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思辨能力培养的课语整合式教学(CLIL)内容模块构建

2020-08-13 06:51彭悦陈丽华
文教资料 2020年14期
关键词:学术英语

彭悦 陈丽华

摘    要: 目前学术英语课程主要关注学术体裁中涉及的语言形式、交流规则、表达方法等,传统内容设置对学科知识的关注度不够,不利于学生进一步在专业和工作领域进行外语交流和沟通。在语言课程规划中,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同等重要,课语整合模式(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简称CLIL)是整合学科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习者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同时教授相关学科知识,鼓励学生发展思辨能力。在实际应用中以CLIL为框架构建、规划学术英语的内容模块,是进一步增强学术英语在各专业适应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学术英语    思辨能力发展    课语整合式教学

起源于欧洲的课语整合式教学模式(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简称CLIL)是一种具有双重教学目的的教育模式,在CLIL的模式中,内容学习与思维培养通过语言互动得以实现,语言技能在对内容的思考和理解中得到巩固[1](543-562)。由于CLIL的灵活性,以及各国的社会环境、师资建设、学生语言水平等各因素之间的差异,单一的教学模式并不适用于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CLIL的具体实施程序需要结合各高校的差异化教育目标进行评估。本研究旨在探索如何基于CLIL的框架,以培养思辨能力为目标,进行合理、可行的学术英语内容模块设计。

1.学术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思辨能力

1.1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随着学科交流的频繁和英语使用的国际化,单纯的外语型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作为一名大学生,具备用英语从事所学专业的学习、研究和交流的能力,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2](9-16)。当前中国大学公共英语课程仍然以通用英语教学为主,对比学术英语课程,以往的通用英语过度注重基本技能训练,忽视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另外,由于看不到语言技能与未来职业发展之间的联系,学习者逐渐丧失兴趣,近年来大学英语课时在全国各大高校的课程编排中不断缩减,从侧面反映出当前大学英语旧有教学模式已逐渐不能够适应大学专业的多样化需求。在以往学习方式已经不再有吸引力的情况下,有必要重新界定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目标,大学英语教学从单一的通用英语向“通用英语+”型逐渐过渡,是不可避免的趋势。“通用英语+”型主要可分为三部分:专门用途英语、跨文化交际和通用英语[3](2-4),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简称EAP)是专门用途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培养新时代人才的5C能力: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交流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团队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创新能力(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和跨文化交际能力(Cross-Cultural Competence),是当代大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必须具备的学术素养,也是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因素[4](83-93)。

1.2融合思辨能力培养的CLIL课程:学术英语发展的新视角

思辨能力是个人对现象和事物的评断,要求对现象和事物有独立、综合、评判性的见解,且有分析、思考、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术英语课程培养的5C能力当中,思辨能力一直是多年来各学科教育的最终目标,如何依托合适的课程模式发展思辨能力,是学术英语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学术英语和以往的通用英语教学有所区别,但从培养语言能力这个目的来看,学术英语和通用英语并不矛盾,从通用英语向学术英语过渡,具备可操作性。从长远发展目标来看,學术英语培养的思辨能力是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和学术素养的核心[5](70-77)。外语教育要面向未来,在思辨能力培养上实现根本突破[6](1+23)。目前学术界曾就思辨能力培养的评估标准和课程设计等展开了讨论,如思辨能力评估[7](19-23)[8](24-28)及以思辨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改革等[9](4-9)。近年来,相关研究证明CLIL灵活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根本途径,CLIL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内容能够进一步解决学术英语课程于各学科学习者中普遍存在的适应性问题。

2.CLIL的广泛适应性

2.1CLIL广泛适应性的利与弊

CLIL的核心理念是:语言作为一种发展性技能必须伴随内容学习、认知提升而发展。CLIL的教学主要涵盖四项内容,即内容、交际、认知和文化(Content, Communication, Cognition, Culture),完整的CLIL模式根据语言和内容所占比重的不同,可提供五种学习模式:基于内容的外语课程、学科话题性课程、学科整合性课程及比较分析课程和跨课程项目[1](39-50)。外语教师可与本校学科教师进行跨学科合作,共同设计教学计划,并灵活配置这5种模式。CLIL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将“语言”与“内容”合理分配,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这种语言教学模式一定程度避免了学习者对以往学习模式的倦怠情绪。

