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通业发展阶段特征与未来趋势

2020-08-11 06:33依绍华郑斌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流通业流通业态

依绍华,郑斌斌

(1.中国社会科学院 财经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28;2.莆田学院 商学院, 福建 莆田 351100 )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社会再生产过程分为生产、交换(流通)、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其中,流通作为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承担着商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惊险一跃”职能[1],将商品由物质转化为货币,使商品价值得以在消费环节实现,同时使商品生产者收回投资、并使再生产成为可能,因此流通环节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直接关系到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流通是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社会性和经济性的移动过程[2]。流通业是以商品流通为核心的经济活动的产业,是引导生产和促进消费的关键纽带[3]。1949年至今,中国流通容量不断扩增,在整个产业链中已由承接地位提升到主导地位,流通方式由单一形态演化到多元形态,流通业态不断创新,流通产业体系逐渐完善,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并成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4]。回顾7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国流通业通过不断探索,积极学习借鉴国外经验,从传统模式快速转型,并创新流通模式,在数字化应用领域领跑发达国家,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本文在回顾中国流通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各阶段流通政策和流通实践特征,全方位总结发展成效和经验,并展望流通业未来趋势,对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流通业发展阶段特征

以经济发展进程为基础,结合流通业自身发展脉络,本文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以来流通业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育期、改革开放后摸索发展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快速发展期和十八大后全面提升期。

(一)流通业发育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围绕经济发展总体要求,中央政府出台一系列流通政策,逐步构建适合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建设的流通体系。

1.国民经济恢复期(1949—1952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对商品严重匮乏、投机活动盛行的局面,1950年11月原中央贸易部出台《关于取缔投机商业的几项指示》,对超出业务经营范围、不在规定市场交易、囤积窃取暴利、哄抬物价等投机不法行为予以规范;由国营贸易机构控制大量商品,限制私营商业经营范围,以稳定物价;同时,在管理过严时,适当放松对私营商业的限制,以增加市场活力。这一阶段,流通政策主要保护合法商业、取缔危害市场的投机行为,达到民生安定、恢复建设的目标[5]。

在政策引导下,以农村供销合作社和百货店为核心的国有流通主体体系逐步形成:1950年7月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成立[6],承担国家计划产品的购销任务,供应农业生产和生活资料,促进农村商品流通[7];1950年4月中国百货公司成立,作为城市商品流通的主要渠道,在稳定全国物价、保障生活必需品供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8]。

2.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3—1957年)

从1953年开始,根据社会主义改造需求,流通领域逐步取缔私营商业,保障供给[9]。通过批购、经销、代销、国有化等措施,将私人零售业纳入国有商业和公有商业系统,到1956年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时,中国公私合营的百货商店已达到2 803家,国有、公有商业已占社会商品批发总额的82%,私营商业比重降至0.1%[8],基本实现以公有商业为核心的流通体系。

3.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1958—1978年)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形成,流通业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生活物资由中央和地方分级调拨,由生产企业经过“一级批发站(中央级)—二级批发站(省级)—三级批发站(县级)”到零售商店层层调拨,按照固定供应区域、固定供应对象、固定倒扣率的“三固定”原则,层层分配商品[10],绝大部分商品实行凭证定量供应[11]。至此,单一国有商业体系全面形成。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30年里,流通业逐步形成计划型流通体制,主要阶段特征有:(1)政府规范市场运行,打破官商勾结的商业垄断组织[5],逐步改造私人商业,打击投机活动,稳定物价,建立以农村供销合作社和百货公司为主体的国有商业体系;(2)形成计划型纵向一体化流通结构,以统购包销、统购统销、统负盈亏的方式,按行政区域组织调拨,按隶属关系分配商品,用指令性计划保障军需和民用物质需求,使大多数人维持基本的温饱生活;(3)流通渠道单一、销售网点少,导致流转效率低下,买难卖难日益严重,供给和需求之间无法达到有效匹配,制约了商品经济的发展[12]。

(二)流通业探索发展期:改革开放后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中央将经济建设列为党的工作中心,开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这一时期分为两个阶段:

1.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1978—1992年)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根据这一方针,改革原有统购统配的流通体制,建设泛渠道、开放式的流通体系,调整流通企业所有制结构,发展社会主义统一市场[13]。

