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芳,吴财恒
(1.沈阳建筑大学,沈阳 110168;2.中景汇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沈阳 110057)
基地西起彩屯桥到峪溪桥东北750米之间,沿河岸线长14km,红线面积125.41万㎡,水域面积约71.35万㎡,规划面积54.06万㎡。公园处于太子河主城区域,紧靠工业博览园,临近本溪湖工业遗产群,一条太子河将城市分割为两个区域,河流成为贯穿两岸的重要桥梁,是本溪人的共享空间。
1.中国钢铁之都
本溪是中国著名的工业城市,我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和原材料工业基地之一,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本溪还拥有世界上储量最大的大台沟铁矿,素有“钢铁之都”之称。
2.中国枫叶之都
本溪市枫叶群落分布范围广,种类众多,以枫叶作为形象定位与城市旅游著名景点的特色形象更相宜。2005年,我国著名的摄影家协会主席邵华将军来到本溪进行摄影创作,被本溪层层枫叶所吸引,并将本溪称为枫叶之都,而后,本溪市向国家申请商标注册,于2011年被授予“中国枫叶之都”称号。枫叶资源是大自然赋予本溪人民的瑰宝,不仅是中国之最,在亚洲也是首屈一指,每年的9、10月份,漫山遍野、火爆热情的红叶,吸引了大批的海内外游客前来赏枫摄影。闻名遐迩的关门山森林公园、大石湖、枫林谷、大冰沟、洋湖沟-中华枫叶之路、湖里、龙道沟、龙溪谷等,是本溪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风景独具特色。
基地位于本溪市三大市区的溪湖区、平山区、明山区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服务辐射半径较大,场地被激活的可能性颇大。根据太子河岸线居民城区段水域发现,在全长约14km的太子河两岸,现状可用绿地不多,多数驳岸已经被硬化处理,由西至东驳岸空间及场地逐渐狭窄。
> 图1
> 图2
区块地理优势:河岸线可变化,水平面长达3.16km,可扩展面积大;在城区生活辐射范围内,城市功能需求迫切,但同时含有历史生态治理与历史交通处理难题。
区块专属属性:驳岸形式变化多样,有枫叶广场吸引人气;“太子城”的领域感与枫叶广场的唯一性,但区域内近岸部分已有较大的广场和功能性空间,可选择空间较少。
区块地理劣势:太子河岸沿线几乎全线硬质驳岸;距离主城区较远,高速公路隔离;水域窄且水位高差变化较大,不适宜做活动场地。场地北岸背靠山体并且包括工业博览园建筑群和30m高差岗坡,两岸滩地污染严重,基本无停车、无游览、无休闲。
太子河风光带滨水区,主要沿太子河两岸呈带状分布,做景观规划设计方案时需要将区域整体考虑,避免出现两岸分割状态,利用景观路线指引、视觉导视等手法达到设计平衡。如人工浮桥、空中连廊、水上码头等,连接两岸活动空间,吸引游客视线,同时保持水体岸线的连贯性,提高滨水景观带与外界城市空间的沟通交流,向周边居民输送两岸自然风景和优质空气,促进各级景观节点和谐稳定发展。
根据上述对太子河风光带分析,提出两大任务:南北岸景观详细规划(渣坡生态修复及滨河公园规划);南北交通与功能规划设计(溪湖桥的交通规划)。依据文化提炼,可以成为城市文脉传承的“新文化”场所(钢铁、文学、艺术、人才创新);依据城市区位,可以成为服务于城区最重要的滨水休闲、运动场所;依据现状界面与交通规划,可以成为本溪新名片的城市新地标;依据区位特殊性,可以与工业博览园互补,成为工业博览园的启动引擎与纽带。
以三年级(3)班的管理方法为例,通过制定奖票制度来管理课堂纪律、作业情况、举止行为这些,这一制度也被各科任老师所运用。以早自习情况为例,在8:00之前到班级的奖励1张奖票,迟到的扣1张奖票,早自习认真朗读的同学奖励1张奖票,相应的早自习无所事事同学就扣1张奖票。4张小将票兑换1张大奖票,10张大奖票兑换1张笑脸,在每周五的时候奖票数量位于前面10名的也有相应的奖励,当然后5名也有相应的惩罚(比如扣除一张奖票或者做一件对班级有意义的事),这对孩子们来说,非常具有成就感。这些奖票都是由纸片做成,循环使用,既环保又培养了学生相应的管理能力。
