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松霖,李 西,付而康
(四川农业大学 风景园林学院,成都 611130)
绿道概念与实践最早起源于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各地快速推广,绿道建设方兴未艾,绿道规划与设计的理论研究随之快速发展[1-2]。人们对绿道概念有过多种诠释[3],其中美国学者Ahern[4]的观点得到广泛认同:绿道是包含一系列线性元素的绿色地块组成的网络,这些元素被规划、设计和管理,成为适用于步行、骑行等慢行休闲方式的线性绿色空间,具有美化环境、保护生态、展示文化、休闲健身、沟通城乡、改善交通结构等多种功能。我国的城市绿道建设与实践,早期以平原城市为主体,在借鉴西方国家绿道建设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与城市发展特色,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城市绿道规划理论与成果[5]。2009年以来,我国珠三角绿道网、成都绿道、武汉绿道等标志性绿道项目启动建设,绿道在我国城市规划领域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6]。在我国众多城市布局中,山地城市约占我国建制市数量的35%。与平原城市相比,山地城市开放空间不足,城市建筑与交通布局受环境制约因素较多,自然风貌与生态环境具有独特性,绿道的规划设计存在诸多不同诉求。由于山地城市绿道发展起步较晚,绿道规划的实践经验不够成熟,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丰富与发展[7]。泸州市作为四川省的典型山地城市,绿道建设将为其城市风貌、交通结构、生态系统等带来改善。本文以泸州市中心城区绿道规划为例,对山地城市绿道规划策略进行探讨。
绿道在山地城市中的布局受天然资源和地形影响较大,绿道规划应充分依托山地城市特有的生态格局,提升生态功能与凸显城市风貌。泸州市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整体地貌为盆中丘陵兼盆周山地,南侧为中、低山,北侧多丘陵,是典型的山地城市。研究范围为《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确定的泸州市中心城区范围,面积约548km2。中心城区拥有方山风景名胜区、杨桥—南寿山风景区、九狮山风景名胜区、中兴生态农业观光园等自然山地景观,沱江与长江在此交汇,山水风貌显著,具有良好的生态基底。现已建成南寿山、倒流河、中兴生态农业观光园等城市景观带。
绿道具有慢行交通功能,在交通受地形限制的山地城市中可以更显著地影响居民出行方式。因此,结合城市居民出行特征,能够使绿道规划更有效地改善城市交通结构。图1所示的泸州中心城区居民全日出行方式的实地调研数据表明,步行、公交车和摩托车三者占比为89.98%。采用小汽车(含单位小汽车、私家车和出租车)出行方式占比为3.50%,电动自行车占比为3.59%,自行车占比为1.32%,其它出行方式占比为1.04%。
结合民意调查分析,由于摩托车具有自行车的灵活性且节省体力,摩托车出行占比相对较高。山地城市地形高低起伏大,自行车骑行耗费较多体力,且自行车租赁业务不发达,导致自行车出行人群比例极低。步行出行的居民普遍认为,步行需求较大但多数步道的环境舒适度不佳,快慢交通转换不够便捷。
图1 泸州市居民全日出行方式构成
泸州市中心城城区已建成部分绿道,长江北岸滨江路绿道于2015年最先完成,总长4.2km;此后临港大道、张坝景区滨江路、沱江南岸等绿道陆续投入使用,目前绿道总长达到24km。分布于城市中心沿江部分路段的绿道大多配套一定的文化景观,例如廊亭、雕塑、景观墙等,使用人群也较多。分布于城市中心外围的景区绿道、港口绿道等,设计形式以道路两旁设置的绿化树池搭配透水硬质粒料路面步道为主,功能较为单一,文化空间、互动空间较少,居民使用率不高。
1) 生态格局恶化,城市风貌不显。目前泸州市中心城区绿道建设规模不足,未能形成有层次、相关联的系统,不能达到服务生态格局、显山露水的作用。泸州原有生态资源丰富,但是随着中心城区过度开发,建筑与人口密度不断增加,生态格局逐渐恶化。目前存在具体问题有:大型绿地斑块缺乏连续性与整体性,中型绿地数量稀少且破碎化,小型绿地被地形切割,两江水体廊道与绿地斑块之间、不同尺度层面的绿地之间衔接不充分,中心城区观绿视线受到城区建筑阻隔。需因地制宜进行多层次的绿道建设,衔接各类生态资源,完善生态格局,展现生态风貌。