第一,促活农贸市场[14]。国务院于1983年2月出台《关于改革农村商品流通体制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取消“三固定”批发体系,实行开放式经营。有计划地在主要产地、集散地、销地建设起一大批具有多种功能的商品批发市场,以义乌小商品城为代表的批发市场在全国迅速兴起,成为日用消费品重要的乃至最主要的流通渠道[15]。

第二,对国营商业进行产权改革, 全面实行政企分开[16]。在商业管理体制方面简政放权,实行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对大中型国有商业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84年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并公开发行300万元股票,成为全国第一家股份制试点单位[17]。

第三,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商品流通体系,增强市场调节机制。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探索,中国流通业已基本实现多种商业属性、多种市场渠道、多种经营模式、减少流通环节(简称“三多一少”)的产业结构[18]。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时期(1992—2001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国务院批准,1992年起沿海开放城市先行设立15家中外合资试点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的流通管理模式[19],推动中国流通企业迈向现代化。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和规划(见表1)推动国有流通企业股份制改革,非公有制商业进一步得到发展,市场规模快速扩大。1986年全国年销售额超过亿元的百货商店从1986年的15家跃升到1995年的624家,百货业发展进入黄金时代[8]。这一阶段政府重点规范流通秩序,促进流通业对外开放和流通现代化发展。

表1 探索发展期中国流通业发展相关政策文件

自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1年加入WTO之前这段时期,流通体制改革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展开,产业发展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由单一国有流通体系向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转变,市场活力不断提升,商业网点迅速增加,市场商品供应明显改善,居民衣食等“买难”状况得到改善,基本形成多元化竞争的市场流通体系,流通企业迎来空前繁荣发展时期。

这段时期的主要特征表现为:(1)以政策导向替代行政指令,采取“改、转、租、卖”等方式实现流通主体多元化[20],拓展多种流通渠道,构建多种流通方式运行体系;(2)根据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以不同方式促进商品流通发展,农村地区重在发展个体经营主体构成的批发市场,城市则重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打破地区分割,释放市场活力,以市场为导向促进流通要素自由移动,逐步建立全国统一市场;(4)主动试点对外开放,在可控范围内向外开放市场,引进国外企业及先进的流通经营管理模式,促进国内流通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升级。

(二)流通业快速发展期:加入WTO到党的十八大之前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根据加入WTO承诺,将逐步对外开放流通业,并于2004年12月31日全面对外开放。2003年商务部成立,结束中国内外贸分割管理近50年的局面,统筹管理内外贸发展,流通政策重点针对入世后流通领域即将全面开放而制定,出台政策文件和重大措施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从市场、外商投资、电子商务等多个方面推动流通业现代化发展(见表2)。与此同时,政策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有关部门先后颁布并实施《经济合同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等一系列与商业、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条例[21],初步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流通法律体系。

表2 快速发展期中国流通业发展相关政策文件

这一时期,以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伊藤洋华堂为代表的世界500强流通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流通业进入高速发展且竞争空前激烈时期[22],对本土流通企业造成很大冲击。但国外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对推动国内流通企业转型起到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迅速提高了中国流通企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商超、购物广场、便利店等新业态的成长[23],推动开架管理、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流通模式的兴起,快速推广现代化流通管理技术,塑造国内一大批新型流通企业,逐渐形成与世界著名零售企业相抗衡的竞争态势[24]。

这一时期流通业的主要特征包括:(1)流通法律体系日趋完善,行政部门合作管理程度提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与规范新业态成长,进一步激活市场潜力;(2)流通企业连锁化水平快速提升,产业集中度提升,商业企业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2—2011年,规模以上连锁零售业和餐饮业营业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5%上升到18.8%,2011年百强零售企业商品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达10.9%,连锁企业已成为流通业的主导力量,出现一些较大规模的大型企业集团,如苏宁电器、国美电器等;(3)流通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快速提升,依托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管理方式在流通企业广泛应用,如POS机、条形码、管理信息系统(MIS)以及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使流通效率得到显著提升[25];(4)流通业态多元化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流通业态高速成长。欧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流通企业布局中国市场,给中国传统流通企业带来巨大经营压力的同时,倒逼国内流通企业转型升级[26],同时催生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并保持高速增长,奠定了新型流通方式的发展趋势。

