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健梅
摘 要:民间融资手续简单、方式灵活多样,一直以来都是大多数中小企业解决资金紧缺难题的主要选择,但是民间融资本身存在的种种缺陷极易产生各种融资风险,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只有全面认识民间融资中存在的风险及产生的原因,并从政府和企业的层面提出防范对策,才能减少民间融资风险的发生。
关键词:中小企业;民间融资;风险;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6-0057-03
引言
改革40年来,我国中小企业数量急速增长,随着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扩大规模、产品升级或生产转型等,然而受到我国金融体制的限制,中小企业难以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足够的资金,满足其对资金的需求,资金缺口很大。世界银行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小企业潜在的融资需求量很大,高达4.4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31万亿元,中小企业大概能获得2.5万亿美元的融资,产生的资金缺口高达1.9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3.5万亿元,占到融资需求量的43%左右,将近半数的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民间融资以其简单、快捷、灵活、低门槛等优势,吸引着众多的中小企业,成为当前中小企业解决资金难题的有效渠道。但是,由于我国忽略了对于民间金融发展过程中的监管工作,随着民间融资市场的活跃,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风险在不断增大,导致与民间融资相关的纠纷案件不断增加,暴露出各种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一、中小企业民间融资中存在的风险
第一,政策风险。在我国,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会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而这些政策的变动,有可能导致与这些政策相关性较高的企业出现较大的经营困难,甚至毁灭性的打击。中小企业因其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一旦经营的主业与政策调控相关,就很难熬过政策调控的寒潮,出现资金紧张的局面。如果此时企业为了维持生产经营而融入民间资金,高昂的利息支出只会雪上加霜,使企业的经营更加困难。例如,2019年11月1日,我国电子烟网售禁令出台,使到曾受到资本热捧的电子烟行业一夜之间进入了“寒冬”,资金大量撤离,企业订单减少,造成大量库存积压,企业被迫减产或停产,数百家中小电子烟企业陷入了经营困境,一些面临资金困境的企业者,不惜以高息进行民间融资以求渡过难关,但这种做法无疑是饮鸩止渴,有专家认为,到2020年该行业将会迎来倒闭潮。因此,国家政策的变化会给进行民间融资的中小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甚至是灭顶之灾。
第二,经营风险。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属于家族性管理结构,管理观念与模式落后,综合管理水平较低,在进行重大决策时往往由不具备专业知识的老板一人拍板,他们往往按照直觉、经验进行商业决策,使企业经营过程充满着各种不确定风险。目前,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将民间融资的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或更新设备、改造技术等,一个企业如果将高息融资所得的资金不能合理运用,管理不到位,或者将资金投放到成本较高收益较慢的项目(如矿产、新能源等项目),短借长投,就会导致资本回收困难,资金周转变慢。此外,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还会面临着其他诸如政策变化、原材料涨价、人工成本上升、订单减少、收款困难、三角债务等难以预测和控制的因素,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企业的资金紧张,导致企业随时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产生经营风险。
第三,财务风险。近几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在去杠杆的大趋势下,央行银根收紧,资金供应紧张,为了维持生产的资金需求,即使明知民间融资利率以倍数高于正规银行贷款,但是许多中小企业还是不得不加大在民间借贷市场的融资力度,使得融资结构极不合理。民间融资资金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高低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这个比例高必定会产生高额的利息支出,使企业经营收益减少,财务杠杆系数变大,从而产生财务风险。还有不少中小企业进行民间融资的目的是作为过桥资金使用,用以偿还商业银行的到期贷款,以便留给银行良好的信用形象,在银行贷得新的款项。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具有极大的风险性,一旦银行收回贷款后,不再发放新的贷款,资金只出不进,必然会使企业的偿债压力陡增,迫使企业陷入不断新借债还旧债的恶性循环中。
第四,偿债风险。间融资的利率通常是正规银行贷款利率的数倍,一般来说,借款年利率在10%~15%左右算是比较友好的,年利率在20%左右基本属于正常现象,有的甚至高达50%以上,这就要求中小企业一直要保持稳定而且较高的获利能力,才能够支付高额的财务费用支出。但是,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及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经营面临诸多挑战,经营状况不甚乐观,利润率不断下降。国家统计局披露,到2018年末,我國中小企业约有1/6的企业发生亏损,亏损总额高达5 302.3亿元;直到2019年10月份,全国大型企业PMI为49.9%;中型企业PMI为49%;小型企业PMI为47.9%,各类企业均处于荣枯线下,中小企业的景气程度依然不容乐观。在这种经济形势下,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利润率都不高,尤其是占多数的中小制造企业的利润率大多在10%以下,企业根本无法长期承受民间借贷的高利息支出,长此以往,本金和利息不断地累积,以及可能出现的利滚利,无力偿还债务的企业越来越多,出现大面积的偿债风险。
