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练
[摘 要] 智慧教育的兴起对高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管理信息化作为其中重要的环节,要充分利用智慧教育环境下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和带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文章从智慧教育与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关系、发展等方面入手,从管理理念的更新、管理机制的创新、信息安全的保障、人员队伍的建设、资金投入的保障等方面探讨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为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参考。
[关键词] 智慧教育 管理信息化 人本管理 信息共享
中图分类号:C40 文献标志码:A
一、智慧教育与教育管理信息化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化时代,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等不断为这个世界带来改变,人类社会正由信息时代走向智慧时代[1]。近年来,政策的引导、企业的推动、学者的倡导、教育实践的探索、教育创新的诉求、媒体的宣传等,逐渐让智慧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2]。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高端形态,智慧教育逐渐被全球教育系统所重视,中国的教育领域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化与网络化、泛在性与个性凸显的智慧教育环境。它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新时代教育走向信息化和智能化全面转型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高校信息化建设于20世纪90年代起步,自2000年完成了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网络以及部分单体应用系统的建设,到围绕“硬件集群”“应用集中”“数据集成”的建设思路进行了一轮方案性的改进,在管理流程信息化、规范化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3]。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也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指出推进教育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并非单纯地在校内各个职能部门中开展,还涉及到校外的众多机构和组织。高校要进行有效的信息化建设则要充分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全面、综合的科学管理,推动各部门和环节之间的协调。
二、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与现状
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4]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的目标,构建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从而进一步改善教育信息环境。之后,互联网+教育、云端一体化应用等促使我国教育信息化得到了蓬勃的发展。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5]提出了在适应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实现教育教学与教学管理的智能化应用,这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迈向智慧教育发展的方向。
教育管理作为维系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也跟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步伐进行着全面的转型发展,它是高校信息化发展和运行的重要支撑。目前,高校管理信息化主要应用于教学管理信息化、学生管理信息化、科研管理信息化、图书管理信息化、人事管理信息化以及后勤管理信息化等方面。虽然众多高校采用计算机自动化处理等手段进行业务办理和日常实务处理,提高了数据及信息采集效率,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和信息的共享与融通,在安全保护和质量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面对日新月异的大数据互联网信息技术,很多高校在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教育管理要逐步从过去的单一化、强调软件或平台服务的模式发展成为互联互通的强调数据服务与互联互通的全新模式。因此,高校管理在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智慧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和发展空间。
三、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点
(一)管理理念的更新
目前,高校信息化正以教学变革、业务流程优化和管理增效为基础,在一定广度和深度上应用信息技术,集成和控制教学、管理等活动中的多元教育信息,带动高校由资源数字化向个性服务化等方向转变。很多高校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初期建设目标不明确、管理指标不明晰、建设标准不统一,甚至有些直接照搬成熟企业或其他院校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导致建设实施的过程往往无所适从。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不同的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各自为政,不能有效整合,而管理本身也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
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面对校内外多层次“用户”,需要在分析用户信息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信息服务和信息传递,即在大数据和信息支撑下的个性化服务,而非单纯的信息管理。而这则需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整个高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重视“人”的影响力、渗透力和主体价值的存在,做好制度管理、人本管理的平衡,由“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转变。从而更加有效地推动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以及智慧教育的实现。
(二)管理机制的创新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各个部门在相关信息化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进展,但同时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由于体制不顺、机制不灵,高校信息化建设缺乏全校统筹,使得信息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降低了信息服务的有效性。如各个部门各自独立的系统和数据就形成了“信息孤岛”,在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关联、有效集成及运行成本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面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系统工程,要想建好它,则需要进行全面地统筹与协调,管理机制创新就显得十分必要。如美国大部分高校建立教育信息化首席信息官(CIO)制度,通过专门的信息化管理组织、职位等进行信息化管理与建设的宏观引导和统筹,采用共治管理的方式将管理权力下放,实现管理的上下联动与积极配合,以多元协同的方式提高管理的水平与效果。
(三)信息安全的保障
信息安全是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因为它涉及到信息、财务、教务等重要数据的安全问题。随着个性化服务、用户体验的强调以及数据开放性问题的提出,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数据与网络的安全性问题就显得越来越突出。因此,需要强化信息安全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建立完善的规范、规章、制度、标准等。很多机构更是从运作、财政、法律、人员等多层面进行风险管理方面的考量。如国外一些高校数据分类政策、用户权限级别调整预警提示等策略来保障数据的安全,有些高校设置专门的校园安全管理机构进行信息安全方面的研究和人才的培养等工作。
(四)人员队伍的建设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和工作细分的不断深入,较之过去,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不断增加。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更新使得现代技术和资讯迅速更迭,而高校教育管理人员队伍的学历背景、专业素养、技术能力以及相关的知识结构等也要不断地与时俱进。但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的时间投入和经验历练。因此,高校需要切实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教职员工的大数据素养的提升以及操作技能的提高。如一些高校通过开发新颖的培训课程以提升培训效果,通过定期研讨会的形式进行小组学习与分析,以推动员工对数据的理解和运用。还有些高校通过自主开发应用系统等提升团队的服务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高层次、高技术人才的引进,为高校教育管理人才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
(五)资金投入的保障
良好的资金支持和运转机制是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在资金投入上,不能只注重硬件设备的投入而忽略软件及其他扩展、更新和运维的费用。在资金管控方面需要进行有效地规划、预算、监督和管理,并进行持续而稳定的资金投入,同时资金的投入模式也可以优化,如对核心业务长期运作投入,部分投入用于创新性投入,促进教育管理信息化资金管理的自我成长。
四、结语
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综合而复杂的,它是教育治理能力、高校教育组织和运行机制的完善程度的反映。高校应该在充分了解自身状况的前提下,放眼全球、紧跟时代,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从战略方向、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等多方面进行信息化建设,实现智慧教育环境下的可持续且高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智慧教育宣言.首届智慧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成果[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06):102.
[2]王运武,彭梓涵,张尧,王宇茹.智慧教育的多维透视——兼论智慧教育的未来发展[J].现代教育技术,2020,30(02):21-27.
[3]应国良.商业智能技术在高校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2(09):134-138.
[4]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Z].2001-07-26.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Z].2018-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