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晓花
【关键词】他莫昔芬;米非司酮;围绝经期;子宫肌瘤
【中图分类号】R7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6-0167-01
子宫肌瘤作为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发生在围绝经期女性人群,临床认为,该类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雌激素水平异常所致,并与疾病的发生呈现正相关。当女性一旦进入围绝经期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降低,此时,发生子宫肌瘤的几率也随之降低。临床上对于并无手术指征的患者来说,通常采取期待和药物的治疗方法,期待疗法需要长时间的随访,对于患者来说,绝经后可能存在复发的可能[1-2]。因此,临床上主要采取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米非司酮和他莫昔芬作为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药物,具体用药方法和效果见下。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共98例。研究时间:2018年9月到2019年9月,将其按照抽签法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组49例。其中,单一组年龄为42~52岁,平均年龄(48.52±4.84)岁;病程9~25个月,平均病程(17.2±6.8)个月。联合组年龄为42~54岁,平均年龄(48.84±4.69)岁;病程9~27个月,平均病程(18.6±7.2)个月。纳入标准:①经诊断,确诊为围绝经期子宫肌瘤;②肌瘤体积并未超过5cm;③并无手术指征;④存在手术禁忌症。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功能障碍;②3个月内接受过药物治療;③依从性差。两组可比,P〉0.05。
1.2治疗方法
单一组行米非司酮治。与经期结束后,口服米非司酮(生产企业: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50003),每次10mg,每天1次。连续服用3个月为一个疗程。
联合组行他莫昔芬+米非司酮治疗。服用米非司酮的剂量和频率与单一组完全相同,加服他莫昔芬(生产企业:山东健康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2925)联合治疗,每次服用10mg,每天2次。连续服用3个月为一个疗程。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性激素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χ2检验,计量数据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
联合组治疗有效率44例(89.80%)与单一组39例(79.59%)相比并不明显差异,卡方值=1.968,P值=0.161,P〉0.05。
2.2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
治疗前两组性激素水平基本相同(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性激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比对[(-x±s)]
他莫昔芬作为一种新型的抗刺激素药物,与雌二醇竞争雌激素受体,并与其受体形成稳定的复合物,进入细胞核内,利于调节DNA的表达,对于瘤体生长的抑制效果明显。米非司酮作为一种新型的强孕激素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现代药理学显示,米非司酮的应用,能够调节孕激素的受体活性,对于子宫内膜孕激素的敏感性发挥出抑制作用,同时,有效阻止子宫内膜细胞的分离。此外,米非司酮还能够促进子宫内膜细胞的消亡,对于局部炎症反应的缓解效果十分显著[3-4]。经过分析,得出以下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44例(89.80%)与单一组39例(79.59%)相比并不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性激素水平基本相同(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性激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因此可见,他莫昔芬+米非司酮联合治疗,有效调节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更加利于获取理想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对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给予他莫昔芬+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对于性激素水平的改善效果令人满意,值得临床肯定。
参考文献
[1] 陈琰.他莫昔芬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影响分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5):76-77.
[2] 魏永勤.他莫昔芬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01):73-74.
[3] 胡小婷,刘婷.他莫昔芬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6):166-167.
[4] 张同美,李会荣.他莫昔芬联合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疗效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药物评价研究,2018,41(04):603-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