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万江| 位于广东东莞的东江之星万科首铸广场的艺术装置长17.5米,宽8米,高9米,基座表面采用波纹不锈钢,很好的体现光影流动感也作为水的具体体现,其独特的反射成影肌理,增加了人和装置的互动性。装置上部由十万余根杆件组成,提取了万江区位的轮廓并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其中置入1600片直径210毫米的圆形不锈钢风动片,并由直径8毫米的不锈钢棒支撑,当风吹过,风动片反射的光影形成一片流动的蓝色光海,同时金属的碰击声也让装置产生风铃的效果。在“万江”主题字设计手法上,打破常规的呈现手法,将字体前后打散,用解构理念分置于不同的框架层内,在正视角度,是完整的“万江”二字,而在观看发生位移时,视觉效果也呈更为抽象的像素型变化。
杭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建筑设计公司 NBBJ设计的杭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比位于北京的国家体育场少用了约67%的钢材,采用了标志性的莲花花瓣设计。主体育馆和另一个网球场都是通过参数脚本设计的,为了节约资源,拉近球迷们与比赛场地之间的距离,最大限度地让观众对观看比赛,享受钱塘江景色。
移动的家| 涯思阁尔(Yas Ger)是蒙古语,涯思为骨骼之意,阁尔为蒙古包、家之意。寓意为可移动的蒙古包(家)。项目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青创集设小院中,为小型交流会、论坛、沙龙提供可变化的休闲场所。作品涉取传统蒙古包的形态特征和建造属性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的设计策略:在空间上,将传统蒙古包的圆形空间分割成两个半圆空间,并中间植入可伸缩的矩形空间,将传统蒙古包的单一空间转译成可变化、可放大的丰富空间;在结构上,矩形空间的伸缩连接件,传承了传统蒙古包哈那的伸缩特性;在材料上,选用轻型的银色不锈钢和弹性幻彩布,在刚性材料和柔性材料之间有机结合,呼应了传统蒙古包的材料逻辑。
共享单车制品| 在共享单车被大量废弃的背景下,黄强建立了一个名为Bike Scavenges的组织,既重新思考了废弃共享单车的可能性,同时也是对失去控制的资本活动的批判和反思。Bike Scavengers鼓励人们拆解数以万计过量生产的废弃共享单车,并把它们转换为有价值的产品。通过与Bike Scavengers提供的半成品相结合,已无使用价值的共享单车重新将零件利用为新的“物品”。这个项目的核心,是对共享单车造成的环境破坏与资源浪费以及共享经济在利益驱动下野蛮生长的批判。通过展示这些“共享单车制品”,Bike Scavengers希望更多的用户们参与到up cycling的活动中来并在过程中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这些产品不仅能满足功能性的需求,更是有“声音”的物件,反应了共享经济浪潮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我们又可以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反抗。
新星| 这座悬挂在天津洲际酒店大堂的灯光装置叫做Felix Stella,这颗“星”由750块捷克玻璃组装而成,每块玻璃都包含一个内置的LED模块。设计师Jana Růžičková在谈到她的设计灵感时表示:“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宇宙将星际间的尘埃汇聚在一起,一颗星星便就此诞生。它以超越世界的能量闪耀出自己的光芒。”从开始设计到3D模型的建成,设计师共花费了38个小时。装置产生的夺目的灯光效果即平常所说的动态照明。光线会按照预先设定的场景在装置中穿梭,它们时而像一群萤火虫,时而又像脉搏般跳动。
阳澄湖游客集散中心| “阳澄湖游客集散中心”是隈研吾在中国苏州的建筑作品作品,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对尺寸相同的挤压铝材部件的随机放置,来构建一个巨大的、形似山丘的地貌形态结构。建筑内部也设置了倾斜的地面,以便与外部保持相同的类似于山丘的形态,从而为游客带来一种轻松且不受束缚的感觉。
光的小雨| 景观的型塑由空间、自然和时间组构而成。然而与人息息相关的,更与身体的五感、情感、及对场所的记忆紧密相连。这种力量,带来人对于场所快乐、兴奋的记忆和哲学性上的启发。位于南昌的《光的小雨》项目,定义了 “感官”为发掘场所时所带来的兴奋与喜悦。像孩子第一次看见晨曦的光,第一次见到春雨雨丝的波光熠熠,或第一次发现奇异色彩的雨后彩虹。我们想要重现这样的记忆,这种牵动好奇心的童年记忆,这种发现惊喜、发现自然的旅程。
玉田社区“握手”装置| 在深圳有成片密集的楼宇,玉田社区就是城中村的典型建筑形态,因楼间距离过近而被戏称为“握手楼”,但这似乎和都市中日益疏远的人际关系形成了反差。设计师以此为概念来源,并引入了像素化Emoji元素,让一系列手势装置在巷子间穿插出现。其中既能看到儿时记忆中的翻手绳游戏,又有如今流行的手势语言;并希望以此来唤醒街区活力,营造艺术氛围 。
后疫时代——西方经典 东方当代
2020.06.06-2020.08.20 | 杭州人可艺术中心
2019年底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爆发,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不论人们身处何时、何地,事实上已经处在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中。面对大的灾难和不确定的世界,艺术何为?艺术家何为?带着这些疑问,本次展览没有按照以往的策展经验——提出问题并试图予以回答,在本次展览中,策展人将问题思考的主动权交由所有思考者。为此,展览现场设立一面未曾涂抹的学术墙,每一位在场的思考者都可以在白墙之上留下个人思索的痕迹。历时76天的艺术行为作品或许便是对本次展览之意义的最佳诠释。
全进、苗珊作品
全进(1977-),女,硕士,北方工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居住空间设计。
苗珊(1996-),设计师,任职于唐山国际旅游岛房地产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整体效果图展示
收纳细节图
卫生间效果图展示
整体效果图展示
B立面效果图展示
A立面效果图展示
设计说明:
本设计是以某青年长租公寓为项目为背景的室内方案设计,设计对象是建筑面积为21.6㎡的超小户型。长租公寓作为青年人开始独立生活时的“家”,它需要帮助青年人群实现自我归属感,也需要建立正常社会交往,达到彼此交流,增进友谊的目的。因此,本方案在空间功能布局上全面考虑青年人群在社交和日常生活上的核心功能需求,重点围绕空间利用和精细化设计等问题展开,将多功能组合定制家具设计融入合理的动线之中,利用导轨移动门将电视区和工作区进行隐藏式处理,利用床下部的隐藏式拉伸柜体实现了衣物收纳和用餐的功能。在装修与装饰设计手法上追求极简的理念,力求突出简洁、柔和的主调,达到整合空间的目的。
曹智博作品
曹智博,1985.12,男,天津人,硕士,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讲师,要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设计说明:
题目《迷》 通过三幅系列作品来警醒人类要爱护环境,警惕雾霾破坏自然的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