2) 交通结构欠佳,居民慢行受限。目前泸州车行干道过度建设,建成绿道与交通系统接驳程度低,步行、骑行条件较差。这些现状减弱了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的通达性,降低了居民步行或使用非机动车出行的意愿,致使城市交通效率下降、交通结构不健康、交通污染严重。为了缓解现有慢行交通条件的不利,在居民出行方式中培养绿色低碳、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应当在绿道规划中加强对步行与自行车出行方式的引导。
3) 地域文化不足、附属功能不强。泸州中心城区部分绿道存在地域特色不突出、空间功能单一、绿道附属游憩服务功能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降低了绿道的吸引力。中心城区绿道需要进行进一步科学规划与建设,才能更好地整合文化资源、展示城市特色、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依托山水格局,将泸州中心城区绿道规划为三级结构,整合各类生态资源,展现泸州山水风貌。如图2所示。
图2 三级结构的绿道规划示意图
1) 宏观层面。受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影响,山地城市通常拥有蜿蜒盘旋的河道和高低错落的山地,绿道规划适合于采用组团式空间结构模式[8-9]。依托城市原有山水格局,建设富有空间节奏的城市绿道系统,同时引导外部生态背景向城市有机锲入和延伸,形成“自然渗透城市、城市融入自然”的景观格局。在宏观层面上规划的城市级绿道,重点展示“四山组团、两江穿贯”的城市山水格局,凸显山水风貌。将四山作为中心城区绿地屏障,在此基础上通过城市级外围绿道环线进行连接,形成主要的城市生态廊道。在长江、沱江两岸设立城市级滨江绿道,与外围绿道交汇。城区向北沿濑溪河到玉蟾山景区、向南沿永宁河到天仙洞景区,建设两条滨河绿道,与市域生态廊道相联系,形成城区连接外部生态系统的绿色脉络。
2) 中观层面。以景观生态学“基质—斑块—廊道”理论模型为基础[10],遵循“保护联系—资源整合—适度利用”的原则,中观层面的绿道系统规划方案是建设“五带交织,内环拥绕”的片区级绿道网。在城内设立内部绿道环线,使分散碎化的生态斑块和资源相互联接,形成城市内环绿道。然后通过5条都市交通绿道将外环、内环、两江等绿道骨架联系起来,构成中心城区绿道网络。串联起主要的公园、河流、山体、水库、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绿色空间,提升城市景观连接度与生态功能[11]。将山水格局的自然风光导入视廊、慢行通廊等城市开敞空间[12],真正做到显山露水。
3) 微观层面。绿道系统在微观层面上渗透社区,连接社区游园、绿色广场等公共空间,与片区级绿道衔接,形成层次丰富、覆盖全城的社区级绿道网系统[13]。灵活利用山地城市微地形,打造植物景观坡地,用景观生态资源提升社区品质、服务于居民[14],居民出门不超过五分钟见绿,顺绿而行。
在山地城市受地形限制的交通环境中,绿道作为一种适用于步行、骑行的线性绿色空间,应对改善交通功能、优化交通结构、引导绿色出行、提升城市活力起到积极作用。
1) 优化快慢交通接驳,提高通勤效率。图1统计数据表明,山地城市绿色出行方式占比偏小,尤其是骑行方式仅为1.31%。主要原因在于山地城市坡道多、坡度大,使步行、骑行等绿色出行方式相对于平原城市需要消耗较多体能。为了引导绿色出行,可在绿道规划中强化机动车交通系统和绿道系统的接驳,重点打造“公交+骑行+步行”的高效率交通接驳模式[15-16],如图3所示。对于山地城市的绿道使用者,骑行或步行通常只适合于短距离出行,并且倾向于选择坡度相对平缓的路段[17]。因此,对于坡度较大的绿道,以及距离跨度过大的绿道,能够在绿地系统中及时接驳公共交通,无疑是绿道使用者的迫切需要。优化慢行与公共交通的接驳系统,增强慢行系统可达性,能够有效提高山地城市绿道的被选择率[18-19],降低居民对机动车出行的依赖性,实现对山地城市绿色出行与康体观念的引导。
图3 “公交+骑行+步行”的交通接驳模式
