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城乡融合发展相关研究综述

2020-08-06 14:24姚石吴淑莲
小城镇建设 2020年6期
关键词:聚类热点城乡

姚石 吴淑莲

摘要:城乡融合发展理念的提出,旨在实现新时期城乡关系均衡发展。国内城乡融合的相关研究已历经30余载,其成果需要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文章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 V软件对1999—2018年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文献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通过对文献收录时间、文献作者及机构分析,可以发现,近20年国内学者在该领域发文数量逐年攀升,但成果的认可度较低,且研究机构单一、机构间合作较少。基于可视化分析,运用关键词聚类图谱,结果得到城乡融合发展领域的三个研究热点(概念的形成与演变、机制、水平评价及路径分析)。在对上述三个研究热点简要述评的基础上,以期预测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城乡融合发展;CiteSpace;热点分析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0.06.002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章编号:1009-1483(2020)06-0005-07 文献标识码:A

Review of Relevant Research on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Based on Bibliometrics

YAO Shi, WU Shulian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has been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achiev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urban-rural relations in the new period. The research on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n China has a history of around 30 years and these studies are needed to be well unscrambled systematically. The CiteSpace V software was used to conduct document visualization analysis on the articles about Chines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which were collected from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from 1999 to 2018.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ublication date, literature authors and institution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number of domestic publications in this field has been increasing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 but the recognition of the results is low. In addition, domest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are simplified and there is less cooperation among them.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visual analysis, this paper drew a keyword clustering map and determined three hotspots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e.g.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concepts, mechanism, level evaluation and path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a brief review of the above three hotspots, it was expected to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Keywords] bibliometrics;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CiteSpace; hotspot analysis

引言

近年來,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截至2018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1],而广东、江苏、浙江省城镇化率则分别达到了70.70%、69.61%、 68.9%[1]。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城乡关系失衡现象却日益突出,表现在:农业基础地位不稳固、城乡社会公共事业差距扩大、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未破除[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2-3]、市场经济体系不成熟[3]等方面。

面对上述矛盾与问题,党中央审时度势,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2019年4月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体现了党中央对新时代下城乡关系健康发展的高度重视。当前,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路径,助推城乡关系良性化发展,对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借助CiteSpace V软件对1999—2018年间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梳理城乡融合发展理念的当下研究热点,预测未来研究趋势。

1 研究设计

1.1?文献来源

中国知网收录文献时间较长,内容较全面,CiteSpace V软件分析其文献数据更具优势[4]。因此,本文选取中国知网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经查阅文献和咨询专家,确定检索时间为1999—2018年,检索主题词为“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文献来源类别为“SCI期刊”“EI期刊”“核心期刊”“CSSCI期刊”“CSCD期刊”,共得到2822篇文献。对上述文献按照“相关度”排序,删除与主题不相关的文献,最终得到1842篇有效文献,据此展开后续分析。

1.2?研究方法

CiteSpace V软件以关键词、作者、国籍等为不同节点,运用直接、间接、权重的链接形式建立起联级网络,分析各关联度较高的关键词节点,并将其聚类后形成标签,可进一步探讨研究热点。

本文首先运用CiteSpace V软件获得信息可视化科学知识图谱,对城乡融合发展领域相关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初步分析,依据关键词节点间共现程度来判断各节点间亲疏关系,进一步通过CiteSpace V的聚类分析确定城乡融合发展研究热点,最后对研究热点进行综述。

2 文献计量分析

2.1?文献收录时间计量分析

根据中国知网数据统计,城乡融合发展相关文献当年发表数量从1999年的13篇开始逐年攀升,于2007年开始出现陡增状况,在达到两次峰值后維持在较高水平(见图1)。丰硕的研究成果表明:近年来城乡融合发展研究的受重视程度不断上升。究其原因,这不仅与政府出台的方针政策有着密切联系,也反映出城乡融合发展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5]。

2.2?文献作者及机构计量分析

作者及研究机构的共现知识图谱分析表明:(1)国内该领域研究者间关联度较小,即合作交流较少。(2)国内发文频次高的作者和所在机构基本吻合。(3)国内机构间合作较少,偏向独立研究,缺少大规模稳定的合作网络,其中高校为研究的主力军,政府科研机构较少(见图2、图3)。

3 研究热点确定

3.1?关键词初步分析

3.1.1?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是对文献内容的高度概括,通过对关键词的计量分析,可以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得出国内城乡融合发展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4)。分析表明:(1)“城乡一体化”“城市化”“城乡统筹”“城乡融合”四个关键词节点构成图谱主要部分,其余关键词节点小且彼此间相对独立。(2)“城乡一体化”关键词在图谱中节点最大,颜色偏深色调,说明其出现频次最高、年份较早;相比之下,“城乡融合”关键词出现频次较低、年份较迟。