(四)流通业全面提升期:党的十八大至今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稳步发展,流通业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在宏观经济中的影响力日益提升。2012 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首次将流通业确定为国民经济先导性和基础性产业,使流通业地位实现由末端到先导的历史性转变,标志着流通业进入全面发展提升时期。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强调贸易畅通,赋予了流通业新使命。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流通业加快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流通方式不断创新。党的十九大后,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流通业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创新业态模式,推进流通效率提升,重构流通产业体系,推进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在此过程中,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促进流通产业发展,如表3所示。

表3 全面提升期中国流通业发展相关政策文件

这一时期,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以电商为代表的新兴业态的分流竞争加剧,实体零售企业经营陷入低迷状态,利润率持续下降,关店现象加剧[27],创新转型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业态跨界成为潮流,如“超市+餐饮”“便利店+咖啡馆”、沃尔玛进驻京东平台等[28]。与此同时,电商发展进入平台期,各电商平台纷纷向线下延伸,如盒马鲜生、京东7 fresh等打造社区线下实体超市,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成为流通企业发展的总趋势[29]。

这一时期流通业的主要特征为:(1)全面构建开放型现代流通体系,流通业态与流通主体多元并存,全国统一市场日益成熟,全球商品流通网络结构逐步完善;(2)电商平台企业实力强劲,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一批国际一流流通企业在数字业态创新领域领跑全球;(3)流通企业国际化趋势显著,以苏宁、阿里巴巴和京东为首的一批流通企业“走出去”成效显著,尤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逐步落实,以跨境电商为支撑的一批流通企业在多个国家落地开花,带动流通产业国际化进程加快[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流通业从理论研究、管理技术、运营方式、组织架构等各个层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流通产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末端产业发展成国民经济的先导性、基础性产业,其间转型与创新贯穿始终。流通政策法律体系不断健全,流通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为产业转型和企业创新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撑,从而推动流通主体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积极学习发达国家流通企业经营模式,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创新业态,迅速向现代运营模式。同时大力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创造性发展电商平台,极大推进了流通业现代化水平,提升流通效率,优化流通结构,提高流通产业运营质量,成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力量。

二、中国流通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1949—2019年,流通产业规模获得巨大发展,产业影响力显著提升,在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和吸纳就业发展上取得辉煌成就。

(一)取得的成效

1.流通业总量规模增长显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工业化水平低下。1978年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保持较高增速,商品在广泛的市场范围内自由流通,流通业在引导生产、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等方面作用日趋显著。

(1)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规模爆发式增长。批发和零售业是流通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决定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引导性力量。如图1所示,中国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稳步上升,由1952年的70.1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8.42万亿元,增长了1 200倍。改革开放后,批发和零售企业数量迅速增长,企业增加值增速逐渐提升,尤其是近几年,流通企业现代化水平快速提高,其增加值增速提速,行业快速扩大(见图1)。

(2)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速平稳。批发和零售企业是商品销售的终端载体,商品销售额直观体现出流通业在满足居民消费方面的作用。自1998年公布数据开始至今,始终保持增长态势,仅2005年、2009年和2015年呈现小幅波动,从1998年的5.64万亿元增加到2017年63.02万亿元,20年间增长了10倍,显示出中国居民消费的强劲增长态势(图2)。

(3)流通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流通业对吸纳就业贡献巨大[31],自1999年公布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数据以来,就业人数大幅度提升,从1999年末的492.2万人到2017年末1 183.8万人(图3),总增长率达140.5%,经济主体不断扩大,就业人数队伍持续增加,对经济的影响不断提升。2018年国内贸易主要行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5.7%,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就业渠道。

2.流通主体多元化发展

(1)流通主体总数量增多。改革开放以来,流通主体的数量快速增多,自1999年公布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数据以来,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数由1999年的2.71万增加至2017年的20.02万(图4),增长了6.4倍,年均增长率为11.7%,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满足居民消费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2)商品交易市场数量保持增长。商品交易市场是中国流通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改革开放而快速成长起来的一种重要业态,在搞活流通、有效带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消费方面发挥重要作用[32]。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数量由2000年的3 087个增加至2017年的4 617个,最多时达5 194个(2012年),增长了近50%,显示出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具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