此外,CLIL的灵活性赋予语言教学更多的规划和设计空间,作为一种融合学科能力和语言发展的教育模式,CLIL的学科知识教学和语言教学是相辅相成、彼此关联、互相促进的关系,在不同的教育背景之下,CLIL随之展现不同的课程设置。CLIL的特点是语言教学应从学习者的实际认知需求和水平出发,因此,课程设置不宜机械地复制各种案例,并无适合所有学习者水平的某种万能课语整合教学模式[10](28)。CLIL这种广泛的适应性一方面让教育者可以充分结合教学实际进行课程设置,另一方面增加了执行具体教学的难度。

2.2CLIL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路径

CLIL的教学发展重点不仅是将学科内容和语言能力简单结合,而是多方面、多层次整合语言技能和学科能力的学习,一般来说,CLIL的课程规划必须经过以下步骤:1)选题并确立与之相关的主要学科和语言内容;2)寻找CLIL课堂上将要使用的材料(教科书、音频、视频);3)整理和改编材料;4)选择合适的课堂活动;5)向学生详细说明课堂教学的程序[11](715-724)。这5个步骤都需要依托合适的教学内容实现,由于CLIL以适应学习者的多样性需求为课程设置的出发点,进一步来看,要构建适合学习者需求的学术英语课程,必须在选择、设计内容模块上有所规划。

近十年来,CLIL的相关研究大多关注CLIL模式如何指导各学科课程的规划,研究发展有两个阶段,前期大部分以理论探索为主,如米保富(2015)[12](35-41)和盛云岚(2015)[13](140-144);后期多以双语教学中CLIL的具体实施为主,如夏蓓蓓(2018)[14](111-119)、钟含春(2018)[15](99-108)和沈克华(2019)[16](68-74)。除了以上以学习者作为讨论对象的研究以外,另一类则多关注教师对CLIL框架教学的适应,如李丹凌等(2016)[17](247-250)和周晓梅(2018)[18](61-68)。CLIL灵活的教学模式将学习者的具体需求考虑在内,为同时发展学科能力和语言能力奠定了基础。目前,已有学者探索如何采用内容教学法结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如齐曦(2015)[19](16-24+90-91)和张莲(2019)[20],本研究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如何基于CLIL模式,以培养思辨能力为导向,从设计目标、选择策略、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四个方面构建学术英语课程的内容模块。

3.依托CLIL模式的学术英语教学内容模块的构建

3.1学术英语的内容设计目标:发展思辨能力

一直以来学者对于思辨能力有各式不同的定义,厘清思辨能力的内涵,是开发学术英语内容模块的必要前提。思辨能力的培养是学习者的智力训练过程,包含六大核心能力维度[22]。第一大核心能力是解释,解释是对信息进行分类,如陈述问题、提炼主题和确定观点等;第二大核心能力是分析,如思维的探索和论据的分析、辨别事物之间的差异等;第三大核心能力是评估,如判断信息和来源的可信度,以及对经验、状况或者意见的分析和研究;第四大核心能力是推理和假设,如思考论据、提取意见和得出结论;第五大核心能力是说明和描述,如有组织、有逻辑地清晰表达论点和想法;第六大核心能力是自我调节,如对观点的分析、处理和反思,并进一步提出挑战性的问题。

综上所述,针对培养思辨能力设计的教学内容,应尽力涵盖思辨能力的六大核心维度,CLIL的课堂对教师自主性的包容力是学术英语实现思辨能力培养目标的基础。CLIL主要借助学科知识的设置实现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在教学中引入思维技能和问题解决模式等手段,让学习者深度参与精心挑选的内容学习当中,由此创造适合发展语言能力和增进学科知识的环境。在进行CLIL教学材料和内容设计时,课程模式并无硬性规定[22](15-33),对设计者来说,更重要的是关注教学内容和材料具备的特点、功能和作用,以CLIL為框架进行学术英语课程设置,更能以学习者为中心,将发展思辨能力的教学建立在尊重个体、包容差异的基础上。

3.2学术英语教学内容定位策略:以学科知识的学习发展思辨能力

学术英语是高等教育中通过语言学习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学习形式,通常更关注学术体裁中涉及的语言使用和交流,虽然培养的思辨能力弥补了以往大学英语教学只注重语言的工具性这个短板,但当以发展思辨能力为教学目标时,教学内容的设计须以服务此目标为原则,具备一定的思辨性。依托CLIL框架进行思辨能力培养的学术英语课程能提供更多的教师自主性及实行更多元的能力评估方式。因此,在构建学术英语内容模块时,教学材料应具备以下特点:与学习者的专业相关、具备丰富的形式和多元文化的视角,并能够启发学习者进一步探索思想和观点。

