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公方良 公维爱
合作社的杏梅
杏梅花开,芬芳四溢,洁白如雪,美不胜收,又是一年杏梅花开时。望着满园的杏梅,山东省新泰市龙廷镇掌平洼村的李大妈脑海中浮现出丰收的情景,心里嘀咕着今年又能多挣4万块钱。曾几何时,李大妈一家年收入不到3万元,正是党组织领办的杏梅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实现了增收致富。2004年,掌平洼村党支部主动担当,敢闯敢干,瞄准商机,牵头成立了掌平洼杏梅专业合作社,为群众提供农资、购销、培训等一系列优惠服务,带动农户产业化经营。2019年,合作社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可以说,掌平洼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激活了农民增收的“一池春水”。
山里人有山里人的活法,但也不能固守贫穷、甘于落后,必须想办法、找路子,让山里人活得更滋润。近几年来,掌平洼杏梅专业合作社在村党支部引领下不断发展壮大。
1.找准路子。20世纪80年代末,龙廷镇兴起建蔬菜大棚的热潮,几个村发展得很红火,见到了效益。掌平洼村党支部成员看在眼里,更着急了。但是村里山地居多,建蔬菜大棚根本不合适,老百姓也不接受。村党支部成员天天在山上、地里转悠,寻思来寻思去,再坐下来和党员干部们商议商议,让每个党员谈谈自己的想法,很快便理出了一条路子:党员带头发展杏梅产业,成员发家致富。
2.说服群众。路子定下了,工作开展起来却并非一帆风顺。受传统思想的制约,大多数村民都有一个简单的想法:以后不种粮食了,杏梅能当饭吃?对发展林果,他们有顾虑。村党支部理解大伙儿的心情,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惯,没有人怀疑过,更没有人想过去改变。村“两委”干部一起,带着部分党员村民到沂源、蒙阴等林果产业搞得好的县市区,听经验介绍,上果园里参观、学习。回来后,大家眼界宽了、思想开窍了。党支部趁热打铁,对照外地找差距,一笔笔细算经济账,最终意见统一了,大家有了一种跃跃欲试、摁不住的感觉。
3.积极发展。认准了路子,说干就干。流转土地、育苗、栽植、浇地、管护,事事都得操心费力,村“两委”成员样样都需亲力亲为,党员率先带头,合作社充分发挥服务效能,在杏梅培育方面统一规划、统一购苗、统一栽植、统一管护,力争发展一片、成活一片、带动一片。在销售方面,统一管理、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有力维护了果农的经济利益。邀请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开展科学整枝、修剪,喷施减花剂、疏花剂,改变施肥方法,采用豆饼肥、人畜肥料等技术培训,采用果园覆草、灭菌类无公害农药、铺设反光膜等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培育农民绿色生态理念,优质果品率达90%以上。现在,不用催,不用讲,全村家家户户都寻思着怎么把杏梅种得更多、更好,山下、山上种满了果树,整个村成了一片花果园。
合作社统一收购产品
合作社在党支部引领下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从网上销售杏梅。2019年,掌平洼村紧抓政府电商扶持政策,由党支部协调上级有关部门对接买买提、阿里巴巴、生活网、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成立了村级电商网点3家,实现了杏梅产品的网上销售,初步形成了“党建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店商+电商+物流”的产销模式,为广大客户提供了优质、安全、绿色的农特产品。
党支部根据本村情况,依托“红色教育基地+杏梅合作社+老井精神”,大力发展赏花游、古井游、农家乐、杏梅采摘等乡村新业态。2019年,重点改造石头老屋、旅游设施等,景区已初具规模:整修改造石头老屋11家,完成单间、双人间居住设施22间;修缮和挖掘开发“螺旋老井”“仙人洞”2个景点;新建山门、休闲广场,垒砌石墙3000米,铺设石板路1500米。建设完成各式凉亭、石桥、公厕、指示路牌等附属设施150处。2019年10月,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对掌平洼村乡村旅游做了专访。如今,全村以杏梅市场化生产为抓手,衍生出“山顶松柏戴帽,山间果树围腰,山下瓜菜缠脚,田边生物堰,路渠绕山转”的绿色生态旅游观光带,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观山区景、享生态乐、品绿色果、坐吸天然氧吧,形成了“春天赏花、夏天采果、秋冬品趣”的“合作社+良性生态旅游链”发展模式,每年都吸引着泰安市、莱芜市、临沂市等地数万游人到此赏花、休闲、度假、观光、游玩。
2020年,村党支部紧紧抓住被列入“全国500家旅游扶贫村”这一有利机遇,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引导合作社成员资金投资入股,创新发展思路,探索融资模式,全力打造“红色教育+合作社+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叫响“杏梅古村”红色旅游品牌。
合作社现已发展成员230户,带动周边十几个村农户2360户,杏梅种植面积6500多亩。合作社收购杏梅后,每斤加价5分钱向外销售。2019年,合作社在村党支部大力支持下,帮助成员实现销售收入1425万元,完成经营额706万元,实现盈余49万元。合作社严格按照章程进行分红,提取公积金2万元后,盈余的61%共28.67万元按交易量返还给成员,其余按股金分红,村集体分红5.6万元;成员人均纯收入30560元,人均增收91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