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珠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体系也随之不断完善。就美术教学而言,美术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的主要途径,有效的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鉴赏能力,并且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接受其他科学教育的基础,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本文以小学美术教学为分析基础,针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进行分析,探究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
關键词 小学美术;审美能力;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1-0090-01
美术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学科,在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就目前的我国小学美术教育来说,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还不足,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美、发现美的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了有效实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要明确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再对症下药,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是小学美术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比较单一化。教师的教学以教材为依据,但是我国小学教育中美术教材更新速度比较慢,影响学生与时俱进地学习美术知识。教材的陈旧同样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美术教材的内容多是理论性的知识,导致教学方式也比较单调,难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以及学习兴趣。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美术教学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不能很好满足美术教学目标,无法紧跟时代形势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再者,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专业素质,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学生对美的认知还不清晰,更需要教师的悉心培养。但现在许多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仍尚有欠缺。现阶段相当多的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绘画技巧的教学,而忽略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缺乏美术创新意识。在教学方法上,小学美术教师多沿用老一辈的传统教学方法,课堂比较枯燥乏味,忽视了让学生感受美、创新美的教育。美术应该让学生在艺术中成为懂得美、有情操的人,这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创新教学方法。
二、丰富课堂展现形式,引导学生感受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然后才能鉴赏美。小学生由于受到自身阅历的影响难免会对“美”的敏锐度不足,会忽视美的存在。这就要求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在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美的存在,感受身边的美、感受艺术的美。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丰富课堂展现形式,引导学生感受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图片、视频以及模型等形式多样的艺术作品,让学生通过真实的感受自主探究自己所观察到的美的事物,进而启发学生的审美思维,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在对作品欣赏时,教师要对这些作品具有特色的方面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与理解这些美术作品独特的美,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注重美术鉴赏,帮助学生理解美
审美能力的核心素养就是美术鉴赏能力,小学美术教师要注重美术鉴赏这个环节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美术作品的鉴赏,通过示范讲解让学生学会对艺术进行鉴赏。对于“美”这种抽象的概念,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体验,正是在这种审美体验的带领下才逐步形成自己独立的审美观念,而这对小学生未来的发展与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与意义。教师在指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时,要注意应该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切入,如作品的用色、线条、明暗对比等,总结出自己的审美感受,最后在教师的带领下一同讨论作品中蕴含的艺术价值、历史研究价值等。通过这种教学环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也是小学美术教学的核心内容,良好的审美能力对小学生未来的成长学习以及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指导,这就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要求。小学生缺乏生活阅历,因此在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时教师要结合多样的课堂展现形式,让学生在丰富的展现形式中发现美、感受美,并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深层次的美,形成学生独立的审美能力,由浅入深地夯实学生的审美素养,切实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姚海燕.融入艺术陶冶情操———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65):184.
[2]刘永胜.浅析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J].神州,2018(29):173.
[3]丁丹.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8):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