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代人的讴歌

2020-08-13 07:22廖学文
江河文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知青

廖学文

近读陈德民长篇小说《红杉树下》的时光,是我自庚子年初回湘探望父亲,因新冠疫情一直滞留在长沙客栈的日子里。捧着装祯精美,纸质竟有点丝滑的这部刚上架的新书,跟着作者铺就的美丽的文字,闻着阵阵书香,我被吸引在书里故事的情节之中。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南京知青郑东杰、文澜两人的愛情为主线,真实地再现了那个特殊年代、那群特殊身份人群的生活情境、思想情感以及他们留给历史的印记与思考。非常耐读,环环相扣;知道这是小说却又看不出虚构的痕迹;知道这是作家提炼的思想,却又感到真是出自书中人物的脑际。这是作者文笔的功力。

手法新颖

陈德民用父女俩三十多年后才相见时的对话,开始了小说的张页。父亲告诉女儿与其母相恋、生子然后失散的全部经过;女儿转达母亲写在日记中的期盼、误会和怨恨。一共36章,洋洋43万8千多字。每章开始都是由父女俩的对话引出这一章的主题,然后以“情景再现”演绎和记述主题发生的过程与细节。这样的写作方式,让小说的结构铺陈宽阔而不零乱。几十个人物分别出现在小说的各个章节之中,就像读者进入了现场一样,水到渠成且接续有序。这样写法,让故事的冲突明显而又不觉突兀。失散的一对恋人,在同一座城市就是没有办法再相见,不可能发生的事,在书里理所当然地发生着。这种有嚼劲儿的冲突,几乎每一章都能让读者享受。这种写法,让文学语言既有文彩又接近口语。小说主人公郑东杰父母写给郑东杰关于东杰与文澜非婚已孕如何解决的信,以及东杰表叔表婶为他解难的对话,活生生的家长里短,精道而不失文雅。《红杉树下》是一部方便阅读,既可以一般理解作为回望从前的一则故事而欣赏;更可以深层理解,从中发掘和感悟社会发展的惊涛和暗流。

剪裁适度

知青的故事及小说,之前多是当过知青的作者们的叙说,而《红杉树下》的作者陈德民先生并没有插队知青的经历,他在浩瀚的知青故事基础上加工塑造出的这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是先生把握了纸媒传播特点的结果。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环境下,用小说形式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既要有教化的作用,又要有吸引读者的魔法,这是对作家的折磨和拷打。陈德民不但承受住了,还剪裁出了合适的尺码。

书中的各个章节都有郑东杰、文澜的话题,这是小说的主线;书中的好人,大队马支书、生产队秦队长、公社陈书记、还有爱蓝球的县委周书记,一个也不多;坏人或者说教养不好的人,知青许明松、生产队长赵刚和公安助理,一个也不少;

故事的采撷,除了主角,乔玲被奸后屈从;弹棉匠被“天道酬勤”及他的恋情始末;戚卫东与刘学卿的爱情的不可能而最终功德圆满。

粘合剂的选用,是小说的一个特色。书中贯穿始终的海州大调,在一些特定场合总会出现。海州大调在苏北地区是有原型的,它应该具有非遗项目的特色。这一段一段出现的海州大调,承启和抒发着作者心中的激越。也显示出了作者应景作词的不凡功力,词的寓意、词的韵律增添了作品的色彩。使作品像一棵高大茂盛的红杉树,既有枝蔓,又有根系,因海州大调而使它们更加和谐地融为成一体。

故事好听

《红杉树下》的大故事是主人公的爱情悲剧,故事的进展过程几乎是一波三折,男才女貌、相亲相爱、怀孕生子,人生基本的生活要素,在作者笔下,因环境、礼教等条件的限制,本来可以一双儿女四口之家安静生活的老百姓的日子,他们得到的是四人分三地,失散三十五年,最后的团聚竟是在女主角的弥留之际。“事物发展的必然,而这种必然的不可能实现,这便是悲剧”。这个故事不同于世俗的男女间的爱恨情仇,它融入了太多的社会因素,是普通人无论如何也冲不出去的羁绊。

弹棉匠赵树森的聪明、勤奋和追求美好的心性,作者笔下的他很有特色。他是个因偶然撞见母亲被压在伯伯身下受着凌辱时,似懂非懂的年龄因此愤而离家的流浪儿童。经历了许多年苦难,因为进入不了正常的社会圈内,很难获得真爱甚至没有户口。最后被要求改姓做张家的上门女婿,倒也落得个心虽不甘,人还能有了个家室的结果。

女主角文澜当代课老师,大雨天远道送学生过河,掉入河沟浑身湿透,善良的女村民让她换衣并留宿自家。女村民让文澜和自己睡在一起,让自己的老公睡在同一间屋内的另一张小床上。基干民兵出动了,公安助理威风了,扣他们一个伤风败俗的帽子。这个故事明显贬斥了当年的一些事的丑恶和一些人心的扭曲。可是作者一个不字也没说,让读者通过阅读就可明辨是非。

