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梅 滕学伟
[摘 要] 为了解决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教师要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准确理解和分析能力,通过审题能力的提升,加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希望这方面的研究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小学;审题力;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 周冬梅(1973—),女,安徽合肥人,巢湖市苏湾镇中心小学一级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1-0310-02 [收稿日期] 2020-01-10
在目前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问题,并且要指导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着重加强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能够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自觉检查的良好习惯,尤其是在经过严格审题的字字推敲当中,使得学生能够对关键词做到重点把握和分析,进而实现对不同类型数学问题的有效解决。这种注重审题能力培养的数学教学形式,能够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建设提供完备的基础。
一、小学生审题能力的现状和问题
对于数学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大多数小学生只做到了对题目的阅读,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审题,因此对于审题的深化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只有通过对题目的了解、熟悉、把握弄清楚关键词所表达的意思,并且依据已知条件来进行关系的联系和分化,进而获取数学问题的有效信息,才能为解决数学问题打好基础。审题是了解数学题目的前提和依据,促使学生带着一种辨识的思维能力以及认真的态度进行独立思考的学习过程,因此,审题不只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具有较强逻辑性的数学问题,需要学生不断地通过反思和评价来掌握问题,进而获得数学学习的有效提高[2]。
虽然,目前教师和学生都在尽力完善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但依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学习和储备知识的的阶段,对于审题不清所造成的解题错误也广泛存在。学生在具体的数学问题分析时所表现的审题现状,大多是未经过仔细的审题而盲目的下笔;固守思维方式,不能做到灵活的变通和其他方式的解决;不抓关键词,在整个题目当中漫无目的的搜索;对知识了解的不全面而产生的理解偏差;经常受到无效信息的干扰,阻碍学生无法获得正确的题目信息;容易产生急躁心理,没有耐心将题目审视完毕。学生的审题意识还不够完善,各种各样的弊端在阻碍学生的学习[3]。
二、小学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1.培养学生读准的意识,实现有效标记。小学生在充分阅读和理解数学题目的过程当中,需要提升自我审题能力和意识,来充分思考数学问题,按照一定的条件去解决问题和联想,避免盲目的套用解题思路。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就需要积极从培养学生的读题开始,使得学生能够了解数学问题,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和认知,为数学审题思考做出准备。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学习能力,从不同的方向来培养学生对阅读题的能力和要求,促使学生通过大声读、默读、不漏字等读题方式来弄清条件和问题的结构,确保学生在数学题目的审题当中,做到不添字不少字,切实有效地对题目有完整的把握,通过自我大脑的分析和研究实现读题的规范性和标准性,并且在题目阅读过程中加强感知的能力,引导学生对关键词句做出解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题的习惯,通过这种重点的划分可以使学生排除题目当中的无效信息的干扰,进而提升自己对数学题目的审视注意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百分数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审题力,设计以下问题:一瓶溶液在加入一杯水以后该溶液的浓度达到30%,如果再加一杯纯酒精,其浓度会变为45%,试问酒精的原来溶液浓度为多少?相信给出问题后许多学生都会感到困惑。在学生进行有效信息的阅读和转化之后,促使学生根据有符号的标记信息来进行进一步的思考,通过将具有难度的数学问题转化为有效的图形方式来进行审题意识的优化,并加以有效的标记来实现对题目的解读得出最终答案。
2.注重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点点划划圈圈。良好的审题能力培养离不开动手操作的辅助功能。审题是对数学题目当中有序的输入、分析和处理的过程,数学语言表现为精简和抽象的形式存在。对于一些年级低的学生审题能力弱的情况,教师要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题意,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促使学生转化审题的方法和思考策略。对一些图形结合的题目,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情境图当中获得一定的数据收集,关于一些实际问题的数据在情景图中都可以做到一定的了解。
学生在进行题目浏览过程中,要进行有顺序的标注,通过这种审题方式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目的。为了让学生认真读题和仔细推敲,教师要不断地强化学生认真审题的意识,要求学生能够在边读题边圈圈划划的形式中,来进行自我的提示。數学本身是一项具有抽象意义的学科,对于大量文字信息所组成的数学问题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在数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这种数形结合的思考方法来进行题目的解读,把文字信息有转化为简单的符号信息,提高学生审题的效率和能力,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观察题型,进行有效的归类、比较、补充。目前小学阶段的数学分为计算题和应用题两个基础的类型,教师可以在对教材进行分析和研究之后,对学生进行专题的分类思想教学,引导学生观察问题并进行有效的比较、归类和补充,促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的减少审题当中的负担,为学生提供一条明确的主线,帮助学生降低学习的难度。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渗透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实际的问题归类和总结,促使学生在拿到题目时,先要进行题目的归类和分析,再做出判断进而有效地完成审题。这种行为能够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审题过程,而且能够有效地减少解题思路的错误。
可以说学生的审题思路也同时反映了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只有在认真审题独立完成开拓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数学问题的不断研究,才能完成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教学,并提供有效的质量和保障,加强学生对审题意识的培养。注重检查就是要使得学生讲题目时,能够从头到尾仔细的阅读而非走马观花,通过培养学生审题意识的教学优化策略能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当中,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意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当中,应当进行有意识、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设计,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做到对数学问题当中的关键词的把握,做到对题目的审视和分析。
参考文献
[1]李海玲,郝洪杰,纪艳丰,赵克平,王雅敏.小学数学教学中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三卷),2018.
[2]吴秀丽.PISA背景下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以“解决问题”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3)76-78.
[3]汤二明.小学中段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