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实施模块化教学的课程设计研究

2020-08-13 07:10林卫东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课程实施模块化教学课程开发

林卫东

[摘要]模块化教学是指把课程分解为若干基本模块和系列模块,使之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以满足学习对象多祥化的需求。小学数学模块课程的开发可分三步进行,即确定开发取向、制订单元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小学数学模块课程实施以主题体.验活动、数学故事和生活中的数学为线索,统整数学课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模块化教学;课程开发;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7-9068(2020)23-0042-05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真正以“课程研发”为中心,核.心素养的落地必须依托相应的课程,因此,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开发成为时下课程改革的热点。从2017年开始,我校开展了“基于教师发展的小学数学模块化教学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何谓小学数学模块化教学

模块化教学是指根据程序模块化的原则把课程分解为众多的基本模块,同时把内容相近且互为补充的基本模块组成系列模块,使之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从而使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对象多样化的需求。根据课程整合对象的范围大小,可将模块化教学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模块化教学,课程整合的对象是某几门课程;狭义的模块化教学,课程整合的对象则为某一课程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分支,甚至一个知识点都可以作为一个子模块。每一个子模块有相对独立的教学目标,因而模块教学具有独立性、完整性、灵活性和可选择性。本课题所研究的模块化教学是狭义的模块化教学。基于教师发展的小学数学模块化教学就是以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为导向,在实施模块化教学的过程中,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和热情,激活教师内在的发展动力,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小学数学模块课程的开发

“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课题组以生活数学为突破口,根据本校学生特点、社区资源特点,通过对各年级部分教材内容进行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教育教学元素,让这些元素通过另一种表现形式一拓展内容,展现其不同的内涵。在这些相关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品味数学学科的不同味道,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思维性和严密性,使生活和数学相互融合,提升数学学习的价值,提高整体的思维宽度。

1.确定课程模块

模块课程开发的第一步是确定开发取向。要在生活化和思维化之间架起桥梁,课程内容的选择就格外重要。因为教学是实现课程开发的重要舞台,这个舞台内容编排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程实施的效果。要体现课程实施的主体方向,就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和再创造,让内容的呈现形式更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教师可依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家庭环境、社区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开发。

课程内容开发的流程如下:

我们本着“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的理念,整.体取向定的是“生活中的数学”。在具体的实施上,首先将每个单元的基础知识进行适当拓展,形成一个单元知识模块,再将整个小学阶段的知识模块进行纵向的逻辑梳理与整合,形成“生活中的家装设计”“运动会中的数学”“生活中的金融与理财”等与生活紧密关联的大模块。接下来,对每个大模块下面包含的单元、每个单元中可以拓展开发的内容(包括数学文化、数学活动、思维拓展三个维度)都一梳理。其中,数学文化版块设定从数学人文知识角度和生活数学角度考虑;数学活动版块内容的设定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思维拓展版块考虑内容的适切性,以基础知识做后盾,有“跳一跳就能摘苹果"的效果。例如,与生活中购物有关的几个小模块,像人民币的认识、重量感知、小数运算、百分数等,可以纵向打通视为“生活中的金融与理财”大模块(如图1);校园生活中与运动会相关的几个小模块,可以纵向打通形成一个“运动会中的数学"大模块。

在横向梳理上,以一年级苏教版教材中的“生活数学"为例,将课程内容分为基础内容和拓展内容两部分(如图2)。

基础内容包括数字的认识、人民币的认识、认识图形、百数表认识,使学生经历数的概念的建立过程,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进而培养学生的数感。拓展内容以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根据活动类型分为数学文化(读书活动课程)、数学活动(课程)和思维拓展三种类型,其实施是伴随着基础内容而展开的。如,在学生学习了“认数”后,我们以数学故事、数学活动等形式设置了数字想象画、小小商店、数学剧本《打官司》等拓展课程,将基础内容与拓展内容相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单元知识模块,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至此,完成了小学数学模块课程开发的第一步。

2.制订单元目标

模块课程开发的第二步是制订单元目标。模块定好后,就要一个个单元进行开发。为解决传统单元教学忽视知识内在结构、知识点零散的问题,我们尝试将小学数学教学整体化。首先,从单元整体感知教学内容,厘清各知识点间的联系,明确各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地位,分析学情,提炼单元的核心思想和方法;其次,确定单元的整体目标,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整体设计教学过程和评价(如图3)。这样一来,各子系统、子模块就不再是孤立存在的。

以“百分数”单元教学为例。我们首先研读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与教材匹配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的目标陈述,然后以此为研究依据,提炼出单元学习的核心任务,形成了具体的单元目标(如图4)。其次,综合单元目标构成要素一行为表现行为条件、表现水平,形成单元目标(如图5)。最终,我们确定本单元的核心目标——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求百分数实际问题的算法。在此基础上,再把每个具体目标梳理出来,形成单元目标体系。

至此,目标设计完成。

3.设计教学活动

模块课程开发的第三步是设计教学活动。完成了课程目标的制订,接下来就要着手课程内容、实施,和评价的设计。设计时,我们主张将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学习评价三者综合考虑,进行一体化设计。

以“百分数”教学为例,我们设计了两个实践活动,贯穿整个单元活动的教学。

活动一:促销里的小秘密

1.国庆节要到了,为了提高销售量,商场开展了一系列的促销活动。相信同学们都有过购物经历,你们都见过哪些形式的促销活动?