(3)“三资”企业数量快速增加。随着中国流通业逐步对外开放,“三资”流通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后,外资流通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三资”流通企业数量从1999年的293个猛增至2017年的7 350个,增长了24倍(见图5)。“三资”企业的进入,带来了大量资金和技术以及管理经验,培养了一大批中国本土流通经营人才,加速推进中国流通企业现代化进程,为中国流通企业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指南。

3.流通行业集中度提高

随着流通企业实力增强,规模逐步扩大,连锁经营水平不断提升。据统计,零售百强企业销售规模由2001年的2 538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7.35万亿元,增长了28倍,年均增长率21.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2001年的5.9%扩大至2018年的19.3%(图6);从增速来看,百强企业销售额增速在大多数年份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图7),且增速明显高于行业水平,头部集聚效应持续扩大,显示出零售百强企业已成为流通业的中坚力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20世纪90年代后期,互联网信息技术逐渐成熟,电子商务交易方式进入中国,广泛应用在流通产业各个层面,深刻改变了传统流通产业运行模式,重塑流通业态,重构流通渠道[33]。在20年时间里,电子商务由引进到应用,再到创新发展,推动中国流通业全面向数字化转型,引领流通产业由实体销售向“互联网+”转变,催生各类新业态新模式,使中国流通业在数字零售领域实现“弯道超车”,领跑全球[34]。

1.电商企业数量快速增长

20世纪90年代末,京东、阿里巴巴和当当等一批电商企业相继成立,将B2C、C2C模式引入中国市场,从经历了短暂的缓慢发展之后,迅速被消费者接受。2003年“淘宝网”成立,自2004年2月起以月均768%的速度增长,2005年超过易贝,成为亚洲最大购物网站,拥有中国网民1亿多人[8]。自此,电商平台企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企业数量呈爆发式增长,类型多样化,入驻企业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电商平台整体实力快速增强且集中度较高。2018年中国商业联合会与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发布零售百强企业排名数据显示,有8家电商企业名列其中,销售规模总额达47万亿,占零售百强的64.7%,其中天猫、京东和拼多多分别以2.45万亿元、1.68万亿元、0.47万亿元的销售规模占据零售百强的前三名,电商企业在中国流通业中已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2.网络零售额快速上升

随着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网络零售额增长迅猛,由2011年的0.78万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9.01万亿元,增长了10.6倍,年均增长率高达41.8%(图8)。近年来,一方面网络零售额体量增大,另一方面电商企业发展进入瓶颈期,网络零售额增速有所放缓,但是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始终保持增长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由2015年的10.77%增加到2018年的18.43%,可以看出网络销售已成为中国消费者购物的重要渠道。

3.电商平台多样化

随着电商快速发展,平台企业多元化趋势明显,业态不断迭代升级。在B2C终端领域,分别有综合类电商,如天猫、京东等;垂直类电商,如唯品会等;新媒体电商,如拼多多等;付费会员电商,如云集等。在传统B2B模式基础上,更多B端电商企业进入上游供应链领域,进而反馈C端需求,开展C2M电商模式。各类电商平台依托各自的优势,精准定位目标市场, 形成错位经营、多层次、多类型电子商务竞争格局。

在此过程中,随着线上红利衰减,各电商平台企业纷纷向线下引流开设体验店,或者与实体零售合作,拓展跨界多元运营模式,例如阿里巴巴升级供应链平台能力,赋能各行业零售商家优化供应链管理;京东平台全面布局便利店、生鲜、物流等各细分市场新业态;腾讯对合作企业开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位置服务、小程序、移动支付等技术服务。电商平台在自身向综合化、全业态拓展的同时,充分发挥生态协同效应,为其他企业提供一站式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形成多元共生的生态圈,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和更好的消费体验[35]。

随着电商平台影响力逐渐增大,对农村地区辐射力增强,在推动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发挥积极作用,农村地区出现一批专业网店集聚地。阿里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中国淘宝村数量从2009年的3家发展到2019年的4 310家,淘宝镇从2014年的19家发展到2019年的1 118家,农村网店集聚市场的出现不仅促进了农村就业,也带动了农产品的流通,对振兴乡村起到重要作用。

