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集体备课的高效性

2020-08-07 05:34董建仁
新课程·上旬 2020年8期

董建仁

摘 要:新课改正不断深入,各门学科都在进行教学模式、教学制度、教学内容的整改,语文学科也是如此。为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的备课方式也应进行改善。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是教师备课的主要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教师采取全新的备课方式十分必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备课;创新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早就摒弃了传统老旧枯燥的教育模式,采用全新的集体备课方式,但目前集体备课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教师缺少工作热情,集体备课过程中参与度低导致整体备课效率降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这一问题展开探究,并制定相应的有效策略。

一、小学语文集体备课的现状

集体备课,是指教师在课前共同备课这一现象。集体备课的优点在于教师在備课过程中可以互相交流意见,遇到分歧时还可以通过沟通表达自身的想法以发掘课本中更深层次的含义。集体备课就像课堂上的学生小组练习一样,教师被分配研究不同的板块,最终将意见进行整合,制定出最合理的版本供教师参考,并实际应用到课堂上。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很多教师组存在任务分配不均、思路差异较大、工作懈怠、分配任务敷衍了事等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备课质量,进而导致课堂内容质量差。学生吸收知识能力本就有限,加上课堂质量差,容易将很多不重要或错误的加强记忆[1]。这不仅影响学生的日常学习,而且学生的语文水平不会得到提升,反而会下降。

二、实现小学语文集体备课的有效策略

教师群体在课堂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教师则是起到调动课堂氛围辅助学生学习的作用。课堂效果如何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教师的课前备课功底。为提升课堂质量,现提出以下有效策略。

(一)增进教师间的感情

集体备课最重要的就是教师间的相互合作,教师关系和睦,在工作方面可以互帮互助,加快工作进度。集体备课十分考验教师间相互配合的能力,若配合得好则备课效率会很高,若教师各怀鬼胎,工作分配时避重就轻,也不积极参与讨论,则备课效果会大打折扣,学生在学习时也理不清思路,影响课堂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会议进行交流,针对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务必达成共识,避免在教学过程中班级的进度参差不齐,在学生阶段性测试时教师方答案不唯一,给学生造成困扰[2]。例如《四个太阳》一课中,主人公绘画了四个太阳,分别放在春、夏、秋、冬,通过对四季的描写来制定太阳的颜色,教师在备案过程中可以针对四个太阳的颜色展开讨论并制定问题,“为何夏天为绿色?秋天为金黄色?”等,答“夏天万物生长,枝叶茂密”“秋天丰收,金色的麦浪滚滚”,此时是否可以留有空间供学生继续开发想象力并展开联想。教师可以针对课堂节奏把握、内容进度、重点词句等问题进行讨论,最终制定出统一且合理的教学方案。

(二)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如今科技飞速发展,互联网带来的大数据已经成为时代主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上也增加了很多互联网知识,这也为教师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轻松地将抽象化的知识变得具象化,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互联网可以很大程度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下载PPT模板、音频、视频等素材丰富课堂,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烘托愉快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小小的船》一课,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动画版本的小船,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动画中船的模样是否是“两头尖”,还可以幻想自己坐在小船中感受“天上的星星”。教师也可以建立师生讨论组,可以更亲近地和学生沟通。同时,教师可以布置网络作业,通过签到的方式查阅,还可以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近期的表现情况。另外,教师通过沟通软件,还可以及时发布课程变动通知或课堂PPT资料等,让学生在课下也能及时复习知识。

(三)针对课堂效果进行反思

“吾日三省吾身”,对教师而言也是如此。如果教师只是在备课方面下苦功夫而不注重课堂效果,课堂效率可能不进而退。因此,教师不仅要在课前做足功夫,课后也要及时反思自己的课堂效果。每一位教师的教学风格都不同,所以即使参与了集体备课,学生的吸收程度也是参差不齐,有时候教师的进度过快,学生还没完全跟上教师思路,教师就已经进行下一环节。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频繁发生,教师在每堂课后都应记录课堂日志,在课堂上时刻观察学生的动态,是否存在大量学生理解不透彻的现象,课后对部分学生进行单独讲解,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课堂进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集体备课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备课方法,节约了时间,合理分配教学任务,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集体备课在提升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语文技能方面有很明显的效果,同时教师的工作效率也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邓斌,唐丽琼.浅谈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集体备课的有效方式[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5(9).

[2]严雪.让集体备课成为小学语文课堂高效率的“肥料”[J].新课程(下),2014(5).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