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盈竹 王予暄 李泽鸣 王雪岩
摘 要:为分析校园绿地乔木胸径结构的合理性,以沈阳工学院为研究对象,利用胸径尺测量立木距地面1.3 m高处的直径,对校园内所有树木胸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工学院树木胸径主要分布在0~15 cm的,约占总数的72.54%;胸径在15~30 cm的,约占23.26%;胸径在30~45 cm、45~50 cm和>60 cm的树木,分别约占3.91%、0.17%、0.11%。由此看出,沈阳工学院树木普遍存在低龄化的问题,因此应合理地配置树木胸径结构,以期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并保证校园绿地生态效益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关键词:北方;校园;乔木;胸径结构
树木胸径是树木的重要属性,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树木的年龄。胸径越大,树木所带来的生态效益(碳储量、固碳量、净化空气量)越大,但大径阶的树木所需要的养护成本也越高,因此为保证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发挥,应合理地配置树木胸径结构[1]。校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的有机组成部分,合理的胸径结构能为校园提供最大的生态效益,同时为校园塑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提升校园环境品质[2]。目前,对国内部分高校(如四川农业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等)树木研究表明,高校内的树木普遍存在低龄化问题,从而导致了校园绿地树木年龄结构配置不合理、稳定性较低的情况[3-4]。鉴于此,本研究对沈阳工学院主校区校园绿地进行研究,分析其乔木胸径结构的合理性,以期为校园管理者合理规划校园绿地提供依据。
1 研究方法
沈阳工学院位于辽宁省沈抚新区,地处抚顺市与省会沈阳市交界处,占地面积约72.8 hm2,拥有独特的文化底蕴,校园树木繁多,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本研究于2019年6—9月开展校园植被调查,利用胸径尺测量了立木距地面1.3 m高处的直径,获得校园内每株乔木的胸径。根据对树木胸径的调查,将胸径划分为5个等级,其分别对应树木的不同年龄阶段:0~15 cm为幼龄期;15~30 cm为中龄期;30~45 cm为近熟期;45~60 cm为成熟期;>60 cm为老龄期。
2 结果与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沈阳工学院树木胸径主要集中分布在0~15 cm,此区间树木有3 804株,约占主校区树木总数的72.54%;胸径在15~30 cm的树木有1 220株,约占23.26%;此外,胸径30~45 cm、45~50 cm和>60 cm的树木分别为205株、9株和6株,分别约占树木总数的3.91%、0.17%和0.11%。
通过对各树种胸径对比发现(图1),沈阳工学院校园优势树种梓胸径在0~15 cm,约占总株数的74.46%,胸径>30 cm的约占22.76%,胸径>60 cm的仅占0.29%,整体来说梓胸径大多分布在0~15 cm;色木槭胸径<15 cm的约占总株数的96.25%,胸径>30 cm的约占2.81%,胸径>60 cm的也仅占0.1%,这说明色木槭基本上是年龄较小的树木;火炬树胸径<15 cm的约占89.74%,胸径>30 cm的约占9.06%;垂柳的胸径分布以15~30 cm居多,约占56.27%,胸径在0~15 cm的约占26.94%。总体来看,优势树种中除垂柳是以中龄树种为主外,梓、色木槭和火炬树均以幼龄树为主。
3 结论
胸径是体现树龄的重要指标,经调查,沈阳工学院校园内树木胸径集中分布于0~15 cm,表明校园内大部分乔木处于幼龄期。这是由于沈阳工学院为新建校园,其内树木基本上是近几年新种植的树木,因此大部分树木的胸径处于0~15 cm,胸径>60 cm的少之又少,导致了校园树木年龄结构分布不合理,树木呈现出低龄化,而树种年龄结构不合理,将影响树木生态效益的正常发挥。与四川农业大学相比,该校树木胸径集中分布在0~15 cm(39.7%)和15~30 cm(38.93%)范围内,幼龄期树木明显低于沈阳工学院,中龄期树木比例高于沈阳工学院。沈阳工学院校园内树木胸径普遍低龄化,这样不仅会降低树木的稳定性,同时会降低校园绿地的生态效益。因此,学校应合理地配置树木胸径,同时对处在幼龄期的树木,应特别注意防护,加强病虫害防治,以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 1 ] 王雪岩.基于i-Tree模型的不同类型城市森林结构和效
益研究——以大連市为例[D]. 沈阳:中国科学院沈阳应
用生态研究所,2018.
[ 2 ] 张翠霞.大学绿地木本植物树种组成与群落结构分析[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7, 38(1):36-43.
[ 3 ] 杜楠楠.齐齐哈尔市主城区园林植物群落乔、灌木层种类
构成特征研究[D].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大学,2012.
[ 4 ] 李兴兴.基于i-Tree tools的城市小区森林结构和效益的
研究——以川农大都江堰校区为例[D].都江堰:四川农业大学,2012.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913201216);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经费项目(L201908);沈阳工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LX201905)。
作者简介:柴盈竹(1998-),沈阳工学院能源与水利学院,本科在读。王予暄(2000-),沈阳工学院能源与水利学院,本科在读。李泽鸣(1987-),沈阳工学院能源与水利学院,硕士,讲师。
通讯作者:王雪岩(1990-),博士,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