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庆 马家驹 汪正芳 付渊博 翟军鹏 冯耀辉 郑悦 郭玉红 刘清泉
摘要 目的:探讨北京市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医临床证候特点,为中医干预和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医证候量表收集2020年3月14日至2020年4月3日北京市小汤山定点医院收治的北京市境外输入轻型及普通型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中医症状、体征、舌象、脉象、中医证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观察不同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的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分析其病机演变规律。结果:41例患者中医临床证候表现依次为咳嗽、发热、流涕、咽痛、鼻塞、胸闷、乏力、脘痞、头痛、咳痰。舌质主要见红舌和淡红舌为主;舌苔主要见白腻苔、黄腻苔、薄白苔;脉象主要见滑脉、数脉、濡脉。中医证型依次为疫毒袭肺证、湿邪郁肺证、风热犯卫证、湿阻肺胃证。结论:北京市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疫毒袭肺证最为常见,病邪以湿邪为主体,但易化热。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北京市;境外输入病例;中医学;证候规律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CM clinical syndromes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 imported to Beijing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CM intervention an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Methods:A total of 41 patients with light and common type imported to Beijing were collected from march 14,2020 to april 3,2020. TCM syndrome scale was used to collect basic information, TCM symptoms, signs, tongue, pulse, TCM syndrome type. Descriptive analysis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CM syndromes of COVID-19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ex, age and onset time, and to analyze the evolution of its pathogenesis. Results:The clinical syndromes of 41 patients were cough, fever, runny nose, sore throat, stuffy nose, chest tightness, fatigue, abdominal distention, headache and expectoration. The tongue was mainly red tongue and light red tongue; the tongue coating was mainly white greasy fur, yellow greasy fur, thin white fur; the pulse was mainly slippery pulse, rapid pulse, soft pulse. TCM syndrome types were epidemic poison attack lung syndrome, dampness stagnation in the lung syndrome, wind-heat invading Wei syndrome, dampness obstruction in the lung and stomach syndrome. Conclusion:The distribution of TCM syndromes of COVID-19 imported to Beijing has certain regularity. Among 41 patients, epidemic virus attacks lung syndrome is the most common, the pathogen was mainly dampness, but it is easy to transform into heat.
Keywords COVID-19; Beijing; Imported cases; TCM; Syndrome pattern
中图分类号:R241.3;R254.2;R256.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0.13.031
2019年12月以来,我国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随着疫情蔓延,我国其他地区也发现了此类病例,我国政府在第一时间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疫情的防控。就在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曙光即将出现之时,全球疫情却持续蔓延,国外输入性病例成为国内疫情控制的新矛盾。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截至3月18日24時,新增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4例(北京21例,广东9例,上海2例,黑龙江1例,浙江1例),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89例[1]。为有效应对疫情,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0年3月14日重启小汤山定点医院并委派北京中医医院专家团队进驻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开展中医诊治工作,同步记录患者的四诊信息,开展中医证候特征的调查研究,初步把握了北京地区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证候特征及动态演变特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14日至2020年4月3日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收治的北京市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确诊患者均在入院第1天采集流行病学资料及血常规、胸部CT、中医证候特征、舌象、脉象等信息。西医信息均由固定副主任医师采集。中医证候、舌象脉象采集由中医固定副主任医师定点采集(上午8:00-10:00),降低观察性偏倚。胸部CT平扫由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放射科完成,报告书写由放射科主任医师统一审核。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2]。
1.2.2 中医辨证标准 参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2]及《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第二版)》[3],并结合回顾新冠肺炎临床特征相关的文献[4-5],咨询我院武汉医疗救治专家(刘清泉、王玉光教授)经验,制定“北京市输入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临床调查表”和常见中医证候辨证标准。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疫区接触史、既往患病情况等基本特征,发热、咳嗽、乏力、舌象、脉象等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中医证候诊断[4]等内容,制定中医证型辨证标准。
