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由此,信息技术的教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简单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然后以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为例,提出了优化教学方式、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加强师生互动及培养学生兴趣等优化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4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22-0020-02
引 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模拟一些危险的物理小实验,也可以给学生放映一些视频影片,营造课堂的气氛等。总之,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为教育教学的变革提供了方向,而依托于“互联网+”这一时代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也同样应该受到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的重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优化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使学生切实学习到相关知识并加以运用。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教学方式也更加多样化。通过各种互联网工具,学生能够自主搜索相关的学习资源,从而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1]。在互联网高速发展及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方法上都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改革,但现阶段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学校重视不足
初中信息技术虽然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优化,但是对于学校、家长及学生而言,其仍然同以往一样,不属于必修课程,也没有被列入中考的考核范围,因此学校、家长及学生都不重视这门学科。
对于学校而言,升学率是重中之重,而学生成绩的提高则是学生、家长及学校三方共同的目标,因此在课程安排上,有的学校一星期只安排一节信息技术课程,而部分教师为了留出更多的复习时间,甚至占用信息技术课程时间进行习题讲解。对于学生家长而言,由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并不列入考试范围,他们普遍认为这门课程并不重要,也更希望孩子能花更多的时间在其他课程上,进而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而对于学生来说,在大部分情况下,他们的学习处于“被安排”的状态,自然也对这一门课程不太重视。
2.学生学习时间不足
在“互联网+”环境下,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相较于小学的课程任务,初中阶段的文化课增多,任务也更繁重,学生在文化课上花费的时间也越来越多。随着学习任务的增多及学习难度的加大,学生的学习时间越来越长,相对来说花费在其他课程上的时间就会不足,尤其是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学习压力重,文化课的课程安排非常紧密,因此无法抽出多余的时间进行系统化的信息技术学习。
此外,部分学生会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完成其他学科的作业,或者利用少有的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放松,选择玩游戏或看视频,而不是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2]。
3.教学创意度和积极性不高
由于学校和家长对这门课程的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在教学时的积极性也就不高。现阶段仍有一些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只是为了应付学校及教育局领导的检查,因此,教师在上课时也只是照本宣科讲解理论知识,有的甚至不会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练习,也不会进行技术操作上的指导,教学观念老旧,教学质量低下。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常常会被其他学科占用,学校对此又不重视,使得这一课程的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对信息技术课程进行系统的讲解,也不会花心思去钻研、优化相关学习内容。由此,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上的内容通常都会大大落后于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这就导致学生对此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优化策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优化,信息技术教学也应该进行优化。有些地方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开设信息技术教学,但基本处于最简单的认识计算机的阶段。大多数地方到了初中阶段,才会对电子计算机的组成、构造进行系统的阐释,并加入一些办公软件等知识的学习。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十分重要,应当不断优化。
1.改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方式侧重的是教师的教,而教师主要是将教材中的内容传达给学生,学生通常只能被动地接收教师的讲授,没有实践的机会,因此,学习效率普遍不高。另外,信息技术课程注重的是实践操作能力,教师一味地讲解理论知识,不仅使课堂比较枯燥无味,也不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例如,在教学“信息的获取和管理”时,与其浪费口舌去讲解信息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得的,又是运用什么系统进行管理的,教师还不如直接打开一个网页,输入一些关键词进行搜索,从而获取相关信息;或者在信息技术课上,引导学生直接打开网页或者文件夹进行信息的检索和获取,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信息获取的方式,从而理解所学内容。
又如,在讲解“认识计算机”这一章节时,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解计算机的构成包括硬件和软件,等等。单纯根据教师个人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因为学生不仅需要对教师讲解的“主机”“键盘”等知识进行记忆,还要记忆各个部分的作用是什么,从而增加了学习负担,打击了学习积极性。对此,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将计算机的构成利用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向学生进行展示,也可以让学生到机房认识计算机,通过上机操作使学生更直接和深刻地理解相关知识。
另外,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更新换代速度飞快,一些基本的计算机知识逐渐变成了“常识”,完全可以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掌握,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情,对这部分内容进行适当的优化,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例如,“走进信息世界”“管理计算机”等内容,学生完全可以结合已有知识和所处的环境,将教材中的内容嵌入现实生活中,通过学习资料的自主查找和分享,将虚拟和现实结合起来,从而理解相关知识。
2.注重实践,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相对于计算机硬件而言,计算机软件的认识和使用更加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教学设备建设,为每位学生提供上机操作的机会。信息技术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过于枯燥、死板,学生仅仅通过理论知识很难体会到信息技术的魅力。因此,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操作的时间。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之后进行实践操作练习,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还能提高上机操作能力。
例如,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中“设计应用文档”“数据统计与分析”“体验多媒体技术”“图片获取与加工”等单元的内容,实际上讲解的就是我们日常使用的Word、Excel及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的编辑应用。对于这部分内容,笔者认为,上机进行实践操作练习相比于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更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如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篇文章,用Word文档将文章打出来,并进行适当的排版。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打字速度,还能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切实了解和熟练运用“页边距”“行距”等工具。此外,教师也可以给出一次随堂小测试的班级成绩表,让学生运用Excel的功能制作成绩排名表等,让学生在操作中深入领会信息技术的实用功能。
3.加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除课堂上的理论讲解和技术指导之外,在课后,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建立群组,让学生在课后遇到问题时在群组中进行提问,这样教师不仅能进行及时解答,还可以定时在群组中分享一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内容供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进一步加强师生互动。
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学PowerPoint这一办公软件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这一软件,将语文教材中一篇课文的生词学习、文章脉络、思想感情等制作成PPT,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教材之外的相关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仔细预习,并标出预习过程中的问题,这样在教师讲解时就能更有针对性地听课,从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初中信息技术只是其中很小很基础的一部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初中生仍然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如仿真机器人、家庭管家等,教师可以先通过收集这方面的素材,简单讲解这些技术的原理,并且通过教材中“动画制作”“设计主题网站”等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自主完成小动画的制作,找到其中的乐趣,再引导学生进行选修部分“程序设计”“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基础”等模塊的学习,使其从中找到编写程序的乐趣和成就感,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结 语
在“互联网+”环境下,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也迎来了全面发展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相应的挑战。初中学生只有熟练掌握和操作信息技术,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更好地跟上时代的步伐。对此,学校和家长都要转变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看法,对这一课程予以重视,给学生的学习留有充足的时间;教师要提高教学积极性,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更新信息,钻研、优化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采取适当的方法转变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并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黄海燕.互联网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优化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09):140.
马建雄.“互联网+”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优化策略[J].学周刊,2020(20):64-65.
作者简介:李美华(1983.7—),女,江苏建湖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