2) 完善公共自行车运营系统,引导绿色出行。有关研究显示,短距离出行在山地城市居民出行中占比较大[20],而骑行满足衔接“最后一公里”的短距离交通需求,因此骑行拥有成为泸州居民主要出行方式的潜力。为此,应当在绿道系统中设置充足的公共自行车租赁、还车、停车场所及相关设施。采取短程租赁方式;或引入互联网共享单车营运模式,为骑行者提供一卡通或手机扫码服务,方便骑行者租赁、还车与付费。通过完善公共自行车运营系统,满足居民对短距离出行需求,有利于增加步行和骑行对居民吸引力,引导绿色出行,促进身体健康[21]。
泸州市现有的绿道未能展现地域特色,附属功能不足,导致使用率低下、城市审美欠佳。一方面,要充分依托泸州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历史文化遗产,搭建生态与文化之间的桥梁,展现自然文化古城的地域文化;另一方面,应搭建智慧绿道,通过信息化将绿道融入城市居民生活,树立绿色、健康的生活观念,多方面提高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1) 展示地域文化。山地城市可以通过绿道系统展现地域性历史文化特色,在提升各文化遗产空间的生态效益的同时,传承发展本土文化,提升城市活力。泸州市是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宝莲街、报恩塔、钟鼓楼、石刻艺术博物馆、熙园、营沟头老窖池等一大批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绿道对主要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进行有机串联,沿线修复和改善重要生态廊道与生态景观的生态功能[22],修补并增幅城市公共服务能力,让游人在名胜古迹中感受山地城市自然文化魅力[23]。依托泸州市的酒文化、巴文化、蜀文化、泸州川剧、红色文化、火把节等代表性的文脉特征,开发相关主题游憩项目,打造展现泸州人文历史与风土人情的绿色文化长廊,突出城市历史文化特色。
2) 开发智慧绿道。综合运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开发智慧绿道基础设施、平台及应用,实现绿道的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体验,用智慧构筑城市新生态。
绿道的智慧管理包括:信息查询管理、绿道生态与安全监测管理、绿道驿站管理、绿道单车管理、绿道局域网管理等。
绿道的智慧服务包括:为绿地管理者提供绿道生态与森林防火预警信息、公共信息发布与推送等服务;基于绿道导视系统与手机APP应用程序,为游憩者提供电子地图与站点查询、交通决策与游玩指南、报警求助、单车租赁等服务。
绿道的智慧体验指:运用智能语音合成、虚拟现实等科技,开发绿道智慧体验设施,增加游憩者的参与性、互动性,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例如,在城市滨水景观区,游人通过交互方式激活场地的人工喷雾、音乐灯光、水幕图案等动态景观,增加体验性与沉浸感;在绿道中投放智能化游乐运动设施,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平台,增加绿道对康养健身的吸引力。
与平原城市相比,山地城市具有不同的地貌特征,生态环境更加复杂,地域文化更具有个性,存在着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绿地规划落后于城市规划的矛盾、人们亲自然的需求与绿色空间缺失的矛盾。绿道作为线性绿色廊道与慢行交通系统复合系统,通过连接生态板块、优化城市快慢交通接驳与建立公共自行车运营系统,能够带来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经济效益与居民健康效益。该研究以四川省泸州市中心城区绿道规划项目为背景,经过对实地调查分析,发现泸州市作为典型山地城市,密集建造的建筑群和起伏的地形切割了绿地系统与视觉廊道,城市交通系统受到较大制约。研究根据山地城市泸州的主要风貌特征及绿道建设诉求,从优化生态格局、优化交通结构、展示地域文化、开发智慧绿道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城市绿道规划策略,能够为山地城市绿道建设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