣教逐层渗透、逐层深入,最终达到个體在行为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通过对“培育”效果的合理评价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由以上认同的层次分析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结果一方面体现在社区居民最终的行为上,一方面还体现在认同的每一个较浅层次向较深层次的递进、个体认同层次的不断加深上。了解这一点之后,教育者就会从多方面来观察判断价值观教育的效果,进而提升教育自信。当然,认同层次逐步加深的过程较为内隐,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进行了解。这就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进一步精细化,需要教育者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二)了解个体的认同层次和心理规律,由浅入深逐层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提升理论说服力,促进个体的理论认同和主体认同
1.提高宣教者的理论素养。如前文所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为什么”的科学解释可以促进个体的理解和认同,但这需要宣教者较深的理论素养。高校、研究机构等拥有丰富的研究资源,有着在理论上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应当承担起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指导职责。同时,各个单位和机构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种有利资源辅助价值观教育,可以考虑与周边的学校、研究院、政府部门等组织合作,借助他们来培训宣教人员、共同开展价值观教育,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专业性,保证宣传的深度与力度;同时,教育者也要通过不断的自学提升理论素养,真知、真懂、真信,才能进一步做好居民的思想工作。
2.丰富理论宣教的形式。个体的认知与学习主要是注意、记忆与理解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宣传的原则应该是“有意义、有吸引力、方便记忆”,避免宣教形式及内容的单一和枯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理论的“专业性”与宣教的“活泼性”是相辅相成的,宣教人员的理论基础越扎实,就越容易将理论转化为浅显易懂的语言、丰富多彩的形式。例如可以利用展板、橱窗、横幅和电子屏幕等,将宣传的内容编成朗朗上口、便于传唱的顺口溜、诗歌或短句,不仅要宣传其内容,还要包含“如何做”、“为何做”、“谁来做”等更深层次的解释,如“爱国不是砸汽车,提高素养勤奋工作”、“诚信是金换人心”、“敬业的人有尊严”等等。橱窗由于容量较大,可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更为详细的阐释,橱窗的位置、内容的排版布局都会影响橱窗宣传的效果,需要精心设计与构思。在学校教育中,可以借助思政理论课程、校园文化活动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容渗透其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考虑个体的利益诉求和心理需要,促进个体的利益认同和情感认同
1.满足个体的基本需要,促进社会成员对政府部门和宣教者在情感上的接纳。传播学理论认为,对传播者的喜爱能促进受众对信息的接纳。当理论宣教者或相关部门能获得个体的信任和认可时,个体便更能够接受他们所传播的理念;而当自身需要被满足时,个体就更容易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具有基本的生理需要(例如基本的物质需要)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如果政府部门能尽最大力量帮助解决社会成员的问题或困难(例如对孤寡老人的关爱、对留守儿童的呵护等),满足其基本需要,就更容易引导他们情感上的感化和认同。同时,政府部门的以身作则更能提升自身的权威性和可信性,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
2.引导个体的高级需要,促进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境界,而个体本身具有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如尊重的需要、人际交往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质上是对这些需求的满足,前提是要将这些高层次心理需求加以激发和引导。对宣讲教育者来讲,这至少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尝试:第一,将社会大环境的建设与公民自身利益结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是每个公民所渴望和追求的。在这样的国家和社会环境中,每个公民的正当利益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而这样的国家和社会的建设,又需要每个公民的参与和努力。通过以上两点,将国家和社会层面的价值追求同个人的价值追求结合起来;第二,将个体的“发展”诉求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是个体在社会中获得良好发展所需要秉承的价值准则和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提出之前,它们已经在规范约束着人们的行为。一旦个体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同自身的美好生活息息相关,他们就会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将其纳入对国家命运的希冀、对自身成长的要求之中。
(3)通过具体的行为规章和看得见的榜样人物接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地气”,促进个体的信念认同
1.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于规章制度和对社会成员的日常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往往开始于小事、体现在细节,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蕴含在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上、从日常琐事抓起,可以更好地使价值观教育落地生根,使个体看得见行为的成果,从而提升价值观践行的成就感和动力。例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区教育工作中,有些社区将诚信价值观教育同垃圾分类的号召相结合,首先请各家各户的居民在垃圾分类倡议书和保证书上签字(自愿原则),然后发放有专门编号的垃圾袋并将该编号与居民门牌号对应,方便后期检查每户垃圾分类的执行情况。通过这样前期的引导和后期的监督,有效促进了社区垃圾分类的执行并提高了居民的诚信意识。
2.树立榜样为社会成员提供行为参照。通过“身边人物”的示范作用,可以使个体意识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人都可做到的事情,从而提高自身的信心。需要注意的是,对榜样人物的宣传不能過于“高大上”,不能追求榜样人物的完美,否则易使个体产生遥不可及的感觉,反而有损自信心。另外,不仅榜样人物自身的行为具有示范和引领的作用,社会对榜样人物的态度也会对个体信念产生深刻的影响。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了“替代性强化”的概念,即对榜样人物的奖惩可以影响个体行动的动力,因此在树立榜样人物时,一定要考虑以上因素。
(4)营造积极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重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激励,促进个体的行为认同
环境是影响个体行为的潜在因素,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是构成外部环境的重要方面。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能否持续下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是否能为其提供安全感、荣誉感、尊严感和获得感,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环境的文化氛围息息相关。例如,在一个将互帮互助作为部门文化的部门,“友善”的人便能获得更多的尊重和快乐,“友善”便更容易成为人人追求的价值观;而在一个将帮助别人视为“吃亏”、“傻”的部门,“友善”价值观的践行便更可能被忽视甚至被嘲笑,从而严重打击践行者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举步维艰。因此,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可以对个体产生强大的精神激励和行为引导作用,而不良的风气正好相反。良好社会风气的树立,需要社会对好人好事及时的有效的积极鼓励(物质或精神)以及对不良行为的有效惩戒,这就需要社会相关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综上所述,当教育者或相关部门能自觉运用个体的心理认同规律,根据个体的心理认同层次,逐层突破、逐层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教就更容易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 王亚鹏.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1):102.
[2] 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375.
[3] 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2.
[4] 陈新汉.哲学视阈中的认同意蕴新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3).
[5] 郭建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路径与机制研究[J].新华文摘,2014(7).
[6] 周晓虹.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J].社会科学,2008(4).
作者简介:李晓娟(1978- ),女,博士,副教授,工作于浙江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