笔者对关键词按频次和中心度①进行排序,分析表明:(1)城乡融合研究热点的形成经历了一系列演变过程。(2)大多数高频关键词的中心度也较高,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高中心度关键词频次却较低。其中,关键词“城镇化”频次仅为47次,但中心度却达到0.22,成为城乡融合研究的热点之一(见表1)。

3.1.2?研究热点的演化过程及特征

为进一步明晰城乡融合研究的演化背景和各阶段特征,笔者对高频关键词的出现和结束年份进行统计(见图5)。

结合图1、图5,依据各年份高频关键词的使用强度,可将城乡融合研究热点演化过程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城乡融合研究的摸索与起步阶段(1999—2007年),出现的高频关键词主要有“城乡关系、城市(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农村建设、农民”等。研究特征为:(1)前期是以城市主导的城乡关系研究。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从城市角度研究城乡关系成为热点。(2)后期开始关注乡村发展层面的城乡关系研究。针对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党的十六大强调“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并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重大历史任务,研究对象逐渐从城市为主向乡村发展过渡。

第二阶段为城乡融合研究的基础与展开阶段(2008—2011年),出现的高频关键词包括“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等,尤其“城乡统筹”关键词频次最高,研究特征为:基于城乡统筹协调视角的城乡一体化研究。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加快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该时期研究内容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主,并逐渐向城乡一体化过渡。

第三阶段为城乡融合研究的完善与成熟阶段(2012—2018年),出现的高频关键词包括“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等,研究特征为: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的城乡融合发展研究。党的十八大强调“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形成新型城乡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新型城镇化”理念,党的十九大首次将“城乡融合”写入中央文件,新时代下的城乡融合发展以追求构建城乡良性互动的有机融合体为目标,在城乡一体化基础上增添了有机互动的内涵[6],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城乡融合发展成为研究热点。

总体而言,近20年来,“城乡关系、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关键词一直保持较高热度,并与其他关键词相互交织、紧密联系,一方面说明上述主题是国内城乡关系领域的研究重点,另一方面表明城乡融合研究内涵丰富。

3.2?关键词聚类分析

为更直观地展示国内城乡融合研究热点,运用 CiteSpace V软件对文献关键词进行聚类(见图6)。国内城乡融合发展相关文献关键词可归为8个聚类标签,其中,“#0城乡融合、#1城乡统筹发展、#4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5一体化”标签聚类的关键词主要解析城乡融合发展形成与演变过程中城乡关系的不同内涵;“#2政策、#3优质均衡”标签聚类的关键词主要探讨城乡融合发展的机制;“#6指标体系、#7对策、#8教育技术”标签聚类的关键词主要是对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和实现路径的研究。由此,本文从上述三方面展开研究热点分析。

4?研究热点分析

4.1?热点一:城乡融合发展概念的形成与演变

4.1.1“#0城乡融合”聚类分析

#0聚类标签下节点数量最多、分布最为密集,研究成果集中于2001—2018年,出现的高频关键词包括“城乡关系、城乡分割、二元结构、城镇化、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等。总体而言,上述关键词出现年份和强度反映了城乡融合发展概念的形成与演变。

城乡融合研究的早期阶段是城乡关系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城乡关系内涵解析。城乡关系是复合型概念,与制度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相互交织[7],内涵丰富。陈方将城乡关系阐释为城乡间要素流动和功能耦合的状态[8];在此基础上,郑瑞强结合精准扶贫政策,将新型城乡关系细化为区域空间结构优化是基础,要素畅通和增益是关键,城乡发展等值是保障[9]。(2)城乡关系发展阶段预测。城乡关系可分为乡育城市(城乡共生)、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4个阶段[10-11],在經历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后,最终达到城乡融合状态。

城乡融合研究的第二阶段是城乡分割(离)研究,学界探讨了其产生原因及表现。在城乡关系发展的初始阶段,城镇化通过要素集聚、需求集中、产业优化、创新中介等方式促进经济发展[12];伴随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乡关系逐渐失衡,部分乡村呈现出“有流动但无发展、无突破、无安宁”的空心化和失衡性状态[13]。概括来说,城乡分割伴随着生产要素的近乎单向城市流动而产生,致使乡村可持续发展面临资源、制度等难题,城乡二元结构形成。

城乡融合作为城乡关系发展的高级阶段,何仁伟基于空间结构视角,认为其通过优化空间结构和建立健全制度,实现城乡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全面融合[14]。曾雯等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城乡融合以保持县域单元内城乡特色及功能分工为前提,借助生产要素集聚、发展成果共享机制,构建城乡有机互动融合系统[6]。概括来说,伴随城乡关系的演进,学界开始从空间、经济、社会、生态等视角细化城乡融合的概念内涵,并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主题紧密联系,目前尚无统一的内涵界定,今后将是研究热点之一。

4.1.2“#1城乡统筹发展”聚类分析?

