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近几年,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为主流媒体带来挑战,也提供了新机遇。不少主流媒体评论都在探索融媒体转型。本文以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近几年的评论创新为例,探讨主流媒体在载体创新、写作理念创新、呈现形式创新等方面的可能性,启示主流媒体研究新媒体传播、尊重受众的新习惯,进而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功能。
评论是主流媒体的旗帜与灵魂,在提高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些年,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博弈中,主流媒体遭遇巨大冲击,评论转型与创新势在必行。本文以新华通讯社主办的时政大报《新华每日电讯》为例,分析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评论探索,以期为其他主流媒体评论创新提供借鉴。
主流媒体评论影响力式微,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固守报纸这一传统载体,故而受出版刊期所限。融媒体时代,网媒、自媒体往往会在第一时间为受众送上观点大餐,如果主流媒体尤其传统党报的评论在第二天才面世,必然失去舆论引导的先机和主动权。主流媒体评论创新,必须积极拥抱变化,做到受众在哪里,舆论引导就到哪里。
顺应传媒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新华每日电讯》近几年开展了一系列“移动化优先”的探索,逐渐从过去“先报后网”转变为“先网后报”甚至“只网不报”,把新媒体平台作为舆论引导主阵地,取得良好成效。主流媒体积极发力新媒体评论,消除了受众需求与内容供给之间的“时差”,改变了自身在新媒体舆论场“掉队”的局面。
比如,以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例,很多城市的报纸投递业务受限,一些主流媒体的有效阅读率进一步降低。但是,《新华每日电讯》依托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策划了200多篇战“疫”评论,第一时间评析公众关心的抗疫热点、现实难点与工作痛点,持续输出优质观点,不仅“存在感”丝毫未减,还得到业界、学界和受众的一致好评。
新媒体评论不仅具有“快、准、狠”的特质,而且“短、时、新”。比如,《别让形式主义消耗基层干部抗疫精力》一文,在主流媒体中率先关注抗疫形式主义问题,引起中央领导重视;再比如,一篇《为抗疫大局,建议节后第一周取消尾号限行》,全文仅有553字,言简意赅分析了暂停尾号限行的必要性、充分性、可行性,北京、天津等十多个主要城市跟进。
虽然新媒体为所有媒体提供了同台竞技的机会,但相较于野蛮生长的自媒体,作为“正规军”的主流媒体优势明显。它们只要切换语态,就能在评论中展现更强的舆论引导能力、议程设置能力。除了品牌优势,一个重要原因是主流媒体在事实核验等方面更规范,对中央大政方针的把握更精准,因而更能在众声喧哗中成为“定音鼓”。
随着手机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渠道,成为舆论引导的主阵地和舆论斗争的最前沿,评论工作也要把互联网作为主攻平台。不再局限于“先报后网”的思维定式,把互联网作为首发平台,及时在鱼龙混杂的舆论场中发声定调、一锤定音,才能更大范围地占领舆论高地。
1991年,胡乔木约见新华社负责同志时曾说,“培养名记者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多写评论和述评”。这一判断已经得到新闻实践的验证——优秀的记者通常能写出不错的评论,而评论写作反过来又能锻炼记者洞察真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与其他媒体“评论员写评论”的传统模式不同,“记者写评论”一直是新华社评论报道的一大特色。
《新华每日电讯》在2009年创办评论版初期,采用的也是“评论员写评论”的模式,但后来逐渐明确了“记者写评论”的发展道路。编辑部认为,新媒体降低了公众进入言论市场的门槛,使得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媒体“指点江山”,但具有独创性、差异性的高质量评论,依旧是融媒时代的稀缺品。从某种意义上讲,“坐而论道”的评论和碎片化的微评多了,客观上凸显“记者写评论”的独特价值。
正如《新华每日电讯》副总编向清凯所说,一线记者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车间厂矿、街巷里弄,靠脚力、眼力写出的评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独具新意,能为读者提供鲜活的一手素材、与众不同的基层视角,更有针对性,提出的意见建议更接地气。《新华每日电讯》有一个名为“一线观察”的栏目,专门刊发记者发自一线的评论。典型的例子是荣获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的评论《警惕形式主义披隐身衣卷土重来》,文中大量素材都是记者在基层采访时的见闻。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记者写评论”让《新华每日电讯》的评论报道大放异彩。早在1 月23 日,《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就结合在湖北黄冈农村采访的一手资料,撰写了评论《疫情防控别把农村地区漏了》,这是新华社疫情报道中明确关注农村疫情的评论。此后,黄冈成为武汉之外疫情最严重地区之一,体现了记者这篇评论的前瞻性。
主流媒体要做好评论报道,不能坐而论道、闭门造车,也不能满足于做一些空洞的“官样文章”。主流媒体发挥记者网络更健全的优势,让记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去基层发现真问题、新问题,才能写出“既接天线,又接地气”的好评论。否则,主流媒体评论可能沦为“自说自话”,并进一步被边缘化。
新闻评论自诞生之初,就是以白字黑字的形式存在。但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整个传媒行业的内容生产模式、游戏规则都已经被颠覆。当舆论引导的对象尤其是年轻人将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作为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主流媒体评论也应尝试与他们用同一个声道说话。
今年,《新华每日电讯》依托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推出了短视频评论栏目“每日快评”,探索“融合评论”的新模式。通过评论员出镜、花式字幕、素材拼贴等多种方式,让评论动起来、活起来。这种可视、可听的新尝试,在舆论引导方面有更好的“入脑入心”的效果。同样,在喜马拉雅App上,编辑将《新华每日电讯》评论从文字转为音频,也拓展了评论报道传播的场景,有助于提升评论报道的传播力。
以今年以来备受关注的“官员直播带货”话题为例,在《新华每日电讯》抖音号的一则评论中,评论员用一些契合短视频平台语境的流行语评析利弊,辅以各种活泼的表情包和字幕,在嬉笑怒骂间道出了自己的立场,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对受众的价值观引领,能给受众提供全新的体验。事实上,《新闻联播》“主播说联播”、新华社“辛识平”等融媒专栏,都是主流媒体在融合评论方面的积极探索。
主流媒体探索评论创新与转型,一种常见的思维误区是“放不下身段”“以高端自居”。这里所谓的“放下身段”,当然不是说主流媒体要刻意迎合网络上那些低俗、浅薄的文化,而是指缺少对媒介环境变化的感知,缺少对受众习惯的尊重,缺少对融媒体传播规律的研究。有一些主流媒体人,对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传播载体带有偏见,导致他们生产的评论与年轻受众鲜有交集,也就谈不上所谓“舆论引导”了。
当然,以何种方式呈现,仅仅是主流媒体评论之“表”,更重要的是评论之“里”。对主流媒体而言,写一篇评论不难,难的是能有稳定的价值观和大局观,能有“为民代言”的人文关怀;要出一篇爆款也不难,难的是能够持续地针砭时弊、关注现实,以言论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主流媒体要成为舆论引领者,不妨在新媒体舆论场多一些探索,以新内容、新形式、新方法来创新评论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