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视角下资源型区域的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2020-08-12 10:47侯光明王俊鹏
管理现代化 2020年4期
关键词:资源型二者产业结构

□ 侯光明 景 睿 王俊鹏 石 秀

(北京理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

一、引 言

产业结构优化是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在全球产业调整、国内经济转型加速及资源环境约束凸显的现实背景下,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以产业结构优化带动技术创新,是我国主动适应新常态、顺应发展新理念的关键。对于资源型区域而言,产业结构优化是经济发展的必要路径,也是我国产业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关于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建立起创新驱动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内生动力机制,突出了技术创新对资源型区域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然而资源型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重问题交织,进一步加大了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的难点,使二者的耦合情境更加多变,耦合要素更加丰富,耦合过程更加复杂。因此,如何利用技术创新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如何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提升创新能力,如何实现二者的耦合发展,是资源型区域跨越发展瓶颈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不仅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二者本身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1]。虽然二者的关系研究备受关注,但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现有研究存在以下不足。第一,二者耦合的内在机理尚不清晰。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是受多种要素影响的系统变化过程,学者尝试基于经济学理论[2]、创新理论[3]、系统耦合理论[4]等分析二者的互动关系,一方面从要素流动[5]、消费需求结构[6]、跨国技术溢出[7]等方面阐明了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过程,另一方面从集聚效应[8]、产业转移[9]、产业演进[10]等视角剖析了产业结构优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但这只揭示了二者交互关系的存在性及其机制的作用过程,对二者耦合的内在机理缺乏实质性探索,忽视了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动态演化性质、系统性特征及二者耦合关系的整体性。第二,二者耦合存在偏差性。大部分学者认为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相互影响,并利用回归方程[11]、耦合度评价[12]等方法验证了二者的关系。事实上,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的要素十分丰富,学者们通常会将这些要素合并为一个整体,忽视这些要素的层次和性质,从而掩盖部分要素之间的作用路径和方式,造成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双向影响并不等同,存在偏差性[11、13]。第三,外部情境因素作用机理的研究不足。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是开放的系统,外部环境对二者及其耦合具有重要作用,且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也是对外部环境的一种适应性行为,尤其对于资源型区域而言,外部环境对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影响更为突出。现有研究逐步考虑情境变量,如引入环境规制[14]、金融深化[15]等变量,但这些因素往往作为前置变量,未能充分揭示出环境变量在二者耦合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针对如上不足,本文从系统视角出发,通过分析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的内在耦合过程,揭示出资源型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期为其提供更为合理的建议。

二、研究框架及相关假设

资源型区域资源开发的特殊性及资源的过度依赖性使其陷入了由粗放增长、产业单一、要素初级、生态恶化等多重问题构成的发展困境,且这些问题相互交织,牵一发而动全身,很难通过解决某一问题而实现资源型区域的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从系统视角出发,将资源型区域的创新发展作为一个系统,通过分析其结构与功能,研究结构、功能以及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和变动特征,从而调整系统结构,实现系统功能最优化。

本文以侯光明[16]提出的组织管理系统理论为基础。该理论认为组织管理系统是组织管理的载体,是由人主导的开放复杂巨系统,在环境、功能、结构的相互联系、影响下,决定了组织管理系统的状态。该理论坚持系统性思考、发展式研究,强调在组织管理系统运行过程中,各子系统间、子系统与系统间、系统与环境间相互影响,形成了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关系,为本文探索资源型区域的创新发展路径提供了具体的研究框架。本文认为资源型区域的创新发展是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相互影响、作用的综合结果,但其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动态复杂过程[13],涉及到各元素间的多层次、递进式作用。据此,本文通过将技术结构与产业结构作为一个紧密的耦合结构,分析该耦合结构及其功能的关系,来揭示资源型区域的创新发展路径(图1)。

资料来源:根据本文研究框架整理。

(一)结构耦合:技术结构与产业结构

技术结构内生于要素禀赋及其投入结构[17],是资金、人才等多种要素按一定顺序形成的结构;产业结构体现了不同要素在各产业(部门)间的配比及由此形成的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技术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作用,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变动取决于区域技术结构特征。通过调配不同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的总量及组合状况,打破资源产业对创新要素的低端锁定,使其在产业间重配,改变不同产业的产品布局和发展方向[18]。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改变意味着各产业间相对发展状况、规模、经济联系都有所变化,且不同产业的发展需求带动产业技术和创新资源需求进行相应调整,而某个产业的创新变革,会通过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传递给其他相关产业,从而改变技术结构。

