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文育心,植情于生

2020-08-10 08:48陈海英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英子自卑自然段

陈海英

【教材分析】

《掌声》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它主要讲述了因身体残疾而内心忧郁、自卑的小女孩英子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上台讲故事,意外地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从此变得开朗、自信,以微笑面对生活的故事。它围绕着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美好品质”,诠释了同学间互相鼓励、互相关爱的真情。

这篇课文语言质朴,饱含着真挚、充沛的情感,尤其是对英子的神态、动作的描写极其细致,生动地反映了其内心世界。它还通过鲜明的对比,让大家感受到英子前后的变化,突出了鼓励、赞扬的掌声所传递出的关爱与尊重,及其所给予人的积极向上的力量。

《掌声》课后的思考题紧扣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进行设计,目的在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目标】

1.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说出英子前后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2.能从英子的动作、神态中体会到其心情的变化,在适当的补白中走进英子的内心,感受同学的真情。

3.能从第2至第4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转换人称进行复述,设身处地地体会英子内心的情感变化。

4.理解“掌声”的意义,体会给予他人鼓励和赞美所带来的美好,并努力做给予他人美好的人。

【教学重点】

了解英子前后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感受鼓励和赞美给予他人的力量,学会做一个善于鼓励他人的人。

【教学难点】

能从第2至第4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转换人称进行复述,设身处地地体会英子内心的情感变化。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读中想象法、品词析句法、对比阅读法、朗读法。

【教学过程】

一、温故引思,情中设疑

1.直接引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掌声》。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相机板书:英子。

3.设疑:一次不得已的上台,同学们的掌声改变了英子,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这个感人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是激发其学习热情的有效途径。这一环节以课文的主要内容导入,给予学生英子前后发生变化的表象认识,再在此基础上引发其更为深入的思考,促使其深入探究,开启新的知识内容的学习。)

二、研读悟情,情中促思

(一)研读“掌声前”,悟自卑

1.出示学习提示:默读课文第1至第3自然段,用横线划出描写“掌声前”英子状态的句子,想想英子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子。

2.品读细节,体会心情的变化。

研读关键句子:

(1)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①引导学生理解“默默地”一词,引出其原因——英子腿脚落下了残疾。

②创设情境,教师引读:当我们音乐课上欢乐舞蹈的时候,英子总是();当我们体育课上你争我抢的时候,英子总是();当我们课上积极回答问题的时候,英子总是()。体会到英子是一个孤独、自卑的女孩。

③过渡:这一段中还有哪些词语体现了英子的孤独与自卑?

(2)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①扣住关键词“早早地”与“最后一个”,理解英子不同于他人的举动。

②质疑: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再次强调腿脚有残疾给她带来的自卑。

③研读关键词语“总是”,再次体会英子的自卑。(相机板书:自卑)

④角色渗入,指导朗读。

(3)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①引导学生思考英子为什么低头,体会她此时的心情。

②让学生带着自己体会到的自卑、紧张、害怕等心情读一读这句话: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地把头低了下去。

(4)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①扣住“犹豫”这个关键词,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事情来理解英子的“犹豫”。

②补白训练:英子犹豫了,如果上台,如果不上台。从而理解英子此时左右为难、难受的心情。

③理解描写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语:“慢吞吞”和“眼圈红红的”。从而进一步体会英子的自卑。

④指导朗读本句。学生先自由练读,再个别读,最后齐读。

(5)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①抓住“注视”一词,切身體会理解英子此时的痛苦、难受。

②教师引读句子,再次让学生的内心与英子产生共鸣。

3.小结学习方法:带着问题思考,抓住关键词句,走进人物内心。

(设计意图: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教学过程中先给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以“英子是个怎样的女孩?”这一问题牵引出学生心中的情;以读中思考的方法促使学生走进文字,学会边读边思考。然后通过抓住关键词来理解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抓住英子的神态、动作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情。再通过情境创设、情感补白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走进英子的内心,也以此习得阅读的方法。)

(二)研读“两次掌声”,悟自信

1.出示要求:默写课文并思考,你从文中的两次掌声中分别感受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交流。

预设一:研读描写第一次掌声的句子。

(1)学生反馈后出示句子:“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2)扣住“骤然间”一词,理解同学们不约而同用掌声来表达对英子的鼓励。

(3)角色扮演:教师扮演英子,同学们给“英子”鼓掌,并理解“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所营造的氛围。

(4)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想通过掌声告诉英子什么呢?

补白训练:此时,我想对英子说:“英子,。”

(5)小结:正是同学们掌声的鼓励,让英子有勇气上台讲故事。(相机板书:鼓励)

(6)指导朗读:一组朗读,另一组配以掌声。预设二:研读描写第二次掌声的句子。

(1)出示句子:“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2)再次引導学生思考:同学们又想通过这次的掌声告诉英子什么呢?

