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游戏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运用

2020-08-09 08:38谢燕芬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22期
关键词:教学

谢燕芬

〔摘要〕心理游戏是心理辅导活动课的重要活动形式之一。心理游戏具有娱乐趣味性、社会互动性、教育启发性等特点,将教与玩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体验、思考、感悟与成长,实现心理课教育和辅导的价值。心理游戏不仅使心理辅导活动课摆脱了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方式,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提升了课堂教学吸引力,更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性,尊重了学生的活动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游戏中消除尴尬情绪,在活动训练中提升心理素质。心理游戏在不同主题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均能穿插使用,在各教学环节都能发挥其独特作用。

〔关键词〕心理游戏;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22-0034-03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通过设计活动和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治愈心灵创伤、达到健全和完善人格品质的心理辅导形式。心理游戏则是心理辅导活动课的重要活动形式之一,它应用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团体动力学等理论,以游戏为载体,将学生的内心世界投射出来,进而进行心理分析、辅导或治疗[1]。通过心理游戏,能有针对性地指导解决人们存在的自我意识、学习潜能、情绪调控、沟通交往、生存意志、心灵成长等方面的困惑,有效地帮助解决集体建设中面对的如环境适应、成功激励、合作竞争、感恩责任、创新拓展等难题[2]。

心理游戏具有娱乐趣味性、社会互动性、教育启发性等特点,将教与玩相结合,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体验、思考、感悟与成长,实现心理课的教育和辅导价值。心理游戏的巧妙设计能使心理辅导活动课不仅摆脱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方式,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提升了课堂教学吸引力,更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性,尊重了学生的活动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游戏中消除尴尬情绪,在活动训练中掌握技能,提升心理素质。心理游戏在不同主题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均能穿插使用,在各教学环节都能发挥其特殊作用,有助于提高心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第一环节:热身活动,调整状态。

热身小游戏设计得巧妙合理,能一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接下来学习的内容充满好奇和期待,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快速集中注意力,并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热身小游戏还可为课堂教学营造适合的氛围,调整学生在课堂活动的情感基调。例如,当教室内坐满了观摩教学的教师时,课堂气氛严肃,学生难免会出现紧张、恐惧不安的情绪,这会阻碍学生思维灵动自如地发挥,抑制学生在课堂中踊跃表现、积极发言的行为,对课堂教学极其不利。在课前插入一个活跃气氛的小游戏,比如“大小雨”,或大脑体操游戏如“饅头大饼”“一枪打四个”“东风吹西风吹”等,就可以缓解这种情况。

简单的心理小游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转移学生关注的焦点,帮助学生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调整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准备状态,让学生带着轻松欢乐的心情投入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又如,在心理辅导活动课“双向互动的沟通方式”开始时,设计心理游戏“话柄传传传”作为热身活动,可让学生在游戏中见证传话内容改变或扭曲的过程,进而对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充满期待。在辅导活动课前,如果学生表现出畏缩、消极被动等,可以先开展“跳兔子舞”游戏,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逐渐提高他们的热情度和积极性。

第二环节: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如果向学生提关于真实情境的问题,尤其是那些敏感的或与其痛苦经历有关的问题,学生出于自我心理保护的目的,会开启自我防御系统,不愿真实、勇敢地面对或剖析自身感受,进而阻碍其表达真实自我。心理游戏的设计源于生活,是生活的缩影,经加工打磨后,在一定程度上反射了真实情境,也缓和了与真实情境直接的对冲。学生缓解了面对真实情境的焦虑情绪,放松了心理防御意识,情感便会自然流露,悄悄释放出潜意识,投射出真实的内心世界,从而能让教师更形象、直观地看到其情绪、情感或潜在的心理问题。

关于青春期异性交往主题的心理课堂,如果直接抛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自己在与异性交往中的情绪、情感表现”,敏感的学生往往会出于抵触情绪而不大愿意说出自己的真实答案,也可能“掩饰或美化”自己的答案。没有足够的心理体验,就没有心理教育,没有直达、触发学生心灵深处的体验,辅导效果都要打折扣[3]。曾获广东省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课比赛一等奖的作品“青春红绿灯”,在该环节设计心理游戏“伞与伞柄”,当听到“青春”两个字的时候,撑“伞”的同学就去抓“伞柄”(即同桌的手),“伞柄”则尽快逃脱。在充满娱乐性和趣味性的游戏中,学生降低了心理防御,积极投入活动,能大胆说出游戏过程中自己的心情是既紧张害怕又充满兴奋和期待,教师再引出青春期异性交往中也会出现类似的情绪体验。心理游戏可让学生换一种方式和情境去体验情绪,感知人格面具背后的真我,为接下来走入内心世界、深入挖掘心理问题开凿能量通道。

