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素庄 朱可峰
[摘 要]党团建设是促进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作为最基层组织的班级团支部,必须提高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文章从“五个加强”探讨党团共建模式下艺术院校基层团支部的建设。
[关键词]党团共建;基层团支部;“五个加强”
[作者简介]余素庄(1989—),女,广东饶平人,硕士,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助教、辅导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朱可峰(1981—),男,广东博罗人,硕士,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党委副书记,主要从事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和高等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7-0078-02[收稿日期] 2020-03-03
一、引言
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具有生气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寄予厚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群团组织,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要加强对青年的政治引领,引领青年高扬理想旗帜,引领青年坚定跟党走,带领青年奋勇建功新时代。
二、高校党团共建的意义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在校人数逐年增加,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党团建设是促进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党支部、团支部是开展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组成单位,党团组织能够积极响应学校的政策要求,主动发挥能动作用,将学校政策要求具体化、多元化地实施,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团共建是高校党团组织建设的客观要求,是新形势下高校党团组织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高校基层团支部的建设离不开党组织的领导。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的《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要将团的建设纳入高校党的建设总体格局中,将共青团工作作为考核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2]。
党团共建是指在党的领导下,加强党支部与团支部的共同建设,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要发挥党的思想引领和导向作用,又要有效利用共青团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推动力[1],对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共青团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
三、党团共建下艺术院校基层团支部的建设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性青年群众组织,归根结底是要做好青年的思想引导工作。作为最基层组织的班级团支部,必须提高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团结凝聚学生紧跟党的步伐,听从党的指挥。艺术类学生群体个性特征明显,思想活跃,富有创造性思维和较强的自我意识,他们在崇尚个性艺术的同时,也强调个人行为的自由。部分艺术生在集体意识、时间观念及自我约束方面表现较弱,这给艺术类学生团支部的工作带来一定挑战[3]。
(一)基层团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1.支部建設形式化。高校要求基层团支部定期围绕相应的主题开展团日活动,旨在加强支部成员的综合素质,团结和扩大支部的影响力。好的团日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并从中收获认可感。然而,目前很多团支部无法正确理解上级党团组织的意图,组织的活动内容过于单调、呆板,缺乏创新性、趣味性,极大降低了党支部成员主动参与的热情。
2.队伍建设弱化。团干部是团组织的核心成员,是组织工作中最为积极和活跃的成员。团干队伍的专业性及优秀性,关乎支部建设的成效性。就目前高校各团支部的建设来说,支部队伍建设存在一定缺陷。一是团干培训体系尚未完善,学生竞选职位后立即上任,对业务不熟悉,能力有待提高;二是团干职能模糊,班级团支部建设出现团支书包揽支部所有工作,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态度懈怠的情况,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不佳,导致支部建设缺乏创新性及影响力。
3.团员意识弱化。有研究表明,新形势下,广大学生团员思维更加活跃,个性更加鲜明,但这也使学生团员中普遍存在政治意识弱化、组织意识淡化、模范意识淡薄等现象。学生团员偏离组织凝聚力,为支部建设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因此,加强团员意识教育,探索符合支部特色的教育形式是团支部建设工作的重心。
(二)基层团支部建设的“五个加强”
只有充分尊重及发挥学生群体的个性,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针对性及实效性。为贯彻落实党团共建模式的发展,需不断探索与创新基层团支部的建设。以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为例,如何在党团共建形势下,开展基层团支部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团支部建设,创建优秀的十佳团支部、百优团支部,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院采取“五个加强”基层团支部建设模式,加强党的领导作用,助力团支部的建设。
1.加强专业特色,提升品牌效应。团日活动是提升团支部凝聚力的重要载体。艺术类学生对自发活动的参与度会明显高于会议和讨论等形式。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动应与学生的专业特色及个人特长相融合,创建品牌效应,搭建成员间联系的桥梁。以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为例,95个基层团支部在围绕“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主题开展团日活动时,结合专业特色,活动涵盖海报、网页设计、手绘创作、主题墙绘等,活动形式新颖,支部成员积极主动参与,既加强了思想意识教育,又强化了专业技能。此外,支部活动采取民主投票制,让活动更接地气、更民主。
2.加强网络创新,激发支部活力。新时代背景下,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工具成为学生团员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面对新的变化、新的机遇,基层团支部建设要与时俱进,因势而新,不断适应新媒体文化的发展趋势,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支部工作“活”起来,提高凝聚力和向心力。
3.加强队伍建设,打造精英团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共青团事业不断开创新的局面,关键在团干部。团干部建设方面,一要严格把好团干部选拔关,配齐配全支部干部成员,普及公开公平竞选原则,由支部团员投票选举产生一支具有说服力的团队;二是加强团队干部队伍的培训,提高其管理能力及工作成效。学校、学院、支部点面结合,定期举办团干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支部战斗力;三是与党支部联合成立党团干部考核机制,强化考核导向性、激励性和权威性,优化团干部的考核要求,确保团干队伍的先进性和模范作用。
4.加强党的领导,增强团员意识。团支部与党支部的思想建设具有继承性,党建带团建,是党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对青年领导工作的需求。党团支部间要加强沟通联系,整合资源,通过微党课团课、组织生活、团日活动、交流座谈会等,促进学生党支部与团支部间的交流学习,激励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到团支部的日常活动中,既能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团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凝聚和服务好团员,又能加深学生团员对党的正确认识,坚定其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为党打好群众基础。
5.加强师生共建,突出价值引领。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高校青年教师专(兼)职团干,应该主动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和使命,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团员为奋勇建功新时代而奋斗。加强青年教師团干与学生团支部的联系,让教师团干定期到学生中去,开展联系、服务、引领的工作,突出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把学生团员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又能更好地倾听和发现学生团员在日常组织生活中的需求,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扎实做好学生工作。
四、结语
党团共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党团共建既能增强党的思想引领、组织模范和导向作用,又能增强团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推动力。基层团支部建设只有紧跟党走,做好党的助手,不断创新支部建设模式,完善自身建设,才能完成所肩负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曾梦婷.党团共建模式下活力学生党支部的构建探析[J].法制博览,2019(26):59+61.
[2]赵勇.党团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的思考[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4):52-54.
[3]王亚青.高职院校大学生团员意识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7(3):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