概念定位在四大策略上呼应太子河整体规划,以艺术创意、钢铁文化、滨水休闲、城市绿道、人才创新打造综合性景观带。通过生态效应融合城市工业遗址的绿色纽带,文化引擎建设工业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展示平台,增加文化创意和休闲娱乐的城市功能,打造城市客厅,改善交通枢纽联动太子河两岸沟通。滨水沿线空气清新,视线通透,清晰度较高。在定位中尊重场地属性,结合区域风土人情、文化记忆,突出周边工业遗产的建筑景观特征,强调功能多样性、场所公共性、人文延续性、水体可亲性、环境生态性的规划设计,打造以人为本、能满足大众人群需求的滨水公园。
总平面规划共涵盖16处景观节点,5处停车场,5处自行车驿站,6处游船码头,通过一个景观界面(钢渣坡空中栈桥)、两个核心(两个文化广场)、四桥贯穿(车行人行桥各两架)、四种游览方式(车行、步行、游船、无障碍交通)贯穿整体景观体系。打造八大创新点:(1)结合新桥及有限拆除条件下匝道立交桥形的实现;(2)利用老桥建设水上星光大道;(3)将渣坡变废为宝,形成太子河滨最有价值的立体画卷;(4)南北岸各建设一个媲美枫叶广场的1.5万平方米的广场,分别是北岸钢铁文化广场和南岸人才广场;(5)设置人工浮桥,形成区段滨水环路,便捷游览交通;(6)建设六个码头实现水上游览;(7)建设一部电梯跨路连接(另有两个步行通道)工业博览园与滨河北公园;(8)建议道路客运管理处及练车场迁址,清如真寺迁不了,另辟专道。规划足球公园,建设气膜球场,希望在老城区段的太子河风光带更具可达可用性,成为最具活力的滨水开放空间。
1.生态科普区
区域主要节点包括台地广场、泵房立面改造、南岸湿地。台地广场兼具休憩功能,是市民集中的停留空间。周围种植生态观赏草,兼具景观美化和生态科普功能,沿路增加镂空湿地生物景石,同时部分汀步刻印湿地生物,增加生态科普性及趣味性,局部滩地种植水生植物,软化边缘,净化水体,利用场地现状高差设计台地广场,双层挡墙处增加耐候钢板灯光装置,上面雕刻镂空图案,增加艺术氛围。现状泵房外立面黄色油漆较为陈旧,将建筑外立面改造成红砖风格,使之与园区整体艺术氛围相匹配,日后泵房停用后可用文创展示。南岸湿地种植水生植物,整理南岸滩地,增加景观性和生态性,净化水体。湿地鸟岛以栈桥作为路径,水中插入木枝供水鸟休憩,打造近自然水岸景色。
2.钢铁艺术区
钢铁文化广场面积约18000㎡,场地景观天际线条优美,山间走势犹如蟠龙匍伏,作为主要景观立面的钢渣处理是一大难点。通过视线分析得出,设计视觉发散的空旷场地并配有一处至高点,可缓和视觉景观看点(图1)。以生长的树为设计灵感,在钢渣坡上设置轻盈的栈桥(全长约670m)和树形廊架,强调横向线条及整体秩序感。钢铁资源成就了本溪这个工业城市,历经新中国工业化艰苦奋斗的长期探索,印在人们内心的铁轨、吊车、栏栅、高炉,是本溪人辉煌历史的时代记忆。凸显本溪钢铁文化,形成太子河风光带地标构筑——在渣坡突出位置设计高大的纪念雕塑(高约42m)——1905,唤醒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城市记忆,展示本溪市钢铁风光的时代,展现本溪人的“钢铁精神”,打造城市地标,吸引游人的视觉感知,增添景观文化脉络的延续(图2)。立面天际线设计节奏秩序感强烈,三个构筑物分散有致,栈道高低错落,形成优美的景观界面。竖向设置两种不同高度的栈桥凌驾于渣坡之上,根据横向设计钢结构的厚度不同,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提高立面景观的变化程度。1905代表着东北工业的萌发,更是本溪市发展的初始,一座历史之门屹立在钢渣坡上,仿佛诉说着本溪的峥嵘岁月;将门内抽象的奔跑人雕塑赋予人的生命力,象征着本溪从历史向未来大步向前的发展,焕发本溪人新时代的生命力。
3.滨水活力区
儿童乐园:场地上放大的铸铁工具,采用耐候钢材质,既有工业感又有艺术感,并放置可游玩互动的儿童设施。儿童场地利用坡上与坡下10m高差设计滑梯通道,使针对儿童的游线更加丰富。攀爬乐园:以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为概念主线贯穿整个空间功能设计,增添游玩的工业特征,使孩子融入钢铁文化的氛围,赋予文化教育意义,同时考虑孩子作为主要使用人群,整体设计注重小尺度使用者的体验,使之成为能带给人们欢乐的游乐场。充分利用好3.1千米的水面资源,策划好水上及滨水项目,带动太子河优势活力,如水上极限运动、水上飞人、水上冲浪、皮划艇运动等。