1)疫毒袭肺证:初起发热或无发热,恶风寒,咳嗽,有痰或少痰,头身痛重,乏力,气短,口干,脘痞或有便溏。舌苔白或黄或腻,脉滑。2)湿邪郁肺证:恶寒发热或无热,干咳,咽干,倦怠乏力,胸闷,脘痞,头身困重或呕恶,便溏;舌质淡或淡红,苔白腻或白滑,脉浮或脉濡。3)风热犯卫证:咳嗽,咳痰质稠色黄,口燥咽干而痛,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黄浊涕,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4)湿阻肺胃证:低热或不发热,咳嗽,头身困重,胸闷,脘痞,纳呆或呕恶,便溏,倦怠乏力;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录入EXCEL 2003表格,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表示。
2 结果
2.1 患者临床基本特征
共纳入新冠肺炎患者41例,其中男13例,女28例,男女性别比1∶2.15;平均年龄(27.35±5.61)岁;41例患者均无慢性基础病;出发地:英国28例(68.29%),美国6例(14.63%),西班牙3例(7.31%),法国3例(7.31%),泰国1例(2.43%)。
2.2 患者临床症状分布情况
按照患者入院时症状发生频率排序,前10位的是:咳嗽、发热、流涕、咽痛、鼻塞、胸闷、乏力、脘痞、头痛、咳痰。见表1。
2.3 患者舌象、脉象分布情况
舌质以红舌和淡红舌为主,其中红舌14例,淡红舌10例。舌形中,齿痕舌18例,胖大舌7例,裂纹舌4例,余舌形无明显中医学特征。舌苔中,以腻苔为主,其中白腻苔18例,黄腻苔9例,薄白苔8例,薄黄苔5例。脉象以滑脉、数脉、濡脉为主,其中滑脉15例、数脉10例、濡脉6例。见表2。
2.4 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41例患者中疫毒袭肺证29例(70.73%),其中普通型患者18例,轻型2例,病邪均属热重于湿;湿邪郁肺证12例(29.27%),其中普通型4例,轻型12例,均为湿重于热。见表3。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北京输入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以轻型、普通型的确诊病例为主,年龄相对较轻,往往处于疾病的早期,因此较能反应新冠肺炎的初期表现。主要临床表现以咳嗽、发热、流涕、鼻塞、咽痛、乏力、肌肉酸痛、气短、胸闷憋气等为主,舌象以红舌、齿痕舌、白腻苔多见,脉象以滑脉、数脉多见,这与前期报道的武汉及其他地区病例的中医证候特点略有不同[5]。
清代医家钱潢曰“外邪之感,受本难知,发则可辨,因发知受”。通过对本次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状表现,能够看出存在湿邪表现,如初期存在肌肉酸痛、齿痕舌、白腻苔,部分患者存在胸闷、脘痞、头晕等症状,审症求因,因此认为北京地区输入型新冠肺炎患者以湿疫为主,与王玉光等[6]提出的以湿邪为主要特点基本一致。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轻型分为寒湿郁肺、湿热蕴肺,普通型分为湿毒郁肺、寒湿阻肺,也都是强调湿邪为主体的病邪性质。
疫邪是具有强烈传染性、致病性的一类邪气,本身疫疠毒邪并非肉眼可见,只能审证求因确定其疫疠邪气。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据其临床症状及传变特点,审证求因,属于感受湿毒为主要性质的疫疠邪气,属“湿疫”“湿毒疫”范畴[7]。
疫病自古以来也是医学所面临的医学难题,主要分为温热类和湿热类。本疫情以湿毒疫邪为主,初期以湿重热轻为特点,湿毒化热后表现为湿热俱重或热重于湿的特点,初期并无明显恶寒特点,也无明显口干口苦,但随着观察期延长,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舌红等,考虑为湿邪入里化热。正如《温热经纬》曰:“热得湿则郁遏而不宣,故愈炽;湿得热则蒸腾而上熏,故愈横,多变局”[8]。北京市输入型新冠肺炎是以湿为基本属性的湿邪疫毒,病机概括为“湿、热、寒、毒”,符合中医湿温类疫病特点。
本次输入型病例患者多为青壮年,久居国外,绝大部分在英国,受海洋气候影响,英国大部分地区冬季的气候都是多雨多云,且气候多变,易生寒湿。此外询问饮食偏好,多喜肥甘厚腻,職业多为留学生,课业负担重,国外疫情出现后,心理恐慌,情志不遂,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因此,此类患者平素存在内湿,故属于湿性邪气的易感人群,但湿邪易于化热。
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正如吴又可《温疫论·原病》中言“疫者,感天行之疠气也”,“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病邪性质单一且致病性强,因此无论是武汉地区,还是北京地区,还是输入型病例,因感受病邪相对一致,故病机与证型基本一致,具有较为明显的阶段性和规律性,基本符合国家卫计委第七版中提出的证型特点。在论治中,我们从湿热论治,分消走泄,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首先,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未能全面反映新冠肺炎中医证候的动态变化;其次,因疫情影响,临床入组病例数偏少,可能引起偏倚,研究结果可能与临床实际存在一些偏差,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截至3月18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EB/OL].(2020-03-19)[2020-03-25].http://www.nhc.gov.cn/xcs/yqfkdt/202003/e644c2fc18b4448db7ed4b30f68b-91a6.shtml.
[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的通知[EB/OL].(2020-03-04)[2020-04-15].http://www.nhc.gov.cn/yzygj/s7653p/202003/46c9294a7dfe4cef-80dc7f5912eb1989.shtml.
[3]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关于印发《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方案(第二版)》的通知[EB/OL].(2020-03-04)[2020-04-15].http://zyj.beijing.gov.cn/sy/tzgg/202001/t20200130_1621630.html.
[4]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30-32.
[5]杨家耀,苏文,乔杰,等.90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医证候与体质分析[J].中医杂志,2020,61(8):645-649.
[6]王玉光,齐文升,马家驹,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临床特征与辨证治疗初探[J].中医杂志,2020,61(4):281-285.
[7]孙宏源,毕颖斐,朱振刚,等.天津地区8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医证候特征初探[J].中医杂志,2020,61(10):837-841.
[8]李洪涛.王士雄温病学术观点探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20(1):1-2.
(2020-04-20收稿 责任编辑:杨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