#1聚类标签下节点数量较多、分布较为密集,研究成果集中于2003—2008年,与#0聚类相互交叉、密切关联,出现的高频关键词包括“统筹城乡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等。总体而言,上述关键词阐释了基于新农村建设视角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内涵。城乡协调发展通过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和城乡良性互动,改善城乡功能和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从而推进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5-16]。概括来说,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内涵与乡村城镇化主题紧密联系,是借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以促进乡村城镇化的过程。

4.1.3?“#4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5一体化”?聚类分析

#4、#5聚类标签下节点数量较少、分布较为疏散,研究成果零星分布于2003—2018年,与#0、#1聚类节点存在交叉关联。其中,#4聚类的高频关键词主要有“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科学发展观、规划、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侧重于从理论规划层面阐释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内涵;相比之下,#5聚类的高频关键词主要有“一体化、模式、路径”等,侧重于结合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从实践层面细化城乡一体化的具体内涵。总体而言,上述关键词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以探究城乡一体化内涵。马永欢等以科学发展观为遵循,提出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城乡一体化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财政补贴农民为途径,逐步实现城乡经济集约、社会和谐、环境友好、制度一体化管理、空间结构一体化[17]。概括来说,城乡一体化指城乡间打破二元分割局面,通过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逐步缩小乃至消除城乡差距,促使城乡融为一体的过程,在城乡协调发展基础上增添了融合的内涵。伴随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深入实施,城乡一体化内涵将不断被细化,今后仍将是研究热点之一。

4.2?热点二:城乡融合发展的机制

4.2.1?“#2政策”聚类分析

#2聚类标签下节点数量较多、分布较为密集,研究成果集中于2005—2016年,与#0、#1聚类相互交叉、密切关联,出现的高频关键词包括“公共服务、户籍制度、改革、新型城市化、乡村治理”等。总体而言,上述关键词注重于阐释如何通过政策调整以实现城乡融合。党国英结合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通过产权结构优化、国土规划、人口布局、人口登记、行政区划、政府科层设置、城乡社区建设与管理、政治保障等政策调整,推进城乡一体化[18]。陈钊以户籍制度改革为切入点,提出城乡社会融合应实现利益诉求有机制、社会保障广覆盖、公共服务无歧视、发展机会能均等四方面[19]。概括来说,城乡融合进程伴随其政策演变而不断深入,可以预测政策调整是未来的研究热点之一。

4.2.2?“#3优质均衡”聚类分析

#3聚类标签下节点数量较少、分布疏散,研究成果零星分布于2000—2018年,与其他聚类联系较少,出现的高频关键词包括“制度与体制、制度创新、优质均衡”等。总体而言,上述关键词阐释了城乡融合格局的形成机制。研究内容包括:(1)城乡联系的内在机制。理论层面,李同升等认为城市中心产生两种效应,极化效应提升自身,而扩散效应则能带动周边地区发展[20]。实证层面,涂丽等运用中国297个村庄的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得出城镇化对乡村发展的整体效应为正向促进,而人口迁移则会削弱促进效应[21]。(2)城乡统筹协调机制。孙久文等基于城乡系统演化的角度,将城乡协调机制总结为城镇扩散动力机制、农村发展内部推力机制和外部动力机制[22]。(3)城乡融合动力机制。周凯回顾了中国城乡融合制度变迁历程,将其动力机制概括为城市化拉动、生产率促进、市场推动和政府推进四种机制[23]。概括来说,城乡融合发展机制较为复杂,已有研究较多关注于因素分析方面,缺乏对机制与原理的分析,今后仍将是研究热点之一。

4.3?热点三: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分析

4.3.1?“#6指标体系”聚类分析

#6聚类标签下节点数量较少、分布较为密集,研究成果集中于2011—2016年,与其他聚类联系较少,出现的高频关键词包括“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等。总体而言,上述关键词侧重于对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测度。就评价指标,曾雯等选取了城乡空间融合、经济融合、社会融合、城乡主体功能4项准则层指标,13项一级指标,24项二级指标构建了县域单元城乡融合水平评价的理论框架,但未进行实证分析[6]。就评价单元,漆莉莉以中国六省域为对象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湖北省城乡融合度最高,安徽省居最末位[24]。就评价数据,周新秀等利用2008年山东省各地市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乡融合程度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25]。概括来说,学界已经开始从不同视角对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城乡融合度评价依赖于对其内涵更加深入的研究,未来将是研究热点之一。