4.文化创意区
入口广场:现状长管具有浓郁的工业风,在此基础上增加logo、灯光等装饰,作为通往钢铁文化园的东入口。现状三角绿地位于钢铁文化园与博览园中间,设计为台地入口广场,连接两园,提供集散场地。
北向河流目前连接工业博览园和钢铁艺术园两大园区,河水质量较好,适合做下层的亲水空间和通行步道。设计硬质人行滨河路,增加艺术装置及灯光装置,将行人引导至河边行走,通过此通道,将钢铁文化园与工业博览园两区连接起来。
泵房改造:现状泵房外形比例较好,立面较为陈旧,开窗较小采光不好;侧立面爬藤植物茂密,很有韵味;泵房为柱式悬挑结构,为建筑下场地提供空间,高差变化较大。根据现状保留原有红砖元素及爬藤植物,结合现代玻璃钢构等元素,加大开窗,增加艺术氛围。改造后的泵房,可以策划文创餐饮、文创书店、文创沙龙活动,承办文艺创意集市,聚集文艺创业主聚会交流、展示展览,包括创意手工制作、创意公开课、原创艺人表演等。空中连廊连接滨河北路南北两片区,通过景观电梯(采用钢结构和红砖元素)促进竖向沟通。
5.人才创意区
人才创意区包括星光大道、立交桥、人才广场、漫步沙滩等几个节点,强调区域整体性关系。
立交桥路线概念设计:为解决新老城区连接及激活项目地块,设计立体交通,全面解决场地及周边可达性问题。同时,保留和改造旧“溪湖桥”成为慢行桥,融入栈桥公园理念,丰富景观,增加绿量,提升游客体验。由北向南方向(溪湖向主城区方向)——直行(主城区)、右转(向西)、左转(向东);由南向北方向(主城区向溪湖区方向)——直行(溪湖区)、右转(向东)、左转(向西);由东向西方向——直行(向西)、右转(溪湖区)、左转(主城区);由东、西、南方向向星光大道——南向北行、东向北行、西向北行。
人才广场:基地北岸具有历史中不可磨灭的辉煌足迹,是本溪建市之本,南岸体现新兴又快速发展的现代化,两岸形成对望关系,兼具着钢铁文化和人才力量。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太子河成为了本溪历史的见证者,也成为了链接本溪发展历程的重要纽带。桥梁连接了两岸,也连起了本溪人,从钢铁巨人走向领域人才的星光大道,老溪湖桥改造为星光大道,以桥为背景,展望四周风景,更加强调环境的整体性。同时,桥梁不再仅仅是独立的、贯穿道路关系的个体,而成为公园整体的一部分,赋予了文化延续、现代创新、视觉导示的功能。溪湖桥原为1937年日伪时期建造,保留至今,具有历史纪念价值。桥体加固后作为人行空间,局部增加座椅及灯光装置。人行栈桥连接立交桥及水边广场、对岸的人行系统。场地西侧滩地上设计沙滩,供儿童活动或游客漫步,有大浪淘沙之含义;广场上树立人字雕塑,展现以人才创新为根本动力的本溪发展战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终成人才林立的人才林——创新人才主题林廊;在广场设计人才语录墙,叙述人才创新故事,提取人才相关元素,设计主题性景观小品;立交桥下空间用人才林的概念种植白桦林,提升城市形象,局部放置文化雕塑。
6.体育运动区
体育运动区主要涵盖羽毛球馆、足球馆、体育广场和阳光运动场。在南岸原殡仪馆及东侧的绿地范围规划为体育运动区,设计气膜体育场,提高地块利用率,既有经济性,又为市民提供集中运动场地。
太子河主城区段将成为本溪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节点,临近本溪工业博览园,是工业文化历史的延续和工业遗产再利用的重要基地,公园将是本溪人的骄傲,彰显着钢铁精神的文化特色,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性场所。通过设计将实现以下几方面效果:(1)文化重建:向人们宣传本溪的工业文化、人才精神、生物文化等,起教育意义。在公园漫步时欣赏美景,借着丰富的文化视觉景观空间,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2)生态修复:沿岸渣坡变废为宝,以史为卷,成为区段特色设计。沿岸滩涂地得到恢复提高水域使用面积,增添人与水的互动关系。
图片来源:团队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