(二)发展经验

1.持续健全流通管理体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流通管理体系围绕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展开,从初期改革流通所有制成分、转换流通企业功能机制,到加入WTO后对外开放流通业,对内规范流通秩序、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流通业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流通管理体制由直接管理向间接调控转变,再到“放管服”改革,建立监管一体化体系,行政管理机构不断调整,原粮食部、原商业部、原物资部、原国内贸易局等先后淡出历史舞台,商务部的成立为内外贸一体化奠定基础,也使流通业与国外企业接轨成为可能;通过“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简化企业办事程序、优化监管机制、提高管理效率、打造服务型政府、改善营商环境,从而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有力推动流通企业现代化进程,促进流通企业创新发展。

2.开放与竞争相互促进,建立现代化流通业

中国流通业壮大过程是一个以开放激活竞争,以竞争倒逼改革的过程。从试点中外合资零售企业到全方位对外开放流通业,国内流通企业面临大量外资零售企业的巨大压力,但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学习世界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机遇。中国流通企业在经历了短暂低潮之后,积极学习国外零售企业经营方式,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努力探索适合中国消费者的经营模式,面对外资零售企业由被碾压到相互竞争,逐渐成长壮大,并与国外企业接轨,深度嵌入全球化生产、全球化消费的供应链体系中,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零售业成长之路。

在流通业对外开放过程中,面对国外企业的管理优势和技术优势,倒逼国内流通业加大改革力度,打破传统国有经营模式,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通过市场竞争提升企业经营效率,进而实现竞争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了对世界先进商业的模仿、追赶和竞争,并在世界商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3.以理念和技术创新推动业态迭代,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中国流通业创新拓展多种流通业态,包括工业品批发市场、零售新模式等,以经营理念和技术创新业态,为产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在创新发展过程中,以阿里巴巴、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平台,深度应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对传统零售业的经营模式、支付场景等环节进行改造,打破时空阻隔和供需界限,为消费者提供全天候、全时空销售服务,从电子商务模式的追随者成为数字零售创新模式的领跑者,为满足消费需求和激发消费潜力做出巨大贡献。通过创新性应用现代技术,在不同产业间实现互联互通,以万物互联的理念构建各类跨界新业态,打造全场景、全生态链的新零售跨界消费模式,构建以流通企业为主导的价值共创网络,实现企业增值,提高流通产业组织化水平,推动流通产业发展质量提升。

三、中国流通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新时代,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转换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创新经济增长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36]。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产业,面临着从粗放式发展、追求速度和规模增长向集约式发展、注重质量效益提升,尤其在新技术推动下,流通业由传统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本密集型转变,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实现业态创新、产业发展方式革新,产业组织能力增强,推动流通产业向现代化产业体系升级。

(一)流通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推进流通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流通业已形成较为健全的产业体系和服务网络体系,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随着居民消费由大众化向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转变,流通业面临产业资源整合和业态服务升级,在提高供给质量、提升消费便利,拓展服务功能方面,亟待进一步改善产业发展方式、完善产业服务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流通企业向全业态和深度专业化方向发展,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支撑下,实现流通业态创新,打通不同产业界限和不同渠道边界,通过“跨界”运营,延伸服务内容和服务深度,提升企业供给质量和服务能力,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提高消费满意度,并以技术升级推动流通产业向数字化转型,提升流通效率,形成供给更加多元、业态层次更加多样的现代化流通产业体系。

二是流通网络体系向低线城市和农村延伸,进一步增加流通基础设施供给,提升流通设施现代化水平,缩小与一二线城市差距,进一步完善商业网点布局,鼓励大型零售企业渠道下沉和电商下乡,提高流通企业连锁化程度,完善流通网络服务体系,提高底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供给质量,改善末端服务供给,优化消费环境,提高消费便利度,提升居民消费质量。

三是流通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针对流通企业不同市场定位,有针对性地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消费质量。对综合性百货店、购物中心等流通企业,在满足购物需求的基础上,优化空间布局、调整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加休闲、娱乐、文化、社交等附加功能,满足消费复合功能,丰富消费体验,提升消费质量。对社区商业,鼓励服务设施升级,引导品牌商业企业进驻社区,提高社区商业规范化和连锁化程度,改善供给质量;同时优化布局,合理搭配,发展多种业态和多种类型社区门店,健全社区商业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社区消费便利化水平。