4.3.2?“#7对策、#8教育技术”聚类分析

#7、#8聚类标签下节点数量较少、分布疏散,研究成果零星分布于2003—2015年,与其他聚类联系较少,出现的高频关键词包括“对策建议、问题、教育技术”等。总体而言,上述关键词反映学界结合具体客体来提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理论层面,刘武将县域城乡融合实现路径总结为全域性功能定位、全方位资源整合、无差别民生均等、无障碍要素流动、发展机制探索五个层面[26]。实证分析层面,付翠莲提出温州需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及要素市场改革、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及新业态、强化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27]。概括来说,现有研究开始重视从空间融合、经济融合、社会融合、设施融合等多角度探讨城乡融合发展路径。在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双轮驱动背景下,进一步从上述角度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将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之一。

5 结论与展望

本文运用CiteSpace V软件对1999—2018年中国知网数据库的城乡融合发展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研究发现:

(1)中国城乡融合现有研究虽取得一定进展,但是由于国内集中研究起步较晚,导致成果的认可度较低;并且国内该领域研究主体单一,其中高校是主力军、政府科研机构较少,且研究机构间缺乏广泛合作,应积极构建“政府主导+高校基础+社会机构参与”的大规模稳定合作网络。

(2)国内研究热点长期集中于“城乡关系、城市化、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等关键词,“乡村振兴、经济新常态、精准扶贫”等研究主题虽未构成研究热点,但可能代表着该领域研究新趋势,城乡融合研究应充分结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乡村振兴及精准扶贫等政策制度。

(3)国内研究对城乡融合概念尚未形成接受度较高的统一界定,但其内涵研究持续扩展;对城乡融合内在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不足;对城乡融合水平测度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价体系,但已开始重视从空间、经济、社会、设施等方面探索城乡融合发展路径。

(4)现有研究主要以省、市为研究对象,较少涉及对更小区域特别是乡镇一级的城乡融合研究。由于乡村地域具有小范围性特征,应从县域、镇域等更小区域单元展开研究,以体现地域差异。

注:

①林顿 C·弗里曼首次提出中心度指标用于测量网络中个体的地位大小,该值越大,表明该关键词在相关研究中“中介桥梁”作用越明显。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35.

[2]韩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J].中国经济报告,2017(12):15-17.

[3]王成礼,薛峰.城鄉二元社会解构与乡村振兴的耦合[J].河南社会科学,2018,26(6):13-18.

[4]李杰,陈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35.

[5]张英男,龙花楼,马历,等.城乡关系研究进展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J].地理研究,2019,38(3):578-594.

[6]曾雯,张小林,李智.乡村振兴视角下县域尺度城乡融合发展评价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8,32(3):1-5.

[7]刘春芳,张志英.从城乡一体化到城乡融合:新型城乡关系的思考[J].地理科学,2018,38(10):1624-1633.

[8]陈方.城乡关系:一个国外文献综述[J].中国农村观察, 2013(6):80-89,95.

[9]郑瑞强.新型城乡关系益贫机理与连片特困区精准扶贫机制优化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8(5):100-109.

[10]完世伟.区域城乡一体化测度与评价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

[11]王艳飞,刘彦随,严镔,等.中国城乡协调发展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J].地理科学,2016,36(1):20-28.

[12]蒋冠,霍强.中国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4,33(3):33-41.

[13]徐勇.挣脱土地束缚之后的乡村困境及应对——农村人口流动与乡村治理的一项相关性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5-11.

[14]何仁伟.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理论探讨、机理阐释与实现路径[J].地理研究,2018,37(11):2127-2140.

[15]孙旭玉.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问题[J].山东社会科学,2006(7):154-156.

[16]刘晨光,李二玲,覃成林.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空间格局与演化研究[J].人文地理,2012,27(2):97-102.

[17]马永欢,张丽君,徐卫华.科学理解新型城镇化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7):98-103.

[18]党国英.在高度城镇化基础上实现城乡一体化[J].新视野,2013(1):22-27.

[19]陈钊.面向和谐发展的城乡融合:目标、难点与突破[J].国际经济评论,2015(3):8,131-146.

[20]李同升,厍向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演变分析——以宝鸡市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3):256-260.

[21]涂丽,乐章.城镇化与中国乡村振兴:基于乡村建设理论视角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8(11):78-91.

[22]孙久文,施晓丽,肖春梅.城乡协调的制约因素及实现途径[J].兰州学刊,2011(7):41-46.

[23]周凯.中国城乡融合制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24]漆莉莉.中部地区城乡融合度的综合评价与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4):10-13.

[25]周新秀,刘岩.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以山东省为例[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0(1):87-89,86.

[26]刘武.新型城乡关系视阈下城乡融合发展路径探究[J].理论建设,2018(6):70-75.

[27]付翠莲.新时代以城乡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目标、难点与路径[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8,39(1):1-8.

猜你喜欢
聚类热点城乡
基于模糊聚类和支持向量回归的成绩预测
基于流形学习的自适应反馈聚类中心确定方法
4月高考热点关注
基于密度的自适应搜索增量聚类法
城乡一体化需要公平正义的制度变革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