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水平评价模型研究

2020-08-07 03:22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张东生
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 2020年7期
关键词:标杆关键指标体系

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张东生 马 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 “开展重点行业国内外标准比对,加快转化先进适用的国际标准,提升国内外标准一致性程度,推动我国优势、特色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 “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使对标达标成为全国两会的热词之一。目前,通过对标先进标准,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产品、服务和工程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质量获得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广泛关注的话题。

标准水平的高低,要比得准、比得实,不同行业或业态、不同产品或服务,比一比谁的标准水平更接近或超过国内国际先进水平。标准水平,不能由某个人或某个单位组织来主观判断,需要一个系统科学的评价模型,基于这个评价模型,经过独立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才能得出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所以,构建系统科学的评价模型,是标准水平评价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纵观国外,通过标准化手段固化先进技术和成熟经验并不断提升标准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和通行做法。 “德国制造”、 “美国制造”、 “意大利制造”、 “瑞士制造”等,都是在政府构建的 “法律—标准—合格评定”制度下,通过 “先进标准、权威认证”为抓手,由市场第三方机构按照标准体系开展评价和品质认证,造就了高品质、高信誉的国家形象,成为各国经济崛起的有力推手。不过,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国外有标准水平评价方面的研究。

放眼国内,上海品牌、浙江制造、深圳标准、广东优质、泰山品质、武汉名品等代表高质量水平的先进性团体标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已经开始进行了标准水平评价的探索,大都以制定标杆标准、对标认证的形式,对固化地方先进技术、提高区域质量水平和发展地方经济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国内标准水平评价刚刚兴起,大都是采用专家定性评价的方法,缺乏具体的对比基准,缺乏定量评价的科学性;国内标准水平评价方法,大都以单个产品的标杆标准作为切入点,缺乏产业质量发展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国内区域性的评价和实施的落脚点是区域的质量发展,也缺乏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

2 评价原则

(1) 系统性

从全国层面研究标准水平的评价方法,率先聚焦优势产业、关键领域、产业链的重点环节,优选技术先进的产品和服务,分批次通过标准评价打造标杆标准,将通过水平评价的标准纳入评价体系统一管理,以先进带后进,逐步在其他领域推进,以产品标准和服务标准带动其他相关支撑标准。在各产业逐步推广,最后形成一整套系统全面的评价体系。

(2)独立性

长期以来,有不少评价活动由政府部门主导,虽然能确保权威性,但独立性、专业性和社会认可度在逐渐降低。在政府构建的 “法律—标准—合格评定”制度下,由市场第三方机构按照标准体系开展评价和认证,是目前发达国家通用做法。我们可以考虑参照国际先进经验,构建一个通过 “先进标准、权威认证”为抓手,把专业评价交给专业第三方,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质量提升主体,政府退居幕后的、良性的标准水平评价运行机制。

(3) 公正性

评价机构和评价专家应按规定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开展评价活动,在评价过程中应以事实为依据,依据真实可靠的资料、文件和数据,给出公正合理准确的评价结果。

3 评价方法的定位

(1)评价方法的统一性

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就让孩子意识到他不是家庭的核心比较好呢?按照《法国妈妈育儿经》的说法,从孩子婴儿期就可以开始,不是他饿了,就第一时间送上食品;也不是他想半夜起床7次,父母就跟着睡不到好觉……听上去法国父母好像蛮冷血的,我们不一定要做到那么严苛,但至少可以做到不要在孩子面前,24小时、365天都是牺牲狂。要知道,很多熊孩子,不一定是因为父母特霸道,恰恰是因为父母在他面前,太圣母太圣父。

由于受评标准跨行业、跨门类,范围广泛,考虑到评价时间和经济成本,评价方法不宜过于繁琐,应具有一定的统一性。

(2)评价方法的适用性

受评标准千差万别,评价方法还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即评价方法应适用于单个具体标准的评价。

(3)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应结合全国产业实际,研究、提出和编制标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模型、指标权重与指标计算方法。

1)评价方法普适性研究。评价方法基于评价对象,由于评价对象的复杂性,标准的技术构成不同 (如产品类标准和服务类标准),标准水平的表征上也相应不同,有必要对评价对象做深度对比分析,以达到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的普适性与每项标准的个性之间的平衡;

2)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模型。从纵向上来说,评价指标体系应反映研究对象主要特征因素间的关系,从横向上来说,应反映处于同一层次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3)权重及指标计算方法。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目前相关的方法有很多,诸如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RSR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系统法、TOPSIS法等等,需要后期结合需求及实际来最终进行确定。

4 评价模型的构建

由于评价对象的复杂性,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应依据系统工程学原理,重点从评价指标确定、关键指标的确定、评价基准的确定、评价得分的量化、评价结果等关键方面切入,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型。

(1)评价指标体系

1)一级指标

由于评价方法应适用于国内的整体产业,一级指标的选择,影响评价方法的统一性,不宜过多聚焦于标准及标准所属产业或行业本身,需从宏观层面进行研究。

2)指标分解

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评价指标应多级并具有层次性。纵向上来说反映研究对象主要特征因素间的关系,横向上来说反映处于同一层次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指标层次过多会导致结构复杂,不利于研究,通常层次不超过三层即可落地进行评价;二、三级等下级指标的选择,需聚焦于标准及标准所属产业或行业本身。

3)评价指标体系

因为评价指标体系不宜过于繁琐,且应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可以考虑将标准技术先进性、实施成效、规范性这三方面作为一级指标,实现评价方法的基本统一,指标体系参见图1。

图1 标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①技术先进性,应反映受评标准在所处行业中的创新性、引领性,填补国际或国内空白,或优于同业水平的情况,其二级指标应根据具体的行业、产业情况,给出具体的关键指标,或者再细分三级指标。

②实施成效,应反映受评标准实施后所取得的效果;评价专家应基于证实性材料,并根据受评标准应用的情况、实施效益的情况进行评分。

③规范性,应反映标准内容、格式和编制过程的规范性。

(2)关键指标评价基准的确定

若受评标准关键指标有相应的标准,可以按照该关键指标达到的国际和国内标准水平、国际和国内行业标杆水平进行评分;若受评标准关键指标目前既无国际标准,也无国内标准,按照该关键指标达到国际和国内行业标杆水平进行评分。

(3)关键指标确定

关键指标是标准技术先进性的核心体现,选定哪些指标作为关键指标、关键指标的权重如何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重要程度、技术前瞻性等诸多方面,并分别与相应的国际标准水平、国内标准水平中最高水平和国际行业标杆、国内行业标杆中最高水平进行比对确定。

(4)评价得分的量化

为保证评价公平性,不宜过多定性评价,应尽量多地采用量化打分方法。可以考虑依据国际标准水平、国内标准水平、国际行业标杆、国内行业标杆划分评分层次,对被评价指标划定基础分,基础分之上由评价专家根据经验独立打分;各位专家得分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标准先进性评价的最终得分。

5 总结

本文提出从全国层面研究标准水平评价方法,率先聚焦优势产业、关键领域、产业链的重点环节,以某省市为试点,优选产品和服务,打造标杆标准,以先进带后进,在各产业逐步推广,可以同时在全国推广,逐步形成一整套全面系统、可以自我完善、良性循环的评价模型,预期可以通过评价树立行业标杆,促进行业整体水平快速提升,为政府领导和社会各界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高质量发展、走出去等战略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标杆关键指标体系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新形势下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招
高考考好是关键
北京城建:从标杆到引领,兴胜公司在跨越
网络小说标杆作品2019
超越自我,全新一代宋再树10万级SUV价值标杆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争议光伏标杆上网电价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