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如何实现高效复习

2020-08-06 14:39郑筱璇
新课程·上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跨海大桥真题铁路

郑筱璇

摘 要:高三复习课主要面向高考,在复习知识点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对知识点进行组织归纳,并适当拓展,同时结合高考真题练习、解题方法的点拨以及对规律的总结,链接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提升综合素养。

关键词:地理;复习;德育

高三一轮复习任务艰巨,教师不仅要过课本、过基础,还得适当延伸、拓展,可谓“点多线长面广”,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训练,以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因此,实现高效复习,对教师备课、教学设计、课堂把控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本文以《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为例,从教学设计、习题选择、总结提升、德育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

一、教学设计要科学合理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二(人教版)中第五章第一节,主要比较了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特点,说明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并且选取“南昆铁路”作为案例说明交通运输点、线的区位选择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由于教材内容较少,因此要达到课标及高考的要求,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案例对交通区位的分析方法进一步深化。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并结合考情,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1.列举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并概括其特点。

2.如何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3.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

4.交通运输网由点和线组成,点和线分别指什么?

5.说明影响点、线布局的因素,以南昆铁路为例具体分析。

6.从自然因素角度分析交通运输建设会遇到哪些困难?

7.试分析铁路修建中“以桥代路”的作用可能有哪些?

前四个问题让同学回答即可,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处理后三个问题。但是方法各不相同。

第5题要求学生总结归纳,并选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展示。

影响南昆铁路的自然条件: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

南昆铁路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经济、政治、国防、科技等。

学生展示之后请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并补充,教师最后点拨总结,并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鼓励和肯定。

二、高考真题的选择与改编

在解决第6个问题时,先利用白板向学生展示近几年高考真题,第一道是2018全国I卷中重庆到贵州毕节的高速公路某段限速较低的原因,第二道是2018全国II卷澳门老城区少见自行车的原因,第三道是2015全国II卷中我国人员在尼日利亚修建铁路时为保证健康需防范的问题。这些题目可以设置为小组抢答形式。

除真题练习外,我对2017年全国II卷第37题进行改编,原题是“分析白令海峡跨海大桥修建成本高的原因”。我将此题改编为:

(1)请说明在白令海峡建立跨海大桥成本高的气候原因。

(2)不利气候条件会对交通建设产生不利影响,如何解决?

第一个问题中,学生将会从气温、昼长、暴雪、大风、恶劣天气等方面作答,教师要适当引导并激励学生从各方面回答,第二个问题在前一个基础上相对容易,学生会从建筑材料稳定性、抗风能力、路面遇冰雪防滑设计、挡风措施等方面作答,教师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及时进行肯定表扬。

此时我将上面两个问题中的“气候”换成“地形地质”“水文”“材料来源、基础设施”,学生充分发挥,打开思路,联系已学知识,踊跃作答。此时课堂气氛十分热烈,我对学生说明改编题并无标准答案,但同学们的展示却有理有据,当然教师必须随时纠正指导思路,同时要求学生把相关知识点在笔记上总结记录。

最后一个问题:“有人认为在白令海峡修建跨海大桥成为可能,你认为呢?”

同学们纷纷表示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完全有可能。

三、同类问题的总结与升华

通过分析影响南昆铁路建设的自然因素,以及南昆铁路建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由此典型案例推广到其他交通线路及大型工程建设,在进行这些工程建设时也会受到相应自然因素的制约,在分析时也可从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方面因素进行分析;某工程建成对区域发展的意义也可从经济(就业,收入,相关产业发展),社会(城镇化,产业发展),环境(是否利于环境保护,利于生态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所以,可要求学生学会两类题型的回答方法:(1)影响某工程建设的自然因素,应从气候、地形地质、水文、生物等方面进行分析。(2)某工程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应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具体阐述。

四、潜移默化的德育

在解决问题“有人认为在白令海峡修建跨海大桥成为可能,你认为呢?”时,同学们答: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完全具有可能。这时我适时展示路桥建设成就,如港珠澳大桥:能抗8级地震,16级台风,30万吨撞击,抵御珠江口300年一遇洪水,使用寿命120年。同学们为祖国的路桥建设成就深感自豪,情不自禁鼓掌。

在探究“以桥带路”的作用时,我通过设置情境,在白板上向学生展示青藏铁路野生动物迁徙通道、中国援建的肯尼亚蒙内铁路(桥梁动物通道最低6.5米,可让长颈鹿优雅通过)、贵州平塘特大桥(桥梁博物馆馆藏之作)、新疆果子沟大橋、杭州新冠高架(高架里的中国结)等。这样,既向学生展示了我国建筑成就,达到爱国教育目的,又引导学生自行总结,解决问题,具有实效性,还实现了课本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提升了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这节课通过精心设计,以问题呈现,且问题由易到难,具有梯度,学生易于接受;采用高考真题及变式题辅以练习,既增大了练习量,又拓宽了学生思维,是对解题能力很好的培养训练;对同类型题目的概括归纳,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同时利用各种资源,增大课堂容量,开阔学生眼界,又与时代接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总之,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编辑 张佳琪

猜你喜欢
跨海大桥真题铁路
宋代跨海大桥——洛阳桥
玩转高考真题——比较大小问题
玩转高考真题——集合
玩转高考真题——几何图形中的不等式篇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玩转高考真题——集合篇
走在杭州湾跨海大桥上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GSM-R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