(二)完善供应链体系,提高流通产业运行质量

随着市场体系逐步发育成熟,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已由单个企业间竞争转变为企业供应链之间竞争,供应链体系的完备程度以及供应链管理效率,既体现了企业竞争实力,也反映了企业管理组织化水平,是企业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构建供应链管理体系已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重要内容。

在传统供应链中,往往以工业企业为核心,统筹供应链管理体系,流通企业多数作为承接部门,与工业企业进行配合衔接。随着信息技术与流通产业深度结合,强化流通企业在消费者信息搜集和处理上的能力,突出了消费需求引领下的供应链体系中流通企业的核心地位,从而改变了传统供应链体系功能配置,推动以零售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体系快速发展。

由零售企业组织上游资源,参与设计和指导生产,与制造企业以及前端原材料供应商等链上企业进行信息共享,并将顾客纳入产品研发设计和售后服务体系,围绕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信息共享,按照消费需求变化,实时调整生产计划和配送方案,实现柔性化生产,从而节约库存和生产成本占用,提升企业管理效率,改善企业供给能力,提高供应链企业组织化程度,进而提升流通产业运行质量,推动形成流通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提升流通企业国际化程度

随着中国流通企业实力增强,走出国门、落地海外,实现全球化布局已成为企业发展必然规律。尤其是电商平台的发展,为流通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渠道资源,以电商平台为代表的流通企业早已在海外布局设点,建立海外仓、直采基地、设立线下实体店,通过“买全球”“卖全球”,满足国内外消费者多层化需求。流通企业作为商品国际化销售的渠道和纽带,为众多国内品牌商品销往海外,提供了平台和资源,也为国外商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机会和销路,在打通国内外市场体系过程中,加深国内外企业间交流,推动企业间互补合作,使中国企业更多融入全球市场,以全球合作实现要素优化配置和资源整合,从而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提升企业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中国已与多个国家建立双边电子商务合作机制,“丝路电商”合作国家遍及五大洲,包含澳大利亚、俄罗斯、意大利、奥地利、新西兰等19个国家,为流通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更多选择。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等方面都有着较大差异,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也有较大差别,彼此间需求互补性更强,产业合作领域更加广泛,以跨境电商平台为桥梁,组织商品资源优化配置,引导产业要素集聚,推动产业链重组,提升中国流通企业国际化资源整合能力,将极大提高流通企业国际影响力。

(四)打造强大国内市场体系,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国民消费已成为经济稳定增长的“主引擎”,也是国内市场的重要内容[37]。流通业作为实现最终消费的载体,在扩大消费规模升级、提升消费品质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因此推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将有力提升消费规模和消费质量,并直接助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进一步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流通业在打造强大国内市场过程中,在市场体系建设方面,逐步缩小城乡市场、区域市场差距,促进要素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市场运行效率,进一步完善全国统一市场,为不同层次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激发消费潜力;政府加强“放管服”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减轻企业负担,完善营商环境,释放市场活力;同时健全监管体系,进一步改善市场秩序,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公正、安全的市场环境;在产业发展方面,以新技术应用普及提升流通业现代化水平,推动实体零售企业转型,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创新流通方式和消费模式,提升企业规模化水平,提高流通效率,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产品供给方面,以消费需求为引领,促进流通企业整合各方资源,自主或合作研发新产品、引入现有商品,提升产品供给能力,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在消费服务方面,拓展流通企业服务功能,以“跨界”“混合”为特征,为消费者提供综合性一体化服务,并丰富消费体验,提升消费质量,进而促进消费规模扩大和消费潜力释放。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国内市场强大,通过创新流通功能,为消费者输出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内容,推动消费增长、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对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流通业流通业态
发挥示范功能,探索数字助农新业态
唤醒街区想象力:多元业态赋能创意社区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共享员工”更需共同呵护——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如何保障?
“良法”“善治”为粮食流通保驾护航
“互联网+”背景下肇庆市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路径
我国省域流通业集聚的空间分异演化分析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现代流通业水平的评价维度及三大经济区发展比较
我国流通业增长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