文字优美

书中的文字,从章节的命题就工整干净,四个字提纲挈领了每章中一两万字的内容,其中的:爱的心语、情非得已、花的心跳、人生平台、青春孽债、小曼招婿、十年寻子、重逢悲歌、初心依然,这些标题,也都是耐人寻味,引人入胜的诗一般的文字。陈德民是作家更是诗人,他的1280行七言长诗《印象南京》代表了他在诗词创作上的成就。诗人的明显特征,窃以为是要有足够的情怀和无边的意境。在这部小说的文字里,我读到了先生与书中情节相匹配的诗情画意:“此时,太阳已经落山了。刺骨的寒风拂在脸上像砂纸磨着皮肤一样难受。”“晚霞开始布满了西边的天际。天空好似一张画纸,让晚霞这枝神奇的画笔在上面肆意挥洒,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乡村晚景图。夕阳慢慢地从地平线上消失了,周围的光线也慢慢变得模糊。”“月亮已经爬上了天空。像一个含羞的少女,一会儿躲进浮云,一会儿又撩开面纱,露出娇容,整个世界都让月色浸成了梦幻般的银灰色。”“‘粳稻远弥秀,栗芋秋新熟。这是大自然对农民最好的馈赠,人人疲惫的脸上都洋溢着喜庆。”“汗水在背上肆意地滚落,随着两人臂膀的挥挪和身躯的摆动,金色的光影在他们汗如雨下的背上闪动着。一幅夕阳下堆草垛的画面,金色的夕阳,金色的草垛,金色的汉子”“路边的树木缓慢地向他们的身后移去。很多树丫上被喜鹊衔草结了一个个鹊窝,成了喜鹊们四面通透的独栋别墅。不时有喜鹊飞上去喳喳鸣叫,好像在向行人炫耀着安居乐业的幸福与快乐。”“你文澜是我穷极一生也不可能做完的一场梦,而我郑东杰则是你一念之间就刮过的一阵风。”读着这样的句子,你就感觉在读诗一样的文字,诗一样的小说。

思想深邃

中国知识青年这个名词,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河南省委上报中央关于郏县大李庄读了书的23名孩子回到了农村,给家乡带来了文化和管理农村经济的一些能力的报告。毛主席批示“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知识青年在那里大有作为”。后来,从1962年开始,究竟出于什么原因,大量的城市学生上山下乡,这就是德民在《紅杉树下》提出的议题。不要把一个历史事件不作仔细研究之前就冠以简单的好与坏。作者有思考但没有说教。作者告诉读者,学生们在乡下是有成绩的,比如改善劳动方式,因为有文化;学生们在农村也是有贡献的,比如改变教学模式,因为有思想;学生们对世俗的东西敢于冲撞的,比如文澜不屑公安助理的调戏,因为有眼界。作者对农村最缺文化的现象,感受刻骨铭心,书中郑东杰一次一次对农业生产、科学种田及团支部的管理上的建议和成功实践,其实是作者对农村急需文化知识的一种认知。

可是,为什么知青上山下乡只能维持十几年,为什么十几年间还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作者是认真思想过的,下面的一段被我稍稍整理了的书中的文字,可以读出作者思想的火花。“插队知青,插队,插到人家的队里。就像一根针扎进肉里。当一根针扎进人的肌体时,本能的反应就是将它尽快拔出来。你插进人家的家园,给人家造成不快。人家的林,人家的地,人家的先进名额,你插了进来,就要被你分走一部分,人家怎么会高兴?你是外来户,你是从别处插进来的人,人家自然会排异,最终要把你们这些插进来的挤出去。

那个特殊年代和当时发生的那些事,在作家们的眼里怎么看?迄今我读过的这类文字,要属《红杉树下》把握拿捏得恰如其分,我认为绝大多数经历过和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都能接受。文澜父亲因说了几句维护孔子形象的话,就被打成了反革命,这是莫须有;六朝古都南京的街巷名称,被改得不伦不类,以至于主人公郑东杰家的收信地址郑东杰本人都无法确定,这是荒诞。可是陈德民只说了现象,无意,也知道无用,无须再多说什么,这是一个作家的涵养。是不是可以说,这里有点曹雪芹老先生著书的遗韵。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战争阴云密布,国民经济停滞,沿海地区企业大规模西迁开始三线建设,城市岗位无法安置大量的待业青年,而农村又由于缺乏有文化的劳动者,影响农业的发展。这一切怎么应对?