二、中小企业民间融资风险成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自身的缺陷
1.管理落后,缺乏长期的规划。中小企业普遍管理落后,各种制度不完善,企业主因为缺乏财务管理的专业知识,往往没有对融资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充分的调研,缺乏对风险的认识。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少中小企业主缺乏远见,目光短浅,片面追求热门产业,把资金投资到收益高、风险大的经济活动中,如房地产、股市、民间借贷市场等。他们忽略了投资项目存在的风险,对投资的资金数量和投入时间缺乏合理的估算,不少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被这些投资拖垮,陷入经营困境。
2.盈利能力弱。中小企业经营规模一般较小,技术水平落后,把握不住市场的方向,容易盲目跟风,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知识含量低,产品同质化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和议价能力,无法与同类大型企业抗争,盈利水平较低。由于缺少资金,大多数中小企业在进行新产品的研发以及技术的更新、设备升级和人员的培养等方面投入较少,企业缺乏发展动力,跟不上市场的变化,总体盈利能力较弱。
(二)民间融资监管缺位
1.民间融资法律法规不完善。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转型期的到来,民间融资开始了蓬勃的发展,但是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却并未跟上其脚步。现阶段我国关于民间融资的法律法规较为分散,没有一套专门关于民间融资的针对性法律法规体系,致使我国民间融资长期打法律擦边球,处于法律灰色地带。
2.民间融资监管的主体模糊。现阶段,没有完全确定一个专门针对民间融资而设立的管理部门,民间金融的监管主体多而杂。这些机构没有明确的责任界定,管理职能监管缺位,还有的直接相互交叉,往往是负责监管的部门不负责机构设立审批,而负责机构设立审批的部门又没有有效监管手段,导致在实际监管过程中很多地方都处于监管的真空地带。
3.融资监管技术滞后。有关部门不能及时掌握民间融资市场的动态,数据信息收集落后,无法及时了解民间融资风险状况,很好地规制和保护民间融资行为。
(三)正规金融系统支持乏力
国有经济一直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求资若渴的中小企业难以从正规银行系统获得足够的贷款。近年来,虽然中小企业靠自身不断努力,地位有所提升,国家也进行了一些对中小企业利好的金融改革,但是正规金融机构对其“规模歧视”仍然十分明显,国有银行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的信贷服务和信贷产品较少,而且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审批严格,手续烦琐,总体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不足。
三、防范中小企业民间融资风险的对策
(一)国家宏观层面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的最主要任务就是为中小企业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在这个过程当中,政府需要进一步出台有关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在财政、税收、授信额度等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帮助,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整合政府,银行,担保机构等优势资源,为中小企业贷款建立“绿色通道”,给予中小企业更多资金上的政策扶持。政府还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通过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以财政资金投资到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为中小企业提供低门槛贷款,从而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此外,政府还应加快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适当降低直接融资条件,为优质的中小企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
2.加快金融系统改革创新。首先,国有金融机构应摒弃“喜大厌小”的观念,对中小企业一视同仁,扩展面向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根据市场的需要推出更多适应中小企业需要的金融信贷业务,结合中小企业融资特点进行更多信贷品种的开发,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其次,针对不少中小企业在银行贷款到期时,由于资金缺乏流动性,不得不通过民间融资筹集短期的高利率过桥资金的现象,政府应该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银行还贷模式,从先还旧再借新转向先借新再还旧,降低企业过桥资金的风险。最后,要加强民营中小金融机构的培育,培育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组织,使一些符合条件的民间金融组织合法化、阳光化。政府在政策上应给予帮助,推动这些民营金融组织根据中小企业的实际經营情况开展精准的金融服务,这样既满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又能够促进金融业的同业竞争,有利于金融业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
