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蕾
课标分析
《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总目标:以山东沿海地区特有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背景,引领学生在海洋自然环境、海洋资源与经济、海洋文化与生活、海洋开发与科技、海洋生态与环保和海洋权益与国防等六大领域自主探究;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亲近海洋与探索海洋的意识,提高和发展综合能力;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海洋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合格公民。
本次活动目标:
1.简要了解海流的定义、成因、种类及其对自然和人类的影响。
2.培养看图、实验和搜集整理等能力。
3.学会发现、提出和表述问题。
4.在老师指导下,初步学会合作制定研究计划。
5.进一步树立亲近海洋、探究海洋和热爱海洋的意识。
基于以上目标,在设计整堂课时,我始终以兴趣引路,借助动画视频、模拟实验、画图、规划路线等活动激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学习制定撰写研究计划环节,适时指导,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研究方式的选择,学习小组的组成,活动过程中的计划、活动成果的构想,都完全在学生自己手上。总之,整堂课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空间,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研究学习的乐趣,增长研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题
1.同学们大家好,孟老师非常开心和大家一起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首先让我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观看一段视频。
你们知道黄鸭舰队为什么能去到这么多的地方吗?
2.同学们的猜测对不对呢?
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海中这些奔流不息的河流我们称它们——“海流”或“洋流”。(板书:海流(洋流))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奔流不息的‘洋中河”,探寻“海流”深处的奥秘。(板书,揭题《奔流不息的“洋中河”——海流》)
二、实验验证,激发兴趣
1.海洋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流向不同的海流呢?(板书:海流形成的原因)
谁能大胆的猜一猜?(板书:猜想)
2.同学们能够大胆猜想这是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步。
怎么能想个办法来验证我们这些猜想?(板书:验证)
做个小实验怎么样?
我们就先以“风”为例来做一个模拟实验,好吗?
3.台下的同学可要瞪大眼睛仔细观察,看看风吹是不是就能形成海流。
看到了吗?风吹能不能形成海流?
根据你们的观察风一吹,“海流”是怎样运动的?谁能来画一画?
4.通过刚刚的小实验验证了我们之前的一个猜想,并且得出了结论(板书:结论):风确实是形成“海流”的主要原因之一。
5.其实,在2012年美国航天局就制作完成了一部有关全球洋流运动的动画影片,想看吗?
好,我们一起看一看,它跟我们刚才画的“海流”一样吗?
现在,你看到的“海流”是什么样的?
这部影片向我们呈现的“海流”运动状况要比我们画的复杂的多,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海流”都是沿着一定的方向有规律的流动着。
6.了解了“海流”的这个特点,我们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能靠它解决。
你们瞧!蓝猫的小伙伴“小淘气”和“甜妞”,你觉得它们怎样走会比较快的到达目的地?
不过,“小淘气”和“甜妞”好像在海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快去看看吧!
这两股“海流”是——“暖流”和“寒流”
当海流的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高,我们称它为“暖流”。
当海流的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低,我们就称它为“寒流”。
“暖流”和“寒流”一相遇便引起了海水上下翻腾,就连体积庞大的潜艇也难以承受它们的猛烈撞击。
三、提出问题,小组讨论
1.同学们,刚才,我们只是初步了解了“海流形成的原因”“海流的种类”。关于“海流”值得我们研究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你们还想了解它的哪些方面?
板书:形成的原因、海流的分类、海流的作用、世界上的海流
2.同学们说了许多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现在就请组长带领大家从中选择一个你们小组同学最感兴趣的问题作为你们小组的研究课题。(确定课题)赶快讨论一下吧!
都来说说你们的研究课题是什么?
四、组长带领,制定计划
1.课题确定了,下一步我们就该制定研究计划了。(板书:制定计划)
同学们,你们知道制定一份研究计划都包括哪些内容吗?
2.孟老师专门请来了蓝猫,请他为我们讲讲怎样制定一份完整的研究计划。
3.看了以后同学们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开始前,老师还有三点建议,谁来大声的读一读?
最后我们还要评选出“最佳设计奖”,希望同学们积极争取。好,开始吧。
五、小组展示,教师指导
1.好的,完成的小组举手,哪个小组能上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研究计划?
2.你们认为完成研究计划的小组里面,哪份可以获得最佳设计奖?
同学们,科学合理的计划是活动成功的关键,今天我们各小组都确定了自己的研究課题,制定好了研究计划。接下来,同学们就要根据计划积极开展活动啦。(板书:参与实践)
老师期待你们精彩的汇报展示。(板书:汇报展示)
这节课我们就到这,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