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改路径探究

2020-08-06 11:08左素萍
文存阅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教改就业能力

摘要:《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知识的运用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需要结合大学生的不同需要和不断发展的就业形势进行教学改革。本文以提升就业能力为导向,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角度发力,积极探索《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改革路径。

关键词:就业能力;《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改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大众化”时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史上最难就业季”“史上更难就业年”等信号不断释放。大学生依靠什么条件实现高质量就业是高等教育正在探索的热点话题。《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年]7号文】明确提出:所有普通高校从2008年起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以下简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并将其作为公共必修课纳入人才计划,且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本着就业能力教育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坚持围绕职业素养培养这条主线,以“就业为导向,立足市场需求,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择业观,提高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和就业能力”为指导思想,是一门面向全体大学生构建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也是综合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课程注重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的素养和能力,不断提升大学生为就业、择业以及创业做准备的能力。

一、就业能力的定义

就业能力在国外虽已成为欧美劳动力市场进行政策分析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但是国内外对就业能力的定义尚未统一,如国际劳工组织(ILO)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国内学者则普遍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能够实现顺利就业并保持工作机会的各种素质的集合。如马黎在“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中定义“就业能力”为: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是多种就业技能的综合。黄波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核心能力的评价体系”中定义大学生“就业核心能力”为在学习与实践的基础上,个人特长与个人的人格魅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执行能力的整合[5]。笔者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侧重于大学生在顺利实现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实践技能层面的竞争力、精神层面的职业素养与人格魅力以及外部的环境与资源优势。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现状

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课程没有完整严谨的知识体系,与专业课相比,“技术含量”不高,缺乏“挑战性”;二是对课程的性质认识不充分,课程以考查课形式呈现给学生,理论教学占比较重,与实践应用、紧跟社会就业形势所需不足;三是教学内容普遍存在注重整体的共性指导,忽视个体差异性的指导;四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严重不足,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法习惯于“满堂灌”“一刀切”“一锅煮”,教学形式通常采用大班教学的单一形式;五是教学评价主体单一,主要来源于校内学生评价、教学评估,对学生就业能力的评价匮乏,尤其缺少用人单位的第三方评价。

总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在帮助学生端正就业心态、提升就业竞争力等方面确实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通过对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仍显不足,学生走向社会后适应周期长,适应能力差,选岗范围窄,转岗能力弱。

三、以提升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一)转变教学理念

在传统教育理念下,社会评价高校教育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这使得高校片面追求就业率本身,忽略学生就业质量和职业生涯的长期发展,忽略社会和职场对人才的真正需求,这种“功利性”的教育理念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课程指导思想是相违背的。因此,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进行改革时,首先要树立本着就业能力教育为本位的教学理念,以提升就业能力为导向,强调精神层面的职业素养与人格魅力,紧密结合社会生产实际,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思想行为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升大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

(二)变革教学模式

以提升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模式,倡导学校、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上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产学研相结合

产学研结合是以培养学生优良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種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2.订单式人才培养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指用人单位通过与学校协商并达成合作意向后提出用工需求,然后针对学生专业特点组建订单班,在学生正式毕业前,由用人单位根据岗位需求组织实施岗前培训,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综合素质,较好地兼顾学生专业知识的“通用性”和企业知识“专用性”的关系,有效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三)创新教学方法

以提升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就业技能的提升,积极鼓励创新,在开展共性教育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按照“设计教学案例——组织案例讨论——对案例进行总结”的流程展开,其优势有:学生的参与意识大大增强,教学互动得以有效实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案例讲解,小组讨论,共同完成案例分析,在案例教学的讨论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体验式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精神层面的职业素养与人格魅力上的情感体验,立足教学需要,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活动场景或氛围,使学生在亲历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

3.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借助实施一个个完整项目,将传统的知识体系转化为若干实践项目,围绕项目开展教学,使学生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教学法有着可控性好,周期短,见效快的显著特点。

(四)教学评价多元化

科学且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是检验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合理与否的重要手段,更是督促与刺激教学主体对不合理的教学过程及时修正与完善的重要途径。以提升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为主、以总结性评价为辅,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提高评价的全面性,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1.学生评价

学生作为教学评价的第一人,是教学行为的直接见证者,其评价内容直接指向重要的教学行为以及对其产生的深刻影响。作为第一手教学评价信息的学生评价,一方面能显著降低评教的人力资源成本,另一方面能方便教学管理者和教师本人全面了解教学情况。这充分发挥了学生评价为管理决策提供评价的总结性功能和评价的形成性功能,直接引导和促进教师及时改进教学。

2.教师元评价

元评价,就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自我诊断、自我提高的过程。教师通过元评价,加强教学反思意识,辩证地分析教学效果,主动发起即时评价,随时反思自己教学行为,不断促进自身教学改革和专业发展,从而提升自我教学水平。

3.同行评价

同行评价的内容主要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课程材料和教学贡献,在判断教师专业水平方面,可以弥补学生评价存在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同行评价者通过观察被评价者的教学,发展自己对教学的批判性思维,引发对自身教学的自我评价,促进同行评价与教师元评价的良性循环。

4.用人单位评价

用人单位作为学生就业能力的直接检验者,应充分发挥作用,制订用人单位参与毕业生质量评价、实习实训基地评价等,携手学校积极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来。一方面,及时向学校反馈人才需求,接受有条件的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并对其职业素养及就业能力的提升加以引导。另一方面,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课程设置,了解学生学业情况,有效开拓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为学生顺利进入用人单位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马黎.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2,(3):20-24.

[2] 李恩平、牛冲槐等.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的产生背景及对策建议[J].前进,2009,(11):36-38.

[3]张红,乔忠.大学生综合就业能力评价体系构建[J].山东社会科学,2011,(4):86-90.

[4] 马黎.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2,(3):20-24.

[5] 黄波.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核心能力的评价体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6,(3): 196-199.

[6] 张宏玉,黄英金等.构建以强化学生“四种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10):333-335.

[7] 胡江麗.简析《大学生就业指导》案例教学法[J].内江科技,2007,(10):18.

[8] 郭玉伟.项目教学法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9):58-59.

[9] 邱战鹏.以提升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大学生体育教学改革路径探究——基于校企深层融合视角下[J].九江学院学报,2017,(2): 113-115.

作者简介:

左素萍(1985年-),女,汉族,湖北大冶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8年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项目编号:JY201867);2018年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科研基金青年类项目立项课题 (项目编号:2018qn10)。

猜你喜欢
教改就业能力
虚拟机服务器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研究
初中美术教改新思路初探
以私立华联学院为例谈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构想
以私立华联学院为例谈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构想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外语能力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印刷色彩管理课程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