(二)功能实现:技术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的效应

组织管理系统学认为,系统结构与系统功能相互影响,功能发挥是结构稳定的结果。因此,技术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紧密耦合,带来了技术功能与产业功能的优化,最终促进了经济增长。功能优化主要表现为技术结构、产业结构调整而产生的新效能。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耦合主要由“功能”来体现,且耦合功能的实现也是基于技术功能与产业功能的综合结果。一方面,技术创新通过三种效应影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分别是生产力功能导致的产业竞争、优胜劣汰的选择效应,绿色功能引起的产业生产方式和产品结构的生态化效应,以及由知识产出带来的根本性创新及创新扩散对产业的推动效应。另一方面,产业结构优化是技术创新的关键动力,因为产业优化功能会强化产业间的技术经济关联效应[19],在上下游产业及相关产业间形成创新循环,为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提供可能,具体表现为由集成化带来的创新集群优势、成果集聚优势等,以高度化与合理化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以及因产业专业化提高带来的创新需求倍乘效应[20]。

(三)环境调节

系统视角下,外部环境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已得到学者的普遍认同。资源型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的耦合是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动态过程。外部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放大耦合结构及其功能的作用,不仅能激活区域现有创新要素,还能吸引并聚集区域外的优势资源,放大区域的要素优势。且这种放大效应能改变产业内(间)的要素结构,使要素集中在优先发展的产业,使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化,进而利于整体功能实现。

综上得到三组假设:假设1:结构耦合有利于促进功能实现;假设2:资源型区域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的耦合有利于经济发展;假设3:外部环境在结构耦合与功能实现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图2)。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假设整理。

三、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一) 研究方法

考虑到多变量的系统性作用,本文主要采用面板回归模型来检验各变量之间的关系。首先利用耦合协调度来分析二者耦合的现状及特征,将不同变量综合起来;其次,通过面板回归模型验证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耦合的效应和外部环境的调节效应,能综合时间和地区因素,更好地揭示二者的耦合过程。

(二) 数据来源与变量测量

本文以山西为研究对象,作为资源大省,山西11个地级市中有10个为资源城市,资源产业产值占全省工业产值90%以上,能较好反映资源型区域特点。考虑到吕梁2003年才撤地设市,部分数据缺失,为保证数据完整性和连续性,本文选择2004—201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相关数据来源于《山西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并以2004年为基期,利用GDP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测算相关指标的实际值。

表1 指标定义及测度

(三) 结果分析

1.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的耦合现状分析

本文参照廖重斌[24]学者的研究,利用耦合协调度来测算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创新的耦合水平。并利用熵权法对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同时参考蒋天颖等[25]的研究,划分耦合协调度的层次(表2)。此外考虑到结构耦合与功能实现之间存在时滞性,图3a、3b、3c和3d分别显示了山西省各市2004、2008、2012和2016年结构耦合程度及滞后一期的功能耦合程度。

表2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与技术创新耦合发展评价标准

由图3可知,山西省各市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耦合呈现出总体向好、差异明显、个体多变等特征。总体而言,各市结构耦合协调度不断增长,由低度协调向中高度协调推进,具体表现为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的城市逐步增多。但各市耦合发展存在较高的不平衡性,如太原市结构耦合和功能实现水平均较高,大同市表现为较高的结构耦合和较低的功能实现水平,忻州、吕梁市则拥有较高的功能实现水平和较低的结构耦合水平。此外,个别城市耦合水平的变动性较大,如阳泉市由结构耦合及其功能实现由双低阶段逐步过渡到双高阶段,而吕梁市、大同市则表现为由2012年的高度协调水平向2016年的低度协调水平倒退。

资料来源: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山西统计年鉴、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利用相关指标测算整理。

2.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耦合及其经济效应分析

根据组织管理系统学,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耦合是围绕结构耦合及其功能实现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综合效果,其功能实现取决于结构耦合水平。因此,本文通过检验结构耦合及其功能实现,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技术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耦合的经济效应。

