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少玲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对于中职音乐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积极转变传统的音乐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注重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开展审美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音乐专业人才。本文首先分析了审美教育的概念与重要性,随后探讨了中职音乐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路径,希望为有关专业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中职音乐教学;审美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2-0207-02
一、前言
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背景下,中职教育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改进并优化中职音乐教学理念与方式,其中,中职学校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有着重要作用,这对于学生今后音乐学习与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其中,审美教育属于音乐教学的重要核心,在音乐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意义重大,不仅使学生的审美情感更为丰富,又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从而使学生成为一名高素质的音乐专业人才。然而,从目前的中职音乐教学来看,由于受到多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审美教育并未得到有效实施,使音乐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基于此,如何在中职音乐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是音乐教师要重点研究的课题①。以下主要围绕着审美教育的概念以及重要性展开简单分析与探讨:
二、审美教育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一)审美教育概念
对于审美教育这一概念的理解,可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其中,狭义层面的审美教育指的是通过艺术手段的应用实现对人们的教育;而广义层面的审美教育指的是运用社会生活、自然界以及精神产品中各种美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人们的教育,由此达到净化人们心灵的作用,并且促进人们思想道德品质提升②。
(二)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开展审美教育是实现对高素质音乐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对于推进我国音乐事业健康长远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音乐教学过程之中开展高效的审美教育,能够很好地弥补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保障音乐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的教育。
此外,开展审美教育是推进音乐发展的重要手段,比如,以往在讲解《高山流水》这一首乐曲时,教师主要是向学生讲述琴弦拨动方式,而不关注学生是否能够理解乐曲中的情感。而在音乐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向学生讲解俞伯牙与钟子期相遇的情感,使学生在演奏中融入自我的理解与情感,从而使音乐教学质量得以进一步的提升③。
三、中职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教学方法
(一)教师引导教学法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观察力,与学生展开密切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展审美教育,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激发出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从而将审美教育的重要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接下来以《爵士乐欣赏》这一课文为例探讨审美教育的实施流程:
1.导入:在学习《爵士乐欣赏》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先向学生播放由甲壳虫乐队所创作的经典曲目《HEY JUDE》,让学生在欣赏动听的乐曲中了解这种音乐形式,从而点燃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
2.过程:在教授音乐过程之中,教师应当作为倾听者与学生处于平等的位置,并和学生展开热烈的交流。经过对学生的细致观察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这种音乐演唱形式具有浓厚的兴趣,从而点燃学生学习《HEY JUDE》这首歌曲的热情④。
3.结果:通过对学生加以引导,充分点燃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可以有效的深化学生对审美教育的理解。
(二)歌词教授法
一首音乐歌曲之中歌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歌词是展现音乐歌曲中情感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过程之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与歌词,从而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之中所蕴含的情感,从而达到强化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目标。同时,通过对歌词的学习,可以点燃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从而推进音乐教学的目标的实现。接下米,本文以《游击队歌》这一曲目为例子探讨了歌词教学法的应用:
1.过程:教师先向学生播放这首歌曲,使学生初步认识这首歌曲,并根据歌词来描述游击队员的模样,由此使学生理解音乐作品中的情感⑤。
2.结果:在读完了音乐歌词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表出个人的看法,让学生对游击队和敌人抗争的场景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对歌曲内容以及情感有更深入的认识与理解。
(三)歌曲演唱法
好胜心与荣誉感强是中职学生的主要特点,教师应当充分的把握学生之一心理特点,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演唱竞赛活动,既调动学生参与至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又深化学生对音樂审美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在这个过程之中师生与生生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为音乐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⑥。
比如,在学习了《保卫黄河》这一曲目之后,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之中可以开展音乐竞赛活动,通过个别独唱、轮流唱歌、全体齐唱以及小组演唱等方式的有效应用,推进音乐竞赛活动的顺利开展,让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收获成就感与喜悦感。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歌曲演唱活动,不仅很好的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而且保障了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在音乐竞赛活动过程之中,学生将会对音乐审美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与认识,从而推进音乐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⑦。
(四)舞蹈融入法
在歌曲演唱中融入舞蹈这种艺术形式,可以使音乐更具有感染力。所以,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之中的曲目来编排舞蹈,充分展现出音乐作品之中的情感。通过歌曲与舞蹈两者的结合,可以实现对学生想象力、审美力以及创造力的培养。接下来本文以民谣《龙船调》位例子探讨舞蹈融入法的应用:
1.导入:在学习民谣《龙船调》时候,在音乐教学中要进行舞蹈的编排,并由学生进行表演,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2.过程:教师先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并由各个小组学生进行演示,其中,各个小组的成员分别负责歌曲以及舞蹈的部分,而后教师邀请各个小组上到讲台上进行表演,由此不仅使歌曲更具有感染力与表现力,而且可以激发出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
3.结果:利用舞蹈和音乐相结合这种形式,以舞蹈形式米展示音乐之美,两者相辅相成,从而使歌曲演唱更加的声情并茂⑧。
(五)情境教学法
受到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多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向学生简单介绍乐理知识,难以让学生体会到音乐之美。基于此,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精心的为学生创设音乐教学情境,从而实现对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例如,教师在教授《中国民族间音乐》这首歌曲时,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向学生展示我国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片段,从而营造出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而后向学生播放民族特色浓厚的歌曲,诸如《天路》以《天堂》等都是民族特色浓厚的歌曲,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的感受歌曲之中的情境,让学生进入至歌曲所创设的情境中,从而领略到音乐的无穷魅力。
(六)加强对学生的审美引导
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过程之中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向学生开展审美教育时要充分发挥出引导性作用,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并结合生活实例对学生进行审美引导,从而深化学生对音乐学科的认识与理解。
为此,教师在音乐教学课堂之中可以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审美引导,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开展“搜集生活中的音乐”这一主题活动,让学生生活中的各种有趣的声音,比如,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溪水潺潺流动的声音等,这些生活中的奇妙声音具有神奇的音乐魅力,不仅可以点燃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而且让学生认识到音乐和生活的联系,领悟到生活中的音乐美,从而促进学生的審美意识与审美能力的提高。
(七)重视学生的音乐体验
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过程之中不单单是传授学生基本的音乐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增强学生的音乐体验,深化学生对音乐知识理解同时,使学生收获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此,教师应当围绕着音乐教学活动,向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情境,在聆听音乐中感知其中的情感,领悟音乐中蕴藏的情感,这样不仅增加了音乐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而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学习的无穷乐趣。
如在音乐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一首动听的歌曲,并引导学生根据歌曲旋律以及节奏变化等感知音乐中的情感变化,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身的看法,用语言表述某段音乐的情感。通过开展这种训练活动,深化学生对音乐美感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审美情绪的提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目标。
四、结语
综合上文所述可知,中职学校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过程之中,应当认识到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至音乐教学之中。同时,作为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积极开展审美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作品中情感,从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与音乐能力的提升,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音乐专业人才,推进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注释:
①李丽婧.音乐审美教育在耿业学校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艺术评鉴,2019(05):95-96.
②孙华.中职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与教学方法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08):147.
③陈彤辉.审美能力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培养初探[J].中国农村教育,2019(08):38.
④谭辉琼,论中职音乐教育中的德育融合[J].当代音乐,2019(08):63-65.
⑤杜立红.中职音乐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策略解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18.
⑥刘萍.基于审美能力提高的中职“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10):132-133+139.
⑦白萨日娜.中职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与教学方法初探[J].当代音乐,2019(10):14-15.
⑧叶志霞.中职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途径刍探[J].成才之路,2019(28):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