其次,依托CLIL框架的学术英语教材料设计应在发展语言技能的同时重视学科知识的学习。在学术英语课程中实施CLIL模式,设计内容模块时除了以发展思辨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外,还需要遵循CLIL的教学材料设计原则。首先,由于通过学生任务和教师引导整合了学科知识和语言技能,CLIL充分考虑了学习者的差异和需求,教学内容的挑选和设计绝不会是扁平化的。在欧洲实行CLIL的学校,教师更倾向于根据学生水平和学科需求选取合适的教学材料设置课程。其次,Coyle (2010)[23]界定了三个CLIL教学内容包含的能力培养范围:1)语言技能的学习;2)学科知识的学习;3)语言技能和学科知识相互促进,迈向更高认知能力层级。单一模式的CLIL并不存在,但不同的模式有共同的基本原则,即内容和语言学习是一个整体,这种模式允许教师利用合适的教学材料,引导学习者发展语言和认知技能,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学科内容知识都是设计教学内容模块围绕的中心。

3.3学术英语教学内容规划策略:以多样化教学材料发展思辨能力

以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内容选择的标准是能够将思辨能力培养策略实际运用于课堂中,有利于教师做出正确、有效的引导。高校学术英语的课程主要为阅读、写作和演讲,目前使用的教学材料以文本为主,忽略学习者的个性化,依托CLIL的学术英语课程更能以学习者为中心,经过细分化配置,对不同学科所需的文本和体裁进行合理规划,可形成针对特定学习者的不同教学材料。此外,在思辨能力发展过程中,课程规划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教学材料向学习者展示如何澄清问题的本质、收集相关信息、评估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分析信息得出结论及有逻辑性地表达这些结论,基于CLIL框架的学术英语内容模块能更好地在每个步骤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材料,鼓励学习者批判性地阅读、表达和写作,形成一定的思考体系,并应用在学科知识学习当中。

另一方面,高质量的教学材料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设计中起到关键作用,CLIL整合内容和语言的模式除了针对不同专业的学习者设计教学材料外,还能更好地改进以往学术英语教学材料贫乏的问题。依托CLIL模式的学术英语教学内容在尊重不同学科的教学目标和科目知识的同时,首先必须注重教学材料在学习者群体的适应性,教学材料是否符合学习者的兴趣、文化背景、认知和语言水平至关重要;其次,多元化、多样性的教学方法、课堂任务、视觉效果在内容设计时应考虑在内;而对于学术英语教师来说,则应关注教学材料的获取、改编、创作是否具备可行性、是否具备课堂上的可操作性。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培养思辨能力是学术英语课程设置的最终目的,教学材料则是学术英语结合CLIL模式发展思辨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学材料的应用须包含解释、分析、评估、推理、自我反思各学术活动的执行,才能给予教师正确的指引。

3.4学术英语内容模块的课堂活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发展思辨能力

学术英语课程中的教学材料涉及的思辨能力培养内容,仍需课堂活动配合才可完成。CLIL更具交际性、自主性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让基于CLIL框架的学术英语课程更广泛适用于各专业的学生。就思辨能力的发展而言,CLIL模式的课堂教学自主性很强,虽然有利于教师根据课堂需要随时展开思辨能力培养模式,但对于不具备教学资源和环境的教师来说是重大的挑战。因此,在设计依托CLIL模式的学术英语教学内容时,在充分考虑教师的自主性的前提下应有相关教学活动的指引。无论是写作还是演讲,学术英语课程大部分都与文本有关,在分析和提炼文本时,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解构、描述、评价相关信息,但在发展思辨能力的过程中,这些抽象活动需要各学科背景知识的支撑。CLIL对于学科知识重视,基本弥补了学术英语课程中学科知识运用不足的缺点,对课堂自主性的提倡及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解决了学术英语抽象文本分析过多的问题。