为了保证结果有效性,本文对主要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且各变量通过了一阶单位根检验,表明均为同阶平稳,能够建立面板回归模型。

由表3可知,模型1、2、3中,体现了功能实现在结构耦合促进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中介作用,验证了假设1和2,即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耦合能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而实现结构耦合的关键在于促进二者在功能上的全方位匹配。

表3 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耦合及其经济效应

3.外部环境的影响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外部环境在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耦合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为进一步探索外部环境的作用,本文根据温忠麟等[26]的观点,测算了不同环境特征在二者耦合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根据表4,金融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和对外开放分别与结构耦合、功能实现的交互项均显著,而政策支持的调节作用却未显现。

表4 外部环境对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耦合的调节效应

为了明晰外部环境在结构耦合与功能实现交互中的作用,本文按不同环境特征将相关数据分为两组子样本,并对其分别回归,以检验各环境特征的调节效应。

图4显示,金融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和开放水平在结构耦合及其功能实现过程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但影响幅度较小。

资料来源: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山西统计年鉴、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利用stata软件测算整理。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 研究结论与讨论

资源型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耦合是一个涉及多种要素的复杂动态过程,本文通过构建二者的“结构耦合功能实现环境调节”三维分析框架,并以山西省11个市为研究对象,检验了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的耦合过程,得到以下结论。

首先,资源型区域技术结构与产业结构、技术功能与产业功能之间均存在互动关系。本文基于系统视角将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复杂耦合过程看作是二者结构、功能与环境的互动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出了造成耦合偏差性的原因[27],即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的耦合涉及到多维度要素,不能简单将其归为一体。

其次,资源型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耦合有利于经济增长。本文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耦合作为一个紧密联系的体系,检验了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证明了方大春和马为彪[28]的观点,即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的有效协同具有一定的经济作用。相对已有研究,本文不仅将二者耦合作为一个整体过程,还从其耦合本质出发,证明了经济效应产生的基础在于结构耦合及其功能实现的基础上。

最后,资源型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的耦合程度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本文将环境因素引入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的耦合过程中,证明了其在结构耦合与功能实现中的正向调节作用,但这些环境因素的调节程度较小,政策支持的调节作用未被验证。

(二) 政策建议

总体而言,资源型区域应在掌控全局的基础上明确发展方向,根据其发展特点制定产业规划。同时,还应加强对外开放,辅助以配套的财税及产业政策,引导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的耦合发展。

1.坚持统筹协调与分类发展相结合的战略思想。

政府应从系统视角出发,顶层设计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及政策体系,以解决转型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同时,通过分析山西各市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的耦合现状,可以发现不同城市具有差异性,因此,各级政府应在国家政策体系的指导下,按照区域实际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2.坚持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联合推动经济发展的战略路径。

研究证明,技术创新对资源型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具有决定性作用,产业结构优化又能为技术创新提供方向、创新要素,扩大创新效应,同时,二者耦合有利于经济发展。资源型区域要确立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协同发展路径,避免因过度依赖某一方面而造成二者的结构失衡,从而抑制整体经济效应的发挥。

3.坚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良性耦合的机制保障。

资源型区域转型关键在于完善的机制保障,为区域激活创新、重塑产业提供良好的氛围。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增加非国有部门的贷款额度,以金融创新活跃市场,促进产业多元化及新型产业发展;同时,开通资源产业绿色融资渠道,以多种融资方式支持资源产业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及产业链延伸。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外资流入,以产业结构调整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提高技术密集型商品出口比例,增加进口高技术含量产品;还需完善外资审核制度,避免因盲目引资而导致资源浪费及产业扭曲。

提高教育、科技财政支出,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提供资金和人才。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确保资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新型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完善就业培训体系,加强失业人员及初级产业职工的再培训,拓展就业空间,提高劳动技能。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型区域部分道路运输压力较大,增加了道路损坏程度,因此在完善道路建设的同时还需合理规划资源产品运输线路,避免道路反复修葺。□

猜你喜欢
资源型二者产业结构
Sweden's Icehotel went all out for its 30th anniversary
资源型城市——湖南涟源市,未来可期
摇曳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资源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讨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基于“两基准”理论新解释的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网络批注式阅读在Internet资源型学习中的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