几十年后的改革开放,需要胆识,需要知识,需要耐力,正是那年月上山下乡的知青们担纲了重任。弄潮儿是他们中的佼佼者,大批忍辱负重的则是广大返城的知青们,他们耐得住清贫,很多人还经历着下岗、创业的阵痛,但他们家国情怀深沉,无怨无悔地为囯家尽绵薄之力。就是这一代最勤奋的人,支撑着国家的进步和发展。这应该是认识知青现象的基本思路。农村的发展道路怎么设计,仍需注入足量的知识,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着这份急切。第14章《为农献策》中平静的描述,这是在对一个历史事件用立体视觉进行观察的效果,是作者的水平和修养的体现。郑东杰们,改变了山乡背粪“祖宗背过,老太背过,老爹背过,父母背过”的历史,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拓展了种植面积。一个良性循环,因知识和智慧而开始。

性爱高尚

《红杉树下》对知青恋人中性爱的描述,独具匠心,没有丝毫的淫秽,只有健康和幸福。

年轻的少男少女们离开父母与同龄人同吃同住同劳动,水到渠成产生的恋情,在作者笔下如春笋破土,如春燕衔泥。既美丽大方又圣洁内敛。

男女交欢的情景,比喻得既不生涩又不露骨,但绝对写的是成年人清楚的神圣的时刻。

“郑东杰开始了一次即将远离的探索之旅……直到后半夜,风雨才渐渐平息,文澜被潮水冲到岸边的浅滩上,四野一片寂静。”这是郑东杰与文澜在一起的最后一个夜晚,文章在这里是他俩共同知青生活结束的节点,隐寓了两位主角后来感情生活的苦难,是悲剧高潮之前的序幕。很值得仔细地品味。

作者还对爱给予了这样的文字:“天地之间,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相遇,这是一件多么值得珍惜的事情。谁曾料岁月悠悠,人生无绪,本以为以后的路还很漫长,却不知以后很长的路也会戛然而止,甚至相见无期。人生的错过就是如此,一刹那便是永远。”

故事围绕女主角在推进,作者的金句接二连三地涌出,这些出自作者心扉的话语,对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不说有醍醐灌顶之用,至少有醒脑启迪之工。再摘录一段:“她与郑东杰相爱以来,才理解‘性是一件如此美好的事情,与占有无关,与堕落无关,与隐讳无关,与罪孽无关,甚至与欲望无关。她只想将自己全部奉献给郑东杰。”多么美好的思想,多么善良的女性!

地气浓郁

陈德民的简历告诉我们,他出身于苏北农村。中国农民养育了中国的世世代代,是一个英雄的群体。农村的落后,农民的苦难,又使这片土地充滿着神秘和智慧。如今有不少“吃饱了撑得慌的人”专门去欣赏贫穷和落后。今后这又可以省点事了,认真细品陈德民这部《红杉树下》,苏北农村的缩影就在你的眼前,就在你的脚下。

书中有老屋、昏鸦,书中有山岭、河岔,书中有终年少有的荤腥,书中还有千万年不曾明显变化过的田亩和枝芽。

生产大队组织劳力集体偷伐林场的树给知青盖房;被跳蚤咬得没招没落的知青们,就是不理解这些小虫怎么不咬当地人;不同场合作者如数家珍的多款农家菜,再几两桃林酒,这就不枉到这世上走一遭了。书中真实、浓郁的生活气息,让阅读者如身临其境般的陶醉。

穿插书中的十九段海州大调,那些词娓娓道出,有作者对家乡的眷恋和赞美,也有他对改变农村面貌的希冀和盼望。你或许会被你抽象出来的山乡美景陶醉,又或许你对农民的愚昧而唏嘘,你还一定会测隐农民世世代代的不容易。不管你眼下是什么身份,读《红杉树下》之后,你会喜欢上苏北的那片土地,你可能还会从此善待中国所有的农民兄弟。

文行至此,我还有许多想说的话,也还想再在这篇文章中再挤进去陈德民书中的美妙。喧宾夺主了,作罢。

《红杉树下》为什么这么打动我?我现在的答案是:因为作者陈德民先生集文学领域的诸家于一身,他读过的文字太多了,所以他的学养与仅是作家的人绝不一样。作为我们,我们可以挑三拣四地选读精致的文字,而德民先生是没有选择的。他要扶植许多新人,他要修改编辑不美丽的文字,这就是德民先生文笔过人的一个原因吧?

我认为,《红杉树下》可以走红了,放下手机捧上她,老知青们,老知青的儿女们,有威望的当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老知青,还可以让自己的孙辈知道一点自己激情奔放的从前。

责任编辑:刘波

猜你喜欢
知青
致知青岁月
知青下乡40周年感怀
郏县知青文化的形塑与延续
我和我的那些“知青小说”
把根留住
知青,一个时代的符号
知青博物馆:激情燃烧的岁月
李姐和她的湖南知青网
侯隽在建“知青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