其次,多维度、多层次定义的思辨能力,最终可归结为深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运用推理能力和逻辑探究得出结论的能力。早期的学术英语课程提供的课程内容和学科知识并没有联系,导致语言水平相对较低的学习者在课堂互动中产生焦虑,相对来说,CLIL的模式能够适当引导这部分学生先从学科内容切入,再关注语言技能,这种以学科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的模式,有利于教师提出学科相关问题,让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推理、解释、反思的过程当中发展。这种以问题为主导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是目前实行CLIL模式的可行性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查找、分类信息,对观点进行反思,提出问题并获得可行的解决方案,是课堂上学生可以参与的最直接、最真实的活动。通过课堂上对问题的设计、规划和评估,依托CLIL的学术英语模式将思辨能力、内容知识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理解学科知识的基础,让每个学生都有知识输入的切入点。

4.总结与启示

学术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在科学研究中熟练使用英语进行学术活动,在语言技能训练上多偏向语篇分析,虽然比以往的英语课程更具灵活性和实用性,然而对于大部分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须达到一定的语言水平才能很好地驾驭阅读、分析、描述、解释学术体裁的技能。如果学术英语长期局限于关注学术体裁文本的分析和学习,并以单一标准界定语言水平的高低,课程提供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活动将逐渐不再适合各专业学习者的实际语言需要。另外,在大学课程的高年级阶段,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在进行系统性的专业知识学习时,学习者会不断遇到新的文本体裁类型和交流形式,学术英语课程模式教授的一般性学术文本体裁解析能力已不能应对各学科知识相关文本的学习。因此,在高等教育阶段,学术英语课程依托CLIL模式进行发展和构建,有利于从整体上培养学科知识和语言技能,为今后应对更复杂的外语交流场景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Coyle D..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Towards a Connected Research Agenda for CLIL Pedagog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2007,10(5).

[2]蔡基刚.中国高校学术英语存在理论依据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16(01).

[3]王守仁.谈中国英语教育的转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03).

[4]蔡基刚.再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通用英语和学术英语[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5(04).

[5]蔡基刚.外语教学、二语教学、国际通用语教学?关于英语教学“一条龙”外语教育模式[J].当代外语研究,2019(04).

[6]孙有中.外语教育与思辨能力培养[J].中国外语,2015,12(02).

[7]文秋芳,王建卿,赵彩然,刘艳萍,王海妹.对我国大学生思辨倾向量具信度的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1(06).

[8]刘航,金利民.英语辩论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05).

[9]孙有中,刘建达,韩宝成,査明建,张文霞,彭青龙,李莉文,孙旻.创新英语专业测评体系,引领学生思辨能力发展——“英语测评与思辨能力培养”笔谈[J].中国外语,2013,10(01).

[10]黄雪萍,左璜.课目与语言整合式学习模式的兴起、课程建构与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3(11).

[11]Moore, P., & Lorenzo, F.. Adapting Authentic Materials for CLIL Classroom: An Empirical Study[J]. Vienna English Working Papers,2007, 16 (3).

[12]米保富.内容与语言融合型教学研究的新进展[J].现代外语,2015(05).

[13]盛云岚.学术英语的语境化教学——欧洲CLIL模式与美国社区大学发展性课程的启示[J].外语界,2015(05).

[14]夏蓓蓓.国家级高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中的交际分析——CLIL 4Cs教学框架在课堂中的应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1(02).

[15]钟含春,范武邱.CLIL模式对英语专业学生写作焦虑影响的定量追踪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41(04).

[16]沈克华.国际经贸人才创新应用能力培养探索——基于CLIL實践与效果检验[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9,26(03).

[17]李丹凌,强海燕.欧洲新兴课目与语言整合式学习教师能力建构和培养研究[J].高教探索,2016(09).

[18]周晓梅,蒙毅.欧洲语言教师教育及其对中国少数民族双语师资培养的启示[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06).

[19]齐曦.大学英语转型背景下“学术英语”课程模块的构建[J].外语界,2015(06).

[20]张莲,李东莹.CLIL框架下语言、思辨和学科能力的协同发展[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9,2(02).

[21]Facione, P., & Facione, N.. The Holistic Critical Thinking Scoring Rubric[M].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1994.

[22]Mehisto, P.. Criteria for Producing CLIL Learning Material[J]. Encuentro, 2012(21).

[23]Coyle, D., Hood, P., & Marsh, D.. CLIL: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M].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基金项目: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大学英语精读课程课语整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与探索(项目号:JXGG201617)2016年度广州美术学院本科质量工程项目。

猜你喜欢
学术英语
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路径分析
以学术英语为新定位的大学英语教学转型问题的对策研究
在中外合作大学办学进程中推进语言与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