补白训练:这次,我又想对英子说:“英子,。”

(3)小结(相机板书:欣赏)

预设三:研读句子: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1)理解“深深地鞠了一躬”中“鞠躬”和“深深地”的含义。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对英子的了解进行思考:此时的“一摇一晃”和上台前“一摇一晃”一样吗?明确英子上台前的“一摇一晃”是自卑的,此时的“一摇一晃”是自信的。

(设计意图:“掌声”是本篇课文的中心所在,文中通过两次掌声的描写突出了同学们对英子的关爱及其所带来的无穷的力量。为了有更为深刻的领悟,学生除了要继续运用带着问题去思考的方法进行学习,还要发挥想象,还原当时的场景,体会到同学们给予英子的鼓励、帮助和关怀,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善良友好地对待他人。)

(三)研读“掌声后”,悟变化

1.学习第4自然段,感受英子的变化。

(1)齐读本段。

(2)理解“不再”和“甚至”的含义,感受英子的变化之大。

(3)小结:在同学们的鼓励和赞扬中,英子远离了自卑,变得开朗、自信了。(相机板书:自信)

2.学习第5自然段

(1)出示课文中英子的来信,教师配乐朗读,进一步感受“掌声”的力量。

(2)引导学生理解“微笑着面对生活”的含义。

(设计意图:“掌声后”这一故事情节主要是突出了英子的变化之大以及掌声对英子的影响之深。教学时重点应落在英子来信中的话语上,通过读信、谈信,引导学生再次感受掌声的力量。)

三、倾情复述,言中诉情

1.创设情境:多年过去,同学相聚,英子回首往事,那一幕依然清晰地展现在她的眼前。当她和同学谈起这段往事,你们想一想,她会怎样讲述这段经历呢?

2.播放以英子的口吻复述第2自然段内容的录音,让学生认真听,对比原文,想想有哪些变化。

3.学生小组讨论,得出复述的一些小窍门: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回忆;适当地加上心情的描写;将书面语言转换成口语。

4.学生任选一个自然段,练习复述。

5.班级展示,同学互评。

(设计意图:学习复述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对于难点的突破,让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正确的范例,让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认知,感受复述的技巧。接着,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自主商议复述故事的方法并归纳总结,在练习复述后展示评议,切实提升复述能力。)

四、研文育心,笔中抒情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谈谈对“掌声”的理解。既可以谈自己给予他人的掌声,也可以谈他人给予自己的掌声。

2.小练笔: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将关爱渗入心灵。

掌声

掌声是钥匙,打开勇气的大门。

掌声是春雨,滋润我们的心田。

掌声是阳光,()

掌声是(),()

掌声是(),()

……

4.总结全文:同学们,小小的一个举动——掌声——也许能驱除你心中的阴霾,也许能鼓励你扬帆起航,也许能让你坦然面对挫折……因为它饱含着爱。在我们的生命里,除了今天课文中谈到的掌声,还有许多这样的小小的举动,如一个拥抱、一句问候……它们虽然简单,却有着无穷的力量。让我们铭记他人给予的温暖,也用自己的行动去温暖他人吧!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除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本文编排在“美好品质”主题单元,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做一个善良、关爱他人的人。同时,通过此次教学也要让学生明白,表达内心的善意有时可以是一次掌声、一句问候、一个拥抱等,但这简单的举动却有着无穷的力量,有时可以转变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改变人的一生。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的结尾设计小练笔,让学生用笔写下自己的感悟,让这份爱嵌入内心深处。)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1.练习复述课文第2至第4自然段。

2.回忆自己身边的暖心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掌声》这篇课文曾在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出现,统编版教材将它编排在三年级上册的第八单元。几经改编依然保留,足见这篇课文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等能力及美好品质的佳作。教学中,笔者紧扣两条线来展开:一条线是让语文要素落地;另一条线是让美好品质扎根。双线交融,方能更好地彰显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属性,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以情为支点,以读为方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道始于情”。在教学中,笔者注重以语言传递情感,引导学生在文本的阅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表达真情。笔者不仅设计了侧重于思考的默读、想象读,还设计了侧重于情感表达的情境导读、品悟朗读、对比朗读等,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多样化的形式下得到提升。

(二)以变为支点,以思为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文以英子掌声前后的心情变化和性格变化为线索,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教学时,笔者以变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同时,通过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扣住英子神态和动作的描写,引导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地感受英子的变化,激活学生的思维,锻炼其思维能力。

(三)以赏为支点,以议为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转换人称进行复述是三年级学习详细复述时的一个难点。根据此情况,笔者首先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学习的支架——范例,而后为其提供了探究的空间——小组讨论,最后给了学生试错的机会——赏识点评,使其敢于尝试、乐于表达,促进其表达能力的提高。

(四)以爱为支点,以悟为方法,培养良好品质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习得语文学习之法,还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使其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随着文本感悟英子的情感变化,并挖掘出教材的空白点,帮助学生在“犹豫”“掌声”“感动”处补白,引发其情感共鸣,激活学生内心的善意。同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掌声的理解,以一首小诗的形式引导其用笔诉说自己内心的感悟,将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植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

【参考文献】

1.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课程·教材·教法》,2016年第11期。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鹅湖小学)

猜你喜欢
英子自卑自然段
自卑的三个真相,你知道吗
秋天
独臂作家之死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钻石妙贼
美丽的秋天
巧计得绵羊
自卑,本质上是自虐
自卑的地方
鲜花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