2.带着你的任务单,去商场逛一逛吧!

3.(小组汇报、交流)在活动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4.将你在活动中的收获跟同学们分享!

5.自主设计一我是精明的小卖家:

(1)一件衣服进价为300元,你准备定价多少元?

(2)你进了100件这样的衣服,准备开展什么样的促销活动?一共能盈利多少元?

(3)同桌合作设计一个销售方案。

活动二:理财一我能行

假设你在活动——中获得利润400元,现在请将这400元存入银行。

1.(小组汇报、交流)在存款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有了哪些收获?(晒一晒你的存款单)

2.如果这些钱由你自己支配,你准备怎么办?

3.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如果你卖衣服获利20000元,最终能到手多少元呢?

以上就是一个完整的单元设计。我们以教材统整为着眼点,注重整体设计;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层层递进;以活动推进兴趣互动,注重学习与学生生活中真实情境的融合;以精准性为指导,促教学实效性增强。按照以学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即为了“学”设计“教”,使教师能从单元的视角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思考与设计。

三、小学数学模块化教学的实施

为让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有效实施,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趣味性与严谨性,除了,上述条件的保证外,我们还注重对课程实施方式的选择,力求打破现有的教学模式,不拘泥于课堂,不拘泥于形式实施数学课程,同时注意各年级段之间的沟通,避免地点和资源上的冲突。依据学生的天性和未来成长的需求,我们打破现有模式,重建学生的探究热情。为此,我们的数学模块课程实施坚持以主题体验活动、数学故事和生活中的数学为线索,统整数学课程。

1.主题式统整

首先对拓展版块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合理分类,明确每个年级段里的哪些小专题较适合进行大范围的体验活动。如:一年级组“送给妈妈的礼物(数学创意画)设计”;二年级组“七巧板拼图赛”;三年级组“讲‘数学家的故事比赛”;四年级组“巧组孔明锁”;五年级组“运动会上的小小统计员”;六年级组“我是小小理财员”“我是家装设计师”等。

以五年级“折线统计图”的内容为例,该知识点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因为他们在三、四年级时就已经认识了条形统计图,明白统计图的大致作用。如何在真正意义上拓展数学学习?我们想到了运动会,这个学生都喜欢的体育活动中蕴含着不少数学问题。以主题体验活动为线索统整数学课程的实施,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形成思考意识,提升思维能力。

2.数学故事与数学画的统整

数学学科具有严密性与抽象性,它与小学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的矛盾要求教师既要考虑数学课程的逻;辑性,又要兼顾儿童的身心发展。因此,我们开展了故事式的数学统整课程,这也是模块课程中的拓展内容。数学故事具有趣味性与情境性,能快速引起学生的兴趣,它主要以故事的形式展现数学知识的另一面,更重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延续或发展历程,也更关注数学知识的人文体现,是异于计算教学的一种有趣的表现形式。

数学故事是数学文化(读书活动课程)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内容均来自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故事或传统文化。如经典故事《曹冲称象》,这是学生从小就熟知的故事,故事里是否蕴含着可以学习的数学元素呢?我们对故事进行了内容创编,由大象的重量=石头的重量,学生跟着曹冲完成了称象的过程,开发了用等量代换的思考方法进行叙述的数学版本的《曹冲称象》。

数学画是美术和数学的结合,画中不仅能体现事物的数量关系、几何图形,还能融进儿童的真情实感。因此,我们在带领学生读数学故事、数学绘本的同时,还要求學生用数学绘画去描述故事。数学绘画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新知的认知,增进了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同时还提升了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

3.生活中的数学统整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无法拒绝主题式、故事式的数学课程。但是数学课程的开展,也要兼顾数学的实用性。为了弥补这些形式带来的缺憾,我们沿用另一个课程实施方式——生活中的数学统整方式。比如,在学习“百分数”时,学生会遇到一些生活中很常见,但并不理解的数学问题:人民币的单位最多到分,为何汇率会出现四位小数?如果要换外币的话,应该怎么计算?有没有统一的标准?应该理解,这类问题的产生是非常自然的,此时,教师不做任何解答,让学生先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猜测,再组织学生到银行参观。学生对银行里的很多场景都非常感兴趣,特别是不断跳动的汇率指示牌,不少学生会默默地跟读。回到学校后,教师继续教学,请学生阅读教材。学生此时发现,之前不理解的数学问题一下子得到了解决,原来生活中的这些现象早有数学的影子。

基于教师发展的小学数学模块化教学有利于将小学数学学习活动进行系统地重组,做好单元教学内容间的起、承、转、合的聚点探究;有利于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为学生合作学习或自主学习提供教学契机,从而使学习效果最大化。同时,它要求教师能将小学数学课程分解成若干模块,并进行跨学期、跨年级的内容整合,这一过程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材解读能力和数学素养,促进教师由课程的设计者规划者进而转型为一名整合型教师,形成一种专业的教学方式。

(责编 李琪琦)

猜你喜欢
课程实施模块化教学课程开发
从高考化学分析高中化学课程实施理念的研究
《商务策划》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热工理论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