3.加强民间融资监管。为了保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使民间融资走向标准化和专业化,国家必须加强对民间融资市场的监管。首先,需要整合各地政府和各部门发布的融资相关法规,加快出台《融资法》及实施细则,确立民间融资的法律地位,赋予其合法的身份,明确民间融资各主体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及其保障措施,通过法规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行为,为投融资双方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其次,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内设立专门独立的机构,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对民间融资市场进行协同监管,明确各部门的监管责任,规范民间融资组织,实行资质审核,坚决打击高利贷等非法融资行为,净化民间融资市场。最后,健全信息披露制度,构建民间金融大数据监测平台,及时发布民间融资市场借贷活动的数据信息,诸如资金来源、资金存量、融资额度、资金使用周期、贷款利率、抵押担保条件、交易对象等等;通过这个平台,监管机构能及时掌握游离于国家金融监管体系之外的大量民间资金的走向、民间利率的走势等重要数据,对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进行适时的干预,防止风险的蔓延。此外,将民间融资监测数据纳入到全国金融监测系统中,还可以为政府部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二)企业微观层面
1.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要想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风险,企业要着手于自身,自上而下加强对企业的科学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首先,管理者应加强学习经营管理的专业知识,充分认识影响企业风险的因素,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避免投机行为,严格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其次,健全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并构建合理的组织结构,使企业的日常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实现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最后,谨慎投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合理规划投资项目,事先评估投资的投入金额、利润回报率、资金回收期,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等,对投资项目进行实地调研,听取各方意见,要对投资项目进行深入研判,杜绝一切盲目投资。
2.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首先,要建立符合现代财务制度的组织形式,严格财务制度,合理规划资金使用。其次,制定合理的融资策略,分析投融资的可行性,规范民间资金的使用,避免短借入长用,防止资金链的断裂。同时,还要提高融入资金的使用效率,要严格监督和跟踪资金的流向,有效规避资金积压和浪费。最后,建立融资预警系统,构建融资风险评价体系,把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现金净流量、资产周转速度、应收账款周转率、资金成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各种财务指标列入体系中,对这些指标进行全方位的监测,以便及时对可能发生的融资风险进行防控。
3.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盈利水平。企业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必须以盈利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此,中小企业应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从产业链低端走向高端,使核心竞争力由低价格走向高技术,要积极地进行产品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只有在自身的产品和服务上不断地创新,才能有效地增加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发展的机会和吸引外部融资,不断提高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积累更多的资金。
作为正规金融的有效补充,民间融资有着正规金融不可比拟的优势,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资金困境,但民间融资的活跃也会给企业带来各种风险。中小企业应全面认识民间融资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风险,切忌麻痹大意,及时做好风险防范和控制工作,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和融资效果。
参考文献:
[1] 隋强副总经理在“‘影响力·中国时代峰会2019”论坛上的致辞[EB/OL].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2019-12-14.
[2] 刘小韩.民间借贷融资对民营中小企业的影响研究[J].经济界,2018,(1):8-9.
[3] 吴琼.基于民间融资融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6.
[4] 李叔蓉.甘肃省民间融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现代企业文化,2016,(18):118-120.
[5] 许文彬.中小企业融资风险预警系统[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8):41-42.
[6] 王新军.金融支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N].金融时报,2018-12-24.
[责任编辑 马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