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2020-08-07 05:34刘世川
新课程·上旬 2020年8期

刘世川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也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教学工作的目标必须要通过高效的课堂教学来实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便成为教学研究工作的重点。对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高效教学工作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方法;措施探究

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使得教学的模式与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更好地满足素质教育,教师应当在教学工作中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当中得到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质量。

一、精心进行课前准备

课堂教学的前提是备课,教师通过备课能将课堂上想要讲述的内容呈现出来,并为课堂提供较好的实现条件。当然部分教师将备课看成是教案的编写,这种想法是有误区的,其实备课是宏观地把控教学环节的系统化掌握,更是课前的提前生成和预设。

备课的时候教师应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学生设计学习的难点和重点,通过教学方法的导入、教学重点的深化、教学模式的引入让学生对课堂所讲内容有更多的了解,以保障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课前教师先要梳理好本堂课的知识内容,如讲授应用题的时候,教师需要将应用题的各项细则内容罗列出来,包括每个细节的语言点、每个细节的知识点、每个细节的小内容等。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就是为了在课上能深入展开,知识学习要做到广而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前做好各种准备,使学生能在学习的时候有一定的深度,更能在深化能力的过程中更好地吸收课堂知识。

然后教师应做好课后的反馈信息收集,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通过信息搜集的方式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状况,以便于下一堂课顺利开展。教师每堂课都结合上一堂课的授课情况展开分析,不断地调整和深化,每一堂课都有新内容加入,会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最后教师在讲授完一堂课后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价,了解本堂课的优缺点,通过不断地查缺补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一)创设有效操作场景,激发学生的操作热情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具象化程度较高,因此在教学活动开设之际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并对学生进行数学引导,在不断深化学生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中需结合学生的生理特点与数学知识特点通过能动性教学的引入,让学生的操作能力有提升的同时,使学生对知识场景有更多的熟悉度,这才能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同时让学生的思维意识和思维能动性有提升。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授有关长方形面积这一重要知识内容,并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制作15个相同的小正方体,需要学生在教具制作过程中对教具产生一定的体验认知,由于学生在课堂上喜欢玩一些心理方面的游戏项目,所以教师可以将这些小的方块直接进行拼装,这样就能给学生创设拼图游戏情景,用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教师应在教学中让学生思考是否喜欢玩这场游戏,然后引导学生做拼图游戏,并鼓励学生将15个小正方体进行拼接,将其拼接成为长方体和菱形。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兴致勃勃地进行拼图活动,不断地深化学生的感知度和热情度。教师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主要是让学生积极地进行各项活动,任意抽选学生进行汇报,通过肯定和引导的方式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教师待学生对基本拼接有了解后再进行深度引导,除了现有拼接方式,是否还有其他的拼接方式可以使用。教师给学生提供大量思考时间,使学生了解长方形长、宽、面积之间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讓学生的手、耳、眼并用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能在教师创造的环境中更好地进行知识内容的学习,通过做来学习,通过学习来进行深化,通过深化不断内化知识内容,从而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样才能形成课堂原动力。

(二)多元化教学相结合提高操作实效性

知识学习中动手操作很重要,通过操作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类的知识内容,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更好地感知数学中的各种学习细则。教学中知识内容的学习,首先要理解,其次要体验,所以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内容的关键要素。实际教学中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的时候,学生对知识学习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也要尽最大的能力将各种注意力集中在动手操作上面,所以教学中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和产生,教师应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观察和思考,在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交流的同时在操作中边做边想,学生在想的时候能更好地理解知识,进而能通过不断的引导,调动起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并让学生在操作结束后进行经验性交流,尽可能地将数学理论知识内容总结出来。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推导圆面积公式的时候,教师先进行圆形纸张的切割和拼接,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得到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形状,然后将这个长方形的形状进行融合,以更好地深化学生的学习意识和理念,通过观察和思考的方式鼓励学生尽可能地理解题目。教师让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拼接后的图形相较于原图形出现了哪些变化?哪些地方有改变?哪些地方没有改变?第二,长方形的长与圆之间的联系?第三,结合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尽可能地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教师通过教学指导不断地深化学生的素养和能力,尽量地通过操作和观察的方式做好教学思考,小组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以及教学方式的引入,能让学生进一步获得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会让教学的能动性获得提升。

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需要做好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也在研究圆面积推导公式的同时将各项工作计算其中,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良好的认知,这样才能让教学效果更好。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现代课程教学中强调教学需要引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满足教学需求的同时,尽量认识科学的本质,在训练学生思维的同时,不断深化学生的意识,掌握对应学习方法,通过“发现”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作出教学改变,在传统“老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疏导下,摒弃“一支粉笔就能上课”的现象,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能在动手和动脑的过程中实现合作和探究,在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思考的方式获得基础知识。

(一)学生在活动中利用实物直观教具进行学习

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模式,从传统教学中教师展示、学生观看的思维中脱离出来,尽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使用小木棒、圆片、教学工具进行操作,并在摆弄学具的同时,联系原有知识和生活实际经验不断地开拓学生的思维,不断地拓宽学生的思路,然后在感性认知基础上做好知识的深度探究。学生能在逐步掌握知识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使用量角器画完角后,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实践,可以先给学生设计一个灵活性比较强的实验内容,即将一个圆进行3次对折,探求对折后的角度数是多少?而学生在解答题目的时候尽量使用圆形的纸张动手折叠、丈量来不断地完善知识系统。

(二)灵活化使用现代教学手段

多媒体、计算机这种现代化教学工具具有集文字、图片、动态、声音于一体的特点,教学中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感官的同时,抽象概念和复杂变化过程的呈现能将教学生动地展示出来,这是其他教学手段难以替代的。

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做好应用,以实现教学难点和重点的突破。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课内容的时候,学生如果没有树立空间概念,就难以精准地说出立体空间、图形的平面之间的关系,向学生展示长方体展开的全过程,通过组合和展示的方式,使学生形成空间概念,然后使用画面技巧为学生呈现长方形长宽高之间的关系,并了解每个面长宽的关系。

四、精心设计练习

通过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应用,使理论知识向着技能方向转化,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当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使课堂练习拥有良好的目的性与层次性,能够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内容,并且在形式上做到新颖,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到练习当中。

首先,要重视设计中的趣味性。通过趣味性的练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基础练习要扎实。课后基础练习题也很重要,通过这些基础练习可以非常好地对课堂教学中所讲解的新知识加强巩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应用。因此在设计相关练习题的时候应当围绕教材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再次,在设计练习题的过程中要重视习题自身的开放性。开放性的练习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参与练习的机会,可以让这些学生在自己的层次当中解决相应的问题,找到成就感,并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进行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此外,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还应当重视提问的技巧与和谐课堂氛围的建设,并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总之,在教学工作当中,教师应当以实际情况为基础,根据学生的特点与兴趣进行教学设计,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改的快速推进为教学工作改革带来了更多的要求,小學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更加重视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在课堂教学当中得到更多的知识。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蒋艳,张鑫磊,齐衡,等.让动手操作更有效:浅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的有效性[J].长三角(教育),2016(9):29-30.

[2]祝秀琴.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论述[J].学周刊,2018(6):115-116.

[3]朱明权.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的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上),2018(6):41-42

[4]何英.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11):128-129.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