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麦生产的全过程中,小麦栽培水平和技术对其最终产量具有重大影响,也是小麦生产管理中非常关键的部分。但是,我国的小麦种植面积始终是有限的,在不可能无限扩大种植面积的情况下,提高单位面积的小麦产量和质量是解决小麦需求的核心,其中涉及栽培管理的问题。在对小麦栽培管理的过程中,由于技术限制及种植不科学的原因,也导致小麦栽培管理存在一些问题。总结了这些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麦;栽培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1 小麦栽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旋耕耙和秸秆还田问题
旋耕耙是一种能够提高耕作效率、降低耕作成本的新型播种技术,操作也较为便捷,但是容易造成小麦在播种期就死亡的问题。例如,旋耕耙如果播种得过深,小麦在麦苗时期就会因为养分过分消耗而发育不全或者播种过深导致缺氧而死;如果麦苗播种过浅,小麦没有及时浇水,容易出现“吊死苗”及生长之后的倒伏问题。这两个现象都是因为旋耕耙操作不当导致虚土层偏厚所致。秸秆还田的问题也是因技术不当造成的,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农民很难把秸秆完全粉碎并且正确掩埋,使秸秆起不到有机肥的作用,麦苗难以吸收其养分,甚至造成病虫害的发生,这对于小麦种植而言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关措施予以有效的解决[1]。
1.2 播量问题
小麦的栽培对播种数量有很高的要求,播种数量会影响小麦生长的质量。一方面,小麦播种过量,麦苗会为了抢夺养分而竞争,但是因为养分量是固定的,每株小麦实际上获得的养分都不多,导致个体发育不良,容易生病死亡;另一方面,小麦播种量不足,单位面积的小麦产量就不够,出现减产问题。另外,一些农户对播量问题没有很深的认识,不了解科学播量的意义,因此总是多播种小麦,容易导致小麦播量偏高的情况,再加上播种环境复杂,很难对播量制定准确标准,往往只能依靠农民的经验设置,因此播量始终是一个问题。
1.3 化肥施用不当问题
化肥施用不当主要包含3个情况:第一是施肥方式不当,忽略了土地本身的养料成分及小麦所需要的养分结构比例,注重底肥施用,但不能合理地在每一个生长阶段制定合适的施肥方案;第二是缺乏灌溉设施,大部分农民只能自行根据经验施肥,没有进行精细化的操作,因此施肥情况不够科学,也无法种植出高质量的小麦;第三是过度依赖化肥,有些农户盲目追求小麦高产,在栽培阶段过度施用化肥,破坏土壤质量,并且造成环境污染[2]。
1.4 病虫害防治问题
小麦容易遇到的病虫害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可视性较强的病虫害,如红蜘蛛、蚜虫、白粉病和条锈病等,这些病害症状明显,相关防治研究较多,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另一种是难以发现的地下病虫害,如吸浆虫、赤霉病和全蚀病等,农户很难发现,因此前期没有及时预防和治疗,最终导致病害危及整个农田,小麦大面积死亡,对农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2 解决策略
2.1 旋耕耙和秸秆还田
首先,旋耕耙问题可以采用镇压法先将土壤压实,减少虚土层的厚度,然后播种时可以用相应的工具进行操作;接着是秸秆还田的问题,要注意让秸秆真正粉碎成为养料后掩埋在土壤里,单纯利用人力很难达到,因此要使用农业机械加强秸秆的粉碎程度,而秸秆粉碎机也要选择正确的型号,保证其粉碎力度能够满足要求。然后犁地的拖拉机及相关设备也要按照土壤的硬度要求选择马力足够大的机械,这样土壤的翻耕程度才会高,秸秆才能掩埋到深处。
2.2 精量播种
播量是小麦种植的关键,而精量播种要求农户制定一个科学的、因地制宜的播量方案,综合各类因素,将土壤中的小麦播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播量方案要跟随环境因素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播种期和水土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播种的品种控制在半冬性品种和弱春性品种之间。另外,土壤属性也对播量有很大的限制,如黏土的单位面积播量最高,一般为180~225 kg/hm2;沙壤土养分含量不高,在120~135 kg/hm2,最高不能超过150 kg/hm2。在不同的环境因素下,农民应该多次尝试,直至找到最佳的播量区间,这样才能生产出高产优质的小麦[3]。
2.3 合理施用化肥
针对化肥施用的3个问题,要坚持科学利用、高效利用化肥的原则。首先,农户要了解當地的土壤质量、土壤养分结构及对应的含量比例,并且了解土壤存在的养分缺失;其次,对种植的小麦品种进行了解,尤其是小麦所需要的养分组成及每一个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结构比例,最终合理制定出化肥的施用管理方案,每一个生长阶段都坚持按照方案施用,出现特殊情况再作相应调整;最后,农户要意识到有机肥的作用,并且不能过度依赖化肥,在栽培期间,施用的化肥应该将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起到小麦生长的辅助作用[4]。
2.4 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
防治病虫害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病虫害在小麦生长各个时期会出现不同的特点,对应的解决方案也是不同的,要针对性防治;第二,病虫害随着防治的力度加大,会出现变异的可能性,因此早期的不定期观察和及时预防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忽视和松懈;第三,预防病虫害也可以在品种选择上就开始,优先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种子,并且做好调运检疫工作;第四,农户要特别重视小麦中后期可能出现的病虫害,因为中后期造成的损失更大,尤其是该阶段的地下虫害病症要及早预防,通过喷洒虫药或者各种防治方法减少病虫害发生;第五,条件允许时,可以利用科学技术进行智能管控,实时预警病虫害,发现症状及时消灭,并且进行隔离,避免感染面积的扩大[5]。
3 结束语
小麦栽培阶段的管理工作对小麦的高产、高质具有重要影响,而不科学的栽培手段会导致小麦出现各种问题,对此,根据小麦和当地种植环境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小麦栽培方案,合理运用技术培育小麦解决存在的问题,将旋耕耙和秸秆还田技术进行有效的应用,在播种方面精细化控制,合理使用化肥,并加大害虫的防治力度,切实做好小麦种植的各项工作,以此提升小麦栽培能力。
参考文献:
[ 1 ] 王泽余.小麦栽培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
2018,12(9):33,35.
[ 2 ] 杜长安.小麦栽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村
科技,2016(12):17-18.
[ 3 ] 马麟,王文芳,郭得志,等.地膜小麦栽培中出现的技术问
题与对策[J].青海农林科技,1998(3):40-42.
[ 4 ] 王建霞.偃师市优质小麦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
科技,2020(6):34,36.
[ 5 ] 杨晖.睢阳区小麦栽培管理中常见问题和对策[J].农业科
技通讯,2013(8):30-32.
作者简介:丁国杰(1982-),男,汉族,山西闻喜人,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小麦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