第三环节:游戏其中,辅导心理。

心理游戏的过程也是心理投射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挖掘潜意识,认识内心世界和真实自我、走进真实内在。游戏就是一个自我探索与自我修通的过程。在发展心理学理论中,现代游戏理论的精神分析流派认为游戏能满足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能控制现实中的创伤性体验,从而促进个体人格和情绪的健康发展[4]。

象征性的心理游戏能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学生未了的心愿,让压抑的情绪在象征性仪式中得到疏导和排解,达到修复心灵创伤的目的。如,在情绪调控主题心理辅导活动课“放飞心情,释放自我”中,设计“坏情绪告别会”游戏,让学生穿越“时光隧道”(学生们面对面两排站立举手搭建),重遇某事件中产生的糟糕、烦恼的“情绪小人”,学生对它说出自己的感受、想法、愿望等,然后将“情绪小球”扔进垃圾桶,与这个“情绪小人”道别,重新走出“时光隧道”,众人鼓掌庆贺该生重启新的自我。在心理游戏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经历,重新感受,但不同的是,学生在具有戏剧性和娱乐性的游戏能量场中处理事件的负性情绪,在象征性游戏中收获心理成长的能量,解开心锁,找到勇敢面对现实自我的信心,发展出积极健康的人格与品质。

教育学家陈鹤琴说过,游戏是孩子的生命,是孩子获取知识的基本活动形式。如果将观念性的知识以讲解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学生听过之后未必能有很大的触动,也未必能纳入其信念系统与行为模式中。因此,很多教育工作者感慨“强调百遍却效果为零”。认知发展学派认为游戏促进认知发展,游戏创造着最近发展区[4]。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知客观世界、构建认知图式,在互动性的心理游戏中发展各种社会性技能;游戏过程能体现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在启发和引导下,又推动着学生心智的成熟和发展。例如,主题为“理解与沟通”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中,为了让学生明白“每个人对同一事件会有不同的理解,你对我也没错,大家应包容与理解”,穿插“撕纸游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游戏经历中获得新的感知,丰富或重塑原有认知结构,并自觉内化为指导自己思维与行为的信念系统。

第四环节:实践模拟,巩固习得。

游戏是儿童认识客体的重要方法,也是巩固已有概念和技能的方法,还是使思维和行动相协调、平衡配合的方法。儿童通过游戏补充、巩固着生活活动达到的水平[4]。在设计心理游戏时,根据教学辅导目标与辅导对象的心智特征,巧妙选用练习性、角色性、表演性、结构性或智力性的游戏类型,可以让学生将课堂所学运用到游戏情境中,进一步巩固、强化习得的观念,或将观念转为行为动作加以定型,让学生走出课堂后也能顺利迁将其移至现实问题情境中。

在青春期恋情主题心理课堂中,学生了解了如何恰当拒绝他人表白的原则,但是知道与会做却不能划上等号。此时可穿插心理游戏“抽屉里的玫瑰”,让学生闭上眼,某位学生随机将手上的玫瑰放到某同学的抽屜里,收到玫瑰的学生要站出来与送玫瑰的学生合作、模拟拒绝表白的情境。

在关于勇敢承认错误的心理课堂中,学生已经了解了敢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表现,接下来需要创设实践的情境,帮助学生巩固观念性知识,训练其相应的行为模式。心理游戏“小小镜子”,让各小组学生与组长相对站立,组员们扮演镜子,模仿组长的系列动作,要求组员准确快速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做错或动作慢了的组员要站出来向大家道歉,承认自己做错了。以心理游戏为活动情境,可以让学生在模拟和训练中更好地理解和巩固观念性知识,发展和提高社会适应性,达到知行统一。

实践证明,心理游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辅导形式,能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的课堂兴趣,而且适用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但是在心理辅导活动课堂中运用心理游戏,需要教师在设计时就明确活动目标,围绕活动主题,避免只玩而忽略辅导;在学生游戏后,教师要根据所设计的心理游戏的特点与学生的游戏体验情况,有选择性地帮助学生提炼更深广的收获;教师需要有较强的教育机智,能灵活运用心理辅导技能,发挥好自己在心理游戏中引导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成勇.浅谈心理游戏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应用[J].大众心理学,2011(9):17-18 .

[2]杨毅敏,鞠瑞利.学校团体心理游戏教程与案例[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9.

[3]吴发科,王孟洋,肖观仁.心理体验游戏[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4]王菊红.人生如戏乐其中——浅谈心理游戏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运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3):18-20.

[5]汤红.例谈游戏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上的有效性运用[J].中小学德育,2008(3):48-48.

[6]杨毅敏,周嘉,张静.中学班级心理辅导活动60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棠下初级中学,江门,529085)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

猜你喜欢
教学
“对比”:让学习走向深刻——以《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为例
《I’m Cooking in the Kitchen?》教学